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海军的决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蛮荒的荆南地区,在毫无尽头的山岭和河流间,在还没有开发过的原始森林和沼泽面前,一切军事上的奇谋和妙计都没有用武之地,出于道路的稀少和后勤的压力,湖南战争中两军只能沿着湘江一线,利用大自然的水运,进行着最漫长的对垒。
两个月后,长期僵持的湖南战事终于有了转机,一个在那时候就野心勃勃的青年将领,驱使着他装备低劣的部队去送死,士兵们一批接一批地倒在南军要塞之前,染红的只是这位将军的盔缨。在衡阳前线对峙了近两个月的军人们,也由此陷入了一场更大的杀戮。
长江和湘江已经成为了最繁忙的运兵通道,北军的后援终于上来了,他们的新晋骁将李严驱赶着士兵,不顾伤亡不顾代价,一举攻克十二个南军要塞!衡山一线险要地形已经被逾越,大军再继续向南前进,就会毫无困难,只有到了五岭地区南军才有可以重新设置阵地的地形了。
南军再次撤退,不过与长沙撤退相较,这次倒是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了。
也有人为南军的举动感到奇怪,他们的军队还是完好的,不打一场会战,就莫名其妙的后撤,实在是令所有人都不解。
诸婴对手下军官只有一个命令:放他们进来!
湘江上的战斗同样是残酷的,南方海军紧急从灵渠调来的珠江内河舰队一时和北军水师打了个平手,滚滚江水上不知有多少人葬身鱼腹。
没有主力的决战,没有大将的对垒,每天只有骑兵的小规模交战,和步兵的试探性进攻。北军此时已经是全力以赴了,他们的士兵们白天进军,晚上就睡在稻田里,白天再继续前进!走了这么远的路,流了这么多的血,终于打到这里来了啊。
士兵们是乐观的,但是将领们却是忧心忡忡,他们太明白对手了,这么大的退却实在是诡异和不正常的。
南军继续后撤,到了桂阳郡界,终于停了下来,一路高奏凯歌的北军也终于感到不对,面前的敌人竟然是异常的坚强!每一座堡垒,都要他们用士兵的生命去换取。
也只有到了这里,那些将领们才松了口气,战事终于回到了正规的交战上来了,他们结硬寨,打硬仗。至于战局的未来走向,他们都懒得去想:在江夏的那位刺史大人会处理好的,我们还是攻克前面的山头要紧。
金陵,这个已经是东南政治中枢的地方,的确是和过去大大的不同了,虽然没有后世秦淮桨声灯影的繁华,也没有多少常住居民,但建设也已经是初具规模:宽阔的街道,雄伟的建筑,预留的建筑用地,包括紫金山上那座刚刚建起的纪念塔,都令这座城市增添了别样的气质。城中行走的文人武人们,有些都以从龙义士自诩,甚至有白衣相士说:“金陵有王气。”对于这种说法,不但一般凡夫俗子,就连南方系统内部的人,都有些将信将疑。
而已经从洛阳前线经过徐州赶回来的毕炜,很满意自己的军官团。尽管自己不在,尽管危机空前,但是这些军官们仍旧忠于职守,所作的决策也都是英明的,及时的。这个耗费了他太多心血的军官团,终于发挥出了作用。
在长沙之战后不久,总参谋部就拟订了一个反攻的计划,他自北方回来,看了这个计划就立刻同意了,现在随着北上军队的整理完毕和新海军长江舰队的到来,这个花费了太多心血的计划,终于有了足够的兵力和物资供应,也到了该执行的时候。
“当前的敌情是:敌军五万主力突破衡阳,已经被我军牢牢吸引在南线。长沙一地有两万敌人,敌水军有四万人,驻扎江夏。江北地区兵力不详,估计在六万以上。”
“情报准确吗?”
“我们化了大代价搞到的,绝对准确。”
“先生们,是我们进攻的时间了。”
“本进攻计划有甲乙两个备选方案,甲案是以一个中等规模的迂回行动,自豫章郡出击,侧击长沙敌军后方。一共需要五个卫的兵力来执行。”
“乙案是一个大规模的行动,海军溯江而上,歼灭敌军水师,切断长江南北交通。十六个卫席卷岳阳和公安两港,包围所有江南敌军,并相机进攻江陵,江夏,封锁峡江。”
“甲案的好处是风险较小,沿途都是我军控制区,群众基础好。且一旦达成突破,衡阳一带敌军将在陆上全部被阻断。但是迂回部队将面临长沙敌军和湘江水师的威胁,不过即便迂回失败,也会牵制敌军很大一部分兵力。”
“乙案是一个最大胆的方案,一旦失败,我军精锐就会全没!姑且不论可行性,不过兵行险招,只要一旦达成,就是全局性的改变!那个时候,我们在南方就毫无对手可言!”
“我们现在一共只能抽调十个卫的机动兵力,按照乙案行动,将会动用八卫江防兵力,就意味着我们只有两卫兵力负责长江防务,这将是一个更大的危险!”
“我们海军会负责江防的。”
“如果海军有能力,那么湖南的事情又怎么会发展成这个样子?”

“海军无能!”
“海军会洗刷耻辱的!”
身为东南大统制,很多事情是身不由己的。毕炜刚刚接见了几批民间代表,谈谈话,叫他们放心,他当过会稽太守,在江南也算是很有人脉的了,手下也有很多当地官员,不用担心地方不稳。
现在他喝着茶水,冷冷的看着这群心爱的军官,不知不觉,他发现自己也很难下这个决心。甲案的好处是明显的,成功地话将会改变湖南战局,至少敌军衡阳集团后背动摇,撤回长沙是肯定的。不过怎么样也达不到一战而定的效果歼灭衡阳敌军之后,还要一步一步的进攻,仅仅是穿过长沙洪泛区,就令人不寒而栗,瘟疫,饥馑,还有敌军的骚扰。打得久了,即损耗物资,也折损部队的兵力和士气,还容易引起诸侯的异动,对于在江南还没有扎稳脚跟的南军来说,就是更大的不利。
乙案的危险固然很大,但是好处也是明白的,一旦得手,全局皆活。
但底该采用那个方案呢?毕炜很难下定决心,难道是真的要是用火药武器?
这么多年了,他只有在南疆北疆对付那些异族才使用过火器,无数山越和鲜卑武士不甘心的倒在火枪的前面,无数山寨堡垒和骑兵集团被大炮轰的粉碎。可是他在中原作战时使用火器,一直是谨慎的。
他本以为火器会是他一人的专利,但是这个时代对一切军事新技术上的突破都举手欢迎。北疆战役时期,他谨慎的使用了炸药包,并传授给工匠一些简易的制作技术,尽管他严格控制工匠流动,但到了战争结束后,他还是吃惊的发现,炸药包已经被幽州的公孙世家仿制成功了,而且在火药配方上得到了优化。中原能人辈出,火器一旦肆虐,诸侯们固然会一时失利,但是诸侯一旦下定决心仿制火器,恐怕是他自己也无法控制得住。
恐怕当初那个自瓶中放出魔鬼的人,也没有想到后来吧。
乙案又自他心头浮现出来了,这个计划一旦达成会怎么样,他已经是想明白的了,不过一旦敌军反应过来,在襄阳的大军压下,战局还会反复。很有可能,丧失作为他根本力量的精锐武力,那个时候,天下之大,逐鹿之人恐怕再也没有他毕炜了。
只有使用火器,乙案才会成功,如果不使用的话,唯一可能的就是采取甲案,那就意味着一场漫长的看不见出路的战争,巨额的军费大量的伤亡,和长长的时间。
他为了这一天已经花费了十八年,他不想再花费第二个十八年,统一国家,挥戈西向,他可用的时间不多了。
何况剑本两刃,可伤人,亦可自伤,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人身上,不知不觉间,毕炜下定了决心。
这个超越时代的威力,终于就要毫无掩饰的展示在人们面前了吗?
乙案的关键就是歼灭荆州水军!有荆州水师在,他连睡觉都睡不安宁!面前沙盘上在长江的位置上插着几面代表着荆州水军的红色小旗,毕炜不由以手击案,恨恨的想:“如果不是海军作战不利,自己也不会如此被动。”
十几匹快马风一般的掠过松江到吴郡的官道,冲进海军军港,所过之处,人人行注目礼。带头的骑士似乎三十多岁年年纪,披着一件红色大衣,满脸都是阴沉。当年那个在下龙湾一战成名的少年已经长大了,现在作为大舰队提督,海军长官的他,肩上似乎被无休止的责任和前一段日子的战败压的弯了下去,不过细一看,阴冕从来都不会弯腰,这正是他追随毕炜这么久,始终得到器重的原因。
湖南打起来的时候,他正在松江视察建立军港的进展情况。战败的消息传来,他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可能,随后传来的战报消息总是令他目瞪口呆,海军两次失败,巨舰艨艟竟然败在小船手里,海军自从建立至今,还从来没有遭到如此窝囊的败仗呢。海军的失利导致陆军节节后撤,长沙也惨遭水淹,他也因此遭到了毕炜的责骂,心里憋了一口气,就想着要在陆军面前证明海军的实力!
现在终于到了这一天啊。这个强悍的敌人,让你看看海军的愤怒吧。
毕炜终于批准他们使用炮舰了,这下子可好了,那些手黑的水兵,会把荆州的小船轰成碎片的。而海军的失败,也会得到洗刷,大舰队的尊严和荣誉,依旧闪闪发亮!
“欢迎长官登舰!”
一根根桅杆升起了风帆,数十艘大舰开始逆江而上,打头的就是十二艘装备着二十门十二磅铜炮的炮舰。这个超越时代的威力,是不是原本就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他把这个威力使用出去,会有什么后果和影响?对于这些问题,阴冕只是微微想了一下,便把它们抛诸脑后,随即发出了雪耻的第一道命令。
“全舰队起锚,去荆江,洗刷我们的耻辱!”旗舰打出了这样的旗语,全舰队开始是沉默,随后所有水兵和军官都欢呼起来。
今天是更的两章,我没有存稿,随写随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