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贸易与私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是说在汉桓帝永康元年(168年)谁在交州风头最旺的话。那就当属琼海了。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地方到后来一举成为盐业大鳄。最近又以三千人在半年的时间里剿灭了朱崖洲的黎人。更令人吃惊的是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竟然在南海合浦苍梧九真交趾日南桂林七郡同时开了十三家商号。而这家叫“礼和”的商号经营范围更是大的出奇。从寻常的布匹,木材,食盐到各种奢侈品。甚至还有百炼精钢。面对如此迅速崛起的琼海所有人都在议论着那个琼海的公子,统制毕炜。
进入十二月后,琼海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动。
至于商业方面。毕炜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就是在明年春季之前在南海合浦苍梧九真交趾日南桂林七郡同时设立商行经营范围包括粮食、布匹、食盐,铁器甚至军用物资。这个计划一出就引起了手下骨干们的巨大反应。在此之前毕炜一直要求琼海在商业方面在大陆要保持低调。但眼前的计划如果实行对交州商界无疑是个重大的冲击。毕炜对此的解释是琼海由于实际上征服了整个朱崖洲。现在琼海的名声大振。再保持低调已经没有意义了。当然对于毕炜的这个决定大家并没什么异议。特别象刘武他们这些交州本地的骨干更是赞成这个计划。再由毕炜做过详细的分析计算后他也认为琼海完全有能力完成这个计划。于是在十二月整个南方商界迎来了一场从所未有的风暴。
行政方面,集中力量建设石禄琼海地区,初步建设三亚临震地区(三亚在汉代设临震县),其他地区实行八旗制度,派人去大陆,向汉朝寻找一个合适的名号。
军事方面,由于火器的小范围使用,原有的军队编制已经不适应了。毕炜之前确立的编制本来就是个四不像,是三三制和五五制的混合体,上下指挥和协同中暴露出很大的问题,他知道古代军队之所以下级建制不健全,是因为在战争中用不上复杂的编制,军队缺乏甚至没有战斗中的机动能力,战场上军队排成巨大的阵型,士兵只需跟随他人前进或后退,平时的训练也不好,就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精确的战场控制。而像秦军和罗马军团,他们的胜利来自他们的下层编制和良好的训练,使得士兵拥有在战场上极佳的机动能力。
汉军的下级编制十分完善,汉军的编制是部曲制,在领兵将军之下设部、曲、屯、队、什、伍的组织系统。部是汉军中的最高一级编制,部的主管军官称校尉,官秩同于太守,出征作战时受领兵将军指挥。曲隶属于部,长官叫军侯,地位相当于县令。屯置屯长,队设队率,什伍是军中最基层组织。这套军事组织体制常年设置,战时则由朝廷任命将军予以统帅,出征讨伐。
隋唐军事制度最有特点。盛唐的赫赫军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完善的、运行良好的军事体制。唐朝军权集中于中央,由皇帝亲自掌握。尚书省下辖的兵部,为国家日常军务统理机构,其长官为兵部尚书。贞观十年(636年),对北朝以来的府兵制度进行重大调整:府兵为国家基本的常备军,平时隶属于十二卫和太子东宫六率,其中左右卫领60个军府,诸卫领40-50个军府,其余隶属东宫六率。每卫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每率设率一人,副率二人。平时负责管理府兵轮番宿卫诸事,战时经皇帝任命,率领从各府调集的府兵出征。‘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新唐书•;兵志》)重大军机要事由政事堂举行的宰相会议辅佐皇帝商决,兵部负责武官的考核、任免,军队的编制及轮换、甲仗、厩牧、图籍等事务。
府又称军府,是唐朝中期以前基本军事单位,其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构思向来为人们所称道。太宗时,军府又名折冲府,兵员达1200人为上府,1000人为中府,800人为下府。每府置长官折冲都尉一人,副长官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全国最多时共设634府,兵员达60万人,主要分布于作为政治中心的关中、陇右、中原等地。
罗马的重步兵军团编制亦是十分完善,但是他在面对骑兵攻击时十分脆弱,因为它缺乏骑兵协同,然而他的好处是适合小国寡民,公元前100左右,罗马对外一系列战争使其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但实际上此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罗马军团早已丧失初期那支百战百胜的军队的威名,素质下降兵源不足,对外战争屡战屡败,这时候马略又对罗马军团进行了改革。
为了加强兵源,罗马从征兵制走向了募兵制,士兵真正成了职业兵,军团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在旧的三列阵列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种新的三列阵列,最主要的是不再按照士兵的经验能力来布置阵线,因为这个时候士兵都能得到良好的训练,每个人都基本差不多。
这就是棋盘式的阵列布置,实际上,我们常听说的罗马军团是指这个时期,这和这之后的恺撒等等一系列著名人物有关,因为大家都对那段历史感兴趣,所以提起罗马军团,也是指这个时期。
新的三列棋盘布置,第一线配置了4个联队,二、三线三个联队,每个联队600人;每个联队中的连队并立着,每个连队是200人;每条线右翼是后备兵、中间是主力、左边是枪兵,一个军团的人数大约是6800人,传统的第三线后备兵被取消了,武器装备也得到了统一,标枪和重剑成了制式装备,而长矛则基本从罗马军团中消失了。但其对轻步兵和骑兵的运用,还是没有什么重大的变化。
但是这些只是对于罗马军团的屡次变革的一个总结而已,废除了老式的指骨组织,长矛完全的从军中消失,军团里的兵种组合也更有更大灵活性,可以看到每支联队里含有各种类型的兵种,战线也不完全是规定三条,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组。军团有10个联队组成,每个联队600人,每个联队3个支队,每个支队200人,分为两个百人队,其指挥系统也有发展,每个部队都有一名指挥官,而下级指挥官将完全服从于上级指挥,这种形式与现代军队有很大相似之处。

罗马人的这次改革使得罗马军团的协调能力达到了一个高度,细分的编制和体制,加上使用军旗来分别队伍和发出信号,大大的加强了其庞大的军团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更利于指挥。而建立的这种隶属上下级的关系,还能使得各单位在战场上能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再加上一贯的严明的纪律和良好的训练,使得罗马军团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最先进的军队,打个比方,其布于侧翼的步兵支队,其任务可能就是对攻击侧翼的敌人进行防御,不必等到将军下达命令,支队的指挥官就能自觉的改变队型,进行防御——这样,罗马的指挥官们对侧翼的顾虑大大的减小。
所以不要对西方军事学家对罗马军团的偏袒的称攒耿耿于怀,其实并不是罗马军团的战斗力如何,而是其编制的军团的理论对后世的影响,的确,罗马军团最终的组成方式带给后世军队非常多的启发和借鉴,这点与我国的孙子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现代战争的最高境界的道理一样。马略提出的这种联队制的军团结构,仔细看,就发现其实与近代的师级编制是非常相象的。
但是罗马人不重视其他兵种的发展,过于依靠自己的步兵战术,使得这支当时编制最先进和最合理的军队却在安息遭到了惨败。
之后,鼎鼎大名的恺撒成了罗马的执政官,这个时期罗马经历了不少次战争,比如征服高卢的战争,期间罗马军队的骑兵只能用表现糟糕来形容,这也难怪,罗马人对其优秀的步兵太过于自负,天才恺撒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骑马的高卢人在重步兵面前一败涂地。
罗马人几乎坚信他们的步兵会击败一切敌人,尽管与迦太基的战争让罗马人接受了马其顿的合成军队的理念,但仍没有把骑兵和轻步兵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西庇阿的对战术的改进似乎也没给罗马带来什么,因为自亚历山大之后,衰落马其顿帝国根本就不是罗马的对手,罗马的步兵在地中海确定了自己的无敌的地位,罗马人更多的依赖盟友提供骑兵,而自己却根本没有发展这一兵种,但盟友的骑兵往往并不可靠,这也为日后罗马军团的衰落埋下了隐患。其实罗马的成功更多依靠了其战略的成功而非其军队的强大,一旦没有这种出色领导者,这支其实看似出色的军队根本不是强大的敌人的对手。
到了罗马的帝国时代,大约公元三世纪,传统的三列法被改成了两列队法,每列5个联队,联队排成6——10个横列,第1列是老兵组成,2列是穿着轻甲的弓箭手和精锐枪兵,2列是轻装的年轻的弓箭手射手和枪兵,4列是有盾牌的射手,5列是弩炮手和投石手,6列是装备精良的步兵,1、2列将担任主力,通常站立不动,3、4列负责发起最初的进攻并引诱敌人,而后1、2列与敌人交战,5、6列最为最后的预备兵,等到最后时刻投入战斗。不过这这时候罗马帝国已经走向衰败,而且无论怎么改革,都跳不出以前带给他们辉煌的这种战术框架,不幸的是时代在进步,各种各样的战术也在进步,骑兵有了马镫之后,其冲击力再也不是这种散位站立的阵型所能抵挡的了,因此,当时有维亥提阿斯提出恢复纵深密集方阵,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到了罗马帝国后期,面对周遍的悍勇的以骑兵见长的蛮族,罗马人不得不大力发展骑兵,军团中的核心重步兵渐渐失去其地位,让位于骑兵了,这不能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早期罗马人不重视骑兵,因为他们的步兵曾经雄霸地中海一时——自从马镫出现后,骑兵成了各**队中重要的突击力量,罗马人如果再这么故步自封下去,那么早该消亡了,实际上,罗马军团自从败于安息之后,其已经开始衰落了。
这时期的罗马军团的骑兵主力也是一些蛮族和外族人,骑兵的数量占到整个兵种比例的四分之一,而恺撒时期这个比例是十分之一。并且从轻骑兵开始向重骑兵发展。罗马的军事建筑工程水平及规模也得到了发展,比如传统的筑营技术。
帝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却掩饰不住罗马步兵军团的衰败,日尔曼成功的摆脱了罗马的统治,非正规军将罗马军团杀的大败;犹太人的起义足足进行了7年,将罗马人弄的焦头烂额。
到了公元3世纪,庞大的帝国终于出现混乱,罗马军团彻底的败给歌特人的骑兵,古老的方阵和军团战术终于到了走下历史舞台的时候,骑兵最终无可非议的被证明成为战争的主力,在新的战术出现之前,挥舞短剑的罗马士兵根本就无法抵挡新式骑兵的冲击。
罗马军队的机动性是非常出色的.但这是以其背靠地中海为背景的,古罗马的大规模军队调动每每通过海上实现,比如征服迦太基,屋大维-安东尼之战等等.罗马步兵的机动,标准是一天40英里,对比曹操追击刘备虎豹骑一昼夜行军500华里,这个区别就太大了.毕炜背后可有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北部湾,因此可以弥补其重步兵军团机动力不足的缺点,在交州沿海投送他的陆军兵力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南部中国却少有威力的骑兵,当年孙策统一江东手下才有三百骑兵。
新的建制由此拍板确立,新的编制是十人一什,五什一个中队,五中队一个大队,五大队一千二百五十人,再加上直属一个中队五十人共一千三百人为一个营,五个这样的步兵营构成一个军团,在可以预计的将来不会有多个军团存在。军团有自己的旗帜。
现有陆上军力是一个不满员的军团,和几支装备抬枪和火药包的独立火力支援分队,一只有五十匹马的独立骑兵队,共计六千人。海上兵力是装备了十门抬枪的四桅私掠帆船八艘,水手共计六百人。
这点兵力,已令脆弱的琼海经济喘不过气来,此次大举向大陆发展,也是经济决定战略。
注:本年度赵云张飞出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