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生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活的在海滨的人,并不感到海洋的可贵;而对大兴安岭,却有些羡慕不已。那绿色的林海象大海一样的广阔,那里的城镇多么象海洋里的龙宫;那一株株摩天大树也许就是数不清的定海神针;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就是遨游在海洋里的龙子龙孙吧!
美好的想象往往变为现实。今年夏季,我接受了调材的任务,终于来到了大兴安岭。也许是兴趣所致,一进林海的门户加格达奇我便放弃了乘车的机会,打听好了我所去目的地的方向,问明了里程。我开始边游山逛景边向调材目的地进发,这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幸事。
沿着长蛇般的小路向山上盘行,无规律无节奏的林涛声,叽叽啾啾的百鸟啼鸣和那千腔百调的野兽呓语,时而传来小火车的笛声。多么象一支独具风格的大乐队,在演奏着一首气势磅礴的《北方森林》交响乐。这乐曲摧动了我前进的脚步,增加了我游山的兴致,我象一叶小舟在绿色的浪峰中颠簸,不知不觉已过了几个山头,可是在这幽深的密林里,倒使我迷失了所去的方向。只看到前边是岭,后边是岭,四周都是岭,岭接着蓝天;左边是林,右边是林,四周都是林,和天相连;抬头看,上面是蓝天蓝得无边;俯首望,下面是绿海绿得无际,好似蓝天和绿海融在了一起。我被这迷人的景色留恋着,在山坡上蹲下来,细细的观赏。
忽听见哗哗的树叶响声,好象是有人走来,我顿时站了起来。抬头一看,“呀,坏了,“只见一头黑熊在向我奔来。我慌跳的心摧得身子发抖,刚才的兴致不知飞哪里去了。拚命地边跑连喊”救命啊“。尽管我使尽了全身的力气,还是被熊撵上了。我想这可完了,两腿一软瘫坐在地上。只见那熊后腿一立,象人一样站立向我扑来,我吓得双眼一闭,只听“当”的一声枪响,那熊慌忙逃走了。我抬头一看,一位满头银发,身穿皮衣,头戴狍头假皮帽,手拎猎枪的老人出现在我的面前。他用手拉起了我,用生硬的不流利的汉语问:“怎么样,是不是害怕了?”我二话没说一下子抓住了老人的手。老人把我领到山脚下的一座小木屋里。
室内并不大,外屋是一个简陋的锅灶,里屋炕上有一个行李,地上摆满了鞍具、镐头、铁锹等东西。墙上挂满了一排排大小小的奖状。我抬头仔细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奖给狩猎能手干绰罗”。“奖给护林防火标兵干绰罗”。“奖给植树造林模范干绰罗”。老人见我看着这些奖状发呆,他装了一袋烟,坐在炕沿上慢慢地吸着,他问:“你是第一次来林区吧。

”我向他讲述了迷山的经过并感激地说:“要不是您老人家,我就没命了。”老人家笑着说:“你是第一次进山来吧?遇到熊,要顺着风穿树空跑,那熊眼毛长跑时不会拐弯”。老人嗑了嗑烟斗继续说:“我们鄂伦春族过去一直在大兴安岭游猎,要知道我们猎人一般是不打熊的,现在熊也是保护对象,所以不能打死,把它赶走就行了。”我很感激这位直爽的老人,我慢慢和他交谈,我试探地问:“现在你们还是靠打猎生活吗?”老人站起来严肃地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都定居了,现在我们自己养鹿,养奶牛,我们这少数民族有了自己的大学生、干部,。
”我用手指着那些奖状问:“这些都是您得的?”老人摆了摆手说:“那算什么,我这劲还没使完呢!我今年六十五岁,我还要栽多多的树,让大兴安岭绿到天边。”我不解地问:“生活在林区还植树造林?”老人涨红着脸,不高兴地说:“现在树木越砍越少,野兽也都跑了,树没了野生动物怎么生存,你到哪去调材?是大兴安岭养活了我们鄂伦春族,没有森林就没有生命。我还干的挺有劲呢!我告诉了住在镇里的孩子们,我死了就把我埋在山林里,让我的尸体变成肥料,让小树快长大。我这一辈子就满足了。”老人越说越兴奋,他从行李底下拿出院一瓶老白干,又掏出一把黑乎乎的狍肉干,递给我。
嚼着那别有风味的肉干,听着老人那激动人心的话语,一口酒下肚,我的心感到热乎乎的,白日的疲劳与恐惧一下子被抛到九宵云外,我切身体验到了民族团结的友受的温暖。望着那窗外的晚霞映照着满面红光的鄂伦春老人,我好似步入了仙山,在承受着神话老人的训导与款待。
在护林站之夜是不平凡的一夜,我与鄂伦春老人谈了很多。真使我感概万千,多么可爱的森林,多么可敬的鄂伦春老人,他把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森林,献给了这里的山山岭岭。
这一夜我在鄂伦春老人的小木屋里做了一个绿色的梦,我梦见自己变成了绿色的小鸟,飞遍了祖国各地,我看到祖国的大地都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哦,大兴安岭是绿色的,鄂伦春人的生命也融进绿色的生命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