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聚天龙 初立典谟(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亭。
龙亭建在隘口城墙处的左面,从高到低、自北向南的山势延伸至此自然终止。从城外远望,此处地形形似一条卧龙,随着山势骤降,缓缓至山脉尽头,又突兀起一赤褐色的球状风动石,仿若刚刚吐出龙口的火珠。
城墙右侧的山脉比左侧险峻许多,形似刚刚跃起扑食之猛虎。城墙夯筑完毕之后,少典便因地制宜,在“青龙”“白虎”的头顶上各建一处了望台,除青龙、白虎左右互为犄角、拱卫城防之意外,不对外人言的却是当年玄女太姬的一段嘱咐:须得在此两处设局,以为挡灾破煞降龙伏虎。平日无事时,右面虎台交由鬼姓氏族派人把守,左面龙亭则由弓姓氏族驻守。
出了议事庭,少典、巨獒一人一犬不往半山附宝住处走去,却掉头向南返回城墙处,远远望去,左面龙亭上依稀还矗立着那白衣人,未等少典走近,那人已经调转身体,虽面目隐于暗处,却隐约可见那人星眸闪闪,射出两道寒光,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是我——”少典驻足,嘴唇翕动几下,身边巨獒倏地竖起双耳,仿佛听见他的心音。少典大奇,心想心音传自太姬,声音细如蚊虫,之前整个有熊部族只有弓酾一人可以听见,怎么这獒亦有如此奇能?
正想着,眼角瞥见龙亭之上的弓酾正收回弓箭朝他这边点头,转身又望着城外。“走吧……”少典拍着巨獒的头颅,十几步登上城墙,顺着斜坡走上青龙亭。
弓酾没有看他,还是注视着城外。少典看着他的背影,沉声问道:“弓酾,你都听见了吧?可知道什么怪物可以发出那种似笑似哭的凄厉叫声?”
弓酾头也不回,答道:“听见了,不知何物。不过天龙二十八部自大少典屠罴之日起便全面戒备,别说是一头怪兽,就是一只蛤蟆,想跳进来也不容易!”
“嗯——我相信你,从你一箭射透貔虎的颅骨可见,最近箭术长进不少……”
“客气……”弓酾心不在焉地回答道。少典见他有心事,也不打扰,静静地陪着他站着。
天上明月高悬,一阵清风带着远处飘来的青草气息。
良久,弓酾忽然开口说道:“大有熊部迁徙天龙谷已经有很多年了吧?”
少典点头,说:“是不少年头了!”
“大少典,弓酾一直有一事想跟大少典明言……”
“嗯,说吧。”
“其实,一直以来,弓部,包括弓酾的箭法并非如大少典想象中那么完美……”
“哦?”少典奇道:“一箭对穿貔虎的颅脑还不完美?”
弓酾摇了摇头,说道:“其实那箭的致命伤口不在那里,当时也不是一箭透过眼睛直穿颅脑——而是腹部!”
“腹部?跃起的瞬间?那也相当了不得了!”
“大少典!一箭射入貔虎腹部是不可能当场致死的,何况只是擦破一层油皮……实说吧,箭上涂有箭毒木的汁液,所以弓部危急关头射杀的野兽不会分给部族食用就是这个原因。”
“那眼睛上那一箭呢?”
“呵呵,眼睛那一箭是岐伯后来补上的,图个人心稳定。唉——一直以来,我们弓部的箭不能及远,太远的话就失去准头,前些日子听说凤凰部已经大量使用青铜铸造箭镞……”
少典笑道:“眼红啦?”
弓酾也不隐瞒,点头说道:“眼红了!弓部有最好的制弓技巧,有最好的箭杆可用,本来不弱于凤凰部的,就是这青铜箭镞……”
少典点头,心想,整个大有熊知道西山有金之事除了他本人就只有岐伯,而岐伯是不敢当面说这种事的,此事恐怕就是岐伯背后怂恿,想让弓酾挑头说事,他哪里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炼金的意思,唯一担心的就是缺乏炼金之士,别炼金不成反而招惹祸端。

希望玄黄不负众望吧,他说:“这个交给我来解决吧,快则三月,慢则半年!”
弓酾大喜,脱口问道:“西山真的有金?!”
少典目光闪烁,反问:“是岐伯告诉你的?”
弓酾嗫嗫不敢言语,转口说道:“大少典,听说主母喜欢给榻上的虎皮拔毛是吧?我那还有几张熊皮,明天我叫人把那张貔虎皮一道送去。”
少典说道:“嗯……也不知附宝什么时候能去了这种嗜好。哦,我来不是为了此事,你把老鬼也叫过来吧,需要你们合力帮我办件大事。”
“哦?”弓酾转过头来,惊讶地问道:“关于那头怪兽?”
少典无声地点点头,说:“去吧……”
弓酾躬身离去。
天色渐渐泛白。
岐伯和玄黄却是睡意全无,谈兴正浓。
门外,少典干咳几声施施然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大陶罐,怀里还涨鼓鼓的不知揣着什么东西。
岐伯瞄了一眼少典的身后,确认没有野兽跟进来,脸色稍微放松,嘴里却说道:“怎么没带你的宝贝来啊?”
“怎么?喜欢上它了?这就叫它进来!”少典憨呼呼地捧着大陶罐转身欲走。
“别!就是有点想吃狗肉!”岐伯脸色铁青,显得有点泄气,不知是怕还是生气。
“你自己跟它讲去!哼,有人倒是嘴硬得紧……”少典前脚作势欲跨出门口,一边还幸灾乐祸地说着,用眼角瞄着岐伯。
“诶,这种时候难为你们还有心思玩!大少典,怀里还揣着什么好吃的,快拿出来!”玄黄一手将少典抓住,看样子是做定和事佬了。
“是、是、是!先填饱肚子再说!”岐伯脸上又有了血色——终于等到有人救命。
少典脸带得意之色,把大陶罐放在地上,又用火棍在火塘里挖出一个坑,把从怀里掏出来的两包东西丢进去。他转头笑着对岐伯说道:“等一下就有的吃了,是什么现在不说,馋死你!”又问玄黄:“议得怎么样了,有个大概吧?”话一出口,显然已经表示了他对玄黄的充分肯定,正如他肯定岐伯的药理、鹰疾的忠诚和附宝的可爱一样。
岐伯一拍他的肩膀,用一种近乎欣赏的眼光看着有点害羞的玄黄说道:“别吱吱唔唔了,都议了个晚上了。”
“喏——”玄黄鼓着勇气说道:“先召集部族所有族姓,由各族姓推举各自的族长,组成部族的议庭以决定关乎全族大事;再由族长庭议推举一位共同的首领领导整个有熊部族,统筹日常要务。这是其一!用意在于令到必行而行之有效。”
玄黄开篇简单明义,少典统领有熊经年,深知部族之弊,一句话就引起他莫大的兴趣,连声叫道:“妙极!”
“其二!”玄黄得到肯定,说话显得更加有自信,“以天下态势确定部族各项要务,由族长庭议举出主持每项要务的主事正使。可设立八大正使,‘将作正使’主事武械制造及存储,‘谷黍正使’主事畜牧、推广农耕及谷物存储,‘冶金正使’主事冶炼及辅助武械、农具制造,‘药正使’主事采、制药物及为部众疗伤,‘庶务正使’主事统筹部族内部分配等民生之计,‘典正使’主事赏功罚过,‘技正使’主事技击操演以备不时之需,‘诚意正使’主事联络天下其他部族已示友好;各正使下设副使两名,以为臂膀之用;大首领受命于天意人心、听命于议庭,主事正使听命于大首领,副使听命于正使……”
说着说着,三人不知不觉已经沉浸在部族未来的构想之中,完全不知道外面已是日上三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