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上殿听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第二更,等会还有一章,今天总计会更新一万字,求推荐票
=================================
一天的假期很快结束了,次日一早,林征便去了宫中报道。
以前没当官的时候总是想着怎么才能捞个官当当,现在当官了,才知道当官难,当个大官更难,别的不说,就是随着权力的增涨,随之增加的压力和责任就让他有些吃不消,每天更是忙的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想回家,还得跟皇帝请假才行。
别看他现在只是挂着虚衔,没有什么实权,只是随着赵昚对他越发信任和器重,将公文和奏章都开始交给他处理,想要给那些官职不是太高的大臣们小鞋穿,却不是难事,这种变相的权力有时候比握在手中的权力更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好处。
到了御书房,赵昚还在早朝未归,侍卫知道皇上很器重这位林大人,没准日后封候拜相也说不定,不敢拦他。林征和御书房内执事的几个太监哈啦了一阵,就开始翻阅堆在御案上的公文和奏章,当然他可没那个胆子坐到赵昚的龙椅上去。
约莫一个时辰后,林征刚刚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活动了下筋骨,外面有太监尖锐刺耳的声音响起,“皇上驾到。”顿时吓了一跳,连忙起身候在一旁。
赵昚龙形虎步的走了进来,脸色有些难看,林征一看就知道他心情肯定不好。
赵昚眼看林征也在,脸色这才稍微好了些,说了声,“爱卿来了。”就径自走到御案之后入座,将侍卫赶了出去,随手翻看了下御案上林征批阅过的几公文,随手放在一边。
林征心里忐忑着,拜了下去道:“启禀皇上,臣有罪!”
赵昚盯着他,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只是惊讶地道:“爱卿有何罪,朕为何不知?”
林征心说,你要不知道我犯了什么罪那才是事怪,为了不让你以后猜忌小爷,只能行险一搏,道:“回皇上,臣在襄阳时曾做过一些犯忌之事,请皇上降罪。”当下将他在襄阳打家劫舍、明偷实抢的种种罪行全都招供了出来
赵昚并没有感到惊讶,显然他早就知道,听罢后不置可否,只是道:“想必楚爱卿已经告诉你,日前早朝时有官员上奏弹劾你那位结义兄弟岳信了吧!朕听说汤爱卿派人在襄阳追查你的那些事情,是楚爱卿让你向朕直言坦白的?”
林征咬牙道:“皇上明鉴,楚大人虽然知道臣在襄阳的一些事情,不过并未证据,而且小臣也自信行事谨慎,不怕汤大人查到什么,小臣之所以向皇上坦言,实是不想皇上日后若听到什么风声,猜忌小臣,臣不敢说忠心可昭日月,但请皇上明鉴。”
赵昚盯着他看了一阵,才欣然道:“你的那些事情,朕早就知道,不过朕没想到你会对朕坦白,你有多少忠心,朕心里明白,不过你既然能对朕坦白,足见你和朕有着共同的愿望和理想,最近朝中有些人事变更,朕想让你到枢密院去历练一番,你意下如何?”
林征心下一喜,道:“谢皇上恩典,不过臣以为,现在朝中不稳,若臣在吏部,则更能替皇上分忧,请皇上明鉴。”
赵昚有些不解,皱眉道:“爱卿说详细些。”
林征知道此次北伐肯定会失利,却不能说出来,只能隐晦地道:“在枢密院固然可以为皇上北伐出力,不过北伐乃国之大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行军打仗,非臣所长,出谋划策,枢密院不少人才,臣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前往吏部,为皇上肃清吏治。吏治乃国之根本,清则国家强盛,败则国家衰退,而且还会影响皇上北伐,请皇上恩准。”
赵昚沉思半晌,欣然道:“爱卿言之有理,若吏治不清,则百姓难以为生,必然会流离失所,甚至揭竿而反,此乃历朝历代传来的铁训,不得不防,朕就准你所请,不过吏部此次并未有太大的官员变动,爱卿以为吏部左侍郎叶顒和右侍郎王腾谁可升任尚书。”
林征想也没想便道:“王腾并非治世之臣,且为官也多有不正,此人更适合礼部,而不适合在吏部任职,叶大人为官清正,历任地方官时,都政绩卓著,臣以为,可为尚书。”
赵昚见他虽和王腾有旧,却不为王腾说好话,心下更感欣慰,他当然知道王腾的官品是个什么样子,但朝中官员迁调若太过频繁,难免会弄的人心惶惶,因此才一直没有把王腾给办掉,道:“就依爱卿之言,叶顒可升为吏部尚书,爱卿先暂任吏部左侍郎之职。”

林征再拜道:“谢皇上,微臣领旨。”
赵昚想了想,又道:“此次礼部左侍郎王大宝将调任礼部尚书之职,朕有意将王腾也调往礼部,只是这吏部右侍郎之职,朕观朝中列位臣子,却无一合适人选,朝中大臣也为朕举荐过几人,朕总觉得不甚满意,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为朕举荐?”
林征知道为皇帝举荐贤臣是做臣子的本分,并非越轨,至于能不能得用,就那全看皇帝的意思了,当下也不做作,道:“臣举荐陆游。”
赵昚沉思道:“陆游此人才学出众,朕也多有听说,此次朝中官员调动,陆游也在调动的名单之上,只不过是调任枢密院编修官,而非吏部侍郎,不过爱卿见识广博,想必也不会为朕举荐庸才,朕就姑且听之,且看这陆游是否会让朕失望。”
林征知道,要是陆游让皇帝失望,赵昚对自己的印象恐怕也要打个折扣,虽然陆游在历史上的名气很大,才学品格也很好,但真实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唯今之计,只能暗暗期盼陆游千万别是个蠢材,不然自己可要跟着他倒霉了。
繁忙的公务总是没有个休止,此次陈康伯辞相位,朝中官员调动不是件小事,大到宰相小至县令都涉及在内,每天送到御书房的公文起码堆了三尺厚,不但忙坏了皇帝,把林征也给忙的差点精尽人亡,挖空心思的给赵昚提出最有利的意见,脑细胞不知死了多少。
虽然忙,不过林征忙的心里乐乎,起码赵昚对他是越来越依赖了,在处理每一件大小事情时,都要征询一下他的意见,甚至就连几位重臣提出的方案,在决定是否施行之前,也要征询他的意思,而他也不让赵昚失望,每次都能给出最独到的见解和最有效的提议。
而且自从赵昚亲口给他赐婚后,朝中一些起先不怎么重视他的官员也重新开始审视他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新贵,登门拜访的官员一下子多出了好几倍。短短几天时间,就让林府变的门庭若市,每到傍晚,府门前总是不少几辆官家专用的豪华马车。只可惜林征大部分时间都在御书房帮赵昚处理公文和奏章,很少有官员能在府上碰到他。
这天早朝,林征早早的来到了文德殿外,耐心的在殿外等候。
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他要去吏部任职,要在殿前听旨,而且以后他也得和其他臣子一起,每天五更都要到这里来参加朝议,懒觉是怎么都睡不成了。
赶来上朝的大臣从身边经过时,林征全都恭敬的见礼,那些大臣都是成了精的人物,也都是满脸笑容,说上一大堆年轻俊杰、后生可畏之类的废话,只有那么几个人,在经过林征身边时,眼神有些阴冷,林征不由纳闷,我没他们老母啊?
这次没让他等多久,赵昚就让他入殿听旨,免去了修练站功之苦。
以前朝议的具体内容林征不知道,不过据楚南行说,好像是赵昚让虞允文等几位心腹大臣联名替他举荐,除了三十几名官员反对,基本没人想平白得罪他这位新贵,因此让他接任吏部左侍郎的提议很顺利的就被通过,圣旨还是赵昚让他亲自写的呢!
受封的经过很简单,宣旨的官员念完圣旨后,林征就三呼万岁,双手接过那份他自己写的圣旨,然后退入朝班之中,位于左列第四十八岁位,吏部尚书叶顒之下,王腾之上。
王腾见这小子两年前不过一介白身,才短短两年时间,就与自己平起平坐,而且朝班的位置更在自己前面,真不知道是不是哪次出门踩到狗屎了,小声道:“恭喜老弟。”
林征见这老小子在朝堂之上竟然也敢直呼他老弟,知他有意拉近关系,也不说破,压低了声音道:“林某能有今天,也是大人所赐,改天有时间,林某定当登门拜访。”
王腾顿时乐开了花,心说就等你这句话呢,小声问道:“老弟深得皇上器重,对朝中官员调动自然也熟知于胸,可知此次朝中官员调动,本官是否会被调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