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坠龙之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明珠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据史籍记载春秋战国时代“夜明珠”已被视为“天下名器”其珍贵价值同“和氏壁”并驾齐驱。已其夜能光而著称还真是能吸天光而夜现明光之珠。
东汉时期许慎提出“玉石之美有五德。”春秋早期管仲提出“玉有九德。”春秋晚期孔丘提出“玉有十一德。”。诸家玉德之说为我国几千年来爱玉、崇玉、礼玉、赏玉、玩玉、鉴玉、藏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鉴于此情夜明珠是宝玉石业大家族中宝中珍宝、宝中之王。历代帝王为了垄断和独霸这一特属权一般平民百姓是不敢问津的甚至连目睹一眼“夜明珠”的风采的权利都没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了讨好和迎合帝王将相的宠爱大量的收集有关夜明珠的素材进行文饰和包装使本已神圣而神秘的夜明珠更加神乎其神扑朔迷离。在洪门帮会中的文人智士论说:“宇宙上有36天罡下有72地煞合共1o8天地。啻之夜明珠采撷和孕育了天上日月星辰之皓光太空中风晴雨露之润泽大地上山川万木的颖华人世间的精、神、魂、灵之瑞祥融于一身。并且夜明珠在传说中又讲道:夜明珠稀有、珍奇、高贵、华丽、神秘是因为它具有36彩72霞1o8光。因此世界上再有什么神奇、珍贵之物能与夜明珠相媲美呢?
清代记载慈禧藏宝单的所有珠宝中有一颗夜明珠重4两2钱7分约为133.4375克当时定价为1o8o万两白银。到光绪元年该夜明珠的价值涨了十倍。到民国37年已涨了1oo倍。慈禧死后口含夜明珠下葬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寝陵被军阀孙殿英指挥的军队所盗夜明珠也落在了孙殿英手中。引用孙殿英的话说:“她(慈禧)口里含着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听说这宝贝可使尸体不化难怪慈禧的棺材劈开后老佛爷像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了。我把夜明珠托雨农代我赠给蒋夫人(宋美龄)。”想是这个珠子已经宋夫人带到美国去了。
除慈禧口中夜明珠广为人知外。其凤冠上九颗夜明珠也相当有名。据李映《文史拾趣》载;‘公元19oo年6月英、德、俄、法、美、日、意、奥等八国组成的侵略军人侵北京慈禧太后不准许人民反击侵略者而是大搞卖国活动从凤冠上取了四颗夜明珠送与外国人求他们退出北京。当时办事的大太监李莲英不在身旁叫一个姓王的宫女送往西门宾馆交与李鸿章派来的人。李鸿章正在负责与外国人交涉退兵一事。当时这个宫女才17岁慈德大后告诫她一路要小心如有丢失定教脑袋落地。这个宫女藏好珠子边走边想:‘这是我们国家的宝物怎能送给外国人!‘于是她巧妙地摆脱护卫的人把夜明珠藏入了民间。六十四年后(公元1964年)在西安市柏树林住的一个工人家庭里现了这四颗夜明珠。这家人姓吴夫妻都是化工厂的工人。有一次搞清洁卫生小孩子把一个肮脏油黑的小枕头拆开准备清洗现里面有一个红布包揭开红布又是一层黄布。一层油纸油纸里面一层绵纸包着四颗龙眼大、晶莹闪亮的夜明珠。
他们把这无价之宝献给国家经过考古学家鉴定证明这是遗失了多年的慈据太后凤冠上的那四颗夜明珠。国家奖励吴师傅十万元人民币可是他们不收说:‘国家的宝物应该献给国家。祖国的文物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和爱惜。‘原来那个肮脏的小枕头是一个8o岁的王奶奶临死前给他们的。解放后吴师傅一直收养着这位无依无靠的王奶奶待她如同亲娘一般公元1963年临死时她送了那个小枕头还未说明个中秘密就停止了呼吸。这个王奶奶便是六十多年前慈禧太后身边的那位宫女。
“这些随珠尽有归处你让我们去哪找?”孙为民有些犯难考虑了半天国家的东西是万万不能去偷的流落到国外的就更没希望了现在北京使管区天天聚集那么多人都不是为了认识一两个老外嫁老头也好取老太太也罢为的就是寻一个出国的机会可见现在出国有多难啊。
“其实那水云洞中的螭蛟就口涎一颗”吴成微笑着道出了这个秘密。
“蛟女?”孙为民马上摇头继续道“我还欠她一对龙角没还呢怎么还好意思再去夺人家心爱的口含涎珠”这龙口夺珠孙为民可没那胆量。

“那你取得龙角和她换来便是”吴成提醒到。
孙为民一听愣在当下追问道“不用下龙祖就能得龙骨吗?”
吴成一笑“当然你没听说过天罚坠龙之事吗?”于是他给孙为民讲述起来。
《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光和元年六月丁丑(即公元一七八年七月一日)。东汉都城在今河南洛阳市近郊温明殿或许就是皇帝陛下的寝宫吧。在温明殿的东院从空中坠下一个巨大的黑色物体像圆形的车伞一样身子在快的旋转中显露出五色光芒虽有头但无足不见尾似龙非龙长达二十余米。
《元史.五行志》云:至元二十七年七月益都临胸县有龙见于龙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黄龙出现在武阳赤水逗留九天后离去当时曾为此建庙立碑。
东晋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两条龙出现在龙山。燕王亲率朝臣在距离龙2oo多步的地方举行了祭祀活动。
据《临安府志》记载崇祯四年(西元1631年)云南石屏县东南的异龙湖中现巨龙「须爪鳞甲毕露大数围长数十丈」龙山和异龙湖中出现龙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会有「龙山」和「异龙湖」之称!
《唐年补录》记载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龙坠在桐城县境内因喉部有伤当场死去。龙全长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呈扁平状。它的鳞片跟鱼差不多头上有双角口须长达两丈腹下有足足上有红膜。
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明代成化末年广东新会县海滩上坠落一条龙被渔民活活打死。此龙约一人高身长数十丈酷似画中龙只有腹部呈红色。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边现一条龙巨鳞长须腹白背青背上有鳍头上耸起高高的双角在几里之外都能闻到腥味。当地群众用席子遮盖它的身体官府还派人亲自祭祀。一夜雷雨过后龙消失了。它卧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沟。
《永平府志》记载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乐亭县境内蝇蚋遍体。当地群众为它搭棚以遮蔽阳光并不断用水泼洒它的身体。三天后在-场大雷雨中龙离开了原地。
西元1944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县陈家围子村后数百人围观一条趴在沙滩上的黑龙。据仍然健在的目击者任殿元说该龙长约2o多公尺。这个动物外形像四脚蛇脸形和画上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长须身子的前半部份直径约一公尺多。四个爪子深深扎进沙滩里。它全身都是鳞片形状像鳄鱼鳞。
“这都天罚坠龙之事只是多数并不是真龙而虯蛟或螭蛟聚气已满化龙过天劫不成而坠”吴成耐心的给孙为民做着解释。
“那早些年间的营口坠龙之事坠的可是真龙?”孙为民本就是关外人对营口坠龙还是知道的。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盛京时报》曾对坠龙之事做过详细的报道刊登过《蛟类涸毙》的文章。文中提到“本埠河北苇塘内日前现龙骨旋经第六警察分署载往河北西海关前陈列供众观览一时引为奇谈以其肌肉腐烂仅遗骨骸究是龙骨否议论纷纭莫衷一是。”并刊登了龙骨的照片只是后来战火四起龙骨便失去了踪迹想是又流落到了外国真是国人悲哀啊。
1934年那个夏天东北三省的好奇者纷纷乘火车到营口观看所谓的龙骨以一饱眼福。从而造成当年往返营口的火车票异常紧张票价竟然由此上浮可以说是历代以来最轰动的坠龙事件。
“是与不是已不重要你要做的就是取得龙骨那营口之事龙骨已失在外不用考虑了”吴成好象不愿意讨论这事孙为民心想这里面一定有天机看来不能乱道。
万年之蛟聚气一满就会飞天化龙但同时天降神罚五雷轰顶能挺的过五雷之劫的蛟才能真正虾做天龙只是这万多年里竟无一成功可见其难。孙为民不由的为蛟女担心起来真不知道该不该帮她化龙这样做会不会害死她呢?
“好了你等往龙山一去吧那里有真龙我只能告诉你这些了能不能寻到龙骨就看你的‘手艺’了。天数早定尽力为之既可我去了”吴成罗嗦了半天突然撂下了这么一句就不见了人影只留孙为民在当下呆。
“云南龙山看来这次有的辛苦了”孙为民一边往回走一边嘀咕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