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命与武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到怀中完好无缺的妹妹,听着小丫头在自己怀里哭泣的声音,方腊心中的怒气才慢慢的减少,他身上浓厚的杀气渐渐的淡薄,直至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个挥刀冷酷无情的人也开始恢复了往日的温和如玉的模样,那鲜血满身,面无表情让人一看就害怕的形象就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这让方确有些怀疑那都是一场梦。“哥”方腊轻轻抓住了方确的衣服,“我们回家好么,我想洗澡。”
方确低下头看着仿佛瓷娃娃可爱的弟弟,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抓住方腊的手,紧紧地握住,仿佛怕他飞了一样,转过身看也没有看四周摧折得树木和满地的鲜血的离开,心中满腔的温柔被那一声哥哥给激起来……
弟弟再怎么厉害,那也是他的亲弟弟。血脉里流着相同的血,血浓于水,就像他的弟弟肯为妹妹一怒拔刀起一样,什么时候弟弟有难,他也会这样做的,甚至可能比弟弟更加的疯狂!
看着一大一小两个人手挽手的离开,和尚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方腊父亲的背后,“小家伙刺激到了他,恭喜你个老狐狸,方家又会出现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人物。”
方家老爷缓缓的转过身,脸上一脸的肃穆,“我宁可他普普通通的,要知道许多轰轰烈烈的人物到最后的下场都很惨的。”
“那是他们。确儿和小腊不同,你不会明白的,天道何其悠远,何其神秘,只可惜不能一探究竟啊!现在所有的期望都落在小腊的身上,若是小腊出了问题,恐怕天下不仅仅会大乱那么简单的。原本小腊是背负着天命而出生的,但是随着他的年纪的增大,我越发现他的命运居然有跳出天道的迹象……”
“天命?”方家老太爷子发出一声冷笑,“我家的小腊的命运岂是区区的天命能够担待的了得?”
“这个……也是!”方腊是不能用常理来推测的。这孩子给人的意外太多了!经历了猛虎事件之后,和尚知道,某个孩子绝对有反抗天命的意志和能力。
只是未来,谁说得明白呢?
其实方家老爷的心里并不想他说的那样冷静,一闭上眼睛,他的眼前就开始回荡之前迈入森林时所感受到的杀气。方家老爷子能够创下如此的基业,有很大的部分来源于他的直觉,趋吉避凶是成功的不二法宝。若不是直觉,他早就丧命在山贼的手下了。可是当他刚踏入森林的时候,一股急促的危险的感觉在心头闪电般弥漫开来,而走在他面前的静明和尚在那一霎那也静静的顿立在那里,远远的看着方腊所去的地方,一脸的凝重与思索。
尽管已经料到答案,但是多少还是多少抱着一丝的希望,干笑着询问和尚,“难道是方确动了杀机?这个树林里除了大事,便属他的武功最高了。”
和尚苦笑的双掌合十,“阿弥陀佛,施主,你觉得您的大儿子能有这么大的杀机么?”方老爷子脸上的假笑顿时凝滞在脸上,“那么你是说……这杀气是小腊的?”他的声音轻轻的颤抖着,仿佛受了什么惊吓。
和尚满脸的苦笑和无奈,“小腊一出生,便天生带着煞气,但是那股煞气却很奇怪的被他控制在体内,仅仅是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一点也足以让人为之害怕。这七年这杀机除了老衲偶尔见到从他身上泄漏的一丝一点,其余时间一直被他温养着,嘿嘿……我的这个徒弟呀,还真的每每给人以惊喜呀……”
和尚说得没错,方腊带着天谴而生,而天谴是上天对于修行者最大的惩罚。其中的煞气可以轻而易举的摧毁任何一个修行者的一切,即使他已经修练到天神的境界也不例外。所以其中的煞气的利害,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方腊代人受过天谴,所以他的灵魂不免的沾染到了天谴的煞气。年幼的方腊便拼命的学习各种修心养性的知识来压抑难以忍受的暴躁,最终将这些煞气全数转换为更加内敛的杀气,如此一来,方腊也就变成了一个极度危险的人形凶器。有许多次和尚都以方腊迈不过去的坎儿,他却都轻轻松松的迈过去了。
看着那渐渐淡去的杀气,和尚不由得长叹一声,他知道,方腊体内的杀气经过了释放,排除了里面的暴厉之气,又归于平淡,开始了新一轮的温养与内敛,等待着下一次的爆发。
事实上那些老虎也的确死得可怜,方腊散发出来的杀气,就是一般武林高手也不容易承受,何况一个畜牲呢!方腊的刀法固然美妙神奇,但是他的杀气却是导致可怜的老虎死亡的根本原因,毕竟老虎比人类更加熟悉森林,打不过,它总还是可以逃,可惜的是,方腊的杀气直接吓得他们不敢动弹!
经过发泄的方腊,事实比原来更加要恐怖,如果说方腊之前是一柄外面套着木头的神光内敛的神兵的话,那么此时的方腊就是被世上最豪华的珠宝装饰剑鞘的宝剑——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徒有虚名的兵器才肯要那虚浮的壳子。
所以在这个兵器出鞘以前,没有任何的高人会看出来兵器的不平凡,相比于木鞘的杀机盎然和那看似简朴的外形,这种华丽的包装足以让任何的高人走眼。那些珠光宝气的耀人眼目反而消散了杀气的引人注目。只是这一来,方腊免不了要改掉现在的性子。或许几年后的方腊便不是现在这样一个默不作声,一切心事自己默默承担的方腊了。
是福,还是祸,又有谁说得明白呢?
那件事情之后,方腊的大哥方确就开始明白方腊的一些举动的真正的含义,也开始对于方腊得天纵之才有了一番深刻的认识。
方腊由于经脉的原因,内力不得通行,不能习练武功,这是方家曾经的一大遗憾,方家所有的人都为这感到可惜。尽管方腊不停的锻炼外功,但是家里的人却都没有当一回事。在他们的印象里,外功除了能长几分蛮力之外,在江湖上也是地位最低的一类功夫。即使武林泰斗少林颇有几门神奇的外功称霸江湖,那也改变不了外功在他们心中的印象。
在武林中,只有高深的内功才是所有的人崇仰的目标,至于外功,众人一致的印象就是那种四肢发达只有几分傻力气的傻大个。
即使这样得傻大个也是江湖上外功得顶尖高手。这里面的原因说起来很简单,受苦!

外功所受的苦绝对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只要是聪明的人,一般是不愿吃苦的,即使吃一点苦,也是尽力避免的。只有那些傻大个才会傻愣愣的按部就班的锻炼外功。天长日久,付出总有回报,自然外功增长,甚至超出常人。但是外功与内功拼斗起来往往吃亏。
这样一来,当让江湖中人形成了一种错觉外功不如内功,甚至很低贱。至少大部分江湖中的人就是这么的认为。
所以,当方确他们看到方腊拼命的锻炼外功的时候,他们只是觉得上天不公,心中颇多酸楚和怜悯。好在这个小弟学识和智慧上十分的令人满意,不能学武,可以学文么!在这个时代,学武固然可以保家人平安,但是却远远不如学文来的风光。在朝廷上一个大将的地位恐怕还不如一个新科状元的地位。
所以家中的人的打算,如果方腊愿意,就让他参加科举算了。至于防身的技能,大概这位小弟不去伤人就不错了,她大姐曾经说小七的医术绝对不在她之下,尤其是毒术。更是千奇百怪,出神入化,神秘莫测,天知道他到底从哪里学来的那些东西!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区区外功能够有那么的犀利!那惊艳的一刀,那暴起的肌肉一直在方确的眼前浮现:或许外功也有外功的道理。方确在心中仔细地思索着,眼前不时地闪过那闪电一般的惊艳的一刀。
很久很久以前,在他刚刚学功夫的时候,他的师傅就告诉他内功为主,外功为辅,真正的武林高手一定是那种内力高超的人。想象一下,你外功再厉害,被人家一拳打到身上,震伤了内脏,就绝对是死无葬身之地了。更何况外功修炼要坚持日复一日,受苦不说,单是如果不修炼就会渐渐退功这一样就足以让所有的人烦恼了。
所以外功被忽视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所有的人都忽视了外功得作用,经方腊一事的提醒,方确开始考虑外功的修炼,后来方确在武学的成就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今日的启迪。
刚开始他只是试探着询问方腊一些外功的修炼方法,但是那想得到方腊在武术上超人的天赋让他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在方腊的嘴里得知,天下武学的招式不外乎两种,由简入繁,由繁入简。修炼到极致,哪一种都是天地至理。江湖上一般的人学习的东西都是由简入繁,先习练简单基础的招式,然后综合这些基础的招式,以一些天地间的哲学道理为根基,从合组成一套神秘的新剑法。
同时不断的习练新的招式,体悟天地间的道理,一旦精神境界达到元转流通,体悟了更多的天地道理,就可从而达到由简入繁的宗师境界。这一种是江湖上最简单最普通也是最流行的方法。毕竟人们学武总是从幼时开始,那时脑子发育不成熟,自然记不住更多的招式,所以一般情况也只能由简入繁。当然这里的繁,并不仅仅是意味着招式的增加,招式每增加一式,相应的其威力便随之增加,杀伤力也随之直线增加。
不过这种方式也自然会导致了一种后果,那就是越老人生阅历越多,见识越广,懂得道理越多,那么对于招式的体悟就越熟悉,那么也就越厉害。真正厉害的高手在江湖上也就都变成了一些老头子。这让人很不爽,尤其是那些少年侠少。
江湖上之所以对于一些前辈恭敬,事实上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源自那些前辈们每一个都有惊人的技业。在江湖上没有实力的,谁还鸟你?
另外一种修炼方法则是由繁入简。这是一种最复杂也是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也很高,对于选择这种方法的人,首先要求心胸宽阔,见识广搏,就算见识不广播,也要尽可能的广搏,这样就要求要有一个势力庞大的师门,有可能第一次就接触到极品武学就以前人留下的极品武学为基,阅尽千招万式,加上自己的天资与智慧,勤奋练习方能从根本上一步跨到繁的境界,然后以此为基,将招式凝聚升华,招式越凝练,杀伤力越大。
从千招万式归拢到一招一式,那简直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所有能达到这样境界的人,早已经不是武林宗师那么简单,甚至远远超越了由简入繁的境界,甚至到了最后,谁也不知道最终能发展到什么样的境界,无可估量,这才是招式的最终的大道。
方腊有最好的老师,而且也不知道这位神秘的老师到底是哪个门派出身,但是却有一肚子的武学知识,这些武学只是足以为方腊打下坚实的基础。
按理说方腊应该选择最接近大道的由繁入简,但是他偏偏选择了一种最让人难以理解的由简入繁的方式,也是最难达到极致的方式。
但是却无人知道这正是方腊最聪明的地方,
世界上永远不会那么的简单,他明明知有真正的付出才会有最终的回报,所以他选择了修炼最简单的招式,将基础打得极其牢固,反正对他来说由简入繁是迟早的事情,以他的才智完全可以再由繁入简,达致大道,成就也就超出凡人所想。
天下无论什么样的招式都不过是几个甚至几十个几百个最简单的招式的组合,同等级高手,谁的基础最扎实,谁的思想最活跃,谁的身体更舒展,那么谁的功夫就最厉害。
方腊重生之后很聪明很有悟性。但是练武的人最怕聪明绝顶。因为聪明的人最喜欢自以为是,喜欢动脑筋超过喜欢动手,对于练武来说,那是一个大忌。
聪明人很少有人达到武道的巅峰,反倒是那些资质有些平庸,踏踏实实学习的人更加得容易达到武道的巅峰。方腊也正是知道这个通病,才逼迫自己走上这个不能回头的艰难的道路,他以后的路还很长,所以他必须让自己保持一种百折不挠的毅力。这对他很重要!
执着是成功的最基础!
静明和尚对于方腊的选择很惊讶,他实在不明白方腊到底追求着什么,什么样的结果才是他最终的目标?
但是这个问题即使方腊自己也不明白,更何况是他?
人生的理想啊……
对于年幼的方腊来说,还是太遥远了。
他所能做的就是现在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一切的准备。
因为未来对于年轻的方腊来说还是一片未知与危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