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回(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八回(五)
在社会道德规范中,长期以来,社会和家庭的伦理道德起了功不可没的巨大作用,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它是社会道德形成的基础,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在男女之间的伦理道德问题,认为在男女之间不可以散马无疆,应当有一定的约束行为。当然,在历史的条件下,有的家庭伦理观念确实是作过了头,尤其把男女之间的所谓私奔,当作大逆不道来处置,更有甚者甚至采取以结束生命的处理方式,当然是十分可笑和愚昧的一种表现。
敏闻认为,法律是在道德基础上的一种补充措施,他认为,社会道德和社会法律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与众人不同的是,敏闻认为,法律是社会道德的衍生物,他甚至说道,法律是在因为以道德的形式所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只好用法制这个强制的办法去解决道德所难以解决的问题。
敏闻引证了在男女之间在道德关系与法律关系上的差别。
他解释说,在男女之间,由于存在着异性相吸的本质性内涵,因此,男女之间相互的倾慕之情是一种天然的现象,也是一个人,或者分别到男人和女人的正常现象,那么,为什么人们能够在这个缤纷的世界里能够正常的相往而不会出现混乱的男女混杂局面呢。敏闻说,这是由于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道德观念进行调节的结果。
敏闻从原始社会的群婚制中似乎看到了这种男女之间混乱局面的因果关系,敏闻分析,原始时期也是这样,人的第一需要肯定地说,就是自己的生存问题,当这一基本问题得以实现时,便想到了更多的物资享受,在物资享受有了一定的满足后,就追求精神享受。
当人们问敏闻,精神享受有它的顶点吗?敏闻说,有!顶点就是女人。
他的这个回答,曾经令很多人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人们一直把精神归结为思想和虚拟的世界,与人是风马牛所不相及的东西,更何况是指女人呢。
敏闻对这些不同的看法,却有着十分执意的主见,他以一个哲学家的状态归纳地下了一个“永世不朽”的宏大结论,那就是,“从人类产生的第一天起,直到人类的终结,在这个全部的,在人的精神享受中,虽然由于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同,文化的素养不同,但是人的最高的精神享受都是在异性之间。尤其是男人,他们的最高的精神享受就是女人,这一点是不会因为时代的改变和技术因素的改变而得到改变的”。
敏闻在剖析中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老掉了牙,而又富于新意的“英雄爱美人”的理论观念。
敏闻说,为什么历史上总是出现英雄爱美人,这是因为对于一个“英雄”来说,他什么东西都已经有了,惟独女人是受之不尽,享之不完的精神满足。
有人提出了另外的观点,试图对敏闻的这一个论点进行反驳,他们认为敏闻关于“英雄爱美人”的观点经不起推敲,理由是难道不是英雄的人,就不爱美人吗?
对于这个反面论点,敏闻总是笑而以答。
敏闻拿自己作涮,幽默地说道,我是个英雄吗?当然不是。
我想美人吗?当然想。

我能够想得到美人吗?
接着,他把这个问题家交给了问他的人。
然后,敏闻解答说,不是英雄的人,他们理所当然地会想美人,但是世界上的美人毕竟是很少的,要想得到一个美人,也是一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一个在这个世界上碌碌无为,平平庸庸的人,他虽然有着美人的梦,也未必就能够圆他的这个梦呀。
敏闻经常为这一观点不断地向人们解答,他说,英雄爱美人,自古已有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精神文化的丰富,但是最终的极点享受是离不开女人,特别是美的女人的。
象吃东西一样,如果摆在人们面前的食物,都是他所喜欢的,并且都是一个样的,那么,人们在吃食的时候,是不会去看人家吃得怎样,但是久而久之,人们对这些食物还会有兴趣吗?当然,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假定所有的女人都是同样的美丽,就象双胞胎一样,那么,在男人之间还会去争夺吗,也许不会,但是这种现象可能出现吗?
回答是肯定的,不能。
因此,在这种需要和可能的平衡,就只有以一种社会的游戏规则来进行调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道德范畴。
按照这个范畴去调整男女之间的关系,一个最基本点就是,你爱她,可以呀,这是你的权利,但是问题在于,人家是否也喜欢你呀,如果不行,那你就只能望而兴叹了呀。
当然,也有不服气的,为了要把自己所喜欢的,就要拥有她,就去弄清对方的要求,然后通过努力去实现。这,也还是在道德所涉及的范围。
然而,有的人竟然采取强迫的手段,你不喜欢我,我就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方式去得到,或者破坏她的外部信誉,或者限制她的某些自由,或者以强制方式去夺取。
这就形成了法律调整的因素了。敏闻解释道,可见,法律是在道德规范所难以达到的情况下,只能采取的一种强制性的措施,从这一角度分析,法律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对一些问题无法用道德的补充形式。
敏闻最后回归到人为什么会产生私心的这一问题上来,他解释到,人为什么有私心,男女之间的问题是不是私心。这得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分析,如站在资本经济的社会去分析,则认为私心是这个社会经济运作所引出的结果;如果站在社会经济的社会去分析,则认为私心是由于社会的分工和分配不公所产生的结果;如果站在男女之间的交往去看待私心,则认为男女之间的内涵和外显之间的差别太大,无法实现某一个人心理上的某种平衡。
其实,敏闻这样认为,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社会,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心理上,它的平衡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平衡性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但是这种不平衡性,有着它特殊的意义,或者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如果这个社会失去了这个平衡性,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社会也就会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不仅是难以想象的,也是十分可怕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