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间接战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想大多数书友都希望看激烈的战争情节,但是我不希望大家像我当年看电影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一样,就只是看个热闹而已。因为我为本书收集资料时,找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它们。让大家在娱乐的同时,能够有些收获。本章内容主要关于战略方向,希望不会让大家觉得厌烦。如果有什么想法,可以给在评论中留言。)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王鹏竟然把矛头指向了距离英国几千公里远之外的北非亚历山大。这种跳跃性的思维,只有希特勒一个人能跟的上,他若有所思的看着王鹏,但是表情上却显得并不认同。
王鹏把每个人的反应尽收眼底,除了希特勒的不认同外,其他人都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似乎都不明白他的用意。
其实王鹏知道,既然当年德国人实施了海狮计划,自然有他们充足的理由。现在突然提出一个新的观点,任凭谁也不可能接受的了。而且这个观点看起来跟他们的最终目的风马牛不相及。
王鹏不急不慢地开口解释道:“我的元首,我在回顾您自当上德国总理以来的政治和外交成就,我发现了一个规律。”
“哦?”希特勒被王鹏的话勾起了兴趣,其他人也亦然。无论是德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对希特勒从33年到39年这短短7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政绩感到震惊和钦佩,他几乎消灭了失业,带领德国摆脱了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在世界各工业大国为失业头痛的时候,德国正在逐渐团结起来,开始打破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不但收回了以前部分被割让的土地,还扩大军队规模,重建空军。这一切都让德国人对希特勒产生了崇敬膜拜之情。在39年二次大战之前,他简直就是德国最英明杰出的领导者,可以跟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伟人相提并论。
所以当王鹏要说出这个让希特勒成功的秘密时,包括希特勒自己在内,所有人都充满了好奇。一个外国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发现别人研究了好久都没有研究出来的秘密么?
“概括来说,您使用的是‘间接战略’!您通过声东击西的策略,让其他国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您的真实目的。在他们疏于警惕时,您的目的却已经悄悄的达成了。这样就避免了跟当时强大的英国和法国正面冲突,为贵国迅速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
希特勒轻轻地点点头,说道:“有点意思,不过这跟北非的亚历山大有什么关系呢?”
王鹏没有立即回答希特勒的问题,继续说道:“既然有间接战略,那么相反就一定有直接战略。顾名思义,所谓的直接战略就是集中力量使用直接手段达成您的目标。当然,受到的阻力也会变大。元首您从进攻波兰起就开始使用了直接战略,我知道您在波兰战役开始前所做的政治和外交努力,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您优先选择的战略。但是在无法达成您目的的情况下,才不得不开战。”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总结的非常。。。经典,我确实不赞同克劳塞维茨的观点(德国著名战略家,著有《战争论》,被人称为现代战略学说之父。),他虽然承认战争是为政治服务,但是他却把战争和大会战当做解决政治问题的主要手段。”
希特勒一说出这句话,作为克劳塞维茨的忠实学徒的总参谋长凯特尔和约德尔有些坐立不安,似乎不同意他们元首的评价。
“所以,虽然贵国赢得了法国战役的胜利,但是必然也要承受了一定的伤亡,虽然相比与贵国所取得成就而言,这些伤亡和损失并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我们可以避免接下来跟英国正面交锋,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
“呵呵,我的朋友,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认为我们不直接进攻英国,而是卡住英国人的脖子,占领亚历山大,占领苏伊士运河,切断英国海外殖民地跟英国本土之间的联系,是么?”
“确实如此!”王鹏点头肯定的说道。
“不过使用这种战略我们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最终也不一定能让英国人屈服,另外我们的海军还很薄弱,根本无法应付英国人的地中海舰队,没等我们把军队运到北非,就可能被对方消灭在海上了。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直接进攻英国人的老家,而是打他的后院呢?”凯特尔这时插话说道。

王鹏深吸一口气,整理好思路,说出了他的理由:
“第一点原因:贵国发动战争的目的除了为了收回被人割占的土地外,就是想要扩大生存空间,这在元首的著作中曾不止一次提到。我想这不是随便说说吧?贵国资源贫乏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元首您要争夺生存空间的主要原因。那么相对于贵国来说,你们认为英国就是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么?他们难道不也是严重依赖海外的殖民地资源么?从民用到军用,他们每天在海上的运输船只到底有多少?运载的货物有多少吨?假如突然之间,他们的运输线被贵国切断。诸位认为英国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呢?他们没有原料,就无法生产出商品,没有商品就无法产生利润,没有利润。。。就无法给工人发工资,没有工资。。。他们就没有饭吃。。。这一系列经济链条带来的可怕影响就不用我再啰嗦了吧?我想到那时英国人一定会接受和谈的。”
“我们的潜艇早在39年开始就已经开始在做这些事情了,他们击沉商船的吨位数到现在为止已经有百万吨了。”作战局长约德尔将军说到。
“这么说你们很清楚海外物资对英国的重要性嘛,害得我刚才浪费那么多口舌。”王鹏语气轻松,笑着说道。
“关于潜艇我并不了解,但是你们这种举动,英国一定会加强防范吧?那么你们就想跟英国船队一直这么耗下去喽?或者,贵国直接派兵占领苏伊士运河,掐断他们的运输线。我想第二种方法更有效吧。”王鹏继续说道。
“第二点原因:就像我以前提到过的,按照贵国的计划,你们要单独使用空军跟英国直接硬碰硬,英国为了保卫他们的祖国,一定会拼死血战,而贵国飞机由于航程限制了战斗能力,就算最后赢得了对英的空战胜利,那么你们认为会用多长时间,会损失多少架飞机?多少名优秀的飞行员?戈林先生也说过,训练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需要两年多的时间,那么在经过激烈的空战之后,贵国还剩下多少空军力量?”
“而这时候,你们才达成第一个目标。下一阶段则是利用空军继续进攻敌人的海港和军舰,即使没有空军,但是他们还有防空高射炮,你们则要保证削弱英国海军的力量一直到能够让你们的陆军安全渡海登陆英国为止,那么这又需要多长时间?空军又会损失多少?至此,贵国都一直在单独使用空军,而陆军和海军则完全有力却无处使。”
“等到第三阶段,最麻烦的登陆战,贵国可以一下子派多少部队登陆?英国人在这段时间又会建造多少防御阵地?一切一切都是未知,而且都是建立在过度使用空军的基础之上。在这期间,英国难道不会继续训练飞行员?不会从美国购买战斗机么?相比贵国既要重视轰炸又需要战斗机护航而言,英国只需要一门心思发展他的战斗机部队就可以了。”
如果说第一个原因,德国人并不十认同的话,那么这个原因就一下子切中了要害。大家在心中都多少认同王鹏的考虑,即使是戈林也不敢狂妄自大地说这种担心是小题大做。
“第三点原因则是根据第二点发展而来,我们把目光转向北非,当英国人被我们误导,集中力量保卫本土时,贵国就可以出其不意地夺取英国人在地中海上的空军基地,我想用轰炸机和伞兵应该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当英国人失去空军基地后,贵国的空军就能够限制英国地中海舰队的行动,把陆军轻易地送到北非去。接下来就是空军和陆军配合在北非作战,目标直至亚历山大!而海军和空军配合,确保为陆军运送足够多的补给和装备。这样一来海陆空三军同时发力,不比单独使用空军要有效的多么?这种间接战略,不比直接进攻英国本土要容易省力么?”
王鹏说完后,心情有些紧张地看了看大家的反应,发现他们多少有些动心,不过希特勒的想法才是最关键的。可是希特勒这时面无表情,侧着头在思考着什么,脸上的神情并没有显出认同或者反对。
不过,随后王鹏又说了一句话却立即引起了希特勒的共鸣,让他最终下定了决心。王鹏说:“中国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