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6、问题
张洋毅却没有去找党员,而是找了张朝霞。
张朝霞不知道叔叔找自己做什么,来到大队部,问:“细爷,你叫我做什么?”
张洋毅张开口却没有说话。
“细爷,做什么嘛。”张朝霞催问。
“是这样的,朝霞,我问你,你觉得张绍智这个人咋样?”张洋毅劈头盖脑问了一句。
“什么咋样嘛……细爷,他跟我有什么关系嘛……”张朝霞猜出几分,羞羞答答地说。
“是这样的,朝霞,我听说你们两人在谈恋爱,有没有这样的事情?”说到路子上,张洋毅干脆说开了。
上次晚上两人在路上亲热被人看见,早就有人在背地里议论纷纷,张绍智也没有在自己的面前许诺什么,现在叔叔这样一问,张朝霞心里猛然感到悲哀。
怎么回答?说没有谈恋爱,也不好,说谈了,也不好。也不知道张洋毅今天问这个做什么。因此,张朝霞红着脸说:“细爷,咋问这个事情。”说完,扭头就走。
张洋毅呼叫:“朝霞,你别走!”
张朝霞不听,走了。
张朝霞如此回答,张洋毅推断:谈恋爱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张朝霞这样不配合,问不出实际情况,张洋毅掌握不了全面的情况。因此,这个入党的事情暂时就放在一边。
张绍智向父亲张洋平打听二哥张绍义开商店的事情,张洋平只说还好,也不清楚具体咋样。于是,张绍智就去找大哥张绍仁问情况。
张绍仁说,上次看中的房子,按照张绍智的策略,是拿到手了。可是,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是赚不了多少钱。每次问张绍义,他都说每天三十多块钱的营业额。
“怎么会这样?”张绍智问,“我留下两万块钱,一天营业额才三十多块钱,毛利就算二十个百分点,也只有六块钱,一个月才一两百块钱,批发的货物利润还要少,这样算来,一个月下来,除去房租、水电等其他的开销,还能赚多少钱?恐怕不到五十块钱吧。两万块钱存进银行,就算是两厘的利息率,一个月也有四十块钱。生意怎么做成这样……”
张绍仁皱眉说:“能赚多少钱,我跟他算了一笔账,房租每月一百二十块钱,水电的钱还少,三两块钱。第一个月大约毛利是三百块钱,除去开支,还能赚一百三十块钱,后来,一月不如一月,上个月,只赚了四十块钱。”
张绍智笑说:“跟银行存款利息差不多。”
张绍仁说:“合作者的存款利率是二厘五,一个月下来,两万块钱就是五十块钱,比四十多十块钱。”

张绍智苦笑说:“真不知道二哥怎么做生意的,两万块钱的货物,每天只卖出三十块钱。”
张绍仁站起来,望着窗外面,失望地说:“哪里有两万块钱的货物,只用了一千块钱进货。”
当时,两万块钱的存折是给张绍仁的,因为张绍仁与信用社主任王小强比较熟,只说是张绍义要做生意,随时可以拿的。现在张绍仁却说只给了一千块钱。难道大哥张绍仁不肯给钱?张绍智也不好问。
张绍仁见张绍智没有说话,也猜想到张绍智的心理,说:“不是我不给钱他,是他夫妻两个不肯要。他们说,只要一千块钱就够了。”
为了弄清楚张绍义为何把商店开成这样,张绍智仔细问了问经营的方式。张绍仁告诉张绍智,从进货方面来说,不会算账,每次进货少,种类也少,所以买卖做的小。从出货方面说,零售利润高,愿意做,批发的利润低,又麻烦,不愿意做。被人欺骗和盗窃的事情有时发生,因此,对于批发更没有兴趣,渐渐放弃了,只与很小的几个小卖部做生意。
张绍义说,自己供销社是集体的单位,进货有专门的车子,自己身为统计,也是个干部,多次参与顺带货物也不好,因此只带了三次。
总之,说张绍义夫妻文化低,见不得大场合,需要慢慢适应商业运作,锻炼一个时期,才能走上适当扩张的道路。
张绍智感叹教育农民好难。
告辞了张绍仁,张绍智去县城实地查看卖场。
在拖拉机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张绍智来到县城。
两间门面,青砖墙面上,没有招牌。里面,一间放着货物,一间,几张陈旧的老式柜台,买卖决然分开的销售模式。
其时,里面只有几个县城的居民在挑选货物,张绍义正在与之交涉。
看见张绍智来了,张绍义连忙招呼坐下,吩咐正在做饭的丁细莲多煮饭。
张绍智站在柜台外面一看,货物很不齐全,甚至连香烟都看不见。
张绍智说了几句客套话,说到正题上来:“二哥,我看店里面的货物品种不全,怎么不进货嘛?”
张绍义为难地说:“有的货物不能进,有的卖完了,还没有来得及进呢。”
张绍智感到奇怪:“还有什么货物不能进的?”
“不能进的货物很多,火柴、酱油、煤油等,这些是不能进的,冰糖、饼干等,这些是限制进货的。”
真的很搞笑,以为是国家海关呀,搞的这样吓人。张绍智问:“这些限制是谁规定的?县城的供销总社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