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闯寇窝气胆震群贼 陈家洼老道强除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春晓请庄主安排一条小船,晚上春晓要上湖心岛。庄主道:“壮士,岛上甚是凶险,贼人也本领高强,你一人恐怕多有闪失。”春晓道:“庄主,不入虎**焉得虎子,料也无妨。”
“好吧!壮士,我多派一些人手助你。”
到了晚上,吃过晚饭,春晓收拾利落,带着十几个人,上了三条快船,庄主及众人送到岸边。众人亮起灯笼,奋力划船,船行似箭。船行半途,见远处亮起灯光,春晓眼尖,对面有一条快船急速驶来,此时湖上行船,十有**是贼人,春晓急令三船分开,准备包围来船。
却说翻江鼠李顺见于刚迟迟未归,心里焦急,见天色已暗,不顾过江龙覃云的劝阻,带上二人驾快船赶奔杨家庄。远远看见前方有光亮,李顺警觉,持刀在手,待船行得近了,高声喊呵:“对面什幺人?”对面船上的人并不答话,李顺迟疑,两船又近,猛见一道火龙飞来,李顺全身着火,惨叫着翻身落水,村勇跳上贼船,俩喽啰见势不好也翻身跳入水中。
春晓暗施水行术,水面一阵翻涌,哗的一声,腾起两个巨大水球,将二个喽啰托起,黑衣人踪迹皆无。村勇将二人拖上船,二人忙叫饶命。一村勇上前,照定一喽啰就是一巴掌,“小三还真是你!别人说你作了湖贼,我还不信,你可气煞我了!叫我如何再见死去的姐姐。”
说着又踹了贼人一脚,春晓拦住村勇道:“刚才落水的是谁?”
“是二寨主翻江鼠李顺。”
“现在给你个补过的机会,带我们进山寨。”喽啰点头答应。众人分乘四只快船,朝湖心岛飞驰而去。
到了湖心岛,众人寻僻静之处停下船,由喽啰带路赶奔贼窝。一路上避开陷阱埋伏,进到寨墙下,赚开寨门,众人进了山寨。悄悄来至聚义大厅,刚到门口,一村勇不慎弄出响声,厅内有人喊呵:“外面什幺人?”春晓踹开厅门闯入大厅。厅内三人见春晓持刀闯入,匆忙起身,春晓摆刀就剁。为首之人抄起一把椅子,朝春晓砸过来,春晓闪身,椅子砸中涌入的村勇。
贼人踢飞桌上的灯盏,转身奔墙边拿刀,春晓火龙打出,贼人被烈焰吞没。另外二贼人也被众人砍翻。出的厅门,呐喊声起,灯球火把纷纷涌来。
春晓站在门口,手擎一熊熊燃烧的火球,矗立不动,众人分列两旁。涌进的群贼见状,无人敢上前。春晓大声道:“覃云、李顺、于刚均已被诛,想要活命的,放下刀枪,要不然,你们看。”说着单手前推,一条巨大的火龙掠过群贼的头顶,有几个高个的贼人头发烧焦,群贼吓的纷纷扔掉刀枪。
猛然弓弦一响,从暗处射出一箭,直奔春晓面门。众人急叫:“暗箭!”转眼利箭到了眼前,躲闪已然不及,众人暗道壮士完了,就见利箭竟停在春晓眼前,又猛然转向,急速射回原处,一声惨叫,有人翻身栽倒。群贼惊恐纷纷跪倒,“我们愿降!”
将贼人关起来,众人静等天亮。天亮之后,众人收拾金银细软,放火烧了山寨,押解贼人返回杨家庄。船行甚急,有几个贼人跳水逃命,春晓没去管他。
再说杨庄主,众人走后,整夜未眠,天刚亮就命人去湖边观瞧。太阳升起三杆来高,有人来报,远远看见有不少船只驶来。杨庄主一惊,忙到湖边查看,见有十几只快船正乘风破浪疾驶而来。杨庄主知众人昨晚可能凶多吉少,准是贼人前来寻仇,心里异常失望。急急招集村勇手持弓箭刀枪,在湖边排开,准备厮杀。又命人飞马通知临近各庄,前来助战。一时间村里鸡飞狗跳,人形、人心惶惶。
船近了,远远有人招手,有眼尖的村勇欣喜若狂,奔至杨庄主处道:“是他们!我看到他们了!”杨庄主狂喜,奔至近前,正是春晓众人,纷纷向岸边招手,岸边众人欢腾一片。春晓等众人下船,村勇们扔掉刀枪,上前将众人抬起抛向空中,湖边成了欢庆的海洋。
杨庄主会同各庄庄主摆大宴庆贺,爆竹锣鼓连响三天。其间春晓又拿出八十两金子,与起获的贼人财物一同分给了死伤村勇的家人。
早晨乘着冉冉升起的太阳,春晓又踏上湖边的大路。在杨家庄待了五天,不得不走,村民甚是热情,家家户户以春晓能在家里吃饭为荣,刚出东家,又被西家拉住,热情要把春晓融化。

这日春晓正行走间,听得后面有人放歌:
琼楼玉宇,金瓦银銮,总不如山清谷幽,流潺飞瀑。
高官骏马,花烛良宵,也不比清风明月,鸟语花香。
蒲团香烛,瓦钵磁瓯,装得下春夏秋冬。
溪山作朋,云月为友,一生乐逍遥。
春晓回头一看,来了一位老道。头戴九梁道巾,身穿古铜色的道袍,腰系丝绦,白袜云鞋。面如三秋古月,发似三九冬雪。海下一部银髯,洒满胸前,一派仙风道骨。后面跟着两个童子,十五六岁上下,眉清目秀。一个童子扛着宝剑,一个童子背着包裹。
春晓心里喜欢,跟老道攀谈,这个老道乃是五宫山上清宫太乙老仙翁的徒弟,名唤周庆烈,此番前去张化县太兴观助师弟降妖除怪。听说老道前去降妖,春晓决定前去看个究竟。
却说在张化县北门外,有一座太兴观,庙里有一个老道叫陈正道,也是五宫山上清宫太乙老仙翁的门徒。陈正道出门云游一年有余,这日回到道观,在庙中一看,正北上隐约有妖气出现。
陈正道一想:修道之人,以降妖除怪为正道,在我这一方,岂能容妖魔作怪?我去找找妖精在哪里。把他除了,还人间正道。想罢带了宝剑,往正北去找,找来找去找到一个叫陈家洼的小山村。妖气从村里的一户人家冒出。
陈正道站在柴墙外,见屋子里出来一位女子,妖气正是从她的身上发出。女子进了屋,陈老道随上前叫门。张老汉一家世代居住在陈家洼,老两口有一个儿子,叫张大成,一直在家种田,十分的孝顺。种田虽然清苦,一家人也过得去,因为家贫大成一直也没娶妻。
这年冬天,有一家人逃难至此,将姑娘留在了陈家,姑娘年轻,长的也好看,大成非常满意。择吉日,大成邀村人喝喜酒,与姑娘成了亲。成亲后,大成种田砍柴,浑家纺线织布,孝敬公婆,一家人也其乐融融。过了一年,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张老汉乐得何不拢嘴。
这日陈正道敲门,张老汉开院门,见是一个白胡子老道,忙请老道进来,“道爷,您何事敲门啊?”陈老道稽首道:“无量佛,老丈随我院外说话。”张老汉道:“道爷,有话尽管说,何必弄得如此神秘。”
“老丈,你附耳过来。”张老汉近前,陈老道附在他耳朵上道:“老丈,我乃太兴观的道人,你家里有妖精,刚才出来的女子即是。”不想张老汉听罢,二目圆睁,勃然大怒,“老道,少在我这装神弄鬼,胡说八道,你再搬弄是非,我让你吃我一拳。”连推带搡往外赶老道。
大成闻听声音,忙出来看究竟。张老汉道:“成儿,这老道竟说你浑家是妖精,真真气煞我也。”大成听吧,不由火往上撞,“你这老道,不在庙里修你的仙,得你的道,跑来这骗人钱财,给我滚出去。”直接把老道推出门,咔嚓把柴门关死。
老道不死心,继续守在门后,等到夜深人静,老道点燃三道灵符,一个年轻女子出现面前。来到门前的僻静之处,妖精开口道:“道长,小女子隐居张家,皆因成郎多年前救我一命,见他无有妻房,我才化身女子与他成亲。绝不是要害他性命,何况我与成郎情投意合,恩爱异常,且已有骨肉,更是难分难舍,恳请道长网开一面,放我一马,小女子感恩不尽。”
老道呵斥道:“大胆妖孽,一派胡言,你可知人妖殊途,你不去山野清静之地清修,却来这凡尘搅闹,贫道岂能饶你。”老道说完,挺宝剑分心便刺,女子闪身躲过。
老道施出浑身解数,一连十几剑,未沾女子分毫。女子道:“道长,小女子诚心想让,请道长自重。”老道恼羞成怒,“不将你铲除,誓不罢休!”跳出圈外,口中念念有词,一声“敕令”,就见老道的手里飞出一道彩带,直奔女子。
这是老道的看家法宝,名曰捆仙带,一端在手,一端在外,一旦捆上,任是神仙也难以挣脱。彩带飞至近前,女子也不躲闪,被彩带缠了个结实。老道冷笑:“妖孽,乖乖的受死吧!”
女子摇头叹了口气,一道绚丽的光华拂过身体,彩带纷纷断裂。老道大惊失色,就见女子一手抓住彩带,轻轻一抖,老道像断线的风筝飞出老远,跌在地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