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荣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尚武同志,请回病房。”
军护白秀在方正清和曾庆的病房门口招呼着。
“白护士,回去干啥?”郑尚武还沉浸在激荡的情绪里,傻头傻脑地问了一句。
“打针吃药!”白秀瞪了他一眼,装作没好气的样子说着。不这样,这些战士根本就不听话。
病房里哄笑开了,战斗后就象变了个人一样的方正清尖叫道:“哎哟,我的**蛋子哎!”还故意给其他人做了个怪相。
白秀没有理会这些家伙的起哄,相反地,真正要脸红的是郑尚武。这位胆子大到可以包天的家伙,如今却羞答答地走到病房门口,又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白同志,打针吃药后,我能请个假吗?”
“干啥?”白秀的神色和语调中充满警惕。
“咱连长的爱人和儿子来了,晚上咱们陪陪嫂子和大侄子。”郑尚武不敢说怪话,他可以在男人堆里口没遮栏,一有女同志就会收敛许多。家里除了妈妈以外还有大姐,自然养成了他尊重女性的性格。
白秀瞟了一眼模样可怜巴巴的郑尚武,忍住笑冷声道:“这个,得问问黄军医才行,先打针吃药,走吧,战斗英雄同志。”
“别,别!”郑尚武最怕人家戴帽子,忙乖乖地跟着白秀走了,身后传来更大声的起哄。
小小的针头银光闪闪,就像魔鬼可怖的獠牙一般。想象着那针头扎进自己**蛋子上,郑尚武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这段时间来针打了不少,可每次打针每次都要紧张一阵,害羞一阵。
大男人的**蛋子露在一个年轻女人的眼里,咳!真丢脸!针头扎进肉里,真……
“放松,放松,别把针头拧弯了,拔不出来可要动手术的。”白秀小声地说着,用药棉擦拭着即将下针的部位。
“动刀子咱不怕,唉,这个,就怕这针头。”郑尚武无可奈何地尝试放松收紧了的臀部肌肉,嘴里还兀自给自己挽回一点点面子。
白秀放下药棉签,摆弄手上的注射器,发现郑尚武扭头紧张地看着针筒,笑道:“死都不怕的人怎么害怕这个?哎,郑排长,你们连长的爱人来了,怎么你爱人还没来?四川离昆明不远呢,好像比贵州还方便一些吧?”
“我?呵呵,战前还背着处分的一小兵儿,咋能有对象呢?”郑尚武的脸腾地红了起来,思想也转移到对象的事情上。
“对,你说过,我忘记了。你是火线入党提干,那,在家乡有没有对象呢?”白秀娴熟地操作着,针头准确地扎进郑尚武的上臀。
“没有,那时候太淘气,成天打架闹事的人谁家姑娘看得上?哎,读书的时候,班里女同学都象躲瘟神一样躲着我,对象?动物园里的一对大象还差不多!”郑尚武带着些抱怨的情绪说着,彷佛又回到老家,回到时断时续、混乱无比的中学时代。
白秀忍住笑拔出针头,凉凉的药棉再次擦拭注射部位时,郑尚武才醒悟过来,这针又打完了!
“吃过药,给你三个小时的假。”白秀收拾完注射工具,端来晾冷的白开水,将药片递到郑尚武的眼前。
“不是说,要请示黄军医吗?”郑尚武接过药片疑惑地问着,又将药片塞进嘴里,再接过开水喝了一口,一仰头,咕噜一声就将药片吞进食道。
白秀放心地走到门口,顿了顿转过头来,留下句“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就消失在郑尚武的视线中。
一小队军人夹杂着一位穿着花格子衣服、牵着小孩子的妇女走在昆明的大街上。因为这队军人的状貌奇特,也就不象其他解放军上街一样要整队了。这不,七名军人中有两个架着拐杖,其他的几个,身上或多或少都露出些纱布来。
街上行人的目光被他们吸引了,无数人停下脚步,用崇敬的目光行注目礼。在春城,这个边境省份的省会城市,人们对于自卫反击战更为敏感和关注。最近出现在街上的越来越多的我军伤残战士,出现在报纸、电台中越来越多的战争英雄事迹,让老百姓对军队的情感再次升温,文革中那一点点影响,如今已是烟消云散。

此时的昆明还没有红绿灯,当然车辆也不多,大部分车辆都是政府机关和军队的。当郑尚武等人横穿马路的时候,动作相当的缓慢,他们必须扶持着曾庆和方正清,必须照顾妇女和孩子。
几个**岁系着红领巾的孩子来了,齐崭崭地向曾庆和方正清行了一个标准的队礼,接着就是脆生生的童音:“解放军叔叔,我们来扶您。”
郑尚武扭头去看曾庆,他的眼中滚动着泪花子,方正清的眼眶也是红红的。本来,他们可以用稍微慢点的动作过马路,可如今有可爱的孩子来帮忙,速度反而降低了不少。
马路上的车辆自觉地停了下来,没有一个驾驶员摁喇叭催促他们。一个驾驶员还探出脑袋对红领巾说:“慢点慢点,小心别摔着磕着。哎!同志,反击战上下来的吧?听说过11军钢刀连没?”
郑尚武本想说:“我就是钢刀连的。”他看见王安国紧紧地拉着妻子的手,一手抱着王虎墩向大家微微摇头,忙闭了嘴向驾驶员摇摇头。
那驾驶员似乎很失望地叹息一声:“都一样,都是真汉子。”
“九连”及军属草草吃过饭后,安排的节目是看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片子部队上经常放,可田云和孩子在农村很少看到电影,所以“九连”也就沾光,当然由王安国掏了每人一毛五的电影票钱。
进入电影院,电影刚刚开场,里面一片漆黑。
突然灯光大亮,在观众一片抱怨声中,放映台里传出广播声音:“同志们对不起,刚刚有几位从前线回来的解放军伤员同志进场,为方便他们就座,暂停放映三分钟。”
电影院里一片安静,没有人再抱怨,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首先响起鼓掌声,人们在灯光下看着几个军人,先后热烈地鼓起掌来,原本三分钟的暂停放映时间,被迫延长到五分钟甚至更久。
灯光熄灭,电影重新开场后,泪眼婆娑的郑尚武几乎是喘息着依靠微弱的光线观察战友们,他们一个个都是热泪盈眶。
为了这样的国家这样的人民,就算是再上战场死几次也值!这一刻,战场上想不明白的问题统统明白了,军功章、荣誉称号、提干、入党是荣誉,可是最大的荣誉莫过于此!老百姓的尊重和爱戴,才是至高荣誉!
……
题外话:
七十年代末和整个八十年代,是中国真正激荡着**的年代。体制改革,开放搞活,边境战争一齐袭来。
生活水平开始快速提高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鼓舞着十亿人民建设国家的信心。那时候,“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解放军,是自卫反击战中的功臣和战士们。作者那时读小学,每天早上去学校路上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帮县武警中队的战士扛枪,一声“解放军叔叔”叫得情真意切,只盼望战士看着自己嘴甜,将手中的冲锋枪交给我扛。那个时代,人是纯朴的,但并不是现在有些“聪明人”嘴里的“傻瓜”。中国建国以来遭遇的国际环境极其恶劣,先后有抗美援朝、保卫珍宝岛、中印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其后才逐渐争取到国际社会的承认,真正站立起来。如果当时人们不单纯,如果当时中国不是一个声音说话,国际地位永远不可能谈起!在此,鄙视无视历史现实胡乱攻击“单纯时代”中国的那些所谓聪明人。
又,英国依靠全民疯狂推行自由经济体系,拓展海外殖民地起家,美国依靠十三个殖民地全民团结一致反抗殖民宗主国——英国获得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也是依靠全民团结才有今天。比照五十到八十年代的国人,与殖民初期的英国人、独立战争中的美国人,何其相似!可见任何一个民族要从弱小到强大,初期都是单纯的团结的,没有那么多的“聪明人”和花花肠子!文中描述的绝无虚假,正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