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冬日暖阳(第7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谁扔的废纸?”劳动委员在责问,教室里没有人承认。
“这是废纸,大家都认识。”菁华微笑着说,然后她把废纸亲自送进了教室后面的垃圾桶里。
全班学生的眼睛都跟着菁华转,看着她把垃圾扔进了垃圾桶。
“下课有谁见过这张‘长’在我讲台上的废纸?”菁华严肃地问。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好意思说。
“我想你们应该是没有看到,或者视若无睹了。”菁华又笑起来。
“我不会怪任何一个人,因为我也经常看不到很多垃圾。”菁华补充道。然后她走到讲台,端直地站在孩子们的面前。
她用深邃的眼睛凝望着大家,表情严肃。
“同学们啊,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每一个人进教室都要在这里呆上一天,在这里学习、玩耍。可是,你忍心让垃圾在你的面前晃来晃去?我想大家都不愿意。我们班级58个人,浓缩在一个这么几十个平米的房间里。如果还有人经常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为这有限的空间再添不应该添的他物,我想,从我们的视觉美观度到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大家说是不?”菁华说完看了看大家。
孩子们都有点惭愧,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刚才的笑容都收起来了。
“有这么一句话我要送给大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菁华说完把这几个字写在了黑板上。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孩子们都轻声叨念起来。
“是啊,一个人要胸怀天下,才能有所为。然而每一个伟大的人,都是从小时候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比如**再忙都要祭奠自己的父母;邓小平一生没有说过一句脏话;周恩来41次到人艺看戏,都是自行买票,从不让人留座位;他的夫人邓颖超从不为亲属谋特殊等等。这些伟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做好了生活中我们所见的一些平凡的小事,日积月累,平凡中就体现了不平凡。所以,同学们啊,我需要大家做一个眼能看事、心能想事、手能做事的人。”菁华微笑着告诉大家。
“我需要大家在做事情之前多用脑子想想,三思而后行。”菁华看了看大家继续说:“我们班为什么要换班主任?我想大家应该有一点点清楚,我们班级中有许多有责任心强的孩子在担心着班级的成长。学校领导也在担心着,所以我来了。可现在是我担心着,首先,我没有当过班主任,我不知道该怎么当这个大家长,或者说是大班长。现在,谁来告诉我,我现在该怎么做?”
教室里很安静,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不用顾及什么,今天我们畅所欲言,我们一起来讨论该怎么让我们的班级更优秀。来,找个同学来做笔记,然后我们整理下,贴在前面的‘张贴栏’里,好让我们经常温习。大家觉得怎么样?”菁华启发大家,她突然想起似乎该民主制定班规,但她没有明说。
“我认为每天都要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更不旷课。”班长首先发言。
“这个大家有意见没?”菁华征求大家的意见问。
大家都伸长脖子扫视教室里,没有一个有异言。
“那么就定为我们大家都要遵守的第一条了?那好,就由班长代笔,写下你自己说的第一条。”菁华笑着说。
“我认为大家要认真完成作业。”学习委员急忙展示自己的看法。
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
“这条也很适合我们。不过我们不要忙,我们还要讨论下第一条,如果谁犯规了,我们怎么惩戒他呢?”菁华抛出了一个为自己减少麻烦的问题。
“罚他扫地。”、“打他的脚走不快或乱跑。”、“罚他抄作业。”、“罚他帮老师提开水。”……孩子们各抒己见。
“由班长说说看,他提出的这条,由他提一个处罚意见我们听听。”菁华望着班长颔首道。
“我认为,处罚分三种情况。第一,如果家里有特殊情况,只要家长出示便条,就免于惩罚;第二,迟到早退就罚扫地吧;第三,旷课就罚做作业,补上缺席的内容。”班长一流二水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大家感觉怎么样?”菁华笑着看着大家问。
孩子们都没有什么异议,于是,在民主的氛围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你献计我献策,制定出了关于出勤、卫生、学习、休息、运动、娱乐、干部职责、个人礼仪等八个方面的班规班约。
在菁华的班级里,孩子们自己管理自己。最初,她象一个将军经常巡查在班级里,甚至其他科任教师上课她都偷偷去观察。偶尔会有孩子犯规,不过,那会招来全班同学的指责。
半期后,菁华在班上开了一次总结会议。
“现在我代表班干部,把前半期班级工作总结如下:第一出勤,全勤50人,李菊迟到一次……”班长在讲台上作书面总结,这是所有的班干部统计出来的半期里大家的情况。
每当念到有人违规的事情,那个孩子总是低头,全班同学总是要把目光聚集在他身上,这种没有批评的总结,让所有人都回顾了半期自己的足迹。
有一项工作是菁华最满意的,那就是自她接手班级工作以后,就再也没有孩子旷课了。为了这个,她着实表扬了大家,并带大家在操场开展了一次‘体育盛餐’:打乒乓、打羽毛球、跳绳、打篮球、踢毽子等,班级老师学生人人参与,每一个人活动至汗流浃背才算完成任务。孩子们那高兴劲真是没法提。

后半期,菁华把精力放在了重视学生学习上。她把学生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学生哪科差就分给哪个老师,让老师分组训练。从上册的内容开始补,对老师的要求是:尽量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就连体育也不放过。
一个学期下来,菁华班级的班风、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她的班级里,午休不用老师去看(孩子们都趴在教室桌子上午休);扫地不用管;作业不会担心……
自从菁华当了班主任后,就无暇顾及连艺他们父女了。日子在连艺的眼睛里平淡得就像天天可见的教室。他除了洗衣、做饭、接送孩子外,很不安分,经常都要溜出去‘犒劳自己’。不过,那都是在菁华无偿给学生们共度课余的时候。
炎热的假期里,菁华参加了学校新一轮的“招生大战”:挨家挨户去请那些刚六年级毕业的孩子。好的学生吧,被更好的学校吸引去了;不好的吧,又想出去打工了。每一个孩子家里,都要说好多的好话,运气好,他们家长会热情让座端茶;不走运的,连进屋坐下的机会都没有,他们看见老师就赶快躲起来,生怕老师把他们的孩子拉去读书了。
走了几天,连艺看着皮肤晒黑了的菁华,心疼地说:“从明天起,我去招生,你在家带孩子。”
“不好吧?”菁华张着黝黑的脸问。
“什么不好?那些孩子我都认识,比你还好说话。”连艺肯定道。
“好吧,正好我总感觉有时累来呼吸有点困难呢。”菁华说出了自己最近几天的不适。
“哎哟,我的好老婆,你可千万不要生病,我可没钱给你看医生。”连艺愁眉苦脸地摇头道。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我才不会生病呢!”菁华翘着嘴巴,在连艺手臂上扭了一把。
“不生病就好,你可是我们的湛蓝湛蓝的天空呢。”连艺夸张地比着手势对旁边的小女儿说。
“哈哈——”菁华满脸得意的样子。她突然感觉已经好久没有感受这种被呵护的味道了,内心漾起了点点涟漪。
第二天连艺出门替菁华招生去了。
“连三,今天你体恤夫人啊?”许其逗笑道。他们一行共四人:许其、连校长、张老师和连艺。
“这什么世道,读书要去请,真他妈邪门。”连艺抱怨道。
“还是你们小学安逸点。那些家长怎么都要让他的孩子来念小学,希望能写得起自己的名字,他们认为基本的字能认识就够了。现在‘读书无用论’正在泛滥。”连校长发表着自己的高见。
“依我说,该让那些家长先接受教育。”许其接过话茬道。
“我那侄女,没读什么书,在广州一个中日合资企业打工,工资比我高好几倍呢,所以现在的家长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连艺评价道。
“现在的世道,得靠我们这些工资低矮的老师们来拉他们一把,让他们重视知识!”张老师一副圣人的样子夸口道。
“圣人说:子不学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不来上学是父母的过错,与我们何干?只有教育不好才是我们的错哈,你们说是不是?”连艺断章取义道。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你没有学生怎么做这些本职工作?”连校长驳斥连艺道。
“《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教政治科的许其搬出了法律。
“说得热闹,谁来执行?”连艺问。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许其滔滔不绝地背诵出《教育法》的条文。
“还不是如此而已。”连艺不屑地鄙视道。
“这样的局面不会僵持太久了。”连校长断定道。
“最好少让老师这么大热天出来流汗,中暑了谁来负责?”连艺唧唧咕咕地叨念。
“教育人就是这么辛苦。相信我们的教育会一天天好起来的。”连校长望着前面长长的山路憧憬道。
“哼!要是我以后当校长,就要先把那些呆头呆脑的家长弄来教育教育!”连艺发誓道。
“照你这样说,我最好去考公务员,通过政府力量来支持教育!”许其夸口道。
“可以啊,你们想的都可以。”连校长看着许其和连艺赞许道。
“那看来我要喊许镇长、连校长了?”张老师对着许其与连艺调侃道。
一天下来,一行人只走了五个孩子家,最远的走了三个小时左右。
晚上连艺揣着疲惫的心回到了学校,见到菁华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是老子我是校长,我非得把家长弄来先教育!”
菁华了解缘由后,看了看连艺,对着女儿说:“小乖乖,你的爸爸站这么高看问题,他未来一定是个好校长,你说是不?”
小姑娘眨着大眼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惹得连艺哈哈大笑。
菁华看着逐渐变化的连艺,心里非常高兴,拽紧自己的双手祈祷道:我的‘潜优股’啊,你一定会增值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