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市场调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市场调查
从语气上看,肖金兰从来没有这样严厉,张绍智很为难:“娘……你……我怎么好意思叫人家走嘛……”
“要不,你等下叫她走,不能等天亮了让人家看见。”
如此严厉,张绍智只有答应了。
朝霞起来的时候,光线渐渐明朗,张绍智正不知道怎么跟夏春芝说,夏春芝主动提出要回学校。张绍智好不高兴,两人回学校去了。
夏春芝来历如何,张绍智也不好问。教她学习,总不会错很远,照样进行。不题。
张洋平父子一阵努力,很快,木炭就烧出来了。
天气还不是很冷,也没有送到外面去卖,更没有人上门收。附近村子里的人,烧炭的不少,想卖出去,并且卖好价钱,肯定不是容易的事情。趁早找到销售的门路,就你能早点卖钱,要是木炭多,供过于求,那就难卖了。
一日星期六晚上,张绍智在家中吃饭,对张洋平,说:“爹,我们家的木炭也不少了,我想考虑卖了。明天是星期天,我想去公社调查行情。”
张洋平笑说:“智儿,按照我们过去的经验,是天气冷了,才会有人买木炭的,现在天气不少很冷,怎么有人买?”
“是这样的,爹,我首先去调查市场,看有多少人会买木炭,再就是看什么样的木炭客户喜欢。这样一来,知道市场大小,我们才可以预计销量,客户喜欢什么样的炭,我们好按照客户的要求烧炭,才可以卖好的价钱。”
“智儿,什么客户不客户的,客户是什么东西嘛?”张洋平问。
“爹,客户就是指那些买木炭的人。”
张洋平笑说:“智儿,你读书的人就是不一样,名词多,把买木炭的人叫做客户。人家买俺家的木炭是客,送钱给俺们,倒也蛮名副其实。不过呢,智儿,是这样的,以往呢,到了天气冷了,或者下雨下雪不能烧炭,我就跟你娘挑炭去公社去卖的。一般说,公社、学校、商店、粮站里人拿工资,买炭就多些,还有就是没有烧炭的地方,有钱的人,也会买炭。”
“那我就去公社、学校、粮站和商店去问问。”
顿了顿,张洋平说:“你大哥张绍仁就是在公社商店的,去年商店里没有得我们家的木炭,你哥哥说,商店主任也有亲戚朋友,照顾不来。其他的单位肯定也有亲戚朋友的,也不好找……我看,这事情就不用问了。”
张绍仁,是张绍智的大哥,在公社商店工作,每月有工资29块,因为照顾家里,借了不少债务,一直在还债务,平时很少回家,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张绍智只看见过一次。因为有张绍仁在商店里工作,才有张绍智等兄妹上学。其他人多的家庭,孩子多,读书也只有一二年级就失学了。
因此,张绍智家里还是中等人家。
公社商店两层楼房,中间用木板隔开,陈旧,但是还是比较气派。张绍智找到大哥,把自己的意图一说,张绍仁蹙着眉,想了想,说:“绍智,你教书就教书,不要参与买炭。商店的木炭,需要的也不是很多,送上门的也不少,我也没有什么权力,只是一个统计,也不好向主任开口。等我有空的时候,问问主任,看能不能买一部分我们家的木炭。其他的单位,我也去问问,看有没有要的。不过,我想也比较难。一来,现在天气不是很冷,二来我的面子也不大,三呢,单位上工作的人大多是本地人,熟人多,也有门路买炭。”
兄弟两商量一阵,张绍智留下吃饭,中午,张绍仁就去各个单位问寻。
张绍仁回来说,有的单位已经有买炭的主子,只有粮站还没有,但是,天气尚未很冷,去年还有点陈旧的木炭没有烧完,暂时还不要,要等几天再说。

这样说来,就要无功而返了。
张绍智不死心,说:“大哥,还有其他的单位要买木炭的?”
张绍仁又是蹙眉,教导说:“绍智,你不要老实想着买炭,你要把老师做好。你拿了工资,也要对得起我们家乡的孩子。”
“大哥,我教书很认真的,孩子的成绩一定不错的,上次考试一次,校长还表扬我呢。爹说我们家今年的开支很多,我想为家里做些事情。”
张绍仁听了这样的解释,才放心。想了想,说:“不知道6324厂要不要木炭,哪里工人多,单位好,只怕附近有人烧炭。”
“大哥,6324是什么地方?我去问问。”张绍智不放过半点机会。
张绍仁拿了一张纸,写了字,递给张绍智,说:“我们村子里有个黑叔,就是在6324厂工作的,你去找他。这个字条你给他看,他就会帮你找厂长的。”
张绍智拿着字条,问:“大哥,黑叔叫什么名字呀?”
“黑叔叫张洋炉,因为长的黑,大家叫他黑叔。”
张绍智拿了字条,又问了怎么走,就上路了。
没有任河交通工具,全凭亦双脚。张绍智飞快地走在灰尘弥漫的蜿蜒公路上,三个小时以后,才到6324厂。
6324厂,建设在一个山坳里,四周都是石灰石上,山上长满稀疏的松树。这里到处是红砖红瓦的楼房,人们的穿着整齐,整洁的水泥道路四通八达,与周面的乡村形成鲜明的对照。
几经周折,张绍智找到了张洋炉。
张洋炉个字矮矮的,身材瘦弱,看了张绍仁的条子,十分热情。其时,正在做管道修理。
因为张绍智说还要回家,张洋炉就请假带他去见厂长。
厂长吕长发身材高大,方脸,穿着一身军装,坐在宽大气派的办公室里,听完张绍智的自我介绍,严肃地说:“小同志,木炭呢,我们工厂是要的,每年都要几万斤。可是,每年进来的木炭,柴头很多,我们厂的工人干部都很有意见。但是,买炭的都说脚下三寸柴头就算是好的。我这样跟你说,现在马上就要寒冷了,我们马上要买炭。你如果能有更好的木炭,我们就买了。只怕你没有这么好的木炭。”
所谓柴头,就是炭头,就是每支木炭的下面有一截没有烧成木炭的柴。这个,张绍智并不清楚,但是,既然是与木炭联系在一起的,敲下来还不简单?几万斤木炭,太诱惑了,张绍智连忙说:“厂长,我的木炭是最好的,一定让你满意。要么,我过两天就拿来你看……”
“嗯,这样也好,你明天就挑一旦炭过来我看看,要是好的话,我们就买了。只要木炭好,价钱还可以在去年的基础上加三五毛钱。去年是一百斤五块四角钱,加五角,就是五块九。”
一百斤五块九,一千斤五十九,一万斤五百九,几万斤,就是几千块钱了!张绍智心里暗暗欣喜,信誓旦旦,满口答应下来。
回到家里,张绍智这个经过一说,开始的时候,张洋平不相信:“说家里木炭不是很多,到时候不愁没有人买。再说,工厂要几万斤,怎么烧的出来?”
张绍智说:“爹,几万斤我们一家是生产不出来,可是,我们可以收买别人的木炭。我们从中赚钱,又不用自己烧炭,不是更好么?再说,要是6324厂要几万斤木炭,我们再去买山,请人烧炭,赚钱就更多了。”
张洋平似懂非懂,奈何儿子极力劝说,就勉强答应了。
对于不要炭头的事情,张洋平说也简单,就把炭头敲下来,只是轻了几斤。但是考虑到价钱好,一算账,还是不亏的。
父子们敲了一担木炭,次日张绍智要上课,叮嘱父亲张洋平自己送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