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呼伦贝尔草原犹如一片绿波荡漾的海洋。位于她东北边缘的鄂伦春自治旗的首府—阿里河镇,宛若这碧海中的一座翡翠小岛。
阿里河,据鄂春族老猎人讲,意思是“迷人的地方”解放前,鄂伦春族一直在深山密林里过着游猎生活,他们常活动于阿里河一带。夏季,这里沼泽绵延,林深树密,氤氲袅娜的雾霭常使来到这里的猎人迷失方向,因故得名阿里。后又根据这里有河流,取名为阿里河。既是得天独厚的经济区,又是引人向往的的游览胜地。
当繁华的夏日姗姗来临,阿里河一带林涛涌翠,山花溢彩。那白中透粉的芍药花,形似小鸭的黄芪花,红妆浓抹的百合花,端庄雅洁的野罂粟花……如撒落在碧海里的群星,密密匝匝、团团簇簇,给风光旖旎的阿里河增添了绮丽的色彩,吸引着无数游人接踵而来。
嘎仙洞,是这个旗的胜景之一,她座落在阿里河镇本北二十华里一座山的半山腰中。云自山上绕,洞似空中出,身临其镜,如步入云天。一九八O年在这洞内发现了公元四四五年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的石刻祝文。证明嘎仙洞就是北魏皇帝拓跋氏先祖的石室旧墟。现在嘎仙洞不仅是游览胜地。而且已成为历史文物保护区。考古、历史学家们准备进一步研究这个一千五百年前鲜卑人的遗址,控索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
举目远眺,阿里河东南的窟窿山更是雄伟壮观。一块巨大的山石矗立在巍巍山峰之巅,石中间有一月牙形石窟,玲珑剔透,美妙绝伦,据说,以前的鄂伦春人遇有大事需要商量时,就在巨石上点起烟火,几十里外的鄂伦春猎民看到烟火,就会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如今,这座山石已作为旧时代消亡的纪念和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象征而永远屹立在山上,也屹立在鄂伦春自治旗各民族心中。
顺毕拉河下游而去一片天然湖泊—达尔滨湖,犹如一面偌大的蓝色宝镜把游人的身影揽入怀中。这里是自治旗的自然保护区。湖水四周有飞龙、天鹅、乌鸡、野雉、野鸭、鸳鸯等飞禽。湖内有鲤鱼、鲫鱼、狗鱼等鱼类。游人到此,望着碧绿的岸草,欢鸣的群鸟,嬉水的鱼儿……真有一番误把达尔滨湖当西湖的感慨。毕拉河以南、诺敏河以西有一座四方山,为这一带群山之巨魁。这儿又是天然的动、植物园。除了盛产以落叶松为主的林木外,密林中还有马鹿、狍子、黑熊、水獭、猞猁、香鼠、雪兔等珍禽异兽。那野生植物更是品种繁多,知名的山珍有木耳、猴头蘑、黄芪、五味子、苦参、知母、桔梗等一百多种,还有山丁子、红豆、杜柿、草莓等野果,是酿酒和做色素的很好原料。这里的地下宝藏也很丰富,已发现有金、银、铜、铁、铅、锌、油页岩、膨润土、码瑙、石灰石、煤等矿藏。她象一府储满无数珍品的宝库,等待着有志的创业者叩开她的门扉。

今天,在这富饶而美丽的好地方,已建成阿里河、吉文、甘河、克一河、大杨树等七座林城,有九个猎民乡镇,七个林业公司、生活、工作着以鄂伦春族为主体的鄂温克、达斡尔、汉、满、蒙、回、朝鲜等十多个民族,全旗总人口已达二十七万余人。
现在的鄂伦春族,已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他们和各兄弟民族一道,保卫、开发、建设着这块美丽的土地。他们以淳朴诚挚的感情、迎接一批又一批前来观光的游人。游人来到这儿,为这里的热情好客、这里的美丽风光和这里人们的创业精神所感动,会情不自禁地用当地民歌的曲调唱道。
呼伦贝尔草原的鲜花呵,为何这样鲜红?那是因为兄弟民族火热的感情把她染成;阿里河的风光呵,为何这样迷人?那是因为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在她身边降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