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安家隆中(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襄阳自古就是军事重镇,春秋战国时楚国设镇,大汉王朝成立时设县,在刘表上任为荆州刺史,襄阳代替汉寿成为荆州州城,历史地位达到顶峰刘表为八顾名士,很重视民间文化建设和民众生活,在其治下,襄阳休养生息,此时繁华仅次于许昌和丹阳,是大汉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刘基等四人漫步襄阳街头,看着民众生活安定,城市繁荣,游玩起来也是心情舒畅。
诸葛亮此时已说出要将南阳隆中的房屋和几亩田产送给刘基,刘基推脱不下,以代为管理接下了馈赠,同时将自己剩余钱财全部给了诸葛亮,钱不是很多,但足够诸葛亮在隆中至丹阳行多个往返。
“木兰贤弟,我向你说的入学做我同门,你考虑的如何?”诸葛亮看见妞儿被路边行商小玩意迷住注意力,乘机询问刘基。
妞儿的古灵精怪和蛮不讲理,徐庶和诸葛亮已有领教,感受深刻。两人已知刘基和妞儿不是亲兄妹,只是南岭同一越民部族的族人,妞儿和其爷爷对刘基有救命之恩,至于具体情况还是不清楚,但徐庶和诸葛亮皆看出了妞儿对刘基的暧昧情谊。
“孔明兄,不是我不想入学做你同门,能拜在司马微大家门下也是我的荣幸。”刘基说到这里,看了眼不远处的妞儿继续道:“只是我要养家糊口,种地、打猎才是我们山野之人正常营生,辜负兄台好意,对不住。”
徐庶怒其没有大志,生气道:“孔明,这家伙胸无大志,白瞎了一副好皮囊,你说再多也是无用,还是少些口舌,省得我越听越生气。”
刘基也不气徐庶言语冒犯,还冲其裂嘴一笑,弄得徐庶郁闷不已。
“哎!”诸葛亮叹了口气说道:“人各有志。我只是可惜了木兰贤弟的身手和头脑,种地、打猎,也不知道我将隆中田产送他是好是坏?”
“孔明兄勿要责怪自己,你这份大礼,小弟是感谢的紧。元直兄也别生气,难得我们还有几天相聚,愉快些还是要的。”
刘基说着向两人连连拱手,诸葛亮和徐庶只有无奈笑笑,两人认为刘基还是值得一交的朋友。
离开襄阳,四人步行回到南阳隆中。
一路上风景不错,山野的树木花草竞相绽露新绿、舌吐娇红,溪水涓涓欢唱,风都是清新的。刘基深吸了一口气,有大啸山野的冲动。看着刘基此举,徐庶和诸葛亮不得不无奈承认,此人天性如此,强求不得。
诸葛亮隆中田产都租给无地农民在耕种,看来刘基一时半会还是无事可干。闲的难受,也不知他会如何打发时间,这里可没那么多野兽让其打猎。
诸葛亮招集佃户,将刘基是新主人身份说了一遍,佃户们看刘基不是好相处之人,皆是惶恐。刘基连忙宣布“土地政策五十年不变”以宽人心,好了,这下真是“无地”可种,诸葛亮好笑的看着刘基。不过这事的处理也让诸葛亮更加认知刘基的仁厚,将田产送给他也算不错。五十亩良田,就算刘基不种地,收租也应该可以过得逍遥自在。

处理完田产,就剩下一些书籍需要安排。诸葛亮存书不少,本有些不舍,好在丹阳如今已是大汉文化胜地,任何书籍几乎都可在市面卖到,就挑了几本难得的孤本、奇书,剩余书籍也全部送给了刘基。不入学又无地可种,自己看书总可以吧?诸葛亮对刘基也算用心良苦。
“先生,崔先生闻先生回来,前来拜访。”诸葛亮书童跑进屋内通报。
还未等诸葛亮说话,门外一爽朗声音传来:“孔明,崔州平来访,为何不出门迎接?”随着话语,刘基就见一轩昂青年走进房内。
青年头带纶巾,身穿灰白布袍,身姿飘然。
诸葛亮此时正和弟弟诸葛均忙着收拾行李、那得空闲,见崔州平打趣自己,回应道:“脚在屋内,门在身后,不请就进可谓贼,你是雅贼,还是俗贼,自己招来。”
崔州平哈哈大笑,说明自己来意:“老师知你回来准备举家前往丹阳,让我唤你前去,有事于你。”
诸葛亮想叫刘基一同前往,看其架势,放弃了此念,和徐庶随崔州平而去。
当晚,诸葛亮和徐庶喝的酩酊大醉而归;半夜,两人醒来高歌到天亮。
二天,诸葛亮收拾妥当,带着弟弟诸葛均、书童,和徐庶离开隆中前往丹阳。刘基和妞儿一路相送至襄阳,在襄阳城外遇到崔州平在路边等候,他是前来相送徐庶、诸葛亮前往丹阳。
千里相送终有一别,在刘基和妞儿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诸葛亮、徐庶离开了襄阳。
回家途中,崔州平总是有意、无意观察刘基,让刘基有点莫名其妙。寻话来说,三句话回不到半句,更让刘基奇怪。好在到前村,崔州平告辞而去。
崔州平离去也让妞儿活泼起来,妞儿没注意崔州平奇怪之处,只是和其不熟悉未放开自己性格。
“木头哥哥,我觉得孔明哥、元直哥是好人。”妞儿说道。
“当然是好人。”刘基沉思了一下,问道:“妞儿,你说我去入学、读书,可好?”
“读书人心肠难明白,弯弯绕太多,你去读书,是不是想学一肚子弯弯绕糊弄我啊?”
“歪理不少。妞儿你说孔明兄、元直兄是否是读书人?他们是否是好人?他们是否爱糊弄人?你不会这么快就忘了自己刚说的话吧?”
刘基一连四问,妞儿无言以对,开始拳脚相加,武力征服刘基。
刘基哈哈大笑道:“我不入学读书也行,反正家中书籍不少,自己也有书可读。明天我要换个发型,头带逍遥巾,身着长布袍,孔明兄他们这样装束不错,我要入乡随俗。”
“拾人牙慧,不知羞。”妞儿总算逮到说辞。
回到隆中,刘基说做就做,换下自己长期穿戴的山民短装,一袭白布袍上身,头带逍遥巾,脚穿木屐,俨然一乡村先生。还别说,刘基这身装束到真掩盖了不少凶恶之貌,连面颊的伤疤都显得不是那么恐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