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纳的乐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借筹备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征集文物之机,我们来到了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的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这神秘的猎乡,充满大森林的气息。走进年岁比较大的鄂伦春族人家里,可以看到各种精致的桦树皮制品。桦皮盒,有圆形的,长方形的,鹅卵形的。桦皮桶也风格别样,上面雕刻的图案花纹,风采各异,别具匠心,有的还染上了各种颜色。这一件件桦皮工艺制品给生活增添了光彩。老太太用它盛装针线、食盐等生活用品;老头们用它盛装鱼钩、鱼线,和小件用具等;大姑娘小媳妇们往往要把珍贵的手饰或化妆用品珍藏在里面。每逢节假日,鄂伦春族的孩子们背上桦皮篓,来到山野,采回黄花、野果、猴头、木耳,采回无穷无尽的欢笑。他们乘上桦皮船,荡漾在清清的水面,游入浩浩的长河,望着青山碧水,唱一首赞达仁,让森林的乐章拉得更长。可以说,鄂伦春族的桦皮工艺制品,盛装着大自然的风采,盛装着鄂伦春的人生。

外国来宾,远方客人来猎乡考察或观光,总要带上一件或几件桦皮工艺品,做为终生的纪念。老太太们,她们要抓住春天的时节扒桦树皮,起早贪黑的缝制,又要耐心的一点一点地描刻花纹,她们盘腿坐在炕上,一坐就是半天,真是一分针线一滴汗水,一寸花纹一腔心血。当一件件工艺品捧在客人的手里时,老太太们看到客人那爱不释手的样子,她们也现出了幸福的微笑。当时她们对商品经济的观念是十分淡薄的,人们购买她们的物品,她们从不讲价。当我们急切地追问“要多少钱”时,她们总说:“多少钱都行,你们看着给吧。”也有的说:“什么钱不钱的,你们拿去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