124 六月飞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无忧的案子,看来是了解淮安灾情的关键。
一路上我们并未看到传说中的饿殍遍地,也未看都什么卖儿卖女的难民,多少开始怀疑曦儿和狗儿所告御状的真伪。
我立在堂上东张西望,纳尔苏偷偷踢了我的脚一下,示意我做钦差大人的侍卫太监,就该有些样子。我挺胸抬头板起脸,觉得自己的样子滑稽可笑。
这时,就听厅堂外穿来一声老迈的呼声,那呼声颤颤巍巍。
“哥儿在哪里呢?哥儿在哪里?让老奴再看看哥儿一眼。”
我心里还在奇怪,这是哪里来的老头儿在此喧哗,吃了熊心豹子胆!
正在纳闷,就见两名青衣小厮扶了一位老态龙钟,发稀顶秃,脑后留了一条细细的猪尾巴一样银白色小辫子的老太监进来。
踉跄着进到堂上,我就见十四的神色大变,惊愕了片刻,大步迎上去搀扶,竟然撩衣下拜喊了声:“谙达一向可好?”
老太监慌得连连说:“使不得,可是使不得,十四爷快请起来,快起来,老奴是奴才,哥儿是金枝玉叶精贵的身子,老奴受不起。”
搀扶起十四,颤抖着枯树皮一样的手就去十四的面颊上抚摸,兴奋得鼻涕眼泪直流,不停地说:“早听说哥儿出息了,随了主子爷下江南,途径淮安。他们要喊我去见哥儿,我就说啦,就那么短的时间。见一眼,徒增伤感。老奴风烛残年一把老骨头洒在哪里都不没关系,只是惹了哥儿不痛快就是罪过了。”
我心里在猜,这位公公是什么人?怎么十四如此敬重他?
就见十四亲手搀扶了老太监上座,恭敬又温和地说着些场面话。()
那些官员也倒是知趣。说是不再讨扰,一个个告辞退下。
穆大荣也知趣地凑到老太监跟前带着媚音说:“七叔,您老止悲吧。您天天想,夜夜念,不是把十四阿哥念来了吗?您这一哭不要紧,十四爷心里头也不好受不是?您还是别哭了,好好同十四爷说说家常。这十四爷有皇命在身呢,您不要耽搁了十四爷的正事。侄儿不在此打扰,告退了。”
穆大荣退下时,脸上带了得意地笑,仿佛胜券在握一般。
我偷偷问纳尔苏,这老太监是什么人?
纳尔苏和我退到门外带上门告诉我说:“这老太监姓穆,宫里人送外号穆臭臭。是因为他当年净身没净好,身上总是臊尿味道。后来分到了长春宫伺候德妃娘娘,那时候德妃娘娘刚生下十四阿哥。听说那时候德妃娘娘很凄惨,上下都给她脸色看,这穆公公在宫里人缘好。地头熟,凭借了张嘴没少帮德妃娘娘。后来阿哥们小时候,也是受太监欺负,随了十四阿哥身边的谙达们可是见人下菜碟子。单是这穆公公对十四爷极其疼爱。也算是自小看大十四爷的奶公了。后来上了年纪,依例要打发出宫。这时候十四爷已经大了,又和八爷关系好。八爷就帮穆公公置办了宅地,给他侄儿补了缺,在淮安任了官。又让他侄儿风风光光地接了他衣锦还乡。你是不知道,这若不是主子们垂怜,这些老太监的晚年都凄惨,家中狠心舍得将他们送进宫。就根本不在乎他们能回来。穆公公是风光的,侄儿孝敬他如生父一样。你看看十四爷,见到穆公公可是亲呢。”
我回头向门内看,果然十四扶了穆公公坐在身边,贴在穆公公身边如个孩子一般说笑,那天真地神态只在长春宫额娘面前邀宠时才有过。
看着十四那模样我心里可笑。忽然又记起我们此来的任务。淮安的官员多是八爷党,穆大荣和十四有如此密切的关系。这涉案的官员如何去处置?还能展开手脚去查穆大荣吗?更奇怪的是。皇阿玛应该知道十四的奶公在淮安,还是穆大荣的叔父,皇阿玛还让十四来,难道不用避嫌?可一想,不让十四来,就得让十三阿哥来,那还不是一个道理?纠结呀纠结,下面可该如何是好?
过了许久,我在门口立得脚都发软,唉声叹气地真想把十四从里面揪出来。又不是什么夫妻团圆,搞得这么缠绵做什么?
穆大荣来了,十分懂事,没有让那些官员们来陪宴,只是摆了几道家常小菜,请十四爷留下用便饭。
十四和穆大荣一左一右扶着穆公公到了花厅,一路上穆公公捏着公鸭嗓,慢吞吞地问:“哥儿,这头上地包可是用手去抓了?当年就叮嘱过哥儿,这些脸上的痘呀花呀,都是痘娘娘所赐,不能抓。看看额头那些疤,颜色浅,还是能看出疤痕,可不兴这样调皮的。”
十四笑而不答。
穆公公又问:“哥儿逢了年节,皇上赏的红包还是不同于旁的阿哥的?”
问话的声音很低,十四笑了点头,似是默认。
我记得听德妃娘娘说到过,皇阿玛疼爱十四,逢到年节赐的东西都同别的阿哥不同,若是金锭子,就会多赏一份,若是玉佩,给到十四的定然异于旁人。http://www.xiaoshuodaquan.com额娘德妃谨小慎微,处处嘱咐下面人不要去张扬,而十四对此似乎并不领情。一次勤妃和密妃羡慕地对额娘提到皇上独厚十四阿哥,赏钱都不样时。我忍不住插嘴说:“皇阿玛对十四哥自然是圣恩独厚,就连赏板子挨打都独厚呢。”一番话逗得额娘捧腹大笑。我说地是实情。我才来到紫禁城多少时候,就见了十四多次挨揍,皇阿玛动手毫不手软,但事后疼爱十四真是令人妒忌的偏宠,就如上次爬树去为十四掏鸟蛋。好伟大的父亲。

饭菜是四踩一汤,外加四碟小菜,简单别致。
我看了看,四个白玉般地小碟子装了盐水花生仁、蜂蜜红枣、清拌瓜条、酱鸭方。四盘主菜是用蓝花海碗盛放,没有考究。很是粗犷地感觉。一碗红烧肉、一盘卤水豆腐、一碗青笋炒熏肉、一份清汤仔鸡。简单却丰盛。
“十四爷莫笑话。淮安府虽然是近两年蒙皇恩浩荡,治水后再无大灾,但是日子还是清贫些。待过了两年,休养生息后,就能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十四笑了问:“如今百姓过些什么日子?”
穆大荣毫不犹豫地说:“百姓的日子,填饱肚子就不错。哪里能有这些奢侈的鸡鸭可吃,怕是一口白米饭,泡上水。啃些腌制好的白萝卜干就是一餐了,没当想到此,下官就食不甘味。”
穆大荣摇摇头说:“可恨地是那沈无忧,竟然还贪赃枉法,私挪了几十万库银中饱私囊,害得百姓吃苦。”
如今谁是人,谁是鬼我已经分不出,只觉得这事越来越蹊跷。
饭桌上,穆大荣很知趣,只字不提官府的事。只说些穆公公回到家后的趣事。每天早上要喝一碗人奶补气虚啦,中午一定要睡一觉到晚饭啦,说说笑笑用过一餐。
如果不知道前面的事,我真会以为穆大荣是清官。但我觉得不那么简单。
十四吃饭,我只能在外面傻傻地喝夜风,心里咒骂她千万次,但也无动于衷。
我借口去茅厕,向前院走去。
这个地方是个标准的衙门结构,前面是衙门,后面是大老爷的内宅。
我正贴了墙根走动,忽然听到一阵哭叫声。时断时续,时高时低。
我再仔细听听,心里吃惊,是曦儿,一定是曦儿,那声音就是她的。
再仔细听。是有人在唱戏。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地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舟。
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这唱地是《六月雪》,就是那段著名地《窦娥冤》,是曦儿在唱戏,她在唱出自己的冤枉自己地苦。
我偷偷寻声摸去,本以为会是什么监牢,却原来曦儿关在一个小屋子里。
门落着大锁,粗粗的铁链紧锁,不见看押的人影。
我凑到门边,对里面喊:“曦儿,是我,曦儿,你不记得我啦?”
曦儿停住了唱,愣了愣向我而来。
“曦儿,你受苦了,你再等等,事情真相回搞明白。”我安慰她说,其实纯粹为了安慰她。
她如遇到亲人问:“钦差大人来,就是为了查我告的御状是吗?告诉我,是皇上信了我们的诉状,知道淮安百姓地冤枉了是吗?”
看了曦儿充满憧憬的目光,我不知道如何说。其实,怕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规则,官场上的一些事,不能凭靠单纯地想法去解决去理解。
“曦儿,钦差大人是留下查清此事的。你快告诉我,还有什么话我能转告给钦差的?”
曦儿恳切地说:“求公公帮忙,告诉钦差大人,沈老爷一家冤枉呀,是被人陷害的。我们小姐死得惨呀,绝对她不会自杀,她说过要坚持地活下来,她要看到沈家冤案昭雪平冤那一天,她不会寻死觅活。”
我好奇的问:“不是你家小姐跳楼,她如何掉到了楼下死去?”
“是有人扔她下去摔死她的。是他们要灭口,小姐知道太多事,而且小姐在帮百姓们起草万民折递给皇上。他们害怕,害怕小姐知道什么密码说出来,害她们丢官。所以她们急于灭口。”
我想想,似乎有道理,又似乎有很多疑点。
“相信我,我说的句句属实,我们小姐知道老爷的账簿藏在了哪里,她知道淮安府地不可告人的勾当,他不肯同流合污,所以那些贪官要害他,除掉他而后快!”
我正要多问,忽然身后一个声音喝问:“你哪里的?”
我一回身,那些人见我是个小太监,点头哈腰陪了笑脸说:“公公受惊了,可是走迷了路?小人送公公回后堂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