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旅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儿个比昨儿个多了两个收藏和两个推荐,“吾很欣慰啊”熟话说的好啊,人得知足不是,谢谢这两位爷的抬爱了,呵呵,向二位鞠躬致敬!)
当看到我领着几十号人一起走进包住的客栈的时候,老刘显得十分吃惊和意外。
“东家,您带的这些人是”?老刘还是那副吃惊的表情。
“呵呵,我说老刘啊,这些人都是我请来专门保护你的保镖啊,过几天我就要出门去上海了,急需出售也购买一批货,而我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呢,你身边又没什么可用的人,在你还没招来足够人手的时候,当然就得请他们了”说完我又一脸神秘的对着老刘的耳朵:“你知道吗?自打我们出了多宝阁后,我们的身后就始终有那么几个尾巴,他们要干什么,相信我不说你也知道吧”?
拍了拍老刘的肩膀,继续鼓励:“等我走后,一定要抓紧把盛京的山货店立起来,这就是未来我们在盛京城的据点,情报站,抓紧招募人手,别怕花钱,等我回来后,自然会再拿点钱给你的”。
三天后,我起了个大早,跟老刘道了别,带着几个人来到了大德镖局,刚一进大厅就看见正在套车准备起程的黄镖头,他也看见了我。
“早啊,张爷,这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出发了,货什么时候装车?我们好该起程了”
“早安拉,黄总镖头,这货我都带着呢”说完便将已经被灰布包裹好的两个牛皮箱递了过去。
“这就是我们要送的货”?黄镖头闪亮着两眼。
在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就再也没问过什么,走南闯北的他明白,肯花这样大价钱运送的东西,运送他的人要么是个傻瓜,要么,这里价值连城的宝物。这自然使得我在黄镖头面前的身价又涨了一分。
光绪13年11月,公元1888年1月,我们一行60几人从盛京起程,穿过冰封的辽河,一路拔山涉水,一个人坐在雪橇里,时而换马,时而步行:“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一路抒发着胸中的“豪情”。
“张爷,您这段子好啊,比俺们那棒棒戏好听,听着就让人一身热血啊,我这都不冷拉”黄镖头在一旁搭腔道。
“哈哈,玩乐而已呀,黄镖头啊,跟你商量个事啊,咱们这一行可得好几个月呢,你也别张爷张爷的叫了,我呢,也不黄镖头,黄师傅的称呼你了,我看你比我大不少,我称您声黄大哥,您喊我声张老弟,你看如何”?我接口。

“老弟啊,我正有此意啊,听你的唱就知道你肯定是个好汉,在看你一个人千里经商的豪情,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出来的事啊,我这就腆个脸,装下大,以后就称呼你张老弟了”?黄震宇大乐。
“黄老哥”“张老弟”哈哈哈哈。
一路前行穿过了不少的县镇都没有停留,经鞍山,海城,盘锦,锦州,过葫芦岛,出山海关,一路走过,只有走到这些大一点的城市才停留一下,每停在一个地方,不论价格高低都出售掉一套“三星水晶”。
就这样,走走停停的到了北京。
北京城建成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自辽、金、元、明、清至今均作为国都相传。
相传明朝的朱棣皇帝一心想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新都城,其气势要压过朱元璋的中都城。一天夜里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四四方方的城池中央有一仙山玉阁,仙山玉阁往南是层层叠叠、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群四角各有一座七十二条脊的角楼。皇帝一觉醒来后,将梦中的情景讲给文武大臣们,并限期绘出宫殿图样,找出都城的中心点,还要在山上建一座亭子,使其距四周尺寸要一样长。
这一下可难坏了有关的文武大臣,尤其是工部的大官们,象热锅上的蚂蚁。眼看期限临近,他们突然想出了个主意,何不问问军师刘伯温和姚广孝呢?于是,他们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请二人吃饭。酒过三巡,乘刘伯温醉意朦胧之际,工部的大官们才将他们的苦恼说了出来,刘伯温、姚广孝二人一听哈哈大笑,姚广孝说:“这事何难?我有一铜钱,明天我的铜钱放在哪里,那铜钱方孔便是这座城的中心点。”刘伯温随后说:“我今天带来一枚钉子,明天请你们看,我的钉子钉在什么地方,那儿就是中心点。”大家听后似信非信。只好宴后派人,于明日寻找铜钱和钉子。
第二天清晨,大家发现一土山上,一颗钉子正好钉在了一枚铜钱的方孔中。这土山便是后来的景山,山正中建有亭子一座。
以后在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又在山峰上建起五座亭子,居中的名叫万春亭。它是北京城垣中轴线的中心点,也是封建时代北京城的最高点。
站在北京的南城外,看着那看看而起耸立在山顶的亭子,看着这座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名城,看着这每一块的城砖,这里记录着这个城市的千年历史,这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辉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