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态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是黄皓还是大将军姜维,他们自然都知道我这样一个空头诸侯王是左右不了什么的。不过,在他们都鞭长莫及的巴东,当他们所属的力量势均力敌的时候。我这样一个名誉“上司”却可以影响到整个天平的倾斜。
哈哈哈,这还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竟有如此的重要性。
与奶奶不同,母亲却是一个正义感十足的人。对黄皓这个“专权擅政”的宦官始终鄙夷敌视,都不肯拿正眼看他一眼。
可是话说回来,从来看《三国演义》,没人不觉得这黄皓可恶。但听他现在所讲的见解,我却也觉得并非全无道理。该不会我真被他给说服了吧?哈哈哈,这么容易改变立场那岂不是叛徒的素质?并且,姜维可是我的从小敬仰到大的偶像,我可不应该随便背叛自己的信仰哦。
奶奶可没有我这么好的革命思想,也不管什么偶像不偶像。怕是她已经把自己前不久对姜维许下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了吧?现在的她正对黄皓的言论表示出了十二分的赞成。她那一脸理解的微笑,似乎比听大将军与甘陵王慷慨激昂的演讲时还更加灿烂了几分哦。
是瓜熟蒂落的时候了,黄皓见奶奶如此“识时务”,于是道出正题。代表中央,代表皇帝要求……哦,不、不,是希望,希望崇高伟大的安平王——我能够从大局出发,从长远考虑,帮助阎宇同志开展好地方上的工作,抵制那些地方保护主义者的不良用心。
什么不良用心我不清楚,可他的良苦用心我倒是真正明白了。说到底不就是要我倒向他这一边,协助阎宇共同对抗罗宪,从而使他黄皓获得巴东的统治权吗?
其实关于谁统治巴东我的兴趣并不大,反正不久之后,蜀汉就会被曹魏给灭亡。那时巴东还不是为别人所有?所以,若非后来阎宇自作聪明走出那一步棋,我说不一定还真会卖几分人情给他黄皓。
黄皓在得到奶奶与我的肯定答复之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临走也不忘记表示这些都是皇帝的意思,身为帝室一员,站在这一边当是最自然不过了。
他走后我才突然感到奇怪,虽然奶奶已经猜到会有这样的任命。可我只不过是一位无足轻重的疏远亲王,刘禅怎么会突然“龙恩浩荡”,让我和阎宇同去永安呢?

细细思量,我倒也悟出一点眉目来。
对于黄皓,既然是我奶奶向他行贿,他必然认为我是他这一党的人。而姜维则在甘陵王的引荐和我奶奶的保证之下,便也觉得我是反黄皓的一员。那这么一来,关于我的任命,必是姜维、黄皓为了平衡巴东的关系局势,所妥协出来的产物。再说这刘禅本人,像我这样一个在成都闹出不堪丑闻的诸侯王,自然是应该走的越远越好,才不至于继续影响到整个皇家的声誉……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我和奶奶可都是随风摇摆的墙头草……
奶奶对这圣旨看的弥足珍贵,看她现在的表情,套用一句千年之后的歌词就是: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
母亲则不认为这龙恩有多么浩荡。在她而言,只不过是自己刚刚从鬼门关回来的儿子,又得要远离自己而去了。待黄皓走后便一直缠着奶奶哭哭啼啼,非得要上表说我疾病复发,难当此任。
而我自己呢,倒有些无所谓了。本来这成都繁华之地,必然要比永安强上百倍,我心中又怎么愿意放弃成都的享乐,去永安受苦?可是自从奶奶大闹那烟花柳巷之后,我的知名度便在成都直线飙升。如今成都的市井百姓一见到我的仪仗,便都会指指点点——那位就是经常去妓院的安平王。
什么?经常?冤枉啊。我不就去过一次而已吗?而且还只是去喝了点酒罢了,不值得你们茶余饭后谈论这么久吧?换个话题好不好?
现在我不管去哪里,都会显得尴尬万分。既然如此,还不如出去避避风头的好。
母亲的苦肉计看来收效不大,任凭母亲眼眶红肿,我那铁石心肠的奶奶仍旧没有丝毫转还的余地。母亲没了办法,只好退而求其次,于是提前几个月就开始为我准备起行装来,什么冬装、夏装连连装好了近百件。好像我要到那里安家落户,永不回来一样。接着又把成都的食品特产收罗了好几筐,若不是我提醒她,这些放得太久会吃坏肚子,还不知道她会在为我“囤积”多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