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太湖操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之情主速。”
——《孙子•;九地》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毕炜在广陵集结了越骑,自南方开来的两艘三桅船将他们运过江去,在吴郡打开了武库,士兵们装备完全,便开赴太湖之滨的参演地点。
“属下参见刺史大人,路上耽搁多日。还望大人责罚。”毕炜见到刺史臧旻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严厉,心中暗暗好奇。
“公何日从京师出发?”臧旻问道。
“炜自一月二十五日离开京师,四月六日抵达吴郡。”毕炜恭恭敬敬的回答。
臧旻点点头,说了几句客套话,拿出一份公文,交给毕炜,道:“本次秋操,意在鼓动东南民气,壮我军声威,摄宵小之魄。公身为会稽守,自当统领郡兵,为天子分忧。”
“下官省得。”毕炜道。
“这里是操演内容,你下去看看,你的会稽郡兵多在守土,此地只有一千余会稽士卒,听说你带来了两千精兵?”
“只是一些家兵,虽说是勇士,却也不敌大人丹**锐一合。”毕炜试图拍拍刺史大人的马屁。果然臧旻虽然脸色不变,但是却点了点头。
“下官在京师之日,常闻天下武勇丹阳为冠,南北军羽林骑,和丹阳兵相比,只是一些纨绔子弟罢了。今日能和丹**兵同讨妖贼,料得凯旋之期不远矣。”
朝廷对征讨许昌反贼这一重大的军事活动极为重视,在太湖筹划了“太湖秋操”以检阅江东地区包括丹阳兵,山越兵,九江兵等各镇郡军动员成效,诸军大集,丹阳兵十屯奉命参加操练,进行自安徽南部到江苏宜兴的艰苦行军。这次演训中的一大特色是首次演练孔明灯,当然已经改名叫克敌灯。
这时代的操演多半是些骑术,射术和剑术比赛,但是演练各种阵法,实战对抗也是有的。四月五日演练当天,秋高气爽。观阅将佐、官员云集校场,谁都想一饱眼福,看一看数万大军的集结。只见扬州刺史大人令旗一挥,一个孔明灯冉冉升起,飘至空中,代表了操演开始。按照上官的指示,将校们不断地挥舞着令旗,指挥各部。
随着各种颜色的旗帜的挥动和不断组合,各军中的步、马、弓、工程、辎重等兵种整齐、有序地变换着进攻、撤退、设伏等各种战术队形。一时间,尘土飞扬,杀声阵阵,引来四下一片叫绝声……
四月十日的深夜,如同一张巨大的帷幕,横挂在人们的头上,把星光月色遮得严严实实的。在这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之中,空旷的江南丘陵之上行进着一支长长的队伍。它宛若一条巨龙,冲破漫天寒气,搅动四野青霜,扬鬃奋须,向着东南方疾驰而去。
这就是参加太湖操演的汉军官兵们,原来十天的操演,在第三天的晚上就结束了,他们这匆匆忙忙进行急行军,已经是第二天了。
“兵者诡道也。我军齐集会稽,料想那叛贼必定早有防备。不如借操演之名,缓以日期,避敌耳目,大军突至,定可完胜。”臧旻意气风发的对着行军图说。
接到细作传来的消息,据可靠消息叛军得知朝廷征讨令下达,准备调动山越主力和其他一些部队总共两万五千人左右应敌,而得知扬州官军齐集太湖,操演十日,便觉得官军到来还有些时日,分布在广大山区的部队已经停止集结,集结了的部队放下武器去给许昌修建宫室。臧旻因此命令诸军加快行进速度,赶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赶到会稽郡城,击退入侵郡城之敌,恢复山阴一带平原地区的原状。
于是毕炜立即命令各部加快速度,星夜兼程直插郡城,他的越骑果然专业素养提高了很多,一直走在大军的前列,充当着前卫的职责。
刚下了一场小雨的江南平原,桐乡地区湿软的泥地上车辆几乎无法行进,而原本平坦的地面硬是被将士们踩出了一条原不存在的满是泥泞的道路来,他们就这么一脚深一脚浅的奋力前行,一队队,一行行,继续向南。
“北军的汉子,加把劲,前面就是会稽了!”
“加快脚步,敌人正等着我们去消灭!”
“丹阳的硬骨头们都给我跟上,别掉队!”
各种各样的动员口号在队伍里响起,可是铁打的士兵也禁不起连续不间断的急行军,更何况有的人连一口水都没喝过。很多人脚底一软,滑倒在泥地上,趁机开了小差。
总的来说这次进军还是成功的,从根本上完全瞒过了敌军,在叛军的错愕之中,汉军通过一系列小战斗,解除了叛军对会稽的包围,按照刺史大人的计划,下来就是扫荡平原地区了。看着因为胜利**澎湃的士兵们,想到即将到来的艰苦漫长不下越南战争的山地战斗,毕炜心中就无比的恼火和沮丧。曾几何时,他夹着炭笔,幻想着参与战斗的画面——梦想着一次完美的合围,一战定东南。在毕炜的心目中,没有胜利比得上通过一次完美的合围消灭敌人主力更辉煌的了。现在他相信臧旻将会花掉数年时间,极有耐心和毅力的,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去清剿扫荡山越了,不过他私下认为,臧旻除了这种法子,压根就没有想到别的办法。想到他梦想中的坎尼之战看来永远也不会实现了,就如同那梦幻般的施里芬计划。

但是,欢乐荡漾在一排又一排士兵行列中,伴随着统帅钢铁般的意志传遍了整条长龙。行进的队伍宛若奔腾不息的洪流,卷向了睡梦中的敌人。
一个略显瘦弱的身影在粗粗建造宫殿的正中来回踱步,后面的席子上端坐着一排精神烁烁的人。而靠墙处的席子上也坐着几个人。
这是在收到前方的汇报之后,叛军立即召集最高头目召开的紧急会议。
在场的这些人就是叛军的决策者们:来回踱步就是自称越王的许昌,后面的是他儿子许胶,而其他的则分别是山越各部落的领袖。
“大王,我看汉人大军是早有预谋的,他们这一招叫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当年秦亡之后,汉朝第一个皇帝刘邦被楚霸王逼到西边的山里,韩信用的就是这一招,我们坐在这里是没有用处的,我们应当对他们的侵略行径给予有力的回击。”通晓汉学的许胶对着许昌说道。
“自然是要打,但是在没有明确的情报之前,我们出兵是不是会陷入不必要的战争?”一个酋长看许昌没有回答,便接过话题。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就这么退让吗?都躲到山里去?”许胶反唇相讥。
“不,我们把部队集结起来,和他们打一仗。”
“哦,那么如果我们作战失败呢?我们再作战吗?”
“我这是山越各部的一致意见,难道您有什么反对意见或是更好的办法吗,太子殿下?”
“我……”许胶一时语塞。
“不过对于汉军不予以军事上的打击的话,南方的那些部落又要开始蠢蠢欲动了。更何况任人攻击却不还击,我们的士兵会怎么想?我们的人民会怎么想?”一个脾气暴躁的酋长赶**话进来。
一个酋长一边听他们的争论一边察言观色,他看到许昌的脸色越来越阴沉,扯了扯正准备发言的许胶的衣袖,朝许昌弩了弩嘴。许胶赶紧把想说的话改了改:“父亲大人,您的意见是什么呢?”
许昌一愣,随即笑了笑说:“还是请王先生出来吧。”这个王先生是两年前来坐着海船到山越的,倒是为山越出了不少好计策,这次许昌称王,也是他拟定的官制礼法。
这位三十多岁的王先生摇着扇子,道:“对于朝廷的态度,我们其实已经很明显了。现在朝廷大军来了,还能躲么,他们还会想要干什么?他们的胃口可大的很哪!”随手端起桌上的水杯抿了一口继续说道,“汉人是想把所有的臣民从诸位的手里夺走,变成皇帝的编户齐民,在这个事情上我们是没有退让的地步的,必须一战,打败汉人,才能让朝廷册封大王。”
“哦……原来,呵呵!好,我明白我该怎么做了!”许昌一拍大腿叫道。
而其他人也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向许昌征询了意见之后各自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去了。
许昌随即向部落居民发出了训令,要求把十五岁以上的所有男子和健壮女子编成军队,共计一共是八万四千口,按照王先生传来的珠崖编制,组建了十四个相当于军团级别的卫,将该新军集中到边境冲突地区,加上于原有的两万五千人五个卫,随时待命。
早晨的寒气很不情愿地离开了地面,浓雾在消退中显露出了温州群峰不算太高的山峰。那矗立的山峰平静、祥和地站立在远处的田野上。山下山上满是露天宿营的军人。
在红色的旗帜的指引下,伴随着满山粗野的的呐喊声,无数的战士开始集结,乱糟糟的按照还不熟练的编制划分列队,预备发起猛烈的进攻。
听着山上山下的嘈杂的声响,从远处的营地和远处的山上传从过来的深沉而颤动的脚步声,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喧闹声。王先生冷笑道:“你们把所有的男子都集中起来,倒是省得我们一个个部落的抓啊。如果你们原本的部落划分没有打乱,你们的军队就还有组织可言。珠崖编制是那么容易练得么?现在我把你们打乱划分,让你们上下都不熟悉,到时候就等着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后果吧。”
而所有的越人都在兴奋,这么庞大的军队集结,还是山越历史上少有的。而汉军只有一万丹阳兵和两万多各郡征兵和将领私兵,这个账怎么算都赢定了。
http://www.xiaoshuodaquan.com
起点中文网www.xiaoshuodaqu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