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军营见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们的环首刀,好像和一般的环首刀不大一样啊。”刘武惊讶的道。他打算在东一庄过一夜,在去营房的路上,他看着来来往往的士兵,观察了很久,终于对诸婴问道。
“是的,这些刀是公子在环首刀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大秦国的设计,比以往的老式环首刀威力更大。”由于毕炜深知汉代的环首刀还是要改进的,便按照唐刀的样子重新设计了环首刀,在尚无马鞍和马蹬的骑兵眼中,那粗犷有余细致不足的直窄刀身蕴含了前所未见的凌厉杀气,毕炜对环首刀的改进就是增加护手,并没有如后世一样取消了刀柄端的圆环,历史上这个转变自魏晋始至唐成熟,但这已经使环首刀再无法称为环首。毕炜的本意是想借罗马之名用现代马刀的样式设计了新的战刀,但他除了雪峰刀的名字来例外,对于马刀了解也不多,害怕误人子弟,未来这些步兵也不可能要升格为骑兵,所以他们亦必须从马刀练起。所以无奈之下,搞了这种环首刀升级版出来。
“如此威风,不知道诸营长是怎样训练出来这些战士的?”刘武在训练场边看了会训练,大加赞叹,又问道。
“按照公子写的训练大纲,先练他们的队列。队列实际上一句那么简单“令行禁止”。而这也是战场上一条最基本的生存法则。试想万一不听号令,一人逃跑,那将动摇整个战线。第二第三周,我开始不厌其烦地教新兵们队列。反正他们不懂,你怎么教他们怎么学,我还让不用干活的方明,张旺帮忙,毕竟他们都经历过公子在日南郡的军训。这个阶段,这些从来没有军事经验的农民训练起来很费劲,不过我从里面发现了几名表现好,进步快的的士兵,共有12人,我立刻让他们成为了各什的什长。”
刘武看着这位谦逊的少年,心中甚是欢喜,当下和他谈起了军务。诸婴祖上是秦国都尉,家学渊源,果然名不虚传,对行军打仗的事情了如指掌,听诸婴言,他家传兵法10卷归结为四字尔:“风、林、火、山。”(此乃日本战国时著名大将武田信玄提出之兵法,但武田信玄实际上取自《孙子兵法军争篇》中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取其风、林、火、山四字而成)诸婴解释说:“风、林、火、山者,实为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这些都是刘武在兵书上看过的,但他对行军打仗不是十分清楚。诸婴进一步解释道:“风讲的是部队的机动性,林是指部队的纪律,火是指军队进攻中的勇气和迅猛,山则强调防守的韧性。”
刘武大喜道:“诸婴,你果然厉害,当日公子建立天驱,力排众议,选你为营长。我等都不服气,今日听君一言,果然是大将之才啊。”
诸婴道:“这算什么,公子的识人之术才叫厉害,他挑选的人,哪一个不是人才?”
刘武又问:“你刚才所说的是队列训练吧,那么公子所说的战术训练和日常训练呢?”
毕炜知道古代军队组织纪律从来不够严密,秦横扫天下,军队的纪律和赏罚分明是胜利之根本。中国历代秦朝军功最盛,农民或平民可以通过军功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他对这种军功爵多有不喜,便在决定在天驱立军之初,就学习罗马在军队中建立严格的制度,用荣誉来鼓舞士兵战斗。
在建立天驱的初期,经过三天的努力,毕炜制定了一个初步的制度《军人条例》,从纪律到操练到行军、扎营、作战等凡想到的问题进行了规范。虽然没有罗马军队的“十一律”,没有规定军队在打仗中出现溃逃现象,溃逃士兵以班为单位,每十人抽出一人斩首惩罚。但是毕炜把这部条例下发众人讨论时,众人都觉得太过宽大,便恢复了十一抽杀律。
毕炜等人最终达成的意见是,随着以后经验的增加《军人条例》可以随时进行增减。记要制定之后,通过标统传达给大队长,再依次传达下去。由于大家智力理解能力的问题,要求2个月之内所有士兵都会背诵。知道后再在以后行军打仗中融会贯通。
诸婴慢慢的道:“士兵在两个月的队型操练结束后,就拉到野外进行行军和训练。这其中将对战地进行三次没有武器的行军野营拉练,特别对万泉河两岸以及市路周围的山岳进行实地行军。”
刘武笑道:“我想了起来,两月前你们搞了一次拉练,闹出了个大笑话,是吗?”
诸婴恨恨的道:“从一开始,公子就向部队各级军官强调侦察的重要性,特别是险峻危险的地形会特别派出斥候侦察。我给各级军官一句忠告是:没有斥候,不许前进一步。从此以后这成为我军行军作战的首要格言。
第一次野营拉练,我们的武器非常简单,以前有兵器的就带上,没有的就削尖木头做兵器。所以我们这支队伍衣服不整,兵器也很混乱。但我们不时教他们唱一两首军歌(都是毕炜根据古代的边塞诗词改变的)。而且大家都知道天驱是为了什么,所以队伍的士气还不错。

在行军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急行军,埋伏,冲锋、撤退、仓促遇敌、布阵、搜索、扎营、夜袭等9个《条例》中规定的步兵训练内容。由于我们强调了军士和什长的作用,所以这样一支两个月前还都是老百姓的军队,在许多方面已经像模像样了。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东北方向的斥候回来报告,发现一群土著。我突然感到有些紧张,因为之前走过一百多里地除了偶尔看到的野兽,连个人毛都没有。我命令部队停下来,形成战斗队型,由张旺带领占据一座小山隐蔽。
我带着方明和一个什前去查看,我们在斥候的带领下又走了半个时辰,终于看到了那名监视的斥候。我们徒步走上山坡。顺着斥候的手指,我发现越过一个山谷,在对面一座低矮的土丘上发现了几十个土人。只见那些土人带着弓箭,我们观察了一会,认为不会有太多的危险,就命令两名斥候继续监视,有进一步的情况再报告。但是那些土人已经发现我们了,我们见事情不妙,又害怕走漏消息,便匆匆带领三百兄弟从林子里摸上去,想干掉那些土著。”
诸婴回忆到这里也笑了起来:“谁知道我们还没摸上去,就一个个掉进陷阱里了,好容易冲让去,就见公子铁青着脸,将我们大骂一通。”
刘武嘿嘿的道:“队列训练虽然在这次远行拉练中显示了效果,令行禁止四个字已经能基本做到。看到这点我非常欣慰,因为在军旅中这四个字是一支强兵的基础。但是,诸婴,你的战术到哪去了?冲上来的时候,为什么不先侦察?”
诸婴也笑了:“不错,公子就是这样说的。回来之后,我们确定了两件事情,第一将这种远程行军制度化,特别是以后带上全副武装和辎重之后,每两周要进行一次,不仅仅向北,还要向东向西;第二,将预警圈向西北推80里,将这里面的地图全绘制出来。”
刘武道:“我听说说公子研究了个乌龟阵,你们也训练了,是吗?乌龟怎么样?”
诸婴用手指向一侧的训练场,道:“那不就是吗?”
刘武向那训练场上一看去,便哈哈大笑:“果然是只乌龟,老夫还没见过这样的乌龟呐。”
只见很多盾牌叠在一起,士兵们躲在盾牌里面,不是只乌龟是只什么?罗马的乌龟阵(Testudo)是这样一种阵式,即军队进攻尤其是攻城时,战士并肩前进,将盾牌高举过顶,防御敌方矢石。,讲究队形和正面的杀伤力和防护力,几乎没有太多的战术机动能力。
毕炜看着刘武乐开了花的样子,道:“这种乌龟阵,实际上是从鱼鳞阵中化来的,只不过后面的士兵把盾牌挡在头顶上,你不要小看这一变化,这一变化的背后,可就要求士兵们的战术配合和默契,一般的兵,还练不出这只乌龟呢”
他又道:“老刘,农具和兵器的比例是七三开,每造两把农具才造一把兵器。太慢了,能不能增加兵器的生产量呢?”
刘武摇头道:“不行,现在抓紧生产,又要准备造船。你们军队,就先苦一苦。”
正说着,刘武只觉一点东西落在自己的肩头上,用手抹了一抹,原来是一小撮鸟粪,他抬起头看了一下,叫道:“诸婴,你营里拿来的野鸽子?”
诸婴笑道:“这鸽子不是野的,是家养的。本来是野的,但上次公子来军营视察,头上落了鸽子粪后,就不是野的了。”
刘武道:“你不说我也知道,公子见到鸽子,便想利用鸽子通讯了。”
那日毕炜正在校场视察,正指挥大家组织结阵,突然一小撮东西掉在肩头上,毕炜一摸,靠,敢情是鸟粪,真倒霉。下面的兵士已经一阵哄笑,抬头一看,正要发作,只见是两只鸽子停在不远处榕树的树枝上。
这汉朝的鸽子与现代的没什么区别,看见它们可爱的样子毕炜的火就灭了,回头招招手让大家休息。这鸽子触发了他一个想法,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也不便,这鸽子能否当信鸽用呢?
他不但不恼,反而对士兵们问道:“大家可知道这里有谁饲养这种鸽子的。”
下面的士兵又是一阵哄笑,旁边的诸婴面子上有些挂不住,连忙制止大家。对毕炜道:“公子,这种鸽子历来都是野鸟,倒没听说有谁在养。”
毕炜点点头,回到琼海后便和刘武说到这事,刘武还真寻了两个会养鸽子的人来报告,问了几句,毕炜立刻跟他们详细介绍这鸽子的远距离通讯能力。便让这两人到军营里来养鸽子。
诸婴叹道:“公子真是奇才,无所不通,这想到用鸽子通讯还是小的,那石禄的钢铁才是大的呢。谁能想到,钢也是能那样造出来的。”——
这几章是为了从侧面交待以前省略的一些东西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