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婚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终于完成了。千里作为新手,在码字的过程中,碰到不少疑惑和困难,以后写了和大家交流交流。谢谢支持——
多年之后,当长生已不再是个少年,那一幕还是如同昨日一般,清晰历历,当他打开缎纸盒递上礼物的时候。
“好漂亮啊!”蓉姑娘叫起来了,将翡翠耳坠放在掌中欣赏,“阿寿的心思真是无人能及。”
礼物是长生早就准备好了的,是按前世的记忆让人打造的一对翡翠耳坠。造型新颍的黄金凤饰钮纹与绿如夏荫的翡翠宝石交相辉映,熠熠夺目。
看着阿蓉爱不释手的样子,长生心中说不出的滋味。去送心爱的女孩子出嫁会是什么心情呢?如今长生算是尝到了。
蓉姑娘将耳坠比在脸颊边,转头轻笑问道:“可还好看?”
一时之间,长生胸中波浪涛天,有多少次这样爱娇的俏笑,低语问出这一句话?最近的一次不过是在两个月前——阿蓉戴上那一串珍珠项链,对着镜中的自己,低声问道:“可还好看?”
情形相似,却时移事易。长生心中疼痛,说不出话来。
“阿寿……”蓉姑娘嗔道。
长生努力控制心绪回道:“好看。好看。人家都说新嫁娘是最好看的。果然不错,这世间就是再好看的珠宝却又哪里及得上阿蓉的一分光采?”
阿蓉的笑容淡去了,只是对镜戴上耳坠。
长生凑上前去,也看向镜中。那不甚真切的铜镜映出两个人脸并着脸,长生脱口而出:“真希望那个人是我……”
蓉姑娘望了一眼镜中的长生,只是微微叹了一声。一会儿还是忍不住说道:“你有多少年的工夫,都不说一句话。现在我都要上轿了,再说这些废话却有何用?”
长生转到前面,直盯着蓉姑娘的俏脸看,只觉得蓉姑娘是说不出的娇美描不出的俏丽,长生直感到眼睛不够用,心里无能为力。
半晌,蓉姑娘说道:“阿寿可看够了么?我可要继续妆扮了。”
长生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你过了门,要尊重夫君,象以前那样打打闹闹,那是不成的……”
蓉姑娘噗嗤一声笑,打断了长生的话:“阿寿开口,怎活脱脱一副我爹的口吻?”
长生一窒,说不下去了。
蓉姑娘伸出手,在长生手背上轻轻一按,冲他明媚一笑:“我知道的,你是为了我……”
就在那一瞬,两人心灵相通,一切尽在不言中。
长生也不由得露出微笑。
长生的心神,还未从那轻柔的一触中醒过来,丫环婆子已然一涌而入。
当二踢脚崩响,当迎亲的唢呐吹起,长生坐在温家的大厅中,脸色变得刷白。桌上八大盘已经摆上,那条鱼的死眼珠正盯着他,仿佛高僧莫测的眼神,我知道你的心事。那腥味,还有羊肉的膻味,夹杂着调料醋与蒜的味道,还有大厅新漆粱柱强烈的桐油味,不容分说争先恐后地钻进长生的鼻孔。长生早晨起来就吃不下东西,到现在心中虽无食欲,肚子却叫起来了。闻着酒席的味道,辘辘的饥肠却是孕妇般反起胃来。
旁边的子良却还在一个劲地与人唠嗑:“……想不到捐个功名这么昂贵,一个监生就要五百两银子,简直就是在抢钱!这世道……嗨!”
边上其他人却不理会:“既然嫌贵,那又何必呢?”
“您听他的!若没有好处,谁会花那么些冤枉钱?”
“世道艰难啊!若我家有这些闲钱,我也要去捐一个。”

“是呀是呀,如果没有个功名傍身,草民白丁任谁都可来欺负一下的。”另一个也说。
“说得也是,这功名虽贵,却也有些好处。最起码从今年起,张某人也算是读书人了,就是上了大堂,见了县太爷,我也是揖而不跪……”
“那我们不是都得要尊称一声‘张相公”么?”
“张相公……”更有人打趣地叫了起来,还拱拱手。
张子良满脸是笑:“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看来子良还真是得意呀。长生没有什么心情,根本不想听任何东西,只想着早些开席,然后谋上一醉。虽不想听,子良与人说话的声音却是一字不漏地全都灌进了耳朵里。长生深吸一口气,压压反胃。哪里有洗耳的泉水,能来一盏呢,让我洗洗耳?这酒席怎么还不开始呢?
旁边却真的还有人请教:“小弟家中略有薄产,也正想去捐个功名,不知张兄能否指点一二?”
张子良听到有人向他请教,心里就别提多舒坦了,不免卖弄起来:“要捐个功名,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却也不容易。一要有关系。这毕竟不是上街买东西,点了哪样就可买哪样,掌柜的小心着,让你挑三拣四。这门生意只有官府来做,你倒反要陪着小心。若是没个人,门都摸不着,那么就是再多银子,却是送也没有地方可送……”
“是,是……”边上几人随声附和着,等着他往下说。
“这第二么,便是要白花花的银子罗。都道是有钱能使鬼退磨,钱能通神,钱能役鬼。找对了人,那就要使钱上下打点,不但是县太爷学政,就是师爷中人也要让他们满意……”
边上众人,都是富家子弟,不学无术,平时说是看不起读书人,可读书人的那一袭儒衫,那见官不拜的待遇,却是让人无法不心动的。离着稍远,就有几个读书人,看着这些纨绔的丑样,不免面露鄙夷之色,有的则在冷笑——此种台下交易之事,该在密室中私下运筹,怎能拿到大庭广众宣扬?也不怕因此得罪人甚至罹祸!
“马兄,你不是最看不起读书人么,怎么也想着往这里面钻呢?”
“刘兄,你是不知呀,我倒也不看重那什么见官不拜。这免礼一事虽好,咱商贾末流,也少有机会见个什么大官,来来回回碰到的不过就那几个收税的小吏。只是我家老爷子,又想着光宗耀祖,又想着要为家里田产免却田赋,可不就准备要花些冤枉钱么……”
“原来如此。马老爷子的想法也正常呀,什么见官不拜可不都是虚的么,就那豁免田赋却是实打实的便宜,如此说来,我家老爷子只怕也要动心……”
“好了,刘兄,也要看你是不是这块料呀。捐了监生可不是一捐就完了,可还有季考年考。几次都不通过,就要打板子,甚至革去功名,那时几百两银子就打水漂了……”
“那如何是好?象小弟我这样的,一拿起书本就犯困,岂不是福薄走不上这一金光大道了么?”
“刘兄,你听他说的。还是那句老话,‘有钱能使鬼退磨’,只要肯化钱下去,哪有办不成的事?也不想想这捐了功名的又能有几个是读书的料?你直管放心……”
这姓刘的公子听了这话,才转忧为喜。
长生身在其中,只觉得不可忍耐。正欲起身走走,忽听得门人高喊:“父母张大人到……”
在座众人一时不免停了说话,俱都站起身来迎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