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海权肇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军,马上快要到临震了。”护兵轻声提醒着,他的脸已经被风吹得通红。
“嗯?”诸婴随口应道。
“船家说,刚刚泊岸时,听一条琼海来的船上人讲,昨天公子出海。”
“哦?”诸婴点点头,想了一下,高声向船长喊道:“船长,你过来一下,我有事问你。”
船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听到叫唤,连忙答应了,走过来问道:“将军,不知有什么吩咐?”
诸婴道:“还有多少水路到临震?临震新建的船坞在哪里?”
船长回了话,到了临震港,诸婴满心欢喜下了船来,不料离船坞尚有一里路远,便被差人拦住。任他如何分说,也不准接近,远远看去,里面也没有人出来。最后惹得他心头火起,怒道:“本将军难得看不得吗?造个战船,又有何秘密?”
不料那差人冷笑道:“凭你是谁,小的只是临震尉李大人的手下。若要进去,须得李大人和朱大人手谕,否则上头责怪下来,小的担当不起。细柳营的事,将军难道不记得?”这些人原来是从越人中招募的水手,虽然越人大都精通水性,但是农民、渔民和军人毕竟不同,因此趁着还没有恢复元气,土人乐意从军混口饭吃之际,提前招募了不少精壮的人,分别编成数队,在船厂内外训练兼警戒。
诸婴点一点头,自有护兵取出证件递上,这些人见了证件,行一个军礼,放他们进去,另有两三人陪着自己,半是监视半是作陪,其他人等便自觉回去继续操练,一切颇有章程,心里倒也佩服这些人尽忠职守。
远远听到有人亲热的笑道:“将军,下官可把你等到了,未曾远迎,还望恕罪。”一边说着,一边走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青人,身材修长,面容极是英俊,让人一见之下,顿生好感。诸婴也迎了上去,说道:“是下官来得唐突了。”一面从怀中抽出军令部的敕令,递给朱璀。
朱璀双手接来,细细看了,又还给诸婴,一面笑问:“将军从儋耳赶来,军中物资粮草还够吗?”一面便要把诸婴往里面请。
“后勤还要仰仗兄台。”薛奕淡淡地回道,身子却一动不动,“我有个不情之请”
“但请吩咐便是。”朱璀倒是答得爽快。
“我想先去看看我们的战船——”诸婴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
朱璀竟是拊掌笑道:“将军果然了不起,才到临震,竟然知道此处已经造成两艘新式战船了。还预备着再赶出三艘来,上祀佳节一到,就可以给大统制一个惊喜呢。”
诸婴听他这话,诧道:“两艘新式战船?前后不及半年……”
他目光炯炯望着朱璀,“且烦劳大人带我去看看十艘战船!”
朱璀笑道:“那就这边请了——”
十艘大船似海怪般静静的潜伏在临震港内。船上人来人往,却悄无声息,有人挥动着旗帜指挥一切。诸婴这才知道朱璀招募的水手,基本上已经齐备,心里不由更加赞叹此人的才干;一面认真观察自己未来的海军舰队。
十艘大船中八艘是普通的“福船”,长达三十米左右,宽亦有八米许,这是毕炜提出的长宽四比一的比例。船尾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平衡舵设计、并且是大小二舵,可随水之深浅不同而更换使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舵的国家,欧洲最早见到这玩意,已是西元十二三世纪的事情了。这种船船底是尖的,便于破浪,船首高翘,帆桅三座,帆四面;中部上层建筑四重,舵楼三重,旁设护板,可载人达三百之众。似这种普通的尖底“福船”,往来于东南沿海者,绝不在少数,诸婴往日游历之时,倒也见过。
真正让他大吃一惊的,是另外两艘“怪物”!那是长达四十米的大型船只,设计与福船相似,不过除尾舵是采用绞盘的升降舵之外,桅竿高达十丈,头樯高八尺,论体型,几乎是普通“福船”的两倍之大!
朱璀察见诸婴颜色,不禁面有得色,指着两艘大船笑道:“左面那艘,名为“登瀛洲”,右边那艘名为“步方壶”。这种大船,风正之时,可张布帆五十幅,风偏则用利蓬,左右张翼以利用风势,樯之巅更加小帆十幅,谓之野狐帆,风息时用之。设计之妙,可谓巧夺天工。”
诸婴注目良久,叹道:“这种大船,真是蔚为壮观,只是舟底不平,若是遇上潮落,只怕大事去矣。”
朱璀满不在乎的笑道:“世上难两全,这船本为南洋深水航线而建,加了龙骨和水秘舱,不怕风浪,航行时竟量不接近浅水也就是了。”
诸婴这才想起来,这种巨舰是为了下西洋而建,当年刘太守提出的要求,就是可载千人。
诸婴看看朱璀后指着在船坞上放置的一艘船问道:“那艘船是什么时候造的?”在船台上的船,是一艘外表像是三桅巨型三角帆船的大帆船。这些船所谓样式,是毕炜当初只是画出大概的图样后交给手下的,没有想到现在已经可以做这些船了。

朱璀看了看诸婴指着的船后兴奋的回答道:“去年开始造的,这船开始还真的很难造。不过以后我们就简单,现在只是做第一艘,因此没有什么经验。现在我们经过试验,以及制造过程中的调整,已经完全可以顺利制造了。”
诸婴又看了看那艘好像是在做最后外表工序的船后问道:“这艘船的速度怎么样?”
听诸婴这样问,朱璀翘起大拇指说道:“这个……现在所有的船中速度最快的,而且很适合远洋航行。我们在船的龙骨中间部分,从船头到船位,安装了很重的铅块,足以稳定船的重心。”
朱璀又笑道:“待到明年开春,还有几艘船可以在琼海下水,船队便先行扬帆出海,现在只怕要辛苦刘武大人多多操练水手了。下官已从合浦募来有经验的南海舟师近百人,反正不急着打仗,只要水手可用,便无大事。将来船队建成,算有大船十艘,小船二十艘,水手数千众,纵横海疆,扬威异域,为期不远了。”
诸婴笑道:“年轻人心怀壮志,不是坏事。只是行事当谨慎,需知世间无后悔药。日后往来南洋诸国,一面贸易牟利,一面留心各地地理、风土、人情、物产,将来未必永远没有从海上进攻的一天。早有谋画,积累经验,日后便事半功倍。”
朱璀听诸婴口气,不禁大喜,连忙点头答应:“在下理会得。”
琼海参谋部,毕炜坐在上首,以下重要官员,几乎都到齐了。
“刘武,商行的情况如何?”他的目光首先移向刘武。
刘武连忙站起,恭身答道:“回公子,台风季节过后,新建的船只加入船队,我与谢玄商议后,分成两只支队,又走了南海九真两次,一切顺利,收益颇为可观。虽然途中撞礁折损一只大船,损失了五十三名水手,但除去抚恤之后,赢余亦将极大,换来两千移民。两地对琼海物产,非常渴慕。只是……”
“只是什么?”居移体,养移气,毕炜在琼海近两年,高高在上,神态语气中,已经自有一种威严。
刘武笑道:“只是公子有严令,精钢军器不可卖给他人。而两地大族组建家兵部曲,对精钢兵器非常渴慕,其人往往以数百金的高价求售,这种走私行为,屡禁不绝,颇为伤神。”
毕炜心里不由一怔,道:“精钢军器不可卖给他人,这一点不能变,但是,差一些的铁兵器,卖也无妨。”心道这又是一条生财之道,至于别人买了兵器干什么,他是不想管的,即使是用来打琼海,反正琼海也不怕。
在解决了诸多杂务后,刘武来找毕炜了。主要是告诉毕炜眼前的海船虽然是好船,但是这些战船是严重违反朝廷禁令的。如果到时候这么大摇大摆的开进交州港口势必会引来诸多麻烦。这个毕炜倒没多想过。他现在一心只想着怎么打造自己的舰队。于是毕炜想了想现在所知道的越南几个沿海深水港要么就在朝廷控制下象海防之类,要么就太远如金兰湾和西贡。现在有什么地方是停船的好地方?
毕炜忽然想到了一块好地方——旅游胜地号称海上桂林的下龙湾。现在的下龙湾大概还没什么人吧。再加上刘家他们在交趾的势力。在那里建立一个秘密基地应该没问题的。对于广东海岸,毕炜画了幅海图,指着香港大约的位置说:“在这里有个岛,那里有个深水港湾十分适合建立海港。我以前曾路过那里。现在我想让你派些人先到那里建立一个港口。这个岛的位置离番禺很近,以后可以作为货物的中转站。这样就不必完全依赖于琼海了。”
刘武答应了,只是他奇怪毕炜是从大秦国回来的,怎么说自己以前去过那个小岛?
琼海刚入春季,就已经下过几场雨了,这几天大家谈论的话题,变成了即将扬帆出海的船队。
这是历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航行。海军所属五艘“福船”,分别命名为海权,主权,舞鹤,向日,翔鹤。另外还有随船队同行的商行船只二十艘。所有船只上,装满了海盐钢铁等等琼海的工业产品,只不过他们首航的目的地,并不是南洋,而是交趾和日南。
表面上看来,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但实际上,却有更深层的原因,当然这些原因,也不过只有毕炜和参谋部的人知道罢了。
毕炜站在旗舰“海权”号的甲板上,暗暗感叹自己的理想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他身着便服,肩披黑色披风,腰间别着宝刀站在船首甲板上,真是威武非凡!
当毕炜挥出手臂,指向前方的大海之后,所有的船只都同时打出了“出发,航向交趾”的旗语。身边的刘武不禁喃喃自语道:“这是伟大征程的第一步!”
此时站在港口送行的众人,也轻轻说道:“这是伟大征程的第一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