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云蒙仙乡(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浮云似轻烟,层层叠叠的雾萦绕着云蒙山,一片虚无缥缈。
云蒙山位于燕山山脉以北,集峰石潭瀑于一体,以雄奇幽旷而见长,参天的落叶松青翠欲滴,成片的白桦林秀丽挺拔,桃粉色的山樱在枝头怒放,瑶草迎风摇曳,山谷中悠悠飘来似有若无的暗香。
北平距离云蒙山很近,快马只需一个时辰来回。
正当最炎热的六月,山中处处皆有飞瀑流泉,喷珠溅玉,碧绿深潭成串相连,清澈见底,依然凉爽宜人。
一径小路,数束修竹。
穿着薄如蝉翼的淡紫色纱衣,我走近了碧潭之畔的苍翠竹林。
一只受惊的小鹿从竹林中惶惶逃逸而出,四面观望,飞快窜进了飞瀑旁边的小山洞里。
林中一名白衣男子,身形矫健,全身笼罩在那光影交错的剑气中,身影散发出逼人的寒芒。
他手中蜿蜒游动的长剑放如雷霆震怒,收如江河归海,挥舞起的剑气如同狂风拂过树梢,震落了数片树叶,犹自有叶片在枝头轻颤。
小鹿正是因此惊慌失措。
碧潭旁不知名的野花一丛丛、一簇簇,五彩斑斓,盛开得如火如荼。
我微微一笑,摘下数片花瓣洒向竹林中,如重瓣的海棠花落,又似风中纷飞的粉蝶。
花瓣纷飞到他的剑阵中,剑气霎时收敛了锋芒。
来不及惊呼出声,他收势向我而来,赞叹道:“唐门杀人的暗器手法竟然如此美不胜收!世上最美之物,往往也是最毒之物。”
我投入他的怀抱之中,带着明媚无比的笑容说道:“既然明知是毒,是障,却为何还有人愿意去尝试?”
我话中之意他不会不明白,金碧辉煌的皇帝宝座背后隐藏的却是重重阴谋,无数战争,还有堆积如山的累累白骨和殷红如水流的鲜血。
他脸色微有异样,故作不知,握住我的纤柔小手:“就象我如今中蕊蕊的情毒日深,却愿意毒入膏肓,纵然蚀心刻骨,至死无悔。”
我心中震荡起阵阵涟漪,呼吸着他身上熟悉的清新气息,抬手拭去他额间渗出的几滴汗珠。
他用手梳拢我披散的长发,问道:“昨晚睡得可好?”
燕王带我回到北平后,昨晚是我们第一天来到云蒙山中的别苑。自从回到他身边以后,他对我的占有**空前强烈,夜夜巫山**,我几乎无法承受他的狂荡与**。
我伏在他宽阔结实的胸膛上,娇嗔道:“睡得好才怪,你都不肯让人家歇歇……身上一直都酸疼……”
他紫眸中笑意浓郁,浑厚的嗓音带着无限的温柔体贴:“今晚我会轻一点……云蒙山是燕地最美的山脉,你随我来燕北,我可不能让你后悔。”
我放开他的手,转身向碧潭行去,回眸笑道:“有你在身边,我有什么好后悔的?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嵋秀,犹不及这北国的江南。”
我脱下脚上的白色绣花鞋,将双足伸进碧绿的潭水中,隐约可见欢快的小鱼儿畅游的影子,它们毫无惧人之意,用尖尖的嘴缘碰触着我的脚趾,痒痒的感觉让我轻笑,银铃般的悦耳之声在山谷内回旋。
燕王靠近潭边,伸手握住我**洁白的纤细双足,紫眸中燃烧着灼人的火焰,揉捏着我的足尖,他的唇印轻轻落在我的脸上:“你若喜欢,我更如鱼儿得水,分外遂心了。”
只听一人爽朗大声笑道:“四哥真是会挑地方,有山有水,此情此景,正所谓只羡鸳鸯不羡仙了!”
是宁王的声音。
燕王抖抖衣襟,站起身来说道:“你的消息倒是灵通,我不过才来了一日,你也能寻来这里。”
宁王看了看我,说道:“四哥可曾接到诏书?”
燕王神情冷漠,淡淡说道:“即位的诏书?几日前似乎见到过。”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辛卯,建文帝朱允?昭告天下曰:“天降下民,作之君。我皇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统有万邦……政教休明,规模宏远。朕以眇躬纂承大统,恭依遗诏,已于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十六日即皇帝位……其以明年为建文元年,大赦天下……当遵先圣之言,期致雍熙之盛,百弼卿士,体朕至怀。”@
燕王带我回到北平不久,朱允?就委派葛诚来到燕王宫任长史之职,名为随从,实际上是监视燕王的耳目。
葛诚不仅带来了皇帝昭告天下的即位诏书,也带来了朱允?的口谕:“朕自即日起废黜蕊妃之名位,望四叔深体朕意,安心镇守漠北。”
朱允?放过了我,恩威并重之下,燕王似乎也接受了葛诚。
却不料宁王摇头,恨恨说道:“不是。四哥不知道他下令重新委任守镇兵指挥使吗?日后就只有护卫军可以供我们调遣了!”
燕王的紫眸立刻迸射出锐利的光芒。
我心中明白,朱允?登基不足两个月,就在黄子澄和齐泰的建议下开始了削藩的计划。
朱允?下的第一步棋,是收回诸王手中对守镇兵的节制权力。
藩王封国内的兵士分两种,一种是守镇兵,有朝廷委任的指挥使掌管;另一种是藩王的护卫军,由藩王调遣。象燕王这样有防守边界任务的藩王,遇到紧急情况时两种兵士都必须听从他的号令。
朱元璋对藩王的分封策略是“列爵不临民,分藩不裂土”。
他分封藩王至各地权镇四方,藩王就是中央皇权在地方的代表者和监控者。一旦边防有变,诸藩王可以直接领兵为国家屏藩;若是皇帝有难,诸王也可以节制军队靖难。藩王的官署及其护卫军的开支完全由朝廷提供,可以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地盘扩军,避免对中央皇权形成威胁。
明初全国共有军队约一百二十万人,其中二十多万天下精兵屯于京畿。
诸王军队分散,护卫军最多不过万人,二十五个藩王即使全部集中兵力,也不会超过二十五万,与中央京营军队总数接近,并且中央还同时控制了各个地方的守镇兵和其他军队。
如此一来,诸王的力量就被大大削弱了。
燕王和宁王的手中,至多只剩下自己的八千左右护卫军。
燕王冷冷注视着碧潭的水面,半晌才说道:“由他去吧。这天下如今都是他的,他想要削夺谁,谁还敢说半个不字!你的朵颜三卫还保得住吗?”
宁王道:“若是连朵颜三卫都给他拿了去,我还有什么脸面镇守大宁!”他口气稍有缓和,又说道:“既然四哥不知道这个消息,或许他对四哥和北平另眼相看也未可知。”
燕王冷笑道:“覆巢之下,岂有例外之人!只怕此时燕王宫中已有诏书送达了。”
他话语中带着隐隐的愤怒之意,我站在他身旁,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安慰他。
宁王见我在一旁沉默不语,向我笑道:“这些不开心的事情我们就不提了,小弟恭喜四哥与四嫂团圆之喜,前来讨杯喜酒喝,四哥想必不会如此小器吧?”
我听他叫我“四嫂”,红着脸说:“你不要取笑我了。”
宁王见燕王的脸色果然缓和许多,朗声大笑道:“我可不是取笑,我成亲尚在你们之后,如今儿女双全,他们都会喊我父王了,你们可要好好努力才成!”
他随口开玩笑,我尴尬无比,说道:“你……”
燕王低头看我一眼,眉宇间掠过一丝难测的神情,嘴上却说道:“不过是迟早之事,我不急。”
皓月当空,云蒙山的夜色优美动人,高低错落的山峰层峦叠嶂,深褐色的幻影姿态万千,恍若仙境。
燕王拥着我坐在长椅上,抬头遥望着明月,手中把玩着一只海蓝色的玉杯,宁王已有几分醉意,说道:“如此好月色,蕊蕊唱首歌给我们听吧。”
我信手拿起桌上的玉箫,笑道:“要我唱歌不难,除非有人先吹奏一首曲子,否则我可不敢献丑。”
燕王知道我是激他,淡淡一笑道:“要我吹箫给你听也是易事,只是今晚有高人在此,你不找他倒真是可惜了。”
宁王拍手叹道:“你们两个果然是天生一对儿,绕来绕去,结果算到我自己头上来了!也罢,只要你们拿得出琴来,我就弹奏一曲又何妨!”
燕王紫眸闪向身后,说道:“取焦尾古琴来!本是为蕊蕊备的,她对这个没兴趣,正好给你使用。”
我凝视着宁王月下抚琴的身影和燕王兴致盎然欣赏之态,心中却泛起一丝寒意。

此时的燕王对自己的弟弟还有几分友爱之情,未来将会如何?
据历史记载,宁王朱权多才多艺,不但是杰出的军事将领,也是琴学大师,其晚年所制旷世宝琴“飞瀑连珠”,被称为明代第一琴。
朱棣登基后,将宁王朱权徙封至江西南昌,尽夺其兵权。宁王遭此巨创后,只求清静和韬晦,于南昌郊外构筑精庐,自号“云庵道人”,专心寄情于戏曲游娱之中,不问世事。
宁王所奏之曲,正是古战曲《风雷引》。
琴音清亮幽奇,入调高昂,句句风云,声声雷雨。音韵连贯一气,律注分明,令人如临其境。
一曲终了,燕王赞道:“好!”
宁王起身离弦,笑道:“我的曲子弹完了,却还没听见美人唱歌,四哥如何说?”
燕王衣袖飞扬,自我手中接过玉箫,纵身飞跃至碧潭畔的一块大山石上,将箫管凑近唇边,一缕深情舒缓的箫声随着他飞动的指间传溢而出。
月光如水,清风徐来竹影婆娑。山涧中万籁俱寂,山泉叮咚之声如同脆玉敲冰。
他紫眸中带着几分清明与空灵。
箫音袅袅,如淡淡的雾,似轻轻的风,我静心聆听着自然天籁的混合乐声,只觉无限诗情画意,时空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下来。
我仰望夜空,品味着他奏出箫音的沉稳悠扬,轻声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此意境,也只有箫声方能够烘托出来,箫本是最具风味、最富风雅气质的一种乐器。”
宁王若有所思,看着燕王的身影,对我说道:“你厚此薄彼,抑琴扬箫,恐是因人之故多于因乐器本身吧?高山流水,伯牙子期这样的琴中知音实在难求。”
我甜甜一笑道:“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箫,能吹出凤鸣的声音。秦穆公将女儿弄玉嫁给萧史,还建了一座引凤楼让弄玉在上面学吹箫,有一天他们的箫声真的引来了凤凰,于是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妻双双乘风飞去——难道不是知音佳话吗?”
宁王微笑道:“我说不过你。萧史已然献技,弄玉却还在袖手旁观,四哥奏箫曲本是为你,你怎可让他孤单独奏,无人应和?”
燕王收箫轻掠回石桌旁,对宁王说道:“歌就不必唱了。蕊蕊的箫艺不输于我,今晚让你见识见识也好。”
我执玉箫在手,心中已有主意。
琴为弦乐,箫为管乐,二者音色明显不同。琴声清脆、响亮,箫则不然,音色沉稳悠扬,适合演奏哀婉、深沉的乐曲。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主题曲就是用箫演奏的,充分表现了曹雪芹笔下那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必然与无奈,可谓现代箫管乐曲中的极品。
一首哀婉缠绵的《葬花吟》奏完,竟让燕王与宁王默然良久。
燕王带着欣赏赞慕的眼光看向我,微笑道:“上次你在瀛洲之上所奏沧海词曲,立意不凡,我至今记忆犹新。不知此曲可有谱词?”
我并没有想太多,笑道:“当然有,实在是绝妙好词。”于是将林黛玉的葬花词念出道: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之句才出口,我蓦然发觉燕王与宁王的脸顿时都变了颜色,不约而同向我看来。
燕王不顾宁王近在眼前,急行至我身旁搂住我的细腰,紫眸中神色紧张,略带嗔意道:“谁教给你这样颓丧的曲词?红颜老了又如何?难道我是负心之人吗?你就如此不相信我?”
宁王在旁,晶亮的眼睛闪烁了一下,随即摇头说道:“词是好词,只是过于凄切了!若是女子所作,恐非吉祥之兆……只是这词不象是你自己写的!”
古人十分迷信谶语,他们二人都觉得这曲词过于悲凉,所以都有不悦之色。
我连忙解释道:“非也非也,不是我写的!是我抄来的!”
宁王笑道:“我猜中了吧?四哥关心则乱,居然不曾想到蕊蕊的性格与词中女子大相径庭!”
宁王今晚一直不停唤我的小名,似乎真的是喝醉了。
月光下的燕王神色平静如水,看不出一丝异样,我却清晰地感觉到燕王贴近我的身躯颤抖了一下。当宁王微笑低头啜饮杯中香茗时,他的紫眸中闪过隐约的寒芒,待到宁王抬起头来,他眼角的寒芒已融化成为淡淡的笑意。
他抬头对宁王道:“你说得不错,当局者迷,反倒不如旁人头脑清醒。”
宁王毫不知情,兴致颇高,说道:“我素来不擅长吟诗作赋,只是蕊蕊的箫声实在动人,我忍不住要赋诗一首了,四哥可要听听看?”
燕王道:“你既有诗作,还不快拿出来,卖什么关子?”
宁王笑道:“请四哥多指教!”随即把酒朗声念道:
“忽闻天外玉箫声,花下听来独自行。
三十六宫秋一色,不知何处月偏明。
鱿鱼窗冷夜迢迢,海峤云飞月色遥。
夜漏已沉参倒影,美人犹自学吹箫。”
燕王淡淡笑道:“果然好诗,我也有一诗,赠给我的蕊蕊。”他的指尖滑过我嫩滑的脸颊,轻声道:
“琼花移入大明宫,旖旎浓香韵晚风。
赢得君王留步辇,玉箫嘹亮月明中。”
宁王早已赞道:“好!四哥的诗句终究还是大气……”或许是酒喝得太多,
后面的话他还没说完就已醉倒了,斜倚在石桌畔。
燕王微微示意,两名侍立的俏丽丫鬟走近宁王,柔声呼唤道:“宁王殿下,外面风大了,我们扶您回房去歇息吧。”
宁王毫无反应,任由她们扶住自己往后院的客房行去。
我凝视着他们的背影远去,笑道:“号称千杯不醉的宁王殿下,今晚却醉在云蒙山中了。”
燕王猛然抱起我,迈步向寝房而去,却在我耳畔低语道:“只恐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我呵气如兰,小指在他胸前画着圈圈,娇笑道:“后面那一句呢?你怎么不接着说下去?”
燕王轻咬了一口我的脸蛋,说道:“下半句,我回房再和你细说。”
云蒙山中夜凉如水,我们所住的小楼正在莲花潭中。
粉红的纱帐层层叠叠遮掩着卧榻,流动灯火的柔光丽彩衬托之下,我肩头晶莹如玉的肌肤越发显得细腻光滑,对他展现着无穷的诱惑。
他似乎意犹未尽,搂抱着我,手一路滑向我的小腹,在上面停住,似是喟叹般说道:“该有了吧?”
燕王今年三十有余了,至今只有徐妙云给他生的两个儿子,在藩王之中可算是人丁单薄。数年来他为了我一直不接近女色,自然也不可能让别的妻妾为他孕育孩子。
但是我只是个穿越而来的灵魂,我实在无法接受自己为他生下一个比自己大几百岁的古代人。
我心中对他有些愧疚,却故意装作听不懂:“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啊。”
他明朗的脸略带倦意,看向床顶说道:“十七弟今天说的话,你没有听见吗?”
我闭上眼睛,假装睡着了。
身旁的他似乎是在轻声叹息,我听见他说:“你到底是什么人?难道你真的不是凡人吗?为什么你和她们都不一样?”
燕王果然开始怀疑我的来历了。
他突然紧紧抱住我,说道:“无论你是神是鬼,是人是妖,我这辈子都不会再让你离开我的。”
我被他压迫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睁开眼睛笑道:“放开我,很疼的!”
“以为我不知道你装睡!快回答我的问题。”
我不想和他纠缠不清,含糊说道:“该有的时候就有的,你别急。”
他的紫眸中神情肃穆,凝视着我说:“蕊蕊,答应我,给我生几个孩子,我要你和我的孩子。”
我随意点了点头。
他亲亲我的额头说:“有了你的承诺我就放心了。我会等着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