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试拂铁衣如雪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为五月上旬,天气炎热,而看来硝烟方向,今日竟是南风劲吹,影响弓箭射击精确度,对汉军极其不利。
进攻的象林军计有步兵数千之众,象兵二百只,汉军在道路上摆开一里多长的防守阵势,被大象一冲,遂截成三段,首尾不能相顾,这一千五百忠勇将士,竟有全军覆没之危险。
有部下建议换衣遁逃,都尉道:“今朝之事为死而已。”遂拔出刀在地上画线一道,慨然曰:“战死于斯,决不后退。”
却说大营中早已得报,一个屯的骑兵不待将令,赶赴支援。
这一屯骑兵尚未到达前线,厮杀声已是越来越密,等到达被伏击区域时,只见一个站在象背的敌将赤着上身高声怒喝,手中挥动竹枪,那象一声吼叫,吓的汉军战马骚动不安。着实是勇敢善战的虎将。
随着战鼓,只见象林军密密麻麻从林中突出,朝这边冲击,象队大显神威,战线上已是尸横遍野,死伤无数。
汉军骑兵对这些步卒根本不放在心上,挺起骑兵长矛,试图一个冲刺就驱散这些只拿着短刀的步兵。不料此番敌军早有准备,面对骑兵冲锋,人群中竟举起一片长矛,竟摆开一个标准的长矛阵。此处战场狭窄,根本不可能允许骑兵进行侧面机动,汉军骑兵只有咬咬牙,对准那一片长矛加速冲过去,只希望自己的性命,能换取后面战友冲过这一片死亡之地去。
前面的骑兵英勇的撞在长矛上,鲜血之花在矛头上绽放。终于形成几个突破口,汉军骑兵的锋矢之阵得以冲进敌群,这些训练不多的象林士兵队形被冲得七零八落,长矛阵瓦解。但象林军着实勇悍,虽然队形已然残破,但依旧飞速向前突击,士气亦很高涨。
象林的象队亦很了得,在这里的大象总数较有三四十头之多,不同于前几日遭遇的战象,这些象背建有一个个小竹楼,军士就躲在其中发箭,虽然对杀伤力远较汉军弩弓为差,但自上而下的的精确度亦非汉弩所能及。
这些大象停在路中间,如同活动炮楼,一方面压制汉军的弩兵,另一方面支援自家步兵的进攻,一时间箭如骤雨,汉军颇有伤亡。
不过最令汉军头痛的是,今日南风劲吹,象林故意在南边燃起大火,滚滚浓烟都被大风吹到汉军眼睛里,一时间眼睛又呛得通红,弩箭射击速度极受影响,何况受大风影响,射击既不精准,又不及远,象林步军遂借机疯狂发起攻击。
还好此时后方大军已经赶来,三弓床子弩被创造性的吊上树冠高处,在上面构筑阵地,随时可以杀伤象林军。
象林的一支部队围绕着一面红旗冲锋,刚刚冲到弩箭射程,便被三弓床子弩一阵毁灭性的炮火挡住了去路。
但象林军似乎不计代价地向前突击,右翼的象林人在几十头战象掩护下,拼命朝汉军骑兵发起攻击。
他们冒着箭雨,顶着炽热的太阳,也是奇怪的在旗手的引导下,拼命地向前冲击,汉军骑兵此时陷入敌群,已经所剩不多,开始向后来的主力靠拢。此时汉军粮草护军见敌军越来越多,主动点燃粮草辎重,余部向大军方向转进,然而他们已经被截为三段,有些人是怎么也冲不出来了。但他们却毫不气绥,面对战象,开始投掷爆破弹。
他们使用的是三弓床子弩的爆破弹,都是都尉下令烧毁军资时,从运输的辎重中找到的,这个都尉灵机一动,把这些爆破弹下发给士兵,由此,诞生了掷弹兵这一兵种。这些弩用弹药十分沉重,投掷距离也十分短,但效用奇大,巨大的爆炸给战象造成巨大的恐慌,战象发起狂来,在象林军中造成相当的伤亡。
一部分护军继续勇猛地进攻,另一部分则停下来举起弓弩与象林军对射,有的则继续朝投掷爆破弹。
这些原始的掷弹兵两人一组,一人点燃引线,另一人将铅球大的炸弹投掷出去。象林军也同样以弓箭回敬,因此双方互相使用投射武器,相互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沿着一条血路,汉军护军终于冲出包围,向后望了一眼,那里的辎重车还冒着滚滚浓烟,所有物资全毁,还有七百多弟兄战死。
汉军回合后开始交替掩护撤退,但返回的路上迎接他们的就是一阵阵箭雨,密林中的的象林弓箭手倾泻下他们所有的火力,前进中的汉军被打得血肉横飞,只有举着盾牌小心翼翼的前进。
在战象掩护下,象林军跳出工事,投入了不计伤亡的反击之中,他们有力而又疯狂的进攻,试图将汉军一口吃掉。
但汉军炮兵同样不客气,树冠阵地上的三弓床子弩一齐发威,前沿阵地落弹如雨,大部分进攻敌军在这一瞬间都倒在血泊之中。
象林军的后继梯队气喘吁吁地冲过火力杀伤区域,在经过一场血腥的肉搏战之后,他们终于全数被歼灭。
但此时,原本汉军原本七千之众,回去只有四千六百,其余都非伤即亡。
而守卫大营的三千人也遭遇进攻,撤回大营的汉军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趁他们立足未稳的时刻,象林一大波反击的步兵在战象掩护下已端着砍刀冲上来。
汉军不得已开始打反击,反击的汉军杀红了眼,嫌铠甲笨重,不如一色芒鞋斗笠的象林军快捷,干脆全赤着上身,下身只穿及膝的长短裤,小腿打着绑腿,腰间挂了刚砍下的敌人首级,呼啸着猛冲了上来。
同样是一场短暂而猛烈的肉搏战,交杂着爆炸声、拼刺声、掺呼声、大叫声,汉军再度把象林军打了下去。
同样,在其它的阵地上,同样剧烈的战斗在不停上演,双方都显示了自己做为军人的荣誉。
但这仅仅是开始,汉军大营占地约十余里,背山靠水,地形险要,汉军又早在制高点上筑有阵地,居高临下据险死守,象林这一日虽伤亡五六千人,给与汉军极大杀伤,竟未得寸土。
终日血战,到了晚间,战线上才慢慢平息下来,只是小规模的渗透与反渗透作战在所难免,晚上汉军点将开会,诸校尉皆道粮草已失,大军陷入包围,但是河中有鱼,山上有水,惟有固守待援为上策。于是汉军抢占诸高地,完善火力配置,作坚守计。
众校尉以“虱头常指北而动”、“菜根北部纤维质密”等常识来判断所在方位,查阅军事地图,见此地无名,遂将此地命名为溪山。
汉军困在溪山,象林无日不攻,然每攻必败。但是自汉军看来,粮草渐少,援军无期,前途日渐无望。邓澜中尉带手下三百士兵守一阵地,象林军方面每日攻击人数多达千人。

敌军悍勇,但朱崖的部队也相当能战,双方箭雨对箭雨,大刀对大刀,一阵拼杀之后,象林人终于支撑不住,退了下去。
汉军溪山困守的第五天,粮草将尽,有一士兵跑到象林人一方,敌人也因此知道了些汉军动静。清晨象林军大举来攻,他们精锐主攻的方向就是邓澜中尉所在方向,象林人着实悍勇,但是此次又添智慧。
此处地势崎岖,战象难以攀登,只见敌方战象在后,背上的竹楼提供箭雨支援,敌军步兵排成一种可以有效减少爆破弹伤害的散兵阵型,波次进攻,每一波次都以一个居中高举红旗的旗手为前导。每前进二百余尺,敌军全线就要趴下挖掘掩体,挖好后再前进二百余尺,如是再三。
前几日汉军倒不在意敌军挖掩体,但后来发现象林利用这些掩体将后面部队运动上前线,这才重视起来。
于是汉军这边也是挖了三重壕沟,筑了胸墙,士兵在胸墙后放箭,邓澜握紧拳头,在胸前大力挥动着:“把他们打回老家去!”
营长也吼道:“好!大家给我好好打!”
见敌人靠上来了,汉军中已经敲起了急促的进军鼓,士兵便大吼着冲出阵地。
某人在炮兵阵地上一甩军帽,大声吼叫着:“炮兵!!!齐射!”
双方正在这个山头展开相持战,三弓床子弩准确的火力杀伤了战线后方一个还未展开的象林大纵队,这个纵队伤亡惨重,连纵队旗手都倒下了。前面的象林人一见情况不对,将当长矛用的标枪就往汉军投掷过去,随即转身就跑。
投枪象雨点一般落在朱崖军的队形之中,造成遍地的伤亡,邓澜浑身是伤,却毫不在意,大叫一声跟我冲,带着部队奋不顾身地和敌军贴身搏杀。
另一边,岳铭中尉带着他的部队从山下直杀下来,和拼命地往上爬的敌军部队直接撞击在一起,中尉手中强弓连发,射光了携带的四十支箭之后,便抽出军刀冲在队伍的最前方,连续砍翻了两名敌军士兵。
几个大队二话没说,紧随着自己的长官扑下去,就连旁边汉军的老兵也受这种气氛感染,高叫着猛冲下去。
象林军前几排士兵此时把手中的背上的所有的投枪都掷出去了,正在往回跑,可以说是手无寸铁,汉军部队直接切入了敌军的队列,各个老兵军刀连挥,都连续挑落了几颗脑袋。
这些老兵是在交趾一枪一刀打拼出来的,划归毕炜后又进行了十天系统强化,身体素质战术动作都是一流的。象林军根本没想到困守在山上的汉军竟敢和他们打起对攻起来,何况部队苦攻了一上午,早已是精疲力尽,渐渐的呈现崩溃先兆。
敌军一时间被打得措手不及,一个身穿华丽皮甲的象林将领很卖力气,亲自到前线督战,挥动红旗大声呼叫,汉军这边只隐隐听得他鼓动道:“勇士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再创奠边府大捷吧。”,见不奏效,这大将又大叫道:“冲上去,前十名一律赏大象十头,良田十顷,美女两名。奴隶全部解放成自由人,平民升为贵族。后退者死,全家为奴。”他旁边是几十个督战队,在督战队大刀的威胁下,象林兵士不敢后退,只有在原地被汉军屠杀。
一阵血肉相搏之后,他们终究抵挡不住,丢下尸体,冲破督战队阻拦退了下去。
这一次战败很是挫折了象林军的士气,毕竟最精锐的部队也没拿下来,汉军战力强劲,何况这一上午就伤亡数千人,想打下溪山还早着。
经过这次挫败,象林军一度停止了进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再用大规模的进攻,只是白白牺牲人命而已。
汉军苦战了一上午之后,太阳炙热地照在身上,肚子早就饿得咕咕直叫,可午饭还没有着落。军中存粮不多了,只有抓鱼打鸟。
下午的战事则比较沉闷,象林军见到这种横冲直撞的战术毫无效果,改而采取用百人规模的小部队进行攻击,企图在防线上找出一个弱点。
这种小规模的进攻反而更令汉军头痛,敌军快捷的行动优势被充分体现出来,他们顶着烈日,轻快窜上去山去,向守军投掷轻便的竹制投枪,时不时发上几支冷箭。汉军提心吊胆,一旦敌人在战线找出一个弱点,接下去必定是潮水般的疯狂进攻。
到了第八天,汉军不多的存粮已经吃尽,军中箭矢亦快告竭,连山上的蛇都快饥饿的士兵被捕完了。山下敌军阵地不停的传来阵阵肉香饭香,企图以这种方式诱惑汉军。还有些大嗓门的士兵高声叫喊着:“喏布松空叶,棕堆宽宏毒兵。”
一个高举着白旗的象林信使,被送到汉军中军大营,他带来一封象林将领信件,营中诸校尉拆开一看,原来是封劝降书,书云:溪山汉军总司令麾下:溪山要塞之光辉防御,诚令举世惊奇。但各方面均被我优势兵力所包围,待援无望,纵大军百万,亦难逃天罗。战局既定,料贵军粮草不济,战必败,守必破。大丈夫识时务为俊杰,如速降,量我军将士宽宏仁慈,必保贵部平安;一旦战事结束,自当放诸君还家。署名是象林北部军总指挥黎文英。
众人看后气愤至极,拔出刀驾在使者脖子上,均道:“王师从无降附叛贼之先例。今日之事,惟死而已”
陆斌问诸婴道:“黎文英?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人,你听说过吗?”诸婴摇摇头:“没有,朱崖情报中从来没出现这个人,哪怕是一点消息。”
而在阵地上,邓澜好容易抓了一条蛇,与岳铭一起分来吃,山下几十只战象正在一个池塘喝水,象背上的竹楼里,敌人兵士正警惕的望着这边,一头象身上挂着一面旗帜,那是红旗中间一颗黄色五茫星。
邓澜道:“看看这些人,你还能相信他们是象林军队么?”
他的战友想了想,道:“是的,完全不是象林人。感觉这支敌人,比象林人要先进得多,有的地方,比我们还要先进。”
————————————————————————————————————————————————————————
关于一些问题:这只是小说,不真实,荒谬的地方很多,只是博人一笑,反映著作人之感觉,大不必当真。
即将出现第二个穿越者,一个阵亡在胡志民小道上的北越军官,他将催生火炮的革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