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回 宗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日后,韩氏祠堂,拜师大礼如期举行。
薛常亮以韩孝廉的名义广发邀请帖,不少东平之士前来道贺。一时间,场面很是热闹。韩孝廉本来认为的自己会被真正的中华文化正统——大明人所忽视,不想,大明人反倒将子女送拜自己门下,原本那些少不了的小小自卑被满足感所替代,当然便是打心眼里兴奋不已着。
不过,薛常亮等众人也觉得稍许有些遗憾,那就是,大家所请的刘海山和政府官员们都以事物忙碌为由,未能前来赴约。心里倒是有些不快——这韩夫子至少也算东平有头有脸的人物吧,怎么着也得。。。。。。
薛常亮等人的不快很快被韩夫子的一席话宽慰了。韩孝廉不屑地道:“自古当权者不喜,好利益争斗,岂会与我等卖弄文墨者为伍?!”一席话,尽道韩孝廉与东平当政者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对于薛常亮等人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对方好像已经开始表明——东平的政治版图开始要划分界限了,其结果,自然是韩孝廉这个在东平举足轻重的人物要向己方靠拢来了。
在韩氏宗祠,韩家列祖列宗的排位之下,薛恒贵庄重地行过三拜九叩的拜师大礼。过后,众人出祠堂,由薛恒贵在韩孝廉安排的教书堂前种下一棵小树,意为就此扎根,聆听教义。晚饭后,薛常亮将韩孝廉独自叫到韩氏宗祠内,当着对方的面,对韩家祖宗排位三拜九叩,而后,便长跪不起,声泪俱下起来。
韩孝廉不明就里,问道:“老将军,何故如此悲伤啊!?”
薛常亮哭的泪儿挂满了苍白胡须,不闻韩孝廉叫问,只是对着排位哭诉起来:“韩家列祖列宗啊!三百年前,你们为我大明社稷远航到此,一生一世期盼回归盛世大明。岂知,我大明已非当年大明,故土已非当年故土了啊!”
韩孝廉吃惊道:“老将军何出此言呐?!”
薛常亮继续哭诉道:“今有北方蛮夷,占我河山,虏我同胞,夺我妻女,掠我家园。三百年大明朝已然国破家亡也!”说罢,便将额头贴在地上,痛苦起来。
韩孝廉听到此,惊得一坐到地上,面如土色。
许久,薛常亮直起身,道:“仇敌乃野兽之心!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屠杀我明人千百万计,北国江南尸横遍野,万里江山尽染血泪。我辈三万明军将士,妄图以死捍卫大明尊严。然,家有大明后人,不敢愚顽再争,恐遭灭族之灾。姑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暂保气息,遂启程东航,寻迹当年郑和之足迹,找用以调养壮大之土地,以图来年重返故土,收复失地。”
韩孝廉听此,不语,仿佛还未从惊恐中走出来。
薛常亮续道:“一百年不远,国耻卧薪记,阴山雪尽时,再雪靖康耻!”说罢,便双拳重重砸在地面的青石板砖上。

韩孝廉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紧张的神情缓缓舒展开来,却是嘴角颤动,眼里沁出泪来。
薛常亮表情凝重地望着那些鳞次栉比的排位,缓缓道:“韩家列祖列宗在上,薛常亮今日能有机会与列祖列宗之前说话,皆为冤死的大明人福佑,保佑我三万明人找寻到此,找寻到列祖列宗庇荫之下。几日来,所见所闻,无不昭示东平乃为大明之东平,东平人心所向,皆以大明为母国。此种因果,难道不是大明朝在三百年前便留以退路乎?!冥冥中自有天数,此种原由,难道不是苍天为大明留下的复国之本乎?列祖列宗在上,常亮为抗敌报国,戎马一生,无怨无悔。若苍天再赐我青壮年纪、于我刚强身躯,我愿为我大明马革裹尸、死而无怨!”说罢,便又拜倒下去。
过了好久,韩孝廉幽幽道:“原本以为可以回去故土,饱览祖先之国。不想祖国已遭此大灾难。惜也!痛也!”
薛常亮道:“祖先之国依然是祖先之国、故土依然是我们明人的故土,即便是我们老了,死了。明人生生不息,星火永续。无论何时,都不能改变我们重夺河山的志愿!”
宗祠内又是一阵寂静,两位老人各自想着一些心事,有时淡然,有时却又突然间感怀激烈。只听韩孝廉仰天长叹一口,念道:
中原干戈古亦闻,
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薛常亮听得对方吟出陆游的《关山月》,不禁连连点头不止。
韩孝廉道:“我等中华游子,于海外不闻世事,只道太平安乐,却不知故国江山遭受蹂躏,身为大明后裔,岂可坐而不闻,贪享安乐,非是大明之气节也!”转而走上前,搀扶起薛常亮,道:“老将军为我大明安危可谓操劳一生,其中各种苦难与无奈非是我等浅薄之人所能尽领。不过,韩某虽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闻故国遭此劫难,却无论如何不能袖手旁观。老夫在东平还算有些个影响力,待我择日知会大都司及政要,并写下告书,通告东平万民。也不枉苦读圣贤之书,不枉身为明人之后!”
薛常亮拱手施以大礼,道:“有老夫子鼎力,大明之幸也!”
韩孝廉道:“老将军不必如此,能为大明做些事情,老夫此生亦无憾事!老将军回头莫要再多说此事时,一切,老夫自当妥当安排。老夫可以保证,这东平,便是三万明朝将士的家园!”
薛常亮听此,一颗悬空的心终于落了地,感激地道:“老夫子在上,薛常亮代三万将士感谢夫子恩情,请受薛常亮一拜!”说罢,便跪了下去,半道被韩孝廉搀扶了起来。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