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决战大石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决战大石岭
十几天以后,十三个的村长到梁家村,梁家村的人在杨村的表现,他们是有目共睹,那些被他们救出的人更是对他们是称赞有加,现在他们来到了梁家村商讨战事,自然要对他们称谢一翻,也自然的对梁家当成了他们的领头。
杨村一战,虽然他们没有得手,但却也没受多大损伤,实际上,他们也不是些什么省油的灯,在这一带,除了他们这些当地人与客家人之外,还居住着壮瑶等到其他民族,周边地区也是盗匪无数,他们互相之间,也是纷争不断,长期在这种环境生活,也炼就了他们的勇猛善战,好武斗狠的性格,这一仗之所以没有得手,完全是由于准备不足所至,也让他们吸取了教训,在冲突中是越战越勇,现在又过了十多天,大多数卷入冲突的当地村寨这时也大多已经站稳了脚跟。
而相比之下,客家人一方,刚开战时的虽然是一时得手,却让他们低沽了当地人的战斗力,面对越战越勇的当地人,他们开始感受到了冲突的压力,现在尽管看似是双方还是旗鼓相当,双方的勇猛程度上也差不多,在人数上,客家人甚至还占着上风,但因为当地人大多自己的村寨,后备力量充足,粮草供应也有保证,即使是被占了村寨,也容易找到其他村的保护,而相对的客家人一方,则有大半的人是些远道而来的饥民,虽然也有一些村寨,但这村寨大多位于一些穷山瘦水当中,与当地人的村寨根本就无法相比,实力实在是相差得太远,面对已经组织起的当地人,他们的袭击再难得手,抢不到粮食,就意味着他们断了粮食供应,而被当地人打下了几个村寨之后,粮食供应更是雪上加霜。
就这样,经过几轮角逐,当地人逐步开始占了上风,今天这十几个村的村长汇集到梁家村,就是商议准备再次联手发动一次对客家人的大规模进攻,与客家人展开一场决战。
吸取了杨村的教训,这次他们首先定下了作战方案,集结地点,成立了统一的指挥系统,粮草供应,还集中了几十名郎中来准备救治伤员,甚至还讨论了战后的地盘爪分等一系列问题。
而在杨村一战中表现突出的梁家村,就当仁不让成了这十三村联盟的盟主。
几天以后,这十三个村的乡勇联同前来支援的各地人员数千人,在梁家兄弟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双方对峙多日的大石岭。
这大石岭,原是土客混居的村寨,土客双方实力相当,是客家人在当地最大的聚居地,也是客家人武装实力最强的一个村,这里有上千名的客家武装,他们之所以首先选择在这里开战,是因为这里是客家人最主要的粮食物资供应地,失去了这里,客家人的主要村寨就会变得孤立无援。

来到大石岭的当天,他们就首先占据了通往大石岭的各个路口,切断了大石岭与外界的联系。
第二天,还没等到当地人发动进攻,收到消息的客家人,就派了数百名客家人就开始向占据东面路口的当地人发起攻击,梁明忠收到消息后,马上带了五百多名乡勇前去支援,而梁明义则是带着一千多人向客家村寨发起了进攻。
这一仗,双方都知道是生死之战,而且都是准备充分,因此都是不遗余力的以死相拚,战况是相当的残酷,在东面路口的战斗首先打响,占据东面路口的是三百多名当地乡勇,一大早,他们就受到了三百多名客家人的攻击,客家人是背水一战,而当地人是奋力阻击,在路口是展开了一场恶战,双方是战得是旗鼓相当,不到半个时晨,双方就各自扔下了七八十具尸体,在梁明忠带人赶到之后,面对人数占优的当地人,这几百名客家人也是奋力抵抗,付出了两百多人的代价之后,最后有四十多人冲出了重围,而当地人一方也是伤亡惨重,差不多有三百多人伤亡,其中有一百多人死亡。
而在村里,面对几千当地人的进攻,客家人也组织了相当有效的抵抗,他们利用有利地形,挡住了一千多当地人的轮翻进攻,让当地人付出极大代价,到中午,就已有二百多当地人战死,客家人也有一百多人死亡,直到下午村子才被当地人攻破,除了有一百来人在后山逃了出去以外,其余的客家人,不论男女老少,全部被当地人杀死。
当地人在这一战中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付出了七八百条生命之后,才最后攻破了该村,进村以后,杀红了眼的当地人进村以后也是毫不留情地大开杀戒,洗劫村庄。
大石岭之战,给客家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后来的四十多天里,那些卷入械斗的村寨被当地人陆续攻破,许多人也逃离当地,逃离的一些人也变得无家可归,许多人在缺吃少穿的情况下被活活饿死,剩下的那些幸存者看来就只有上帝才能救他们了。
在这次贵县的土客械斗结束以后,对当地可算是影响深,一些没有卷入械斗的客家人,在以后一年多里,也陆续被当地人驱赶,迁离当地。当地人也受到极大损失,过了许多年,都没有恢复元气,之后虽然也有客家人迁来该地区居住,但却再也没人在当地挑事端,类似的械斗在当地基本没有再发生过。
顺便说几句,本人所写的土客械斗,是黄大林穿越后来到的地方发生的,与真实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无论在人员、地点、过程,都有很大区别,请朋友们切莫对号入座。(未完待续,求推荐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