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海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在钱的份上,老黄果真办到了,临走的时候还好心将他送上船。已经到郡兵报好名,穿着一套新发的红色军衣的诸婴也来送他,汉朝的军衣原本就很宽大,穿在这个瘦弱的少年身上,更加显得松松垮垮,没有一点军人英武勇猛的形象。
看着诸婴恋恋不舍的样子,毕炜很欣慰,知道没有白交这个朋友,脑筋一转,电光火石,他突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把开山刀送给他。
不是因为自己很喜欢这个小孩子,虽然他自己也相信这个理由,而是穿越小说害人,他存在收服这个少年做小弟的企图啊。
他读过的穿越小说和设定中,穿越初期,除去王霸之气这种操作难度比较高的手段外,主角只要豪爽些大度些,肯花钱肯舍得,必然会收到忠心耿耿的小弟。
喵喵的,这小鬼拿了自己的刀子,却连一点作自己小弟的觉悟都没有,他还是要去郡里从军,只不过说了几句好听的话。
一声吆喝,缓缓的启碇升帆,诸婴在码头上大喊道:“大哥保重,我会去找你的。”
毕炜只有苦笑,他这趟旅行的终点站是洛阳,日南以后是不会回来的。这个时候交通这么不便利,两人以后恐怕再也见不到了。在自己漫长的旅程中,诸婴不过是一个路人甲。
想到自己就这样把珍贵的开山刀送给了路人甲路人乙,他只有暗自提醒自己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船离开港口后,并没有深入远海,保持在可以看得见海岸线的地方向北航行,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还不很发达,外海远航还不很安全可靠。由于尚未掌握季风规律,船只在远海及越洋航行时,史书记载说每“苦逢风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又由于单纯依赖天文导航,“唯望日月星辰而进,若阴雨时,为逐风去,亦无准”。但是沿海岸航行又经常遭遇礁石漩涡,航速也比较慢。这艘船在可以看得见海岸线的地方向北航行,可以说是既能够避免远海的风浪,保证船只的安全,又能够最大程度避开沿岸的礁石,获得较高的速度。由此一点就可以看出,船长是一个老手。
而到了晚上,船就开进某个隐蔽的港湾,下锚修整,水手们上岸寻找泉水,在沙滩上支锅做饭。从水手们寻找淡水的速度和沙滩上点点篝火痕迹来看,这些港湾并不是临时寻找的,而是长久以来水手们就在此过夜的据点。
“这些地方条件很好,怎么没有人长期居住?如果有条件的话,在此地方建立港口或者据点,不也是很好么?”
这艘双桅船并不大,只有一千料大小,但还真是从扶南回来的,拉着满满一船的丁香,五个船舱几乎都塞满了,晚上人们就睡在丁香袋子上面。每天只有停船后才可以吃到热饭,伙食却不差,吃的是鱼干和稻米,也有刚刚钓上来的鲜鱼换口味。喝的是米酒,船员们还用木箱种植着葱蒜,为单调的饮食提供微薄的蔬菜调剂。
船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南海人,满脸的大胡子,由于长年海上生活,此人脸膛红润肩膀宽阔,手上总是抚摸着一只十斤重的花猫,在毕炜看过的影视作品中,西方船长都有着小猫小狗之类的宠物,有的海盗船长肩膀上还立着大鹦鹉或者大猴子。想不到汉朝的船长,也是养宠物的,看来古今的船长,都是有共同之处的。
这只花猫也颇有灵性,每每海上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异样,它走进船舱再也不出来,船长就命令水手准备防范暴风雨,果然,不出一柱香的功夫,乌云密布,大雨磅礴;而当它从舱内出来,在风雨里面梳洗自己毛发的时候,风暴就要很快退去。
“好灵的肥花猫啊。”在亲眼目睹了两次之后,毕炜不由得啧啧称奇。
船上一共一百二十六个水手,他们中间有汉人有越人,也有南洋的马来人,个个肌肉发达,性格直爽,干起活来很卖力,常年的海上生活都把他们塑造的十分矫健,爬起桅杆和缆绳,就像猴子一样灵活。
搭船客一共有六个,除了毕炜以外,都是胡人,他们高鼻深目,留着短短的胡子,蓝色的眼睛闪着狡黠之光,一个五十多岁的秃顶胡人明显是首领,一个四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像是二把手,一个年轻人,这三个人经常聚集在一起商议什么,而另外两个三十多岁的,明显要比那三个人强壮,总是习惯性的跟在那三个后面,看起来像是保镖。尽管是在热带,他们还是穿着大袍子,两个保镖模样的还佩戴着大弯刀。
船上无聊透顶,毕炜便以猜测这些人从何处来为乐趣。
他们自己人说的话语速很快,经常出现艾里份``巴问`塔问`撒问`基木`哈问`哈问一类的音节,而且单词的重音基本上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毕炜据此猜测他们是阿拉伯波斯一带过来的。
这些人如何从波斯过来的,这是令他最感兴趣的地方。
“我也不知道这五个鬼佬是怎么来的,我们在扶南地方遇到一条他们的船,那条船奇形怪状的,是从很远很远的西方来的,他们中间有人会说我们的话,过来问我们有没有看见他们的一条船。我们哪里看见什么鬼佬?他们便给我们金子,求我们带他们到汉朝来。”一个水手对他道。

另一个水手说:“这几个鬼佬会说我们的话,他们说他们的同伴开着船向北方来了,他们是来找同伴的。”
所谓“我们的话”,是海上人一种奇特的混合语言,汉语,各种土语,马来语成分打碎了混合在一起,往往上一句还是汉语,下一句就变成扶南某个地方的方言。也只有这样的语言,这些水手才能和各个地方不同语言的人做生意。后世的东南亚,水手们也操着一种汉语英语葡萄牙语马来语混合的水手语言。
毕炜不会傻到用英语去问候这些人,他学了一些水手语言,诸如“你好,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类的。
开始两天,毕炜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交流机会,到了海上航行的第三天中午,一次遇险才成全了他。
“船长,正前方发现漩涡!距离五十丈!”瞭望手大声叫道。毕炜用望远镜看过去,却看不见海面有任何异状。
“是暗涌!向左,向左。”船长命令舵手用力扳舵柄。
“所有人注意,用桨划,用桨划。”尽管是帆船,但船甲板上还是备有大桨。
“你们这些鬼佬,还有你,也去划。”船长指着六个搭船的人,毫不客气的命令道。
毕炜和这五个鬼佬就这样在划船中熟悉了起来,随着时间的增加,双方就渐渐的熟悉起来,用着水手语言配合着手语,双方都能听明白对方的意思,也可以勉强交流了。
在第十一天的下午,毕炜和五个鬼佬闲谈,说完了天气,那个老头突然道:
“亲爱的毕,你一定想知道我们是哪里人,其实我们是来自遥远西方的商人,他们都是我的同伴。”
“遥远的西方?”
“是的,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找寻我们的兄弟。”
毕炜哈哈大笑:“这里是大汉,怎么会有你们的兄弟?”
那个老头眼光一闪,“我们的,兄弟,为了,国王的慷慨赐予,来到东方。”说着说着就说出一连串他的语言,见到毕炜听不懂,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很抱歉,毕,我不知道水手们的语言里面,我的话应该怎么说才好。”
“在东方,刀剑都是直的,我很好奇你们的弯刀,能不能让我看看呢?”
“当然可以。”
这把刀呈长弯月形状,刃体较宽而下部近尖锋处特别放宽,并加划两道血槽,刀把是直茎弯头直形,护手均做成斜扁长方十字形。
毕炜惊讶的发现弯刀上面有着像夜空中的繁星一样漂亮美丽的花纹,指尖可以感觉到那些横行脉络常呈数十层云梯形。
他并非是不识货之人,看到这把弯刀,也就明白了对方的来历。
“你们是从帕提亚来的么?”他把帕提亚三个音节咬的特别重。
“帕提亚?波斯?天啊,你竟然知道帕提亚人?是的,我们从帕提亚过来。”那个年轻人欣喜道。
“毕,你怎么知道帕提亚这个名字的?”老头满脸的错愕。
“因为我去过罗马。”
此言一出,五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毕,你可真令我们惊奇,你说你去过罗马,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炜嘿嘿一笑,“我真的去过罗马,大斗兽场,马车赛场,台伯河上的大桥,跨越七座山丘的引水渠,奥古斯都的祭坛,灶神祠堂,大理石的城市,铅质的青色屋顶,远远看过去如同海洋的颜色。”
“我也去过亚历山大里亚,巨大的灯塔,优良的港口,庄严的图书馆。”
“真的不可思议,你竟然知道这些东西。不过你也是听人说的吧,你根本就不像一个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人。”
“那么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究竟是哪里人?你们不是帕提亚人,爬提亚人很少关注海洋,你们也不是罗马公民,因为我没有听到你们说拉丁语。你们是叙利亚的希腊商人吧?”
“愿雅典娜保佑你,毕,你真是聪明的人,我喜欢和聪明人说话,我叫菲力,这是杰肯斯凯和胡林,这两位是我的俑兵,达里和保罗。我们虽然不是罗马公民,但是我们确是自罗马帝国而来的商人。”
这些希腊鬼佬究竟是干什么来的?就在第十一天的夜里,毕炜苦苦的想着,回忆着历史书上一切相关的材料,突然之间,他兴奋的大喊起来。
“大秦国……与安息、天竺綵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綵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至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瑇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大秦又名犁靬、海西,是古中国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它很早就想与中国交通,但为当时垄断中国与西方丝绸贸易的安息所阻,东汉桓帝时来的使者,很可能是借用大秦王名义谋与中国通商的罗马帝国东部的商人。”
“今年就是延熹九年,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借用大秦王名义谋与中国通商,罗马帝国东部的商人,至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瑇瑁。莫不是我赶上这件事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