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安定海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济颠覆下,大多数三韩部落都以一种欢迎的态度面对大汉的兼并,有的人是心甘情愿,有的是无可奈何,更多的底层人民则是无所谓: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生活才是值得操心的。
那一年三韩的流行语就是:“咱们也是汉人了!”
冬季,孙坚一直忙于种种事务,第二年春天,他把军队的大本营从仁川迁往处于辰韩中心地区庆州,就是在那一带,到了西历三世纪左右,百济部统一马韩,新罗部统一辰韩。
孙坚将军队主力调到那里,是为了更好的对表面恭顺的辰韩进行威慑,同时征召辰韩兵力进攻北方,即乐浪和辰韩之间那一块空旷的未归化区域。
那一块地区人口众多,他们仗着大山的险阻,长期以来一直骚扰着汉朝乐浪郡边境,对于南边正在进行的兼并三韩,也是相当的反对。
海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终于将舰队开进了这个大半岛东面的乐浪海(日本海),并且特地建造了一批平底船,以便适应那一带海岸的浅滩和暗礁。
孙坚得到这支平底船队的帮助,成功地在反对者被后进行了两栖登陆。然后他带着伍千士兵,沿着山脉的走向前进,来到一条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河流边,在那里遭遇到敌军主力,大约一万人:“野蛮人以为汉军没有桥就无法过河,就粗心大意的在对岸露营。”但是孙坚手下有着很多的山越士兵,他们都是天生的游泳高手。
这些山越士兵组成了一个大支队,过了河流,出其不意的向敌人扑去,几次从侧翼坚决的进攻打垮了敌军。
孙坚很快的撤退了,他不想在荒山野岭里面浪费自己的军队。回来之后,他开始鼓励自己的手下迎娶三韩女性作妻妾,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融和。
然而就在这中间,发生了可怕的事情,马韩的一个大部落首领去世了,他生前已经指定了继承人,但是情况并不如他所愿那样发展。
孙坚下令将他的部落解散,并设立一个县,因此他派出刚刚结束讨伐的军队来执行自己的命令,以保证自己的命令得到贯彻。
在改土归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阻力,这些士兵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火气都很大,于是没有军官的命令,士兵就动手了。这个大部落受到很多军人的劫掠,私人财产也受到很大的损失,很多妇女被**。士兵的所作所为,就仿佛就在敌国一样。
马韩的部落是最大也最顺从的部落,如今对这支军队却怒不可遏了。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团结在一个汉名叫做金达莱的武士周围。附近的不令鲜人(三韩义兵)几乎都立刻聚集到他的麾下。压在他们心底的仇恨不可遏制的爆发出来。
这金达莱的动作还不限此,当天晚上,头领们云集本部开会,商议下一步计划,这帮牛鬼蛇神平日见了老酋长,那是万分恭敬,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现在却是乌烟瘴气,吸烟的吸烟,吃瓜子的吃瓜子,大声喧哗有之,小声议论有之,金达莱却根本不在意,只是示意大伙儿先静下来。
效果实在不好,大家还是照旧!这些人开会,除非有一位能让你心服口服的领导,从来是向他拖延的,结果足足拖了半个小时,金达莱终于让大伙儿静下来了,不过下面仍旧有小声议论。
金达莱背靠着地图,大声说道:“老首长抛下我们走了,可咱们马韩这几万弟兄,几十万民众却还要吃饭,今日请大伙儿,就是商议商议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怎样才能将万恶的汉人赶出去?”
他的一个手下第一个站起来说:“还能怎么办?按金大哥说的办便是……”
马韩处在百济的位置,是四战之地,只能向外进攻,借机席卷三韩,若是坐守只能眼看着失败,金达莱早有联合韩军向外扩张的计划,只是汉军兼并三韩打乱了他的计划。
不过老酋长还是拟定了作战计划,如果他不死的话,下个月就带领兵出征了,至于他的目标,恐怕会出乎所有的意料之外。
大邱是三韩重镇,马韩只要稍有攻击行动,就会受到孙坚的攻击,辰韩更有数万之众,而目前辰韩是站在汉军一边的。
可金达莱却毫无惧意,他早有准备,大邱的汉军都被调到前线剿匪了,一时半会回不来。
只要他率部南下,早有联络的当地义士必会群起响应,而当地常驻的卫戍部队不过几百人而已,马韩数万大军若不能一战而胜,他怎么有脸去见三韩的勇士。
至于孙坚的攻击,他金达莱也是胸有成竹,汉军是天下第一强兵不假,可是他也有一万义兵弟兄尚未动用,何况他早有妙手,辰韩这帮人拆台绝对在行。
至于下一步的行动,金达莱早有北上仁川作战的计划,仁川周边的殖民地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有不少好东西,似乎也该换一换主人了,当地驻军都是新兵,不经战阵,战力颇弱,而且他在仁川布有内应,自然有十足把握。
只要他拿下三韩大半,再加上已有地盘,自然是可以进退自如,而且还把汉军截为南北两段,到时候联合起辰韩对抗孙坚,且看那时之韩国到底属于何人?
金达莱的这个计划,事实上风险很大,但是多年之后孙坚还是佩服他的魄力,至于成功的把握,按孙坚的说法:“当有六成以上……”
只是一个头领马上把这个计划给否定了:“不成!仁川方面经营多年,守卫坚固,我们没有一战而胜的把握!何况只要我们一动手,大邱方面就立即会向我们进攻,马韩中心地区肯定失守,马韩是我们的根本,决不可有失!”

他这一说,大伙儿本来对攻打仁川就没有多少信心,当即决心不再坚持攻仁川,非但如此,接着大伙儿可以选择的方向就只有两个方向,辰韩是自家弟兄,弁韩也是直系地盘,于是有人大呼:“专打大邱……”
马韩人最喜欢无理由之反对,当即有人大叫:“打釜山!”
会议室立即炸窝了,为了打大邱还是釜山的问题,大伙儿吵翻了,大伙儿都有着自己的想法。
金达莱大声叫道:“不要吵了!”只是大家仍在大吵大闹,也没出个结论,最后大家干脆举起中指,亲切地慰问对方的家人。
金达莱后来也卷了进去,开骂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他把剑往桌上一砸,大声道:“停!”
十株香后,大伙儿终于停下来了,金达莱大声说道:“我决定了,全军打大邱!”
好!这实在好主意了,下面的人一齐赞个不停,最后大家一起黑了金达莱一把:“就数您的部队的战斗力最强,兵力最多,所以我们攻大邱城,而打援的重任非得要金总司令来亲自担当不可……只等大邱一下,我们全线出击,到时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在三韩全境的汉军一开始只有一万人,现在也只不过两万人左右,另外还有一支总兵力七千人的三韩志愿部队。这些部队一半在辰韩,一半在仁川郡,在大邱郡一带根本就没有军队。
作为马韩义军第一目标的大邱郡,那里是青州人聚集的殖民地,在一批青州家兵部曲的护卫下,青州居民立即开始撤退。但是马韩人已经发起进攻了,官吏、商人、种植园主们以及仍然效忠大汉的原住民发现自己和一小撮老兵已经处在马韩人的汪洋大海里。孙坚所在的辰韩距离他们有一个月的路程,依旧安全的仁川也远在一百里之外。
更可怖的是大邱远离海洋,一直以来南方军队进行的行动,都是一些海军战役,只有在海军的支援下,军队才得以取得进展。这次在三韩也是如此。远离大海,意味着救援的断绝。
面对马韩人的怒火,他们既得不到宽恕,又得不到救助,这座刚刚兴建的小城化成了灰烬。所有的人,无论是汉人还是汉化的当地人,都被那些杀红眼的义士所杀。在男女老幼毫无幸免的大屠杀后,所有的东西都被抢掠一空,也就在这个时候,自辰韩开来的四个海兵队正在前来的路上。
得胜的马韩人立刻出发,他们巧妙的设下埋伏,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四万对两千五百,将不擅长处于下风作战的海兵们打得落花流水,差点全军覆没。
在这个危急时刻,一只人们并没有寄予太高希望的三韩志愿部队化装成叛军,大摇大摆穿过战场,救出了海兵队。至于这些土生土长的三韩人为什么会在这场民族斗争中保持对大汉的忠诚,对于局外人来说,谁也不知道。
不过纵观另一位面历史,那些战斗力差,对国家毫无忠诚的宋军,摇身一变成为敌国的新附军后,战斗力暴涨。那些明军剃了头发,杀起同胞来比满洲人还要凶残。我们就可以明白他们战斗力的来源了。
汉军失败了,还可以撤退,他们却无路可退。
胜利刺激下的马韩军队紧紧地追着这支败兵,一直追到辰韩来了。当金达莱的马经过队伍时候,马韩士兵都在乱起哄道:“大人好啊……大人可不要忘记我们啊……对,打到孙坚,我们要关双饷!还要每人发头牛做犒赏……”
金达莱也大笑道:“当真能打倒孙坚的话,人人连升三级!”
不过他是空头许诺,当不得真。
接下来马韩军队的矛头直指孙坚主力,这时候,孙坚身边有一万汉军,加上征召的辰韩部队,一共有两万人。孙坚得到辰韩军队的控制权后,立即在必经之路的一片森林背后的峡谷选择好阵地,打探到在不宜正面设置伏兵的一片平地上才有敌人,便命令汉军各部队编成密集队形,将轻装部队安置在两侧,使骑兵列在两翼的外围。
战斗只持续了一天,仅仅一天。
这是血肉横飞,决定胜败的一天。马韩的军队大约有四万,他们也摆开阵势,要一决雌雄。谁也没有想到会有和解的可能。双方都投入全部兵力,在众多的敌人面前,汉军终于凭借自己的纪律和技巧胜利了。
“那是一场辉煌的胜利,可以和昔日的战争相媲美。有些人说,我们杀死了将近四万马韩人,这毫不奇怪:他们的军队大多是临时汇聚起来的农夫,使用的也只是极度不专业的农具和猎人的工具,其他的大都是青铜武器,只有不到五千人有真正的铁制兵器。而我们自己有四百人死亡,受伤人数稍微多一些。由此,海东大定。”孙坚在阵中日记里洋洋得意地写到。
武士金达莱自杀,马韩人丧失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换来的是远比先前残酷的统治。孙坚现在要做的就是报复,从青州又开来五千援军,所有有敌意的部落都陷入刀光血海之中。但是对于马韩人来说,最大的打击是食品的匮乏,战前他们指望从汉军的仓库里得到足够的粮草,因此征集了所有的男子,把他们都投入了战争,田里没有下种。
但是三韩战事仍然在持续着,那些不令鲜人不同汉军进行交战,而是隐蔽在沼泽地里和森林里,想把入侵者拖垮,空手而归。
这些部落仍旧在战斗,不要求停战,也不求饶。
汉军将他们彻底的赶入大山深处。
就这样,最后一批幸存的韩国自由战士在薄雾蒙蒙的东部大山里自行消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