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梵天醒来时,这个世界就消失了 信息补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印度教中的此世界,不过是梵天的一个梦.梵天醒来时,这个世界就消失了.
六道轮回:天道\人道\地狱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
[梵天-BRAHMA]
是宇宙的创造者,周身呈粉色或红色,有四头四臂。四张脸朝向东西南北,象征四部吠陀经。四只手常握有念珠、水罐、吠陀经、节杖、勺子、乐弓或是莲花等物,其中念珠用来记载时间,水用来衍生万物。梵天一般处于莲花之上,出行时骑天鹅,或者乘坐由七只天鹅拉的战车。
梵天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创造了三大主神:
天帝-帝释天
保护神-毗湿奴
破坏神-湿婆
★这三大主神以轮流在世的方式存在于此世界.也就是说,他们不一定会同时出现在一个时代,是轮流进入轮回的.
书中[鬼木]有斩佛灭莲的能力.
此处的[莲]---不是指莲花,而是莲花藏世界.
莲华台藏世界海。又作莲华海藏世界、莲华胎藏世界。指千叶大莲华中所含藏之世界。系由千叶之大莲华所形成,每一叶为一世界,各有百亿之须弥山、百亿之四天下,及百亿之南阎浮提等。卢舍那佛是此世界之本源,趺坐于华台之上,并将自身变化为千体之释迦,各踞坐于一叶之上;而千释迦复一一变化为百亿之菩萨释迦,各坐于南阎浮提菩提树下,宣说菩萨之心地法门。其中,一草即一个大千世界,中有百亿之须弥四天下,一个四天下之世界,为一尊菩萨释迦之所化,百亿之四天下即一个大千世界,为大释迦之所化,一千大千世界系由卢舍那佛所主领,即十万亿个四天下之世界,称为莲华胎藏世界。
[莲]是指一种抽象的能量业力的集合空间.
[金身]---指各人物的原神精魄之貌.通常我们见到的菩萨雕塑,都是N手N脚,拿N多武器神品.这就是他们的金身神貌.
******************************************************************************
帝释天-天帝
帝释天梵文音译是“释迦提桓因陀罗”,意为“能天帝”,★武器为金刚杵,也被称为雷帝。因陀罗即帝释是印度古老文献《梨俱吠陀》中的主神。
我们所住的世界中心,有一座须弥山,帝释天就住在须弥山顶的善见城,统领其余诸天。须弥山四周各有八天,加上中央帝释天,合为三十三天,此即欲界六天中的忉利天。
此处的“天”当指依报意义上的生存环境方面的天。同样帝释天即可以指作为三十三天之主的天神,也可指其依报。照佛教说法,任何行善积德之人,皆可转生帝释天。帝释天以人间百日为一日,寿长一千岁,即合人间十万岁。据《杂尼迦耶·天杂品》所说,作为忉利天主的帝释的前生是个叫摩伽的婆罗门,他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终后俱生于忉利天,以摩伽为天主,即帝释或帝释天,其余三十二人为辅臣,即其他三十二天。
******************************************************************************
毗湿奴-保护神
毗湿奴全身蓝色,常披黄袍,也有四只手臂,其中两只总握有他的标志性器物——法轮和海螺。毗湿奴的坐骑是一只鹰头人身的金翅大鹏鸟[也就是迦娄罗],他还经常半倚在一条多头的蛇王身上。毗湿奴化身很多,最有名的十种是半人办鱼、半人半龟、人身猪面、人身狮面、矮人、持斧罗摩、罗摩(即《罗摩衍那》的主人公)、克里希纳、佛陀、骑马的伽尔基。
毗湿奴在印度教中,往往地位比帝释天湿婆都高,因为他曾多次幻化成各种形象人物拯救世界.
★他时常转世化身,其中一个化身就是因陀罗[帝释天]的同胞兄弟。
******************************************************************************
湿婆-大自在天
大自在天是梵文Mahe□vara的意译,音译为摩醯首罗。据说他住在色界之顶,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在三千界中得大自在,故又称“大自在天”。
大自在天在印度教神话中的原型即是湿婆。
湿婆是毁灭之神,又是苦行与舞蹈之神。据说他有极大的力量,头上的第三只眼能喷出神火烧毁一切,还能主宰人间的一切悲喜荣辱。其形象据说有五个头,三只眼,四支手,分别持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器物,浑身涂灰,颈上绕着蛇,乘坐一条大白牛。将他作为主要崇拜对象的宗教派别,在佛典中被称为“自在天外道”或“涂灰外道”等,佛教亦将此神吸纳进来作为自己的守护神,配于色界之顶。又因其居住不同而有大自在天、商羯罗天、伊舍那天等种种名称。
******************************************************************************
迦絺吉夜-韦驮天[梵语Skanda]
韦驮,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韦驮天。或称韦将军,韦天将军。本为婆罗门教之神,又称迦絺吉夜(梵语Karttikeya,意译六面子)、鸠摩罗(梵语Kumara,意译童子)、善梵(梵语Subrahma),
★原为战神,有六头十二臂,手执弓箭、骑孔雀。
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于南印度,五世纪后传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为伽蓝之守护神,为南方增长天八大将军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将军之首。生而聪慧,早离尘欲,修清净梵行童真之业。
★受佛陀付嘱而镇护东西南三洲,修行勇猛精进,最后亦将成就佛道,排行于千佛之最后一尊佛,名号为楼至佛是也。
佛教称其: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问:韦驮是不是天神,为何全身武装?(蔡世芳)
★答:韦驮虽系天神之相,亦是菩萨为护佛法而化。(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
★娑竭罗龙王-流魄 和 金翅鸟王-迦楼罗 的关系★
娑竭罗龙王又作娑伽罗龙。意为咸海之龙。《妙法莲华经》谓有八龙,《华严经》谓有十龙,其中都有娑竭罗龙王。
大鹏金翅鸟--鸟族之王,具有鸟的头、翅膀和人的身体,非常强力的灵鸟。为了救出自己的母亲,迦楼罗前往因驼罗的天国,归途上遇到毗湿奴,两者几经较量不分高下。毗湿奴有感于迦楼罗的强大,用不死的生命来交换迦楼罗作为自己的坐骑,从此迦楼罗侍从于毗湿奴。
★迦楼罗和娑竭罗龙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迦叶波---父亲.
毗娜达---[金翅鸟]迦楼罗的母亲.
迦德卢许---[娑竭罗龙王]流魄的母亲.
在天神妻妾成群的家中,闲极无聊的夫人们总要有些事情做做。某一天,迦叶波让毗娜达和迦德卢许下心愿。迦德卢率尔说道:“我要有一千个有着同等神光的儿子。”毗娜达的沉吟了一下,说:“我只要两个孩子,但是每一个都要比迦德卢的儿子强大。”
迦德卢生了一千个蛋,没过多久那一千个蛋就孵化出了一千个用武有力,光彩照人的[那迦]子弟。[那迦]-即龙族。
毗娜达生了两个蛋,其中一个是弱智,另一个就是迦楼罗。迦楼罗是神鸟修婆那族的首领,众鸟之王,还有妙翼、神速者等等美名。
龙族和鸟族本是同一个老爹的孩子,但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各有各的打算,也有误会,和各种大小恩怨,导致最后分裂。龙族被天界惩罚,要成为金翅鸟的食物。
所以玩命他们在海上见到毒龙被金翅鸟吞噬的场景。
★在海上,迦楼罗和流魄见面时,说“叫我妙翼,迦楼罗是老头子取的。”---这里已经暗示,他们之间有不寻常的关系。老头子-就是指他们共同的父亲-迦叶波。虽然他们必须互相残杀,但是很明显,迦楼罗希望改变这种命运。因此他找玩命说,弥勒必须临世,要玩命别纠缠流魄,这其中有作为兄弟的一种感情。
******************************************************************************

非天---阿修罗---玩命
阿修罗: 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经籍称阿修罗为“非天”或“劣天”。他与鬼蜮有相似之处,却不是鬼蜮;他与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却不是人。他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又极端丑恶的怪物。据佛教传说,阿修罗与帝释天是冤家对头,总是互相争斗不休。因为是与天神对立的最高恶魔,被逐出天界,居于弥卢山洞窟中,曾多次与天神恶战,但皆处于劣势。另:阿修罗是与天对立的一族。他们非常好战,男的极丑,女的极美。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食。天有美食而无美女。双方常因此而互相争斗,场面十分惨烈。“修罗场”的说法即从此来。
阿修罗最初是天神的兄弟,他们有着共同的父亲.
后来因为各种矛盾,尤其是阿修罗很贱,总是喜欢挑逗天神开战.其实是多动症的表现.导致天神最终与阿修罗反目成仇.天神太严肃了哈.
★修罗与阿修罗的区别★
很多漫画里都把阿修罗画得很美,但其实他们在宗教发源里的初始并不是如此。反而是丑陋的。阿修罗的女子是很美丽的。
修罗是善,阿修罗是恶。两者不是同一种人物。
★玩命为什么会是非天?这一点,有很多内幕。
******************************************************************************
阎摩罗王---焰摩
阎摩罗王又作阎罗、阎罗王、阎魔王、焰魔罗王、琰魔等,均为音译,意思为“缚”,缚有罪之人。阎罗本为古印度神话中的管理阴间之王,在《梨俱吠陀》业已出现。阎罗本身又有多种义蕴:一曰“双世”,即彼于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意。
★焰摩与帝释天的关系。
文中,焰摩与帝释天关系密切,而且很明显不是敌对关系,菊表白的时候,说他宁愿为了焰摩背叛夜叉族,不效忠黑色大地之母kali ma。这里暗示焰摩将成为阎摩罗王,即地狱道的统治者。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来,地狱道的鬼众,并不是那么邪恶。甚至与其他五道是平衡的关系。除了由魔王或者大地之母KALI MA引起的战争。
******************************************************************************
地藏
大愿地藏王菩萨是佛教徒口中所称的“娑婆三圣”之一。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地”在事上讲是大地,大地是一切万物所依赖生存的,任何一物离开大地就不能生存,所以“地”有能持、能育、能载、能生的意思。“藏”就是宝藏,财宝足以救济人的贫苦,圆满人的事业。这位大菩萨有无量的法财,布施一切苦恼众生,且使他们都能修行成就,好像宝藏一样,所以叫做“藏”。
释迦牟尼佛陀从此世界圆寂后,委托地藏菩萨继续在此世界宣讲佛法。直到未来佛-弥勒在此世界呈现成佛景象。
地藏最有名的那句话: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

前世佛-燃灯佛 现世佛-释迦牟尼佛 未来佛-弥勒佛
佛圆寂后会去往兜率净土。
兜率净土---不属于这个世界。可以看成X空间。
兜率天和兜率净土不是同一个地方。兜率天是指须弥山三十三天之上。还是在此世界中的,天界的高端空间,也显示其在这一天位的天神的地位。
★据经文上说,未来佛弥勒早于释迦牟尼升天,在[兜率天]等候,等释迦牟尼佛圆寂后,他会再在此世界显现成佛之像.这个故事的时间就是在迦牟尼佛圆寂后,等待弥勒现世的这段时间.
******************************************************************************
须弥山
十分巨大高广,在它的山腰不同高度分别是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及无争斗天等等天界众生所住的地方。这些天界仍然是在六道内里的,但其中的众生寿元十分长,譬如说四天王天的众生之一天等于人间的五十年。我们人间众生的一生,在这些转生天界的众生眼中只如朝生夕灭,甚至只是一弹指间之事而已.
在六道的分类之中,我们把天界统称为六道其中之一道,其实它又细分为欲界天、色天界与无色界天.
在佛教宇宙观中,宇宙之中央为一个广大得不可思议之山,叫做[须弥山]。
须弥山的四方各有大小的部洲,在东方是东胜神洲及其左右二旁的小部洲,在南方的是南瞻部洲及两个小部洲,在西方的大部洲叫做西牛贺洲,旁边亦有两个小部洲,北方有北俱卢洲及二个小部洲在它的左右两边。--四大部洲即是人间各国.
******************************************************************************
业力
★有恶的业力也有善的业力,天道的人并不是永生,地狱的人也不是永死,当天道的人业力耗尽就会再入六道轮回,地狱道的人也可以再入轮回.都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这个是与基督教最明显的差别之一.基督教的地狱只有永死,没有改过的机会.
******************************************************************************
金刚杵,音译-伐折罗\跋折罗\缚日罗等,因为质地坚固,能击破各种物质,冠以金刚之名.又称为"宝杵\降魔杵"或单称"杵".在宗教中象征摧灭烦恼之菩提心,还象征金刚的智慧大用,能破除愚痴妄想的内魔与外道诸魔障.金刚杵的大小,有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等不同长度.材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珍惜的木材.造型上有独股杵\三股\五股\塔杵\宝杵.独股\三股\五股,分别象征一发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金刚杵各股形状,有鬼面,有人型,股上部为握状,便于修行者手持.
①成就事物,用五股杵
②加持神用,用三股杵
③行道念诵,用独股杵
④修佛部,莲花部,用独股杵
⑤修金刚部,用五股杵
⑥修大威德明王法,用九股杵
帝释天--其尊形头戴宝冠,着羯摩衣,右手持独股杵置于胸前.--他的杵不是锤子,更象是宝剑.
******************************************************************************
战神与人间四洲的关系
四大洲即是:
一、东胜身洲(梵语Purva-videha),旧称东弗提婆、东毗提诃、或东弗于逮。略称胜身(梵语Videha,毗提诃),以其身形殊胜,故称胜身。地形如半月,人面亦如半月。
二、南瞻部洲(梵语Jamdu-dvipa),旧称南阎浮提。瞻部(梵语jambu),原为蒲桃树之音译,本洲即以此树而得名。地形如车箱,人面亦然。
三、西牛货洲(梵语Apara-godaniya),旧称西瞿耶尼,以牛行贸易而得名。地形如满月,人面亦然。
四、北俱卢洲(梵语Vttara-kuru),旧称北郁单越。俱卢意谓胜处,以其地胜于上述三洲而得名。地形正方,犹如池沼,人面亦然。
★四大洲各有特殊之三事:(1)南瞻部洲。住民勇猛强记而能造业行,能修梵行,有佛出此土,此三事胜于其他三洲及诸天。(2)东胜身洲。其土极广、极大、极妙。(3)西牛货洲。多牛、多羊、多珠玉。(4)北俱卢洲。则无所系属,无有我所,寿命千岁。
★南瞻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合称三大部洲,此三洲人民具有善根(梵语kusala-mula),亦能信受佛法而修梵行,是故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发愿护持此三洲,所以佛门称之为三洲感应是也。北俱卢洲之人民寿命千岁,从中不夭寿,生活富裕,享受福乐,不信受佛法,是故韦驮尊天菩萨就没有护持此洲。
还有什么不太清楚,请留言。我会补充在这章里面。不足之处需要大家一起来完善,谢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