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杀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自从方腊开始接受静明和尚提供的专门教育开始,他的生活就开始陷入水深火热当中——那严肃的和尚根本没有把他当作一个小孩子!
时下流行的四书五经,各个儒学大家的专门经著作,还有三教的经典,各种武功的传闻,医道,茶道,甚至还有军阵兵法乃至先天八卦周易占卜星相,只要是他会的,他就一古脑的教给方腊,就算是他不会的,他也会找来书籍让方腊学习了再说。
好在受苦的也不只是方腊自己,山下方腊的小媳妇也就是山下李秀才家的小姑娘李寞萍,方腊的三哥方雪见,方腊的小妹方小花统统要接受某个和尚大师的指导。在这些人中,方腊学习的是最全面的也是最痛苦的,至于方腊的童养媳李寞萍主要学习的是老和尚教给的四书五经儒学大家的经典以及为官治理国家之道,方小花主要学习的是天下武功的优缺点和兵法战阵,方雪见学习的则是武功和三教经典。
或许是死过一次的原因,方腊的性子从小便极其温和,许多事情看开了,反倒是没有了那么多的火气。诸多诗书填鸭一样灌输下来,一身的温和文雅的气质甚至比和尚见过的大家族的公子还要强上几分。
唯一的例外就是方腊的父亲,只要遭到方老庄主的挑衅,方腊就会怒容满面,就好像一头被人侵占了地盘的小狮子一样张牙舞爪。至于其它的时候,方腊性子甚至比那温顺的绵羊还要温顺。
以至于在李寞萍十岁方腊七岁的时候,有一天李寞萍傍晚跑回家扑在她的母亲的怀里,扬起那已经略显美人胚子的面孔问她的母亲“娘,我可以以后长大不嫁给方腊么?”李氏抚摸着自己女儿的头发温和的问为什么。李寞萍仰起头来,“方腊的性格不像男人,我们怎么都逗他他都不发火,我才不要那么没有用的男人做我的丈夫。”
李氏淡然微笑,“那么你想找什么样的人做你的丈夫呢?”李寞萍低下头思索了一下,“我要一个肯为我放弃一切的男人,我要他肯为我千军万马中杀人无数,我要他肯为我千家万户知晓,我要他为我考上状元来娶我……”
李氏闻言淡然一笑,她完全把这当作了小女孩的梦想,她年轻的时候也有过梦想,但是现在她还不是乖乖的嫁给一个穷秀才做妻子,女孩的梦想有时候做不得数的。方家的小七虽然性格温柔,但是这不正是女孩一生的良好托付么?
而且有用没用是能够从会不会发火这样的事情上看出来的么?一个不会对自己妻子发火的丈夫,那将是多么举案齐眉的一对啊……
方家中的人对方腊的感觉很古怪。方家的人除了方腊的母亲和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们,方家上上下下的仆人对于这个七少爷总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带着七分敬畏和三分的怜惜,即是方腊从小到大屡屡惹他发怒的方家老爷子,随着方腊的年纪一年一年的长大,那喜欢挑战自己儿子的忍耐极限的性子也收敛了许多,平时对着这个从小到大就稀奇古怪的儿子也是好像对着同龄人一样,这倒是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孩子们发现这一点只是觉得好笑,但是和尚发现这一点之后,却仿若理解一样的淡然一笑,仿佛这是天经地义一样。
每每看到那些孩子无聊的挑逗方腊,方腊却总是一副浑然不在乎的微笑的模样,他心中就忍不住地感叹这孩子的性子不简单,若是方腊是一个痴傻的人的话,这样的表现还可以令人理解,可是偏偏方腊聪明绝顶。这样的性子,当真很少见。
每次看到方腊一个人坐在屋子顶上抱着双膝看着月亮的时候,和尚便能感受到方腊心中的那种不能宣泄的孤独,在透明如水的月光下,好像整个世界只有他孤独的一个人,他的世界也只有他独自一个人,好像从来没有和这个世界融合到一起一样。
和尚每次想和方腊聊天,想问问他为什么这么孤独的时候,他的眼前总会飘过方腊那淡淡的仿佛看破一切的宽容的笑。
这种笑容有一种强烈的疏离感,和尚走不进这笑容。
直到有一次,方腊的老娘捏着方腊的耳朵大叫,“吃饭了,吃饭了!”的时候,和尚才看到方腊那尴尬的笑容中的那种疏离的感觉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样。
和尚甚至较怀疑自己看花了眼。
直到方腊的小妹方小花出生的时候,和尚看到方腊笨拙的抱着自己的小妹妹,小心翼翼的看着她皱巴巴的小脸的怯懦和怜惜,小孩子柔嫩的小手紧紧地抓着他的手指,和尚仿佛能够听到那宛如包裹了一层厚厚的外壳轰然瓦解………
从此,和尚仿佛能够感受到方腊一天一天的变化,那种和亲人越来越亲密的感觉让方腊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于是,和尚可以肯定方腊也是有火气的,只是没有人触及他的底线罢了。
通常性子越温和的人对底线越看重的很,你不曾超越他的底线倒也罢了,一旦你超越他的底线,那面临的将是火山爆发一样的怒火,翻天覆地,极是可怕。
不过,这一类人的底线很低,没有什么强烈的愿望,也很好满足,也是最容易相处的。
可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一点,自己的唯一的女徒弟就看不清。
和尚很难想象如果有谁触动了方腊的那根底线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那翻天覆地不择手段的报复将是那些招惹他的人的一生的噩梦。一旦想起这样的情景,老和尚便忍不住地打着寒战的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佛音潺潺,仿若洪钟大吕……
方家老爷子笑眯眯的瞥了一眼光头和尚,相比于和尚的谨慎,他倒是很期待的希望看到自己你的儿子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就这样,在整个方圆百里的人都知道方家七少爷生就了一副菩萨般柔软的心肠的时候,两个大智大慧的人却抱着不同的心思警惕且惊惧的看着那年幼的孩子一年又一年的长大。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的惊惧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那已经是方腊七岁的时候。
那一年,方腊十岁,当地的县志记载,天旱,山中多虎豹出没。
方腊很喜欢当地出产的一宗野果,吃起来甜甜的酸酸的,还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吃起来格外的爽口。方腊喜欢,自小便崇拜他的妹妹方小花也喜欢。
那果子产于夏末时期,山麓中多是蛇虫。不过,山中人经常走,倒也知道什么样的地方有蛇虫出没。方家虽然将山庄建在一个贫瘠的山地上,但是山庄背后起依靠着一个完整的原始山林,林中颇多野味,倒让方家的老爷十分的喜欢,随着后来方腊的哥哥姐姐们长大学武,这片山林便成为这些飞来飞去的小家伙们的野游场所,一有空,孩子们便成群结队的到山林中捉些野鸡,打些兔子之类的,顺便还锻炼孩子们的反应和武技。

就在这片林子深处生长着方腊喜欢的那种野果,孩子们出去的时候总会为了他们的弟弟带来这些野果子。等到后来,方腊便自己去摘,独自一个人进山林,反倒是没有什么人说不妥。方腊的妹妹方小花一出生就十分的缠着方腊,无论方腊干什么她总要跟着去,就算是进山林,她也是要跟着去,一来二去,等到方小花五岁的时候,小丫头倒也天不怕地不怕闯过几次山林,最后都平平安安的回来。这一年方腊正好十岁。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太阳的温度渐渐的减去了那一份刺人的炽热,方腊坐在书房满身大汗的看书,小丫头看了一会书,便转身一个人跑了出去,一头扎进山林里去。
方腊正拿着孙子兵法看得昏昏昏欲睡的时候,耳朵边隐约之间听到一声虎啸,他正拿在手里的书“啪嗒”一声落地,脸色变得煞白,“八妹!”那声虎啸正是八妹方小花所去的地方。
他呼的一声站起来,飞快地跑进练武场抓起两把陌刀,转身一声不吭地钻进山林。正在练武场的方确一愣,连忙大声地招呼静明和尚和他的父亲方家老爷子,“七弟拿着陌刀进了山林!”
“什么!”两个大人彼此看了一眼,眼睛中掩饰不住的惊骇,“方腊临走前说了什么吗?”
“没有!他什么也没有说。”方确也抓起两把刀,“父亲,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去!怎么不去!”和尚一甩袍袖转身向练武场外走去,然后飞快的赶向方家后山的山林中,三人刚踏入林子的边缘,林子深处便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虎吼声。“不好!”和尚心中直叫,抓起方确提起轻功飞快地蹿上树顶,踩着树枝神速的朝着那声虎吼的地方奔跑过去。
当他们到达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在那处虎吼之地,他们只看到了腹部被一刀劈成两半的一只母虎,半之软趴趴的堆在地上,另半只鲜血淋漓的挂在五丈开外的一个树杈上,爪子尖端深深地插在树干上。四周的树木催折,树叶满地,仿佛台风过境一样。尸体还汩汩的流淌着鲜血。方小花趴在一个高高的粗壮的树上满脸惊骇的看着那老虎的半截尸体。方腊却不见踪影。
“他到哪里去了?”方老爷子问站在旁边不住的宣着佛号的和尚。和尚继续宣佛号,没有理他。方老爷子立马换了语气,“大师……”
和尚无奈的翻了一个白眼,他实在拿某个无赖没有办法,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那小子一定是去斩草除根了。”
方家老爷子:“……”斩草除根?
瀑布一样的汗水从脑门上流淌下来。。。。。。。。。
某个和尚立马开溜。
背后传来某个狂暴的雄性雄浑的怒吼声,“该死的大光头!你到底教了我儿子什么!你不要跑!浑蛋!你给我回来!”。。。。。。。。
和尚头也不回。不跑的是傻瓜。
事实上,后续的发展,完全在净明和尚的意料之中。
老虎的存在总是一对连着一对,更何况此时正是母虎产子之时,公虎虽然不喜欢别的生物到他的领地,但是总是和母虎靠得很近。所以在这方圆百里内,肯定还有一只公虎。
所以,暴走之后的方腊肯定去杀公虎了。翻了翻已经死掉的母虎的尸体,整齐干净利落的刀口清晰的显示出来某个小孩子从小就坚持锻炼外功的效果——一刀两断,丝毫不拖泥带水!
看到那母虎的尸体,再加上对方腊的行踪的推断,某个和尚欣喜地判断,方腊虽然报复心理很强,但是至少还没有失去冷静。当然和尚不知道,此时扬刀冲向公虎的方腊,脑海里一片清明,长刀划过一道又一道玄妙的轨迹,三刀将扑上来的猛虎直接肢解开来,刀光过后,整整齐齐的白骨堆于一旁,另一边顺着肌肉的纹理切下来的虎肉分类的堆于一遍,一张虎皮悠悠的从天空上落下,鲜血淋漓中,方腊看了看浑身上下淋漓虎血淡漠得摇了摇头,“庖丁解牛刀法果然难练啊!”怕是死去的老虎知道了某人的想法真地会死不瞑目啊。
树林那边传来一些人声嘈杂,在纷乱的声音中夹杂着一个女孩惊恐的哭泣声,方腊知道,家里的人来了,小妹至少已经完全安全了。
剩下的,就是真正的斩草除根了。
方腊掉头冲向虎**。人有人路,虎有虎道,沿着血腥的味道找到虎**,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方腊快速行动的声音还是惊动了匆匆赶来的大哥方确。不过他赶到的时候,方腊的刀已经仿若一道流光一样在三只小虎的脖子上掠过,如水掠波,风吹有痕,风过无影……
和尚站在远处的一棵树上,看着那惊艳的仿佛流星一样灿烂的刀光和那擎刀之人那一霎那透漏出来的无比威严和汹涌澎湃的杀气,心中如波涛汹涌。
方家老子匆匆赶来,看见地上的三个小虎尸体和方腊手里的刀,忍不住哀号,“你个败家子!杀老虎就杀呗,干嘛要分成两截!你不知道老虎皮有多么的珍贵!还有,你不知道活着的小老虎要比死的还要值钱么?天啊,你至少一下浪费了十两银子啊!十两银子啊,你老爹我年轻的时候要种多少地才能种出十两银子啊!小败家子……”某个胆大妄为的家伙抓住小方腊的耳朵便开始滔滔不绝的数落起来这十两银子的价钱。
和尚看了看浑身浴血依恋不耐烦的方腊,再看看某个口水四溅拼命的教育孩子要珍惜钱财的老爸,忍不住地摇了摇头,“好胆量!这个时候也敢招惹这个小祖宗,难道他不怕他一怒之下,直接把他给劈了么?……”
方腊的脸上神色渐渐平静下来,乖乖的束手站立在那里,神色认真地听了半天,方腊的姐姐们才终于赶过来,将可怜的湮没于口水中得方腊给挽救出来。
方确目瞪口呆的看着方腊挥刀斩下三只小虎的头。作为已闻名江湖的少年高手,他清楚的知道,那一道刀光到底有多么的绚丽和冷酷无情。
方腊身上的那浓重的仿佛透骨的杀气让他大为疑惑。那种杀气的程度绝对不是没有杀过人的人身上所能够有的。浓郁的杀气和冷静的不见任何的波动的面孔只有那种杀过无数的人,砍掉敌人的头颅当酒杯用的沙场悍将身上才会有。可是什么时候方腊杀过人?
自己的弟弟方腊的所有的时间除了一些用来锻炼外功之外,大部分都用来看书学习知识了。难道看书也能看出杀气来?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