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董承受诏密大谋 曹操煮酒论英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承览毕,涕泪交流,一夜寝不能寐。晨起,复至书院中,将诏再三观看,无计可施。乃放诏于几上,沉思灭曹操之计。忖量未定,隐几而卧。
忽侍郎王子服至。门吏知王子服与董承交厚,不敢拦阻,竟入书院。见董承伏几不醒,袖底压着素绢,微露“朕”字。王子服疑之,默取看毕,藏于袖中,呼董承道:“国舅好自在!亏你如何睡得着!”董承惊觉,不见诏书,魂不附体,手脚慌乱。王子服道:“汝欲杀曹公!吾当出首。”
董承泣告道:“若兄如此,汉室休矣!”
王子服道:“吾戏耳。吾祖宗世食汉禄,岂无忠心?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董承道:“兄有此心,国之大幸!”
王子服道:“当于密室同立义状,各舍三族,以报汉君。”董承大喜,取白绢一幅,先书名画字。王子服亦即书名画字。书毕,王子服道:“将军吴子兰,与吾至厚,可与同谋。”
董承道:“满朝大臣,惟有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是吾心腹,必能与我同事。”正商议间,家僮入报种辑、吴硕来探。董承道:“此天助我也!”教王子服暂避于屏后。
董承接二人入书院坐定,茶毕,种辑道:“许田射猎之事,君亦怀恨乎?”
董承道:“虽怀恨,无可奈何。”
吴硕道:“吾誓杀此贼,恨无助我者耳!”
种辑道:“为国除害,虽死无怨!”
王子服从屏后出道:“汝二人欲杀曹丞相!我当出首,董国舅便是证见。”
种辑怒道:“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汉鬼,强似你阿附国贼!”
董承笑道:“吾等正为此事,欲见二公。王侍郎之言乃戏耳。”便于袖中取出诏来与二人看。二人读诏,挥泪不止。董承遂请书名。
王子服道:“二公在此少待,吾去请吴子兰来。”子服去不多时,即同子兰至,与众相见,亦书名毕。董承邀于后堂会饮。
忽报西凉太守马腾相探。董承道:“只推我病,不能接见。”门吏回报。
马腾大怒道:“我夜来在东华门外,亲见他锦袍玉带而出,何故推病耶!吾非无事而来,奈何拒我!”门吏入报,备言马腾怒。
董承起来道:“诸公少待,暂容承出。”随即出厅延接。
礼毕坐定,马腾问:“腾入觐将还,故来相辞,何见拒也?”
董承道:“贱躯暴疾,有失迎候,罪甚!”
马腾道:“面带春色,未见病容。”承无言可答。马腾拂袖便起,嗟叹下阶道:“皆非救国之人也!”
董承感其言,挽留之,问:“公谓何人非救国之人?”
马腾道:“许田射猎之事,吾尚气满胸膛;公乃国之至戚,犹自殢于酒色,而不思讨贼,安得为皇家救难扶灾之人乎!”
董承恐其诈,佯惊道:“曹丞相乃国之大臣,朝廷所倚赖,公何出此言?”
马腾大怒:“汝尚以曹贼为好人耶?”
董承道:“耳目甚近,请公低声。”
马腾道:“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论大事!”说罢又欲起身。
董承知马腾忠义,乃道:“公且息怒。某请公看一物。”遂邀腾入书院,取诏示之。
马腾读毕,毛发倒竖,咬齿嚼唇,满口流血,谓董承道:“公若有举动,吾即统西凉兵为外应。”董承请马腾与诸公相见,取出义状,教马腾书名。马腾乃取酒歃血为盟道:“吾等誓死不负所约!”指坐上五人言道:“若得十人,大事谐矣。”
董承道:“忠义之士,不可多得。若所与非人,则反相害矣。”
马腾教取《鸳行鹭序簿》来检看。检到刘氏宗族,乃拍手言道:“何不共此人商议?”
董承等问马腾道:“公欲用何人?”
马腾道:“见有豫州牧刘玄德在此,何不求之?”
董承道:“此人虽系皇叔,今正依附曹操,安肯行此事耶?”
马腾道:“吾观前日围场之中,曹操迎受众贺之时,关羽在刘备背后,挺刀欲杀曹操,刘备以目视之而止。刘备非不欲图曹操,恨曹操牙爪多,恐力不及耳。公试求之,当必应允。”
吴硕道:“此事不宜太速,当从容商议。”众皆散去。
次日黑夜里,董承怀诏,径往刘备公馆中来。门吏入报,刘备迎出,请入小阁坐定。关羽,张飞侍立于侧。刘备道:“国舅夤夜至此,必有事故。”
董承道:“白日乘马相访,恐曹操见疑,故黑夜相见。”玄德命取酒相待。董承道:“前日围场之中,云长欲杀曹操,将军动目摇头而退之,何也?”

刘备失惊道:“公何以知之?”
董承道:“人皆不见,某独见之。”
刘备不能隐讳,遂道:“舍弟见曹操僭越,故不觉发怒耳。”
董承掩面而哭道:“朝廷臣子,若尽如云长,何忧不太平哉!”
刘备恐是曹操使他来试探,乃佯言道:“曹丞相治国,为何忧不太平?”
董承变色而起道:“公乃汉朝皇叔,故剖肝沥胆以相告,公何诈也?”
刘备道:“恐国舅有诈,故相试耳。”于是董承取衣带诏令观之,刘备不胜悲愤。又将义状出示,上止有六位:一,车骑将军董承;二,工部侍郎王子服;三,长水校尉种辑;四,议郎吴硕;五,昭信将军吴子兰;六,西凉太守马腾。刘备道:“公既奉诏讨贼,备敢不效犬马之劳。”董承拜谢,便请书名。刘备亦书“左将军刘备”,押了字,付董承收讫。
董承道:“尚容再请三人,共聚十义,以图国贼,”
刘备道:“切宜缓缓施行,不可轻泄。”共议到五更,相别去了。
有一天,关羽,张飞不在,刘备正在后园浇菜,许褚,李典引数十人入园中道:“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刘备惊问道:“有甚紧事?”]
许褚道:“不知。只教我来相请。”刘备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曹操。
曹操笑道:“在家做得好大事!”吓得刘备面如土色。曹操执刘备手,直至后园,道:“玄德学圃不易!”
刘备方才放心,答:“无事消遣耳。”
曹操道:“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道:‘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刘备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曹操道:“使君知龙之变化否?”
刘备道:“未知其详。”
曹操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刘备道:“备肉眼安识英雄?”
曹操道:“休得过谦。”
刘备道:“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曹操道:“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刘备道:“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
曹操笑道:“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刘备道:“并州萧渊,足智多谋,仁义于天下,可为英雄?”
曹操道:“萧渊妇人之仁,华而不实,非英雄也。”
刘备道:“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曹操笑道:“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刘备道:“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曹操道:“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刘备道:“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曹操道:“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刘备道:“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
曹操道:“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刘备道:“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
曹操鼓掌大笑道:“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刘备道:“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曹操道:“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刘备道:“谁能当之?”
曹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道:“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曹操笑道:“丈夫亦畏雷乎?”
刘备道:“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