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冥可以这样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票友活动详解
--------------------
布惊雷摆出最标准的冥想姿势:双膝跪地,坐在脚后跟上身子微微前倾,两只手互握在胸前。头自然低垂着,就像午后小憩一样。
这种姿势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来,布惊雷也是练习过好久才获得成功。他记得第一次冥想完成之后,叶海澜满意地告诉他:“惊雷,这说明你的魔法天赋很不错。有成为魔法师的资格了。凡是不能顺利进入冥想的,即便是灵魂中蕴含魔力,也永远成为不了魔法师。”
布惊雷顺利地摆出了冥想姿势,喜滋滋的想道:“也许一会儿,我的魔力就能恢复呢。”
按照次序,首先要进入“冥”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入冥”。在这一步,要逐渐关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此时心脏的跳动也会越来越缓慢,越来越无力。有些魔法师在深度入冥时,心脏每两小时才会微弱的跳动一下。
布惊雷知道导师叶海澜就能做到这一步。
记得小时候他非常顽皮,有一次在导师冥想的时候偷偷打开后窗,爬进了他的静想室,轻轻地抚摸导师的手臂:裸露在衣服外的皮肤又冷又硬并且失去弹性。摸上去就和晒干了的牛皮体毫无二致。
那次的经历真是吓得他够呛,真的以为导师已经死去,坐在导师身边默默的掉起了眼泪。后来,反倒把从冥想中恢复过来的叶海澜吓了一大跳,狠狠揍了他一顿。不过自那以后,叶海澜就对他特别的好。因为,那个孩子纯真的眼泪告诉他:他是多么发自内心的敬爱自己的导师。
布惊雷曾经很想达到导师冥想的水平,便在冥想的时候刻意摒住呼吸,以为这样就能更快地降低心脏跳动的次数。结果,他被自己憋昏了好几次。叶海澜知道以后,又狠狠的收拾了他一顿,最后心疼的告诉他:冥想的诀窍不在于前一个字,而在于后一个字。
“冥想”的第二个字“想”,才是这个词语的重点。这个字指出了一种让灵魂保持活力的方法,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只有让灵魂保持活力,才能够快速的生成魔力。“想”的效果越好,魔力增加得越快。
像天衍、叶海澜又或者是冥河伤、月霜琴这等魔法天才,不冥想的时候灵魂也非常活跃,魔力会不知不觉的增长
这一类人从外表上非常容易分辨:他们普遍都十分健康,体型适中,而且吃很多东西也不会胖;每天精力充沛,即使几天不睡觉也不会瞌睡;他们个性都非常敏感,脾性都非常偏激。叶海澜挑学徒的时候总喜欢找那些非常有个性的人,其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天才在某些方面往往都有致命的缺陷。比如冥河伤,性格就异常暴躁,喜欢和人拼命。杀性极大;而月霜琴的性格特点则是过于理想化,总喜欢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
布惊雷就很怕和她一起做魔法试验。
有一次为了弄一只水母做研究,月霜琴拉着布惊雷在海里游了一天,抓了不同种类的上千只水母。如果不是因为身上带着足够的解毒药剂,两人恐怕就会死在水母的毒刺下了。布惊雷多次劝月霜琴放弃,因为他们采集的材料已经具有很高的普遍性了。但倔强的魔法天才并不同意,非要寻找到一些稀有品种才罢休。实际上这完全没有必要。
海洋是属于海族的领地,万一运气不好碰上一个,两个人恐怕就会落得尸骨无存。虽然是泡在水里,布惊雷却感觉身上仍然能流出冷汗。傍晚,两人上岸以后,身上的皮肤都被海水泡得浮肿起来。
但月霜琴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却让布惊雷受益匪浅,在她督促下锻炼出来的冥想能力已经远超出了他的天赋。所以,他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从魔法学徒到魔法师的转变。
同样,今天布惊雷也对自己的冥想能力抱有很大的信心。摆好姿势以后,他缓缓的闭上了眼睛,默念“想”的方法,体会心脏的脉动,伴随它的节奏,开始将所有感知收回到身体里面。
慢慢的,呼呼的海风声在他耳朵里越来越模糊,风吹过皮肤带来的清凉感觉也逐渐减弱,鼻子里的呼吸越来越短,咸咸的大海的味道越来越淡……
呼,呼,呼呼……
半小时以后,空荡荡、人影皆无的海滩上响起了悠长的、舒缓的、有节奏的——呼噜声。
其间还夹杂着梦中磨牙的咯吱声,以及含糊不清的呓语声。当布惊雷梦到冥河伤突然再次追杀过来的时候,身子剧烈晃动了一下便摔倒在地上。这时候他才发现双腿因为长时间保持跪姿而麻木不堪,甚至都感觉不到腿的存在了。

布惊雷知道自己失败了。如果能够进入冥想,身体和死去没有太大区别,自然不会产生肢体麻木的现象。但是他并不灰心,一次不行就来两次。有志者事竟成嘛。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天里,布惊雷睡了又醒,醒了又睡……啊,不对,是冥想失败,失败以后再冥想,如此反复多次,终于不甘心的停止了试验。不是他没有恒心和毅力,而是因为——他实实在在是睡过头了!
入夜,布惊雷精神奕奕的考虑着冥想的问题,仍然没有怀疑是自己的灵魂出了问题,因为进入不了冥想状态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身体出了毛病。比如过于劳累、过于激动、某些器官出了问题等等。所以,魔法师才需要像普通人一样吃饭、洗澡、睡觉、上茅房、打嗝、放屁、挖鼻孔。有病要吃药,没病要补充维生素。
这都很正常。
可巧不巧的,布惊雷现在的身体就出了大毛病。
什么,睡觉好就不算长毛病?
难道越来越像个漏勺不是大毛病?
布惊雷自认为找到了症结所在,决定对症下药,坐在沙滩上反复回忆。忽然想起在矿洞中疗伤的时候曾经进入过一种非常奇妙的状态。也许,他现在的身体非常适合于那种状态?
死马当做活马医。试试再说。
布惊雷仔细回忆了一下进入那种奇妙状态的方法,改变了“冥想”方式。首先,抛弃思心杂念,注意力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然后跟着感觉,自然而然的盘做了一个五心朝天。双手顺势放在两只膝盖上,舌尖不自觉地顶住了上牙膛。接着,意想自己融入了海天,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呼吸便慢慢的迎合了风的节奏,进而化成这海天中的一份律动。
做这一切的时候布惊雷没有刻意地去追求什么,因为他对那种奇妙的状态毫无了解。这反倒符合了地球上的修炼者们无欲无求,顺其自然的要求。于是,他再次进入那种奇妙的状态: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但自己却能看清楚身周的每一丝细微的变化。
有门!布惊雷兴奋的告诉自己。
结果,情绪上的变化让他立刻就从玄妙的状态中脱离了出来。再来!布惊雷充分发扬持续作战的精神,试图再次进入那种状态。可惜的是,越是着急,离那种状态便越远。折腾了半宿,在天亮的时候,一种全新的、从未体验过的“虚”的状态突然占据了他的身心。
而且不光是“虚”,还有“花”。
就是头晕眼花的那个“花”。
这一次的感觉来的特别猛烈,不光眼前幻起不同颜色、不同大小,数不清的金星,并且在一片“虚虚”的感觉里,从某个神秘的地方传来“咕噜”、“咕噜”的奇妙声音。
布惊雷回忆了好久,终于从悲惨的童年里找到了类似的感觉:那一次,妈妈最心爱的花裙上刮破了一个口子。热爱劳动的他想给妈妈一个惊喜,把裙子偷偷摸摸拿了出去,结果三下五除二就把它改成了两副口罩。小朋友做好事不留名才是美德呢。所以,他干脆就躲进了一只小渔船的舱底,被渔民伯伯带到了海上。谁知道就那么倒霉,一阵风暴过后,小渔船上的人都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的随波逐流。虽然三天后他就被叶海澜导师救走,但是,却迷失了回家的路。再也没有机会告诉妈妈,其实他只是想在裙子上加个花边而已。
对了,在船上漂流的那几天里,他就曾经进入过这种很虚、很花的状态。布惊雷摸着咕噜、咕噜直响的肚子,开始盘算起今天的早餐吃什么来。
两天了,布惊雷醒来以后已经在海滩上度过了两天的时间,算起来,也应该饿了。即便是他的身体异于常人,在水米不进的情况下捱过了这么多天,并且还有余力睡觉,也终于抵抗不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铁律。
这也是件好事情。布惊雷乐观地想:我饿,故我在。不知道饿的,不是死人,就是吃饱了。
而他,恰好两种都不是。
也许是因为小时候遭遇过海难,海水喝多了的缘故,布惊雷对吃海鲜过敏。所以礁石上的牡蛎、贝壳,被海水冲上沙滩的虾蟹,积淀在小水坑里的海菜对他来说如同毒药无异。如果强撑着吃下去,那么皮肤就会像牡蛎的壳一样长满疙瘩,脸色就会像海菜一样绿中透紫,眼珠子就会像虾一样凸出眼眶,走起路来就会像螃蟹一样横冲直撞。
布惊雷还不想变得那么有个性。所以,他一步三晃着离开了海滩,试图到陆地内部碰碰运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