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丛林营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值7月,怒江“死亡之谷”已进入了盛夏时节,这亚热带雨林气候诡异多变,早晨还是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到中午时就变了天,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给小分队在密林中的行程带来了困难,搜救小分队在密林中冒雨艰难的行进着。但这鬼天气也有它豪爽的一面,大雨来的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又云消雾散,太阳又在天空中折射出万道金光,明亮的光线又从树林的叶缝中投射进来,在地上留下了斑驳的光影,使这阴暗鬼魅的热带丛林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由于山高林密,长年生长着百年铁杉和冷杉,高达几十米,几个人手拉手才能围得过来的红松树随处可见,有的地方不见天日,地上生长着各种低矮的苔藓植物,刚才又下了大雨,山间泥泞湿滑,稍微不慎人便会滑进洪水泛滥的深沟或是掉进万丈深渊,下午的时候,太阳毒辣,丛林里的空气闷热异常,大家走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周四海走在最前面,后面紧跟着的是李本一,其他战士一个跟着一个成一条线在密林里穿行,走着走着,跟在周四海后面的李本一突然高声的叫喊起来:“哎哟,四海,快停下。”周四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赶紧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见身后的李本一脸色苍白双手正往自己的后背瞎抓着什么,便关切的问了一句:“本一,发生了什么事?你的背上有什么东西呀?”李本一听了他的的问话,接着回答道:“我的背上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爬,还叮咬我呢,难受死啦,我的手够不到,快帮我看一下是什么东西在我背上。”他的声音充满着恐惧,脸色一下子也变得难看极了,不知丛林中的什么虫子掉到他背上啦,周四海赶紧走过去,掀起他身上的衣服看个究竟,原来有几条旱蚂蟥不知什么时候爬到他的身上来了,此时,这些讨厌让人肉麻的小东西正趴在他的背上欢天喜地的吸着他的鲜血,周四海便对他说:“是丛林里的旱蚂蟥。它们正在吸你的血呢。”他不对李本一说还好,李本一听说有旱蚂蟥在自己的背上,竟吓得跳了起来,嘴皮发紫的抖动着说:“四海……快……快帮我把它们拿掉,妈啊,我受不了啦。”说完,他的小腿竟发抖了,周四海没有想到他害怕蚂蟥怕到这样的地步,赶紧拨出匕首来把他背上趴着的蚂蟥一个个的挑落到地上,其他战士这时也从后面围拢过来,见班长被趴在身上的旱蚂蟥吓得脸色煞白魂不附体,便觉得他有些小题大作大惊小怪的,不过,战士们这时还是没有笑话他,也没有在一边闲着,相互的帮忙看看各自的身上、背上有没有这让人讨厌肉麻的小东西,这下倒好啦,检查下来几个战士的身上也发现有蚂蟥趴着,战士们紧接着便是一阵忙乱起来,拨出匕首帮着身上有旱蚂蟥的战士清理着这些讨厌的小生灵。有的战士还不解恨用匕首使劲的剁着被挑落到地上的旱蚂蟥,嘴里还阵阵有声,“我叫你吃我的血,我要你死无全尸……”
周四海用匕首帮李本一清理着他身上的旱蚂蟥,完事后见他的脸色还没有恢复过来,也不考虑他现在的感受,呛了他一句:“本一,看你这副熊样,森林中的旱蚂蟥就让你吓得喊爹叫娘的,还当班长呢。”对他说完,不再答理他,随后转过身来对其它战士说,“原地休息,整理一下行装。”
战士们听到他发出的命令,放下装备,在那些高大的树脚荫凉处坐下休息,会抽烟的战士便在这林中小憩的间隙点燃香烟大口的抽着。
周四海和李本一两人这时也坐在一棵红杉树下抽着香烟,李本一的脸色也渐渐恢复过来了,对刚才周四海批评他的话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过后李本一轻轻的喊了他一声,有些不好意思的对他笑了笑,吐出一口烟子后略带窘迫地说:“我从小就讨厌老鼠、毛毛虫子、蚂蟥这些小东西,我一看到身上就会起鸡皮疙瘩,别说是让它们爬在我的身上啦,恶心死了。”
周四海并没有马上答理他,脸上无任何表情,只是坐在一边大口大口的抽着手里的香烟,林中此时静悄悄的,空气闷热异常,过了些时候,李本一见他不说话,又接着说:
“四海,我们俩在北大认识,南下到昆明时我俩形影不离,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虽然是同学却胜似兄弟,联大毕业后在昆明你说要参军抗战报国仇家恨,叫我跟你一起来当兵,当时说真的我思想斗争很激烈,有些犹豫……”
“我看你还是怕死!”周四海白了他一眼,打断了他的话,对刚才他害怕身上蚂蟥的事周四海还没有忘记,嘴里突然冒出来的这句话声音冷冷的.
“你……”李本一夹着香烟的手停在嘴边不动了,眼睛怔怔的看着他,半晌过后,气急的说道,“谁怕死啦!”李本一的声音一下子大了许多,看着身边的周四海对自己不屑的那种表情,顿时气得拿着香烟的手也微微的抖动起来,他随后愤愤的说,“你怎么不听我解释呢,我虽然跟你是同学,可你并不了解我的过去嘛,你别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我是怕蚂蟥小毛毛虫子什么的,这是从小就怕着过来,一点也不假,可自从上战场后打起仗来跟你一个样不是孬种,怕死?”“哼!”他鼻孔哼了声随后才说,“怕死我就不跟着你来当兵了。”说完,他把吸了半截的香烟狠狠的甩到地上,看来,他心里真是气恼了,其它战士似乎已听到了李本一最后说的那句话,见他有些激动的表情,不知他俩这边发生了什么事,便一齐把目光向他俩这边扫了过来。
这时的森林里哑雀无声,空气里透着静寂,只有时光在流逝着,李本一看着战士们脸上的那种惊愕不解的表情,这才发觉刚才自己的声音太大把大伙吓着了,见战士们的目光盯着他俩没有移开,马上用手肘子碰了碰坐在身边的周四海,和蔼的降低声音对他微笑着说:“四海,我俩是打虎离不开的好兄弟对吗?你是排长,我是你的手下,可大小也是个班长,还管着十来号人嘛,你怎么不给我这个班长一点面子呢?上面把搜救美国飞行员的任务交给你来完成,说明你有能耐,相信你;你又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班来执行,证明你看得起我这个兄弟,看得起我带的这个班;别说我怕蚂蟥这些小毛毛虫子你就小看我,但我和我们班的这些战士决对不给你丢脸扫面,保证配合你顺利的完成这次艰巨的搜救任务。”
“本一,我的好兄弟,”周四海这时也看到了战士们对他俩投来的目光,也看到了战士们脸上挂着惊愕不解的表情,由于压在他肩头上的这份担子不轻,林中空气又闷热异常,让他走得心里烦燥,因而刚才非常冲动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没给李本一好脸色看,说的话激怒了他让他大为恼火,现在看到战士们一齐把目光向他俩这边扫过来久久的没有移开,也为刚才过火批评李本一而感到有些后悔,当着他带的这个班的战士这样说他也是自己的不对,太不给他面子了,所以,心里觉得有些过意不去,接着用手搂住了李本一的肩膀笑哈哈的对他说道,“刚才是我不好,我向你道歉,怕蚂蟥毛毛虫子怎么啦!小时候我还怕鬼呢,我父母死得早,我天黑后就不敢出门,其实人世间哪里有鬼呢,现在回想起来我都觉得好笑,我刚才批评你是要激起你的斗志,本一啊!执行这次任务,你我肩负着重任,不可粗心大意,在这‘死亡之谷’里,环境恶劣,险象环生,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都会随时发生,我们要充分作好思想上的准备才行。”李本一听了他的话,脸上阴转晴,露出了笑脸,高兴的说道:“这就对嘛,人无完人,鬼本来是没有的,这你都害怕,那我怕小小的蚂蟥就不足为奇了。”随后两人对视着哈哈大笑起来……
两人的笑声在林中回荡着,其他战士见他俩有说有笑的,又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便又把看着他俩的目光收了回来,一些战士还闭上了眼睛养神,有的在说笑。
在密林中休息了一阵,大家各自整理了一下行装,周四海拿出指南针看了看,确定了一下要走的方向,随后又带头朝着密林深处走去。
树林更茂密了,七八个人手拉手才能围过来的参天大树随处可见,多年生长的古榕树独木成林,枝叶茂盛,藤蔓缠绕,荆棘和一人多高的茅草夹杂在其间,远处不时传来各种野兽的嚎叫声,那些好看的不知名的鸟儿也在林中拍打着翅膀飞来飞去不停的鸣叫着,周四海在前面开路,他不停的挥动着砍刀,清理着前进的路障,又不时的停下来观察前面和周围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时,在他们前面不远的树林中,有一群猴子在摘食野果,吃饱喝足的便在树丛中嬉戏玩耍荡秋千,其中一只猴子坐在高高的树尖上警惕的在观察着四周。周四海知道猴子是社群生活的动物,群体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关系,坐在树梢尖上的那个猴子便是群体中的一个哨兵,如有什么风吹草动或是天敌来犯时它便会发出报警信号,让其它猴群逃离。周四海他们一行人继续朝前走去,不一会儿猴群便发现了他们,随着几声急急的尖叫,密林中树枝一阵晃动,猴群呼啦啦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跨越一座座山峰,淌过数条清流的山涧小溪后,太阳已距西边的山顶不远了,夕阳下的原始丛林昏暗、幽静、深遂,披着一层让人恐惧的面纱,突然,前面不远的林中有一个黑影在晃动,走在队伍前面的周四海马上拨出手枪人蹲下身来,并招手示意后面的队员停下脚步,屏住呼吸。他估计碰到了森林中凶猛拼命的动物──野猪。听当地的怒族人讲,在森林中最怕的就是碰到野猪,当地村民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一猪,二熊,三老虎。说的是在森林中野猪是最凶猛的动物,攻击人不要命,其次才轮到熊和老虎。森林中的野猪凶恶无比,但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除非你非要它的命,它才会跟你拼个你死我活,它的皮厚又硬,猎人一枪打不中它或者是没有打中要害部位,它并不会逃跑,反而会向你拼命的冲过来,用它那尖尖的两颗獠牙顶撞你,用满口锋利的牙齿撕咬你,让你头破血流,肚子通洞,似有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的拼命精神,如果不是好猎手,在林中碰到野猪往往要躲让三分。过了一会儿,前面那个黑影走近了一点,周四海这才看清楚不是野猪,是一只觅食时落群的麂子,正慢悠悠的朝他们这边走过来,周四海来不及多想,右手一扬扣动板机“叭”的就是一枪,枪声在黄昏下寂静的丛林中回荡,只见前面的那只麂子应声倒地,再也起不来了,战士们一下子冲了过去,走近一看,麂子的头上流出血来,真准,这一枪命中麂子的脑门。
“哎呀,太好啦,今晚有烤麂子肉吃啦,还真是的,这头麂子撞到排长的枪口上了.”一个战士这样说道。
“哟哈,排长枪法真是了得,太准啦,咋练的?教教我们吧!以后打小鬼子好派上用场。”战士们忘记了一整天的辛苦和劳累,看着地上被打死的麂子叫喊着要周四海教他们的枪法。
“弟兄们,”周四海脸上并没有得意的神色,但目光却是闪亮了许多,他笑着对战士们说,“炼好枪法其实也不难,三点一线,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目标、准星、眼睛在一条线上,关键是在扣动板机的那一瞬间,要沉得住气,手要稳,多炼,熟能生巧,就可以当神枪手!”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看看四周光线有些昏暗的丛林然后对大家说,“我们在丛林里走了一整天,非常疲惫困乏,大家都累了,眼看太阳快要下山,我们赶快找一个平坦些有水的地方宿营下来,把麂子剥皮,架在火上烤它香喷喷的吃个痛快。”听了他的话,大家一下子活跃起来,战士们扛着被打死的麂子又在丛林中穿行了一阵,在太阳落山前来到了一条小溪旁边,找到了一处较为平缓的地方,周四海四处看了一下,便决定不在前行,打算今晚就在这里露营过夜,就对大伙说:“不走啦,今晚就在这里过夜吧。”战士们随后就分头忙碌着,几个战士在溪水边给麂子剥皮,不一会,其他一些战士从周围密林里找来许多干了的树枝和枯叶,点燃后动手做起晚饭,过些时候,点燃的柴火浓烟散尽,留下了大堆彤红的火炭,这便是烤麂子的最好时候,几个战士七手八脚的在火炭上架起了用树枝整个穿插起来剥好了皮的那只麂子,又在火堆里添了几根粗大的干树枝,大伙便围坐在火堆旁边,抽烟的抽烟,闲聊的闲聊,天南海北的神侃起来。
夜幕悄悄的降临,微风轻轻的吹拂着周围的树梢,远处不时的传来几声狼嚎。
“班长,在这里,你和排长最有文化,现在没事,你和排长每人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好吗?让大家解解乏,提提神。”战士陆有福提议说道,其他战士听了他的话,也在一旁应和着说,“对啦,班长,天黑下来了,现在没事可做,就给我们讲一个吧!荤的素的都行。”
班长李本一见战士们要让他讲故事,赶紧谦虚的对大家说:“弟兄们,我肚子里的故事太少啦,还是让排长给你们讲罢!”他推辞说。战士们不依不饶,就是嚷着要他讲一个故事,李本一只好站起身来右手摇动着说:“我这个当班长的讲故事不行,你们肯定不爱听,还是排长给你们讲,他是我大学的同学,我们俩在一个班里上课,还是同桌呢,我知道他肚子里的故事多的是,好听极了。”李本一还是不肯讲,并把周四海推到他的前面做挡箭牌,战士们见他死活都不肯讲也不好再强求他,又一齐把目光转过来看着周四海并央求他说,排长,你给我们讲一个吧!战士们的兴致高涨,周四海看来是不讲不行了,他不想扫了大家的兴致,可是讲什么呢?他自己心里面也是没谱,此时,他嗓子眼有些发干,想喝口水解渴,可自己的水壶这时不在身边,来到这片树林后为使疲乏的身体尽快的得到恢复,身上背着的水壶和枪支他已解下来挂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上了,转头瞅见身边坐着的陆有福正打开他的水壶喝水,随后便顺手接过他的水壶,脖子一仰咕咚喝了一大口,这一下却把他嗓子眼呛得辣哄哄的,眼泪也跟着流了出来,这水壶里装着的哪里是水呀!——白酒,正宗的老白干。
“哎呀,有福,你这水壶里装的分明是酒嘛!”周四海被呛得连咳了两声,泪眼盈盈的说,“我还以为是水呢,看!把我呛的难受……”此时,坐在他旁边的战士陆有福脸上笑嘻嘻的,见他被喝下去的这口酒呛得流出眼泪,有些兴灾乐祸的对他说:“排长,你接过我的水壶,不闻不问,拿着就喝,怪不得我嘛。”
“是我自找的,谁怪你啦,”周四海接着说,“我以为你水壶里装着的是水嘛。”
“排长,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壮族嘛!平时就好这一口,喝了它身体暖和和的,舒服极了,解乏。”陆有福说。
周四海对陆有福这个战士是十分了解的,他是云南省莲城县人,因逃婚从家乡跑了出来,后来在昆明参军,看他二十出头的年纪,一米七不到的个头,四方脸,浓眉大眼。嘴唇微厚紫红色,里面的牙齿却是异常的整齐洁白,从小学过武术,身强力壮,熊腰虎背,跟周四海和李本一一起参加过阻击日军的战斗,是一个作战勇敢,不怕流血牺牲的好小伙,生性直爽疾恶如仇,平时没什么爱好,就好杯中之物──几口老白干。这不,执行这次营救美国飞行员的任务,他背着一壶酒进山来了。
周四海被喝下去的这口酒呛得难受,嗓子眼辣哄哄的像冒火,但心里也被喝下去的这口酒呛出了一个故事来。对!夜幕才刚刚降临,夜色还长着呢,夜晚在这原始丛林中闲着也是无聊,此时此刻在这密林中如不说说笑笑,不仅让人感到沉闷没有欢乐的气氛,还不能把战士们绷得紧紧的神经缓解过来,火上烤着的麂子还有些时候才能成熟,就给战士们讲讲,这样也好打发时间。心里面这样一想,嘴里便冒出话来:“好嘛!我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战士们见他答应了,顿时安静下来准备听他讲故事,他为了助兴,接着仰起头往嘴里又灌了一口酒,随后用手背揩了一下嘴角,把装酒的水壶递给陆有福,转过头对战士们说,“弟兄们,你们不是要我讲故事吗?那好说,但是,在我讲这个故事之前,我要考考你们,你们有谁知道这酒是谁先酿造出来的吗?”
战士们听他问起,便七嘴八舌议论开来,片刻过后,陆有福抢着回答道:“我知道,酒是杜康发明的,是他先酿制出来的。”其他战士也附和着说,对啦!陆有福说的没错,酒是杜康发明的,中国人都知道。
“对!大伙说的没错,酒是杜康造的,”周四海强调了一下,接着又说,“曹操在《短歌行》里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现在就给大家讲讲杜康造酒的故事。”随后,他清了一下嗓子慢慢的讲了起来……
从前,杜康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每天起早贪黑的上山劳作──开荒、挖地、收获庄稼。他妻子是一个本分贤惠的女人,在家纺织、煮饭、操持家务,两口子互敬互爱,生活还算过得去。一天,杜康像往常一样早早的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上山来了,随后,脸朝黄土背朝天在山上挖地开荒,不知不觉干了大半天,抬头看看天色已是太阳当顶,中午来临的时候,却不见自己的妻子送饭上来,顿时觉得饥肠辘辘,饿得难受,他便放下锄头在山上找了一些野果来充饥,吃得半饱时才见妻子送饭上来,他妻子一大早起来见自己的丈夫饿着肚子早早的上山来劳动,心里便惦记着饿着肚子在山上劳动的他,因而中午送来的这顿饭就多了些,杜康因刚才已找了些野果吃了,所以,妻子送来的饭他没有吃完,剩了好多,他是一个非常爱惜粮食的人,下山回家之前他便把没有吃完的米饭藏进地边的一个树洞里,并用稀泥把树洞封住,以便明日上山来劳动肚子饿时掏出来吃掉,随后的几天,杜康却把藏在树洞里的米饭给忘了,过后的一天早晨,天上下起了小雨,中午过后才见日出,天空一下子又蓝得出奇,杜康吃过早饭扛着锄头又上山来了,远远的便闻见一股奇异的香味扑鼻而来,他闻着这股香气走向地边树脚,这股奇异的香味更浓郁了,引来了好多蜜蜂,杜康这才想到前些日子藏放在树洞里面的米饭,赶紧蹬下去细看,封住树洞口的稀泥已变干开裂,那奇异的香味正从裂缝中阵阵飘散开来,他急忙拿掉裂开的泥巴,往里面一看,树洞里已不见了原先米饭的影子,变成了清彻透亮的琼浆玉液,一时间香味更加浓烈,熏人肺腑,引人垂涎,“这粮食变成的东西竟然是这样奇香无比,想来也可以吃得。”他心里说道,过后便找来空心的毛草杆,伸进树洞往嘴里**了一口,嘴中顿觉甘醇异常,满口喷香,他不由得多喝了几口,这东西穿肠而过,令人亢奋,随后他喝得头晕呼呼的倒在树脚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蓦然间便见一个童颜鹤发,手持羽毛扇子的老头走到他的身边笑着对他说道:“杜康,恭喜你了。”杜康听了,不解其意,问道:“仙人,恭喜我甚么?”仙人道:“你今天创造了奇迹为人世间做了一件大事,造出‘酒’来了,你还不知道吗?刚才你喝下去的便是它了。”杜康又问:“仙人,酒这东西喝了它有何好处?”仙人回答道:“好处自然很多啦,人生百味全在这‘酒’中体现,但你现在所造出来的‘酒’还不成气候,只会醉人,没有人生百味。”杜康又问:“如何造得出人生百味的‘酒’来还望仙人指引。”仙人回答道:“非常简单,现在只需要有三滴血滴进去就行了,但你要记住,是不同三人的血,每人一滴.”杜康说:“仙人哪,这下为难我啦,山野之地,除我外见不到别人,这酒如何造出?”仙人笑着回答:“酉时即成,切记啊!”仙人说完,用羽扇往他脸上轻轻扇了一下,便腾云驾雾离他而去。杜康猛地一下子醒了过来,看看山野四周却不见了刚才梦中的仙人,这才发现是南柯一梦,想起梦中仙人的话,自己造“酒”,还要用不同三人的一滴血才能酿制出人生百味的“酒”来,看看树洞中飘香的琼浆玉液,他便咬破自己的手指,滴了一滴自己的血进去,过后看看山野四周,竟然不见一个人的身影,杜康想着梦中仙人的话只好耐心的坐在树下观望,等着人来。这时已是夕阳西下,山野间轻风送爽,杜康坐在树下左顾右盼时,不一会儿的功夫便瞅见一个书生打扮,模样俊俏的人手摇扇子向他这边走了过来,到他跟前双手一掬,道:“前辈,晚生这厢有礼了,”他给杜康鞠躬后又说,“晚生近日在家饱读诗书,心里有些烦躁不安,想到处走走看看,今日春光明媚,山上风光无限,自个踏青上得山来,山上风景实在迷人,哪想到自个在山中留恋往返,竟迷路了,心里发慌,到处乱转,总寻不着下山的出路,猛地闻着一阵奇香,寻着找过来,见前辈坐在树下,这下好啦!还望前辈指点出路,好下山回家,省得家中的娘子惦记。”杜康听他话语,酸溜文绉,心里顿时好笑:“古话说的对呀!百无一用是书生。真是一点儿也不假;自己一个人上山游玩,却认不得回家的路了,无用得很呐!”见到他又想起自己要造的‘酒’来,就对他说:“下山的路我可以给你指点,但我想要你身上的一点东西,你能答应吗?”书生道:“甚么东西?尽管说,只要晚生带着,拿去无妨。”杜康接着道:“要你一滴血。”书生听了,笑着答道:“我说是甚么呢,一滴血,好说,尽管拿去。”杜康看他虽是一个书生却也是爽快之人,没有再犹豫,用荆棘剌破了他的指头,见血冒出,朝树洞里滴了进去,随后指了他下山的路,书生满脸的高兴向他道了谢,摇着扇子迈开大步下山去了,过后,杜康在树脚左等右等,不见有人前来,这时已是黄昏十分,杜康心想这酒看来今天是造不成了,无奈之下他只好扛着锄头向山下走去,巧的是,来到半山腰,却见一个衣服褴褛,斜眼,歪嘴流涎,目光呆滞的傻子挡住他的去路,杜康见他这副模样不想理他,低头侧身走了过去,哪想到,这拦路的傻子一把抓住他的手,傻笑着就把他往山上拖,杜康心里奇怪了,嘀咕道:“你这憨子傻瓜,拦我去路不说,还要把我往山上拖,这是为何?罢了!罢了!也好,顺乎天意,正好要你身上一滴血,酿造出世间的美酒。”随后,杜康也不反抗随他拉着来到山上,要了他的一滴血,滴进树洞里面,从此以后,杜康造的“酒”便在人世间万古流芳,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周四海讲杜康造酒的故事到这里也算是结束,战士们一个个听得面面相觑,目瞪口呆,过后是一片哗然,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又在议论个不停。这时,陆有福插话道:“哎呀,看我们的排长真能吹牛,讲的故事离奇古怪的,杜康造洒是一点也不假的,他却说还要人的三滴血,这还是我长这么大头一次听说,还真的有些玄乎呢。”
“有福,”周四海喊了他一声,接上他的话,笑着说道:“山不是堆的,火车不是推的,长城是人砌的,不是我吹牛,这是民间流传下来的故事,只是你没有听过罢了。”
这时,坐在对面的一个湖南来的战士也搭腔:“排长,杜康造的酒还真是好东西呢,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个个是嗜酒如命的英雄好汉,他们一个个都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路见不平,拨刀相助的英雄,如没有杜康造的美酒,《水浒》中武松在景阳岗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一段就要重新写了,如果是这样,那《水浒》就没有了武松打虎这精彩的一段,那样的话《水浒》没这么好看啦!”
“酒壮英雄胆。”坐在李本一旁边的一个战士应和道。
“杯中乾坤大,海量是丈夫。”另一个战士也说道。
中国是酒文化的故乡,几千年来酒所引发的故事是不胜枚举,妇幼都能说出一两个跟酒有关的故事来。
周四海听了战士们的议论后,对战士们说:“天工开物,杜康造酒,人生百味在酒中最能体现,……但凡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酒也是这样,喝上两三杯,对人身体有好处,舒筋活血,延年益寿,这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喜爱它的原因;文人墨客喝了它,灵感倍增,雅性大发,多少名篇佳句便从他们笔下、口中得出,让后人赞美称颂万古流芳。就拿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来说或多或少就跟酒扯上些关系……”周四海正想往下讲时,李本一坐在一边打断了他的话:“哎呀,四海,没有想到你真的还能吹啊,竟然说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跟酒扯上联系,你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我,我是细细的读过它的,我怎么一点儿就看不出来《桃花源记》跟杜康造的酒扯上联系的呀?”
“这个嘛……”周四海被他问得吞吞吐吐的,晕晕然一时间还真的解释不清楚了。
“排长,谁是陶渊明?他写的《桃花源记》又说了些什么?我们都没有多少文化,你给我们讲讲行不?”一个战士好奇的问道。
“嗯,这个……”周四海刚才已讲得有些口干舌燥,想喝口水再说又怕冷了场,扫了大伙的兴致,既儿他用手指了指李本一对大伙说,“这样吧,下面就给你们班长接着讲啦!我口干舌燥要喝口水。”他身边一个战士听他说要喝水解渴已主动的把自己的水壶盖子打开并递了过来,周四海接过水壶,仰起头咕噜咕噜的喝着。
李本一见他停下来喝水,还把话头丢给了自己,只好笑着对大家说:“刚才,排长讲杜康造酒的故事很精彩是吧!让我们听了大开眼界,看他讲得有些累了,就让他喝口水歇一下,我接着给大家讲讲,”他紧接着娓娓说道,“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个文人,他生活的那个年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他看破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写的文章很多,大多会炙人口,但他写的文章最负盛名的还是《桃花源记》,这篇文章记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在河里打鱼为生的人,有一天在河里打鱼,不知怎么的竟迷失了方向,一时间找不到回家的路,无意之中顺着河水划着小船闯入一片桃花盛开的境地,后来在源头看到了一个山洞,他心里充满了好奇,便把打鱼的小船停靠在洞边随后大着胆量朝山洞里走了进去,在山洞中摸索着走了些时候,因山洞黑漆阴深,他心里不由得害怕起来,正当他在山洞中进退不得心里害怕到极点之时,突然见前方有了亮光,寻着亮光他又大着胆量走过去不久就出了洞口,抬眼望去,竟然是另外一片洞天,眼前所见的景色让他目瞪口呆,远处群山环抱云雾撩绕,近处沿河两岸鲜花盛开彩蝶飞舞,花香阵阵,这迷人的世外桃源让他看得发呆,过了些时候,,他这才回过神来,随后他四处转悠了一下,见旷野中有农田耕地,房屋在柳树,竹林中若隐若现,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穿着打扮显然跟他不同,还停留在远古时代,不过,人们见他到来并不奇怪,还非常热情好客杀鸡宰鸭端出米酒盛情款待他,他和那里的人们共同生活了几天后因怕家人惦记便又原路返回从那洞中出来,划着小船回到家中,回到家里后跟村里的人们讲了他的所见所闻,大家听了都不相信有这样的地方——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过后也跟着他又寻找了几次,但都徒劳而返,始终寻找不到,后来,陶渊明便把这事记载下来,引得后人对那个世外桃源无限的遐思和向往。”李本一讲到这里时,陆有福不知怎么的一下子从地上跳了起来,他惊呼:“什么?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啊!”
“是啊,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里面所记载的这个美丽迷人的地方引得后人向往却又是寻找不到,”李本一回答。随后,他脸上笑嘻嘻的对陆有福说,“不信?你问排长,我说的对不对?”周四海马上接过话头,对陆有福说:“是的,你们班长说的没错,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哎呀,”陆有福脸上充满了惊愕的神色,随后自言自语地说,“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说完,他高兴的仰起脖子往嘴里大口的灌着白酒,
这时,一个四川来的战士插上话,他问:“排长,你说世上真有‘桃花源’这样美丽的地方吗?”
周四海笑着回答:“怎么说呢,说世上真有这样的地方吧,后人又寻找不到,说世上没有这样的地方吧,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又记载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看着让人可信。”李本一抢过话头:“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世上没有这样美丽的地方,从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来分析,他本人并没有到过桃花源,他只是把别人所讲的故事记载下来,其中所描述不泛有他添油加醋的地方,那个打鱼人虽说到过桃花源,从那里出来后返回家时沿路他还细心的做了记号,但后来他又寻找不到这个迷人的地方,这就让人奇怪了,这也就是《桃花源记》的魅力所在——真假难辨,趣味无穷。”
周四海环顾了一下围坐在火堆旁边的所有战士一眼,接过李本一的话头,分析说:“我还是赞成你们班长所说的,陶渊明笔下所写的世外桃源只能算是传说,世间并没有这样的地方,那个打鱼人也许并没有到过他所说的世外桃源,或许是他哪一天在船上喝酒醉之后睡过去梦中所见,醒来后信口开河胡编乱造而得来。这就是我前面说的《桃花源记》或多或少跟酒扯上关系的原因,这打鱼人酒醉了一场,却异想天开梦想出一个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一个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向往的地方,过后被陶渊明记载下来而载入史册流芳千古……”
“哎呀,排长,”陆有福打断了周四海的话,他声音大得出奇的说,“你莫冤枉陶渊明和那个打鱼人,桃花源这样的地方还真的有呢,我不骗人,真的有这样美丽的地方啊!”看他醉眼蒙胧的样子,说出这样的话,莫不是喝醉了?
“有福,”李本一叫他,“你说什么啊?你是不是喝酒醉晕头了,世上哪有陶渊明笔下所写的桃花源?自从《桃花源记》问世以来,后人都争先恐后的竟相寻找着他所写的‘世外桃源’,但多少年来,人们都是无功而返,寻找不到,在这里你不要再说让人笑掉大牙的话了。”其他战士也笑了,对陆有福说,是啊,有福,世上哪有这样一块美丽的净土呢?
“怎么说没有?”陆有福显得非常认真,他肯定的说,“真的有这样的地方。”他反驳大家,过后却又不作任何解释.自顾喝着他壶里的酒。
周四海坐在一边看着面红赤耳的陆有福,见他振振有词的和大家争辨,心里嘀咕:这家伙今天是怎么了?跟大家抬杠较劲。便对他说:“有福,你们班长说的没错,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只能算是一个传说罢了,世上真的没有这样的地方,如果有,应该来说寻找得到的嘛;从陶渊明生活的那个年代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世上如真有这样的地方,这么多年来人们不会寻找不到,当时的人们因生活所累,切齿痛恨人世间因自私和种种**带来的争端和战争而幻想出这样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也是符合情理的事,人嘛,有幻想是好事嘛,不足为奇,多少神话故事不是人幻想出来的吗?”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陆有福望着大家分辨说,“真的,真的有这样的地方,”他声音大得出奇,随后他说的话更让大家吓了一跳,“它就在我的家乡,就在莲城县。”大家听了,楞了片刻后,顿时哄堂大笑起来。哎呀,陆有福真是恬不知耻,竟然说“桃花源”在他们家乡莲城县,他家乡会有桃花源那样美丽令人向往的地方吗?说来谁都不会相信,看来他今天晚上是喝醉啦。这时,那个四川籍战士从火堆旁边站起身来,笑着不屑的对陆有福说:“你说啥子哟,‘桃花源’在云南?在你的家乡?真是做梦讨媳妇——想的美。”其他战士们也一齐挤兑着陆有福,这让陆有福一时很难堪,他急得愤愤的分辨说:
“你们不相信也罢,但我还是要说,刚才班长讲的桃花源跟我家乡的一个地方很相似,就在我家乡一个名叫坝美的地方,我母亲就是坝美人,我打小就在坝美长大,懂事后我才随父母来到城里居住,那个地方现在还有我儿时的一些小伙伴,我们曾经在一起下河摸鱼捞虾,一起上山放牛砍柴回家,我家乡坝美的确很美,又与世隔绝,只有一个山洞进出,其它地方没有出路,我不会骗你们的,那河边吱吱转动着的水车还让我在梦中见了几回呢。”
“真的?你的家乡真的有这样的地方?”李本一盯着他问。
“真的嘛!”陆有福肯定的回答说。
“哎呀,有福,”周四海满脸的惊喜,高兴地说,“看来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不是那打鱼人喝酒醉之后瞎编胡绉出来的,世上竟然有这样美丽的地方,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它竟然在你的家乡啊!如果把小鬼子赶出中国了,我和你们班长还真的要去看看。”
“是啊,有福,要是你们家乡真的有这样美丽迷人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去看看,要不然枉活在世上了。”李本一也说了一句。
“当然啦!”陆有福脸上笑嘻嘻的,他自豪的说,“我的家乡的确很美,如果把小鬼子赶出中国去了,我一定带你们去看看,包括这里所有的人。”
“我才不相信!”那个四川籍战士摇头晃脑的说,“你陆有福怎么的把你家乡说得天花乱坠的那么美,我都不相信世外桃源会在你家乡。”
“我也不要你相信,”陆有福对他斜了一眼,“把狗日的小鬼子赶出中国啦,到时全班战士我都邀请去我家乡做客,看名叫陶什么的先人笔下写的‘桃花源’唯独就不要你去,气死你。”其他战士听了,高兴地说,好!好!有福,到时我们一定跟着你去看看世外桃源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
话说到这里,夜色的空气里有了阵阵烤肉的香味飘散开来,那只麂子已经在火上烤得香喷喷的在往外滋滋的冒油,周四海用匕首先割下了一块焦黄的麂子肉放到嘴里尝尝,顿觉满口喷香,然后他高兴的对大伙说:“啧啧,真香!好吃极了,天下美味,森林的恩赐,大家动手吧!”大家在森林中辛苦走了一整天,消耗了体力和能量,已是饥肠辘辘,便一哄而上对烤得焦黄的那只麂子动起手来,撕腿的撕腿,割肉的割肉,森林中顿时弥漫着烤肉的香味。此时,陆有福装酒的水壶已不属于他个人拥有,大家抢着喝,水壶在战士们的手中传递着,战士们嘴里吃着烤得喷香的麂子肉,轮流喝着陆有福带来的美酒,真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享受,实在是妙不可言。不一会,陆有福水壶里的酒被战士们喝了个底朝天,一干二净,他最后摇着空壶大声的埋怨道:“哎呀,我的酒呀,都被你们喝光了,一点也不留给我,太不像话啦。”周四海见他生气便笑着逗乐他说:“有福,你这个从桃花源跑出来的人怎么这样小气呀,没有那里人好客大方的风范,好的东西嘛,就要让大家一起来分享才有意思,这次任务完成后,回去我给你的水壶满满的灌上,让你喝个够。”他这样一说,陆有福也不再怨声载道,只得有些不好意思的分辨说,“排长,我是那样小气的人吗?我只是随便说说嘛。”
……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