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O三三章 援军不战自溃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得徽宗问话,蔡京马上答道:“此人乃河北大名府中书梁子美。”
妈的,我当是谁呢,原来是蔡京的女婿啊。这个老家伙,估计太原有张孝纯和王禀,肯定能守得住,现在派梁中书过去,无疑就是给他镀金去了,日后肯定要以此为借口来提拔他。
本来还可以阻止的,可是徽宗已经答应了,金口玉言,不能再改了。唉,也罢也罢,只要太原无事,姑且就让蔡京得意一下,反正后来我也要杀了他们一帮奸党。
可是不管怎么说,让梁中书引领三万援兵去太原,倒是让我很担心。这个梁中书,不知能耐如何,可据我所知,他虽不是庸人,可也不是什么明人。总之,我对他办事的能力颇不放心。
事实也证明,我的担心并非多余。没出半月,就有消息传来,梁中书在山西阳曲遭遇南下金兵,梁中书吓得未作丝毫抵抗,掉头就跑,结果被骁勇的蛮兵纵骑赶上,踏杀大半。梁中书只带着万余残兵,一路狂奔回京。
说到西路金兵攻打太原,也的确是让人揪心的一件事情。完颜宗翰率十万金兵,自大同南下,所经之处,不费吹灰之力就越城掠池,直破朔县、神池、代县等地,长驱直入。在攻得阳曲县城之时,刚好听得梁中书引兵途径此处前往支援太原,于是便率金兵七千精锐,痛践梁中书三万宋军。
据逃兵回朝禀报,那梁中书一路心惊胆战,每每听到号角之声就战栗不止,大叫天兵来也。亏得副将秉持,没有半路逃溃。后来遇得金兵,副将命全阵稳定,分左、中、右三路,以静待金兵来犯,迎头痛击。可是梁中书两股战战,涣散了军心,尤其是当日在中军之前,汗流如雨,还没有看见金兵大旗,就面如土色,下令宋军后退。
梁中书此举令宋军大为不解,无奈他为统率,军令难违。刚好在犹豫之间,金兵掩杀过来,梁中书一见,勒马便跑,口中叫道:“与我随后奔回!”
这一下可好,宋军阵脚大乱,金兵冲入阵中,如快刀斩瓜,稀里哗啦地杀了个痛快。
可是,梁中书回来却不这么说。“圣上明察,那金兵犹如天降数十万,我三万宋军实不可抗,今回得万余宋军,已是幸事!”
好在我已经和徽宗作了沟通,徽宗对此也大为肝火。“大胆梁中书,我朝遣你出兵增援太原,没想到你不战而退,全无将威,引兵三万,不战金兵七千,枉送我宋军万余人,竟然还敢信口喷黄,今不杀你示众,实难平我心中之气,安天下只民心!”
话音一落,梁中书“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道:“微臣罪该万死,还望皇上开恩,免罪臣一死!”
这蔡京一看,自己的女婿要没命了,也赶紧出列下跪,道:“圣上,老臣罪责难逃,荐了一个无能之辈,不过,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时,留得一人,总比杀得一人要好。再者,如今之势,杀了臣将,恐慌乱人心,不利凝聚人心!还望圣上三思!”
蔡京说完,直朝梁中书使眼色。梁中书一看,立马磕起了响头,道:“微臣该死,日后定能将功赎罪!”看梁中书磕头真是爽快,“咣咣”直响,直磕得鲜血直流,让我也多少有点怜悯之心。

“好了好了。”徽宗开口道,“死罪可饶,活罪难免,给我痛打八十军棍,押入大牢,待日后见罚!”
得了不死,梁中书立刻谢恩。蔡京也不再发话,默默回到队列当中。
“燕兄弟,这可如何是好?”下得朝来,徽宗急急问我,“太原增援兵力未及,而金兵已至,实在令人焚心!”
“赵佶,这个倒不怕。”我说,“这个我可以保证,太原绝对不会失守。倒是东路的金兵是个大患。”
“东路?”徽宗微微一皱眉头,“怎么至今未听得半点消息?”
“越是这样,越让人担心哪。”我说,“河北邯郸燕山府,守将郭药师可不是忠义之士,赶紧换下他,否则,金兵一到,他马上就会倒戈。”
“此话当真?”徽宗很紧张,“那邯郸一破,我汴京城可就无所遮挡了,那金兵不长驱直入,破我大宋了嘛?”
“赵佶,这句话算你说对了。”
“唉,燕兄弟,我倒宁愿我说得不对。”徽宗摇头叹息,道:“想我大宋祖业,不曾想到我手中如此萧条,金蛮袭来,国之摇荡。”
徽宗说得甚是凄凉,我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心中暗想,这个可怜的皇帝,恐怕打死他也不会相信,日后还会被掳到金国,受尽了折磨。
“赵佶,你也不用太担心了,天无绝人之路,或许到时会有办法的。”我安慰着他。
“但愿,但愿啊。”徽宗说完,转身自回寝宫,模样甚是悲切。
“赵佶,要不我去一趟太原吧。”我对徽宗说。
徽宗一听,面露喜色,道:“燕兄弟,有你前往太原,我大可放心。”不过,徽宗立刻有愁眉苦脸起来,“只是你去了太原,朝中我可依靠者是谁?”
“李纲啊,我说过多少次了,但凡抗金一事,尽可依靠李纲,如今又有老将宗泽,不用担心了。”我说,“不过有一点你切切记住,马上换了燕山府守将郭药师,此番可派宗泽前往。”
“好吧,明日早朝我就宣令此事。”徽宗道,“只是我担心,老将宗泽年事已近七旬,还能守城攻略?”
“赵佶,你别以为别人都和你一样,手无缚鸡之力。”我毫不客气,“告诉你,别看宗泽老了,可是他的体力不比年轻人差,三百力大弓,他一簇而开,放眼朝中武将,能做到的也是寥若晨星。”
“哦,那可好,那可好!”徽宗微微点头,“燕兄弟,真乃神人也,你说得如此之多,我怎不知半点?”
“唉,赵佶,我实话实说,你真不是做皇帝的材料。”我说,“你搞点文艺什么的还可以,说到治国,你远远不行。”
“唉,惭愧啊!”徽宗摇头叹息,“此番国难一平,我即刻宣你为朝中之相!”
“好了,赵佶,我也多说了,去太原要紧。”我说,“明日就不和你道别了,天亮我就走。”
“要带多少兵马?”徽宗问。
“带兵马?”我不由得佩服起这个昏头国君了,“现在金兵已经逼近太原,我带兵马岂不是招摇过市,哪还能进得去?你只发我一道圣旨就是了,现在就整,整个圣旨给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