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杨村之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在黄大林去梁家定亲的那几天,根据自己以前在部队时训练的队员之间联手搏击的招数教给了他们,虽然训练只有短路的几天,但因为他几个相互极为熟悉,训练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没想到刚学会没几天就被他们几个派上了用场。
这次他们这十来个人,正好走在队伍的前面,仓促应战之下他们始终没有走散队形,而相比之下的其他人,他们来的时候虽然抱着一团复仇的勇气,但始终是一群乌合之众,既没受过什么军事训练,更没参加过战斗,而且有老有少的,各村的人员也是各自为政,号令不清,这时受到突然袭击,都有点蒙了,被围的,仓促应战被打得措手不及,没被围的,也不知对方有多少人,胆小的,就开始带头往回跑,后面的人也不知前面发生了什么事,看到有人跑,也跟着往回跑,结果人员之间互相冲撞,一时竟把队伍冲得大乱,人员互相踩踏,又造成不少的人受伤,而那些客家人也不追赶,只是把走在前面的一百多人团团围住。
此时梁明义五人面对的,是十多个客家人,这十多人把他们团团围住,那些客家人拿的武器是五花八门,有柴刀斧头,也有棍棒长矛大刀,其中有两名身手较好的是手持大刀,而梁明义五人则要正规得多,两口大刀,三支长矛,梁明义身手好作为领头,抵挡正面围堵之敌,左右两名持矛乡勇则在两侧策应,后面两人虽然身手稍弱一刀一枪长短相配也能取长补短,担任断后,几人且战且走,向外突围。
此时,梁明义缠住了对方一名身材高大的持刀大汉,对方胜在力气稍大,梁明义却是招式稍胜,两人你来我往交换了十余招都未分高下,那大汉一时打得性起,拦腰一刀砍来,梁明义双手持刀挡住,在右边策应的乡勇趁着那大汉露出的空门,手中的长矛已在大汉身上胸口穿过。
击倒正面的大汉,梁明义又回身与身后两名乡勇换位,与另一名持刀中年汉子游斗,让其他几人去对付那些身手较弱的,又有几名前面围堵的客家人被击倒后,其余的人见他们勇猛,不敢再作阻挡,梁明义几招击退那中年汉子后,几人从杀开的缺口处冲出了重围。
而大牛与另一队员领着的两个五人小队,经过一翻拚杀,虽然辛苦,也杀出了重围与梁明义会合。
此时,另外被围的其他人,除了一部分身手好一点已经杀了出来的以外,其余的人还在人群中苦苦的拚杀,有不少的人已经倒下,梁明义领着自己的十几个人,又重新杀入重围,又救出了一部分人之后,方才带着杀出来的五十多人撤出战场,去追赶已经走远的大队。
这一仗,当地人一方虽然损失不算太大,但却因为号令不清,进攻受挫,信心大受影响,而客家人一方,准备充分,以少胜多,但却是战果不大,却也算化解了当地人的攻击。

象他们这种民间的之间的厮杀,与正规的军队的对决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根本就是一批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乌合之众,各村人员之间各自为政,在组织,指挥,后勤,备战等,他们都不可能做到与军队那样完善,一击不中之后,各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比如吃饭,伤员救治,宿营等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而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第二天他们根本就不可能组织起一次新的进攻来。
梁明义他们追了十多里,方才追上了那些撤退的乡勇,又跟着跑了几里,看到后面没人追来,大伙才停了下来,聚集好人,清点了人数,却发现几乎少了一半的人,当中还有许多因为跑了十多里路,现在是又累又饿的,还有一些受了伤,这当中其实在战斗中的伤亡并不是很大,绝大多是在逃跑过程中走散的,这时才发现,来的时候因为走得仓促,并没有带多少干粮,有的人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把干粮给吃光了,几个领头的商量了一下,只得在附近找了一个村子休息。
到了附近一个村子,却也没有找到多少粮食,几百人在又累又饿之下,再次清点人数,虽然在路上也收拢了一些人,但也只增加了一百来人,再加上信心已经受挫,也无心再打,幸好大家都是附近村的,无奈之下只好各自回村休整,容后再算。结果第一次攻击就这样不欢而散。
而客家人一方,他们虽然获胜,但大多数人参加械斗也只是为捞他一笔,在思旺村回来之后,有许多人捞了一笔以后,就已经扬长而去,留下的大多是一些无家可归的难民,这些难民,在吃完抢来的一点粮食之后,也开始有人投奔他乡而去。这样,杨村的这一场这场厮杀竟是以这样一种形式暂时平静了一段时间。
不过这一仗,却让梁家村崭露了头角,他们的十五个人竟抵住了对方数倍于自己的强敌,以自己只有二人受伤的代价,击倒了对方十多个人,救出了几十人的战绩受到各村了触目。
而几乎同时在几个村子里爆发的几场械斗却是结果各异。
在土家寨,当地人趁着该村的青壮去支援另一个村子的时机,洗劫了该村,几乎全村的客家人被杀。
在大石岭,因双方实力相当,住得也近,彼此也十分的了解,互相对峙,互有攻守。
结果是,卷入械斗的村寨都是越来越多,几乎整个贵县的北部山区的村寨,各村寨的搏斗是此起彼服,好不热闹。(未完待续,求推荐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