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佳人一笑(三更破万求推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几个部分契合在一起,已经很难。更为可贵的是,就是两个大小齿轮的间隔真的完全相等,然后链条的空隙也可以完全吻合,毫不阻塞的运转。然后切合水面与后窗的高度差,来确定链条的具体长度。这要精确到链条刚好绷直,不会不够,但同时精确到每一个空隙,空隙一个也不能多,否则就不能和齿轮上的锯齿完全吻合,这份精确度,就是技术飞跃的根本了。
有着这样技艺的能工巧匠,相信在未来几十年,百姓生活略微富足之后,就会有节余的银两,购买这些可以适当提高生活质量的物品。
想到这里,已经完成了三道菜的排风高兴的从厨房里跑出来,对杨宗保说道:“宗保,这物事果然精妙,你可想好了该叫他一个什么精妙的名字?”
杨宗保本想脱口叫出抽油烟机,但是这东西还是以水源为动力,根本就算不上机器的定义。
确实,这物事虽然发挥的是抽油烟机的功效,但其真正原理倒让杨宗保有些汗颜。
他只是用水流,来代替人的一双腿,推动着大齿轮转动,进而用链条带动小齿轮更快运动的自行车原理而已。
也就是说这个看似精妙的竹扇,就跟一个自行车轮后轮差不多。可‘自行车后轮’能取一个什么精妙点的名字?
看到杨排风之后,宗保促狭之心顿起,就假装思索,实为诱导的问道:“是啊,叫什么名字才好呢?你看那几片竹片到底像什么形状呢?”
杨排风观察了一下,笑道:“这有什么?这不就是像蒲扇么?”
杨宗保恍然大悟般的说道:“是啊,像一面扇子,而这扇子是我为风丫头所造,你看,就叫排风扇可好?”
杨排风听后,先是一羞,转而有些恼怒。这排风扇之名可是颇有调侃之意,但仔细一想,这又确实切合得很,让自己竟然无从辩驳。
看着排风又羞又怒又无可奈何的神情,杨宗保突然感觉到,这么个俗不可耐的名字,在这个瞬间,也变得精致鲜活,妙趣横生起来。
不会吧,我可还是个八岁的小孩子,风丫头也还未满八岁呢?我这歪念头是不是太邪恶了?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哪忍折,莺怜枝嫩不堪吟。留取待春深。”对对对,就是应该留取待春深嘛!我杨宗保还是很纯洁的,只是欧阳大大太过邪恶鸟!
杨宗保望着一笑倾城的娇小排风,露出恍惚的神色:风丫头,十年之后,你,会是我的么?
中午,杨宗保很是热情的招呼几个匠人一起吃了一顿饭,还是在厨房里面摆开了席位,一群人围在一起吃饭才符合杨宗保前世的习惯嘛。看着一屋子的厨娘工匠其乐融融的样子,杨宗保不由有些怀念起八仙桌了。
前世作为导游的杨宗保当然很是了解这些方面的掌故,中国人惯用的几类家居最早可以追溯到封建战国时期,但一直持续到盛唐都采用的是一几一席的饮食模式。
桌子的名称是在五代时方才产生。现在可考的八仙桌至少在辽金时代就已经出现,明清才开始盛行盛行。甚至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八仙桌成为穷苦大众人家里唯一的一件大型家具。
限制八仙桌发展的当然是木料,最好的八仙桌讲究的是一气呵成的天然工艺,不像现代的桌子都是讲碎木板凑在一起。北宋的桌面讲究的是一整块大木板进行加工。此时古人的伐木技艺本就粗陋,导致整块的大木板极为难寻。再加上加工的技艺也有限,每十块木板,总要损毁三四块,也就导致八仙桌越发的罕有。
杨宗保知道,在如今的形势下,文人士大夫们还没有七八个人围坐一桌的习惯,而无所谓一家人挤在一起的平名百姓又买不起如今极为罕见的八仙桌。
杨宗保就算有超越千年的识见,但是也不了解如何提高加工匠人们的手艺,以及改进采伐工人的技术,更别说,以一个武将家族的出身,去改变儒学士大夫们的习惯了,在这个方面,只能让它保持历史正常的进程发展,时机到来时,八仙桌的普及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屋子的人头一次在没有油烟的厨房里,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餐饭。匠人们尤其感动,毕竟作为朝廷勋臣世家的公子,不但不会歧视他们,还主动提出愿意扶持资助他们多研究一些便民的小工具。

这就是杨宗保最欣赏的北宋风气,匠人和商人虽然只社会上依然地位偏低,但是至少朝廷不会像其他朝代那样在政策和法律上进行打压,朝廷对手工业者的态度是不打压,不扶持的放任态度。
对于商人,朝廷则是将主要的商品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例如盐,茶,酒。统统采取官府买卖的制度,无形之中削弱商家获取的利益,除此之外,虽然在税收上有些过重,但并没有强制服役,家产征用等不利的法制措施。
在二十一世纪的人看来,认为北宋在马匹,城门,还有艺伎,妓女和许多商业领域抽取重税。
人们只会非议北宋在平民买马时抽调的一点点银子,却没有想过自己买一辆车也要交巨额的购车税以及养路费。
人们认为北宋在平民进出城门时抽税属于苛捐杂税,可是你哪一次进出城,上高速,不是几百米就被一个‘收费站’黑一把?
至于艺伎,妓女,和盐茶,酒的重税,更是古今相同,如今酒店,酒吧,娱乐城的税率都高的惊人,甚至连演艺界抽的税也是极重。既然当代收税可以理解为奢侈品行业的重税,那么背诵朝廷通过对艺伎,妓女等高收入行业进行高税率的政策似乎也就无可厚非了。
杨宗保在前世做的是导游这一行,几乎各朝古都,名人古迹都有涉猎,那么相应的,历史背景也就掌握的要详细许多。
特别是如今切切实实的重生在北宋汴京之后,他就开始抛弃以往从教科书中脸谱化的是非对错来看待历史。
经过在这里半个多月的观察,至少,作为汴京繁华的一个角落,作为商业消费链的一个环节,虽然他还没有出过府,但已经略窥汴京繁华的全貌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只要上位者不是过于昏庸,能够以农业为根基,以治军为脊梁;以工商业为补给,以富国为国策;清吏治,避党争;修河工,御天灾。国威,则四夷惧;国盛,则四夷服。
杨宗保此时开始拿出一些资金来资助这些匠人,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拥有自己的店铺,他虽然没办法把二十一世纪的发明统统搬过来,但至少可以帮这些匠人解决一些生活方面的困难,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全新研制一些新工具。
大家都吃完饭之后,杨宗保和几个匠人来到泉水边,注意观察木齿轮的磨损情况。毕竟在现代,铁链条带动的是铁齿轮的运转,如今铁链带动木轮,木轮的磨损一定相当严重。
仔细观察之后,发现杉木的刚度还是要比自己想的强一些,磨损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严重。
杨宗保让匠人们多准备几个替换的齿轮之后,就让大家散去了,只留下他和牙伯两个人在院子里散步。
牙伯只以为少爷肯定是又有什么新玩意儿了,所以也就在一边眼巴巴的望着。
杨宗保问道:“牙伯,府里面关于木料的选取,是怎么流程?”
牙伯说道:“原来少爷对这感兴趣,我们府里木料来源一般三个方面,其一当然是与汴京城里的老字号常有往来,一直按进货价提货,另一方面,就是一些身获异木的异人,也会主动上门,如果材质确实新奇,我们也会买下,其三就是派人出去收集一些量少但甚为珍贵的木材。”
杨宗保问道:“府内负责寻找收集的人一共是多少?”
牙伯说道:“府内这样的人手一共是六个,一般分为三组,都是些常年跑江湖,对木材认识甚深而自身又年富力强的。”
杨宗保听到这里,微微一笑,问道:“如今六个人派出去了没有?”
牙伯说道:“都还没有。”
杨宗保说道:“你马上召集他们六个到我的院子里等着,带好往西面特别是陕西山西的地图。您老就去休息吧!”说完就快速往自己的少瑞楼走去。
推荐医学类朋友的强书《医圣》,还有全新星际作品《星际游》,大家捧场啊!
PS:小弟扛着自行车后轮来YD的求票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