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特别总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鹏和希姆莱并没有把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大笔资金,用来收购法国的军工厂,最多只收购了一些军需品工厂。因为法国的武器装备跟德国相差很大,那些军工厂的设备并不能直接转换,立即生产出德**方需要的武器。因此他们把重点放到了被服厂、鞋厂等日用品生产工厂。这些东西不但军队需要,老百姓也需要,而且在收购完成后可以马上投入生产,最短时间内见到经济效益。
但是基于一种特殊的目的,王鹏和希姆莱不约而同的认为,他们应该收购至少一家飞机制造厂、一家发动机引擎工厂和一家坦克工厂。这三家工厂虽然无法立即投入生产,但是在把一些生产设备经过加工改造,两三个月后便能够开始生产德**方需要的东西。
王鹏首先把集资的犹太人按照交钱多少排序,然后准备把那些没有交钱和交钱最少的家庭向挪威北部迁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没钱的哥们们就只有多出力啦。)他提前已经跟副元首赫斯商量过关于保密方面的事情。如今在赫斯和党卫队的协助下,他们把王鹏所确定的海上油田一百公里范围内设为军事禁区。
海上油田的位置在北纬69度,东经22度,位置靠近挪威的瑟尔岛,王鹏计划把当地的挪威居民有计划的一批批撤离迁移到挪威南部。由于挪威人口本来就稀少,而且多数是在气候较好的南方居住,因此瑟尔岛周边的全部人口不到三万人。所以迁移起来还算容易。挪威人每批迁移走多少人,王鹏就让多少犹太人过来进行基础建设,比如在军事禁区周边设立铁丝网,检查哨所,建立炼油厂和输油管道等等,有无数工作等着他们去做。
挪威号称万岛之国,这个国家境内高山险峻,冰川广布,海岸线极为曲折,峭壁林立,峡湾众多,岛屿多达5万多个。在瑟尔岛周边一百公里内,只有阿尔塔市一带可以作为港口,将来他们就要从这个港口出发,把设备运到海上油田处,进行钻井台的建设,他们也要通过这个港口,把石油运送到炼油厂里。
为了让王鹏名正言顺的管理犹太人,希特勒在希姆莱的怂恿下,任命他这个特别顾问为法国犹太人特别总督,统管所有登记在法国境内的犹太人。这个任命其实相当于把德国境内那三十万犹太人也包含进去,因为王鹏已经开始着手要把德国犹太人迁移到法国和挪威,但为了户籍管理方便,这些德国犹太人全部变为法国犹太人,这样一来,在三个月迁移完毕后,德国境内将再也没有一个犹太人,这件事情让德国极端种族主义者们非常高兴。那些社会毒瘤,狡诈的商人和疾病传播者们从此远离德国这片伟大的土地。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非常感谢王鹏和希姆莱的所作所为,而希特勒也对此事表示满意。
王鹏突然间要管理100万犹太人,根本就无从入手。毫无根基的他只能依靠党卫队,而希姆莱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他把党卫队中的一些人抽调出来,专门成立了一个法国犹太人管理局,这个管理局直接接受王鹏的领导,当然更要接受希姆莱的领导。
因为王鹏所收购的工厂在法国各地,但希特勒从一开始就严格限制犹太人的流动,因此法国犹太人管理局就根据工厂的分布重新划分了犹太隔离区,并把生产设备容易迁移的工厂转移到隔离区里面。最终的目的是让犹太人既不能大范围流动,又能保证每天的劳动生产。
但是即使是隔离区里几家人挤在一栋房子里,德国犹太人也不能都顺利的进入法国,立即找到房子住,更何况是原先分散在法国各地的犹太人呢?让这100万人挤在德国人仓促划分的几十个小居住区里面,各种困难和麻烦简直是太多了。
对于犹太人没有住处的问题,王鹏决定把他们向城市郊外迁移,建立一批临时性住处,类似于军营中的士兵营房。王鹏安排这些人进行农业生产,在今后有条件的情况下,再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王鹏明白犹太人的这些苦难都只是暂时的,比起历史上他们所遭受的折磨,这些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此时的犹太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所有人都怨声载道,认为这简直不是人过的生活。王鹏对此也无可奈何,他认为只要自己做的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良心就行了。

唯一让德国犹太人感到欣慰的是,他们的子女终于可以到专门设立的学校里读书了,虽然学校简陋,教学条件非常恶劣,但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他们相信经过努力,孩子们会在更好的条件下接受教育。而还没有领教过党卫队厉害的法国犹太人成天到晚的抱怨着,只有在那些从德国过来的同胞口中,才知道他们的不幸遭遇几乎不值一提。
按照王鹏的指示,每个法国犹太人居民区将自由选择他们的委员会成员,新委员会的全名叫做法国犹太民事委员会,负责处理犹太区里所有事务,并组建了一支由犹太人组成的警察队伍,他们只佩戴警棍,负责处理犹太居民区里的民事纠纷,协助党卫队管理犹太百姓。
王鹏在贝尔瑙市见过的大卫和鲍文也都成了委员会成员,他们如今被王鹏安排到了法国梅斯市郊外,作为农业劳动力的一部分。犹太人就职的工厂种类繁多,但就业人口只有十万人,想要让他们每个人有饭吃,自力更生才是硬道理。因此王鹏也就更注重农业生产,他把这一条作为稳定犹太人和德国人心态的重要手段。因为民以食为天,此话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法国的种植土地也非常有限,法国千百年来的开垦早就没什么荒地可言了。种植粮食早就有法国农民在做,王鹏不能把人家的土地抢了去给犹太人啊,所以畜牧业才是王鹏的侧重点。德国人日常生活离不开面包和黄油,其他东西可以省,但这两样是必不可少的。当年德国缺少黄油时,在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宣传下,人们开始吃起了人造黄油。
不管是通过牛奶提炼出来的黄油还是由动物油脂提炼出来的人造黄油,它们都是畜牧业的组成部分,王鹏心想,既然法国没有土地留给犹太人种粮食,那么至少可以购买少量土地来建立农场。利用上掌上电脑中关于农牧业生产的技术,他相信不久以后,这些农场一定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并会让德国人产生依赖感!
现代畜牧业技术最高的层次是循环利用,比如牲畜的排泄物用来养殖人工蛆虫,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们可以作为牲畜的高营养饲料。犹太人也可以用动物粪便来换取法国农民农作物饲料,当然法国农民也养各种家禽,但是王鹏要做的是规模化生产,每天产生的动物肥料比那些法国农民的家禽一年产生的还要多。
于是,王鹏按照掌上电脑所提供的技术画出了大型综合农场的建设图纸,这个农场将包含鸡鸭鹅、猪牛羊的养殖。配合最新的技术理念,他们发现家禽被笼子罩住,住上了“小高层”,最高层的母鸡下的蛋要向下沿着一条特殊的管道滚动十几秒才能被人拿到。猪圈也变得非常干净,跟他们以前的印象完全不同,水泥地面的猪圈每天都要被用水清洗干净,简直比普通人家还要讲究卫生。
各种动物饲料也是经过特别的搭配,养殖周期比其他农场要少一个月以上。
半年后,包括大卫和鲍文在内,在这个农场里工作的所有犹太人都对这位神秘的中国人充满了敬服之情,他们直呼这是上帝赐予他们的奇迹,让王鹏成为他们的特别总督,使大家在被党卫队迫害了几年之后,第一次能痛快的吃上猪肉火腿、鸡肉,牛奶、黄油、面包。。。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王鹏在把第一个农场建好后,就离开了法国赶到挪威。赫斯已经多次催促他,海上油田的项目需要他的参与。许多准备工作已经完毕,需要他来主持。然而就在王鹏需要在挪威大展手脚之时,不列颠空战终于开始了。在此同时,苏联依然持续地向苏德边境增派部队,据德国情报部门估计,苏联军队人数已经突破一百八十万,并且这一数字丝毫没有停止增长的意思!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