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火药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说中国从前没为制造飞机努过力也是不公平的。
中国十大元帅之一陈毅,在担任国家外交部长时说过一句话:“我这个外交部长,如果出国不能坐自己国家的飞机,地位就与别国的不同。”
后来中国大力开发运10,一方面就是为国家领导人提供座机,但可惜的是,造民航机与军机不同,运10如今面临着同红旗车一样的尴尬,做是做出来了,但既没能打入国际市场,更谈不上在市场上有地位可言。
殷翔在学习期间研究发现,如果把中国造不了大飞机完全怪政府,也是强人所难,飞机能不能造不是飞机制造厂一家的事情,它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关。比如说飞机的导航系统属于被封锁的关键技术,其中一个叫激光陀螺的光学部件要求玻璃墙体的膨胀系数为零,这个原理并不复杂,但前些年我们造不了这种玻璃,只能从国外进口。
如今中国的国力有了长足进步,像那种玻璃也都可以造了,而运7、运10这些飞机的经验也不是完全没有借鉴价值,如今要造飞机,最重要的一个定向就是,我们到底是照抄国外?还是自己从头开始?这个问题困挠了中国的制造业专家们很多年,今天它也困挠着殷翔,他的牙齿在嘴唇咬出两排深深的牙印。
在殷翔从美国回来前两个月,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向波音公司递出一张纸条:中国制造大型客机工业将于今年提上日程。
这句短短的话研究室向波音公司索价一百万美元。令人惊诧的是,波音公司毫不犹豫就付了,拿走了他们厚厚的研究报告。
对华政策研究室的预知能力从中美朝鲜战争开始就得到肯定,那时他们曾向美国国会也递去一张纸条:中国将出兵韩国。七个字同样索价一百万美元,但国会付之一笑,直到麦克阿瑟被彭德怀打得丢盔弃甲,他们才大惊失色,回头又掏钱买下了报告。
其实,以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量,造飞机的能力谁也不会怀疑,但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来为这一长期投资事业买单(专家保守估计是20年),才是中国方面犹豫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对于造大飞机的要求已十分迫切,二十年来,高科专项论证组对此反复论证,争吵不休,中国在造大飞机的路途上,实在遭遇太多挫折。80年代运10项目下马,中断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路途。而90年代与麦道90项目的夭折,也使得依赖国外技术的梦想破灭,如今,中国依然过着“用8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A380”的日子,这样的日子,中国还要走多远?
“5年!给我5年!”殷翔在与俞越海讨论时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5年内让中国大飞机打入国际市场。”
俞越海像天外来客一样盯着殷翔:“你知不知道军令状没做到是要杀头的。”
“我知道。”
“你不怕死我并不欣赏,你以为你那脑袋值多少钱?这可是上千亿的大投资。”
“但不能因为怕我们不向前走。”
俞越海沉默一会:“如果你能说服论证组的专家,再来同我谈吧。”
所以殷翔来到了深圳,他打开与会人员名单,这是一长串在业内如雷贯耳的名字:歼8副总设计师唐逸,运10设计师程不时,工科委李向南,北大教授谢既元、安腾亮,沈阳飞机制造厂副厂长何兴怀,以及对制造飞机最有发言权的第一集团和第二集团都有代表参加,其中还有殷翔有一面之缘的徐昌明……

此外还有外国人:波音公司市场项目高级顾问威廉•爱德华、中国公司副总裁雷柯•李,英国航空发展战略论证组菲利浦•康迪……
这是一场对中国航空来说跨历史的会议,由国防工科委组织,整个会议论证的核心有四个:
中国要不要在今年就直接上马大飞机干线项目,还是先支后干?
先发展军用还是先发展民用?
是自主研发?还是中外合作?
如果项目成立,是放在上海还是陕西或四川,这金凤凰谁都想要,是给中航一集团还是中航二集团?简言之,是放东方还是西方。
归结四来,四个争论:支干之争,军民之争,中外之争,东西之争。
以殷翔的青青年纪,不要说与会讨论,就是能列席这样的会议,都是他莫大殊荣,当组委会得知俞越海让殷翔这个“毛头小子”全权代表他参加会议时,差点大发雷霆,这简直是对工科委的蔑视。
就连徐昌明也觉得俞越海过份了,私下说你带他来列席可以,怎么把所有权力都下放了呢?要知道,他现在还只是个实习生,将来在不在你名下干活还不一定呢,何况,就算真是你的得力助手,你也得派个资深一点的,起码得年纪大一点的人来啊?
徐昌明被俞越海一句话顶了回去:“我就是要让这些什么也不懂的年青人来说我不敢说的话。”
想到飞行大赛时俞越海的嘲讽,徐昌明知道自己碰了钉子。
殷翔对俞越海完全放权给他也颇感意外,他当初只是打算提交一些个人意见让俞越海带到会上去,如今却要真枪实弹地面对这批航空业的元老专家,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能不能把报告提交上去,能不能使观点引起大家的重视,他心里可实在没底,万一最后是被别人撂在一边坐几天冷板凳,那可就有笑话看了。
这种压力不光是因为自己的资格不够,虽说人家都是大牌,可大部份中国人还是和自己一般心思,希望尽早让中国组建自己的大飞机制造班子,在这方面,不会有人给自己很多难堪。
但更重要的,这是一次开放式的会议,为什么要让别国公司人来参与,难道组委会不知道他们会提反对意见吗?难道国家不知道别的公司压根不希望你搞大飞机项目吗?当然不是,现在让这么多反对人物列席,就是要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工科委领导在开会前对专家们说了:如果你们在开会时都说不过人家,就别提在实操中能与人家竞争!
开放式会议就意味着将产生激辩,在会议没开始之前,殷翔就似乎能嗅到淡淡的火药味,天气虽然不冷,他却不自觉地紧紧衣裳,那种寒气是来自心头。
下车时,组委会的来人迎接,殷翔一下车,却看到接待自己的是熟人:“林露?怎么是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