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鄂伦春自治旗西北方向二十华里处,有一奇妙的去处,这里莽林涛涛,怪石磷峋,在怪石之中,有一鬼斧神工,如刀切石般的高山,山上杂树丛生,奇花斗妍,在石山的半山腰,有一三角形石洞,人称嘎仙洞。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叫嘎仙的猎人带着乡亲老小住在大兴安岭的这个山洞里,每当出猎,为了保护家园的安全,他要用一块巨大的山石把山洞堵上。后来,有一个叫满盖的魔鬼,看中了这个山洞,这满盖长着九头十八臂,力大无穷,魔力通天,他到处杀生害命,作恶多端,没有谁能和他相斗,这次他又要来侵占山洞,乡亲们都为嘎仙猎人捏一把汗。
这一天,满盖来找嘎仙,大声喝道:“嘎仙,你听着,这山洞你占了好多年了,该让给我了,我限你在几日之内,快快把洞让出来,不然我就要动武了。”
嘎仙说:“咱俩是文斗还是武斗,我如输了,就把洞让给你。”
满盖说:“文斗怎讲,武斗怎讲?”
嘎仙说:“我提个问题你回答,这就叫文斗。”
满盖一阵大吼道:“那好,那好,你问吧。”
嘎仙问:“你说这个大兴安岭有多少山峰,多少河流?”
满盖把头一扬,十八道眉毛一皱,十八只手一掰一算,回答道:“这不明摆着,有九百个山峰,四百五十条河流。”
嘎仙听后,哈哈大笑道:“你说错了,这是山里人连五岁小孩都能答上来的问题,你却不知道。”
满盖不信,便去问他五岁的儿子,他儿子说:“大兴安岭有一百个山峰,有五十条河,因为你长了九个脑袋,所以才把这数字扩大了九倍。”
满盖仍不罢休,又要进行比武,嘎仙问道:“比武,怎么个比法?”
满盖说:“比力气;我能移山填海。”
嘎仙说:“那好吧,这洞口堵着的石头,你把它送到甘河对面的山上去吧。”
满盖捧腹大笑:“这好办,瞧我的吧。”
他背起石头就向对面山上走去,走一会歇一会儿,最后连甘河也没过,就被压趴下了。
嘎仙轻蔑一笑,举起石头一掷,那大石头飞过甘河,稳稳地落到对面的山上。
满盖不服,又提出要射箭,射到对面山上的那座石头,每人射三箭,谁射不中就算谁输,嘎仙答应了,让满盖先射,满盖连射两箭,都没射到,箭到中间就落地了。第三箭他使尽了全身的力气,结果箭头只擦了个边。
轮到嘎仙射了,他轻轻一拉箭弦,手一松,箭直奔对面山石,只听轰隆一声,对面山上出了个大窟窿。这就是阿里河东南的那座窟窿山。

满盖三次失败,气急败坏,放起了邪火,煸起了阴风,大兴安岭顿时火光冲天,烟雾弥漫,它又发出了疯狂的笑声。
嘎仙把湖泊河流化作大雨,顿时把山火浇灭,百座山岭放出绿叶,满盖知大事不妙,转身就逃,被嘎仙连射九箭,把头射落,变**人嚼食的山果,从此这山洞彻底归嘎仙所有,猎人们开始安居乐业,山洞也命名为嘎仙洞。
这嘎仙洞冬暖夏凉,空旷宽敞,东西宽二十八米,南北长九十二米,高二十米,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可容数千人。
一九八O年七月三十日下午十六时许,呼伦贝尔盟文物考古工作者米文平一行在鄂伦春自治旗文化部门的彭少甫等同志的配合下,在洞内十五米处西侧石壁上发现了北魏太平真群四年七月二十五日来此洞祭祖时,对其祖先歌功颂德,铭刻在石壁上的祝文,全文如下:
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
天子臣焘,使渴者仆射库六官。
中书待郎李敞、傅浼,用骏足,一元大武,
柔毛之牲,敢昭告于
皇天之神,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
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边。庆流堂。克翦凶丑,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来王。始闻旧墟,爱在彼方。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瓞,时惟多祜。
归以谢施。推以配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荐于
皇皇帝天,
皇皇后土。以
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
尚飨!
“东作帅使念凿”
此祝文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从而证明嘎仙洞是古代鲜卑人居住的旧城石室。
鲜卑,是我国古代比较重要的民族,一直活动于北方。曾创立北魏王朝。面对鲜卑民族的发祥地却众说纷纭,一直成为千古之迷。而在嘎仙洞内石刻祝文的发现,揭开了这个迷底。
可以想象,鲜卑族在大兴安岭曾创建过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大兴安岭也做为鲜卑民族的历史摇篮而载入史册。这里养育了鲜卑民族,使他们成熟壮大,逐步南迁,统一了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建立正统王朝的少数民族,为当时我国民族的大融合,为缔造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做出了历史的贡献。这悲壮的历史,引来了多少学者专家、海内外游人,他们慕名而来,考古幽思,又被这里那迷人的奇丽景色所吸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