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情深如海(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的,他和她认识了,不但认识了,而且渐渐相爱了。
爱情是最宽厚的,也是最仁慈的。
可是,人世间给予陈文洪的爱是太少太少了。他这个江西伢子,三兄弟一道参军时他才十四岁。后来,一个哥哥在广昌战斗中献身了;一个哥哥永埋在古老的苍凉的茫茫草地之中了。可是,他没有哭过。也许正是这些悲怆与惨遇铸成他的性格。他平时沉默寡言,战时又猛又狠,人们都管他叫“ 辣子连长”。这不仅仅由于他每餐饭没有辣椒就吃不下去,更重要是由于他对人、对事、对一切,都有一股火辣辣的劲头儿。感情这根弦,在这个由苦难陶冶,由战火磨炼的灵魂中,似乎从来没有一根手指去挑拨过。其实,那时,他何尝没有爱,只不过爱含在恨里,心中燃烧的是冰冷的火焰。而现在,当两颗心融合之后,他心里燃烧的是温暖的火焰了。一个落雪的夜晚,他送她回女生队宿舍去,临别,她依依不舍地把他冰冷的两手紧紧抓起,贴在她的两颊上。他立刻感到一阵温暖、火热,美美地渗透入心泉。她责备他:“这样大雪天也不穿大衣?”
他笑了笑说:“我已经习惯了。”
她十分深情地说:
“你只知道你,你就不想到我..”
她的声音竟呜咽起来,他一下着了慌,连声说:“我穿!”
“一定得穿。”说着,她把自己脖颈上围的一条毛线围巾取下来,亲手给他围上。他待要谦让,她向他投来一道“命令”的眼光。
这是何等温馨的爱啊!分手之后,他怎样也不想回自己的窑洞,他一个人坐在延河边一块岩石上,一任凛冽的寒风把雪花洒得满身满脸。他的脸颊,从那轻软的、毛茸茸的围巾上,感到天地间都没有的温暖,他第一次落了眼泪。当他发现一点湿湿的东西流下腮帮,他恐慌了,他连忙去揩,却又止住没有去揩。啊!这就是深深的爱啊!这个踏遍荆棘的人,头一遭懂得了幸福;这个坚硬如铁的人,头一遭受到爱怜。这正说明,在他们之间,爱得多么纯真,爱得多么圣洁。他们之间的爱,像是夏日清晨的湖水,清洁、晶莹、透明;一旦太阳一露脸,它就将湖面反衬出无穷无尽青春璀璨的光华,是的,爱就是这样无穷无尽的呀!
陈文洪不再是过去的陈文洪了。
**不再是过去的**了。
有一次,陈文洪问她:
“你是一个爱好艺术的人,你为什么找我这样一个工农分子?”
她痴痴地望了他一阵,然后慢悠悠地说:
“我从小过着富裕的生活,可是我厌恶那种生活,我的心是那样孤独啊!我觉得我是一个无用的人,我羡慕你,你是真正有用的人。”
**从小巧的嘴唇里露出雪白的细小的牙齿笑了一下,但随即发出郑重的声音。她像在发出誓言:“请你相信我,我也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她的柔软的脸颊泛出红晕,她的纤细的身子好像强壮、长大起来。
延安的爱情进行曲在鸣奏着。
冬夜。把整个窑洞照得红朦朦的炭火盆上,一只搪瓷茶罐飘溢出大红枣的甜香,这就是人们从最大贫困中得到最大的富有。
这是多么温暖而又深沉的眷恋呀,许多从那个年代里过来的人对此都永远恋恋不忘,一直到他们或她们的垂暮之年以至最后弥留之际。那是何等的坚贞啊!那是何等的温馨啊!
但,在陈文洪和**正在热恋时,却意外地发生了事变。
事情发生在早春一个静穆的黄昏。陈文洪按照事先约定,到了他们会晤的地点,那是**最心爱的一个地方,陡峭山壁下,一弯澄澈清碧的延水边上,有一巨大岩石。他们常常坐在这儿,听水声淙淙。无论是对于他还是她,每一次约会都充满新颖欣悦之感。这一天,陈文洪又怀着同样的心情来到这里看白云变幻。可是她没有来。他在河边沙滩上踱着,仿佛辨认**留下的脚印。当时延安人是没有表的,只把日影当作时钟。后来夕阳衔山,天空泛出红紫色云霞,她没有来;后来,暮霭低回,从沙砾里初绽的马兰花在微微摇颤,从河面上袭来一阵寒意,她还没有来。..渐渐,一种焦躁的心情升上心间,焦躁之中又不免夹杂着一种担心忧虑:“ 难道出了什么意外吗?”这幽僻而荒凉的山谷中,有时是会有狼出现,袭击行人的!..想到这里,陈文洪立刻迎着**的来路走去。但他在那条路上走了很远,还是寂无人影。陈文洪心头如炙似烤。他突然想,也许她已从旁处到约会处,于是他又折回到大岩石边。朦胧昏暗的夜影之下,流水声显得特别清冷,仿佛预示着什么灾劫正在降临,陈文洪回顾茫然,大声呼喊:“**..”
“**..”
除了山壁上空寂的回音,没有人声反应。
突然间他听到从远方传来一种声音。他纵身一跃跳上岩石。
他的心一下紧紧颤抖起来了。
是狼嗥的声音,如此阴森、意外、悚人。
———莫不是**真的出了事?!
一下出了一身冷汗,当他又拔步沿着**来的那道川谷奔去时,夜完全黑了。
他多么希望迎面出现一个穿着灰白色衣服的人影呀,但是没有..没有,什么都没有。
他回到大岩石上,他勉强抑制自己冷静下来。
他寻思,是不是她忘记了这个约会?
不,不会,他仔细回想,**是一个非常守信用的人。
那么是什么?!是什么?!
于是他下定决心到**所居住的抗大小分队住处去。他走到那儿,整个宿舍房屋连一点灯影都没有,人们该已进入梦乡。
陈文洪站了一阵。
他的心渐渐凝固,沉落下去了!
他这样来回来去,在这川谷中跑了不知多少趟。
最后,他又回到大岩石旁。
冷冷的一汪清水似的月光已经照落下来。
难道**她..
不,他不敢想下去了,他只觉得浑身冷飕飕的,像从头上浇了冷水。
他坐在大岩石上,月亮也已西斜了。

哪怕有一点声音,也会带给他一线希望呀..
一种苦恼,一种痛苦深深抓住了陈文洪的整个灵魂。
他终于没有等到**,带着失望与绝望回到自己的窑洞。他不愿点燃灯盏,摸黑到床上,合衣而卧,睁着两眼,直到天明。
这个革命中的战士,生活中的苦儿。
他意外地得到幸福,难道现在幸福又意外离去了吗?不,不可能..
从那晚以后,过了多少天。等待,失望,等待,陈文洪陷于一个青年人无法摆脱的烦恼之中。
是的,爱,并不只意味着甜蜜、微笑。
是的,爱,同时也意味着忧愁、苦痛。
在陈文洪身上,生活本来就像一条大河自由自在地奔流。而今,经过欢畅、漫溢,却突然遇到礁石,狂流击碎在礁石上,而后降落下来变成一潭死水。
陈文洪尽力挣扎,摆脱困境,全力投入紧张的工作和劳动,不给自己留一点空闲,想以此压倒苦恼,但青春的烦闷是怎样渗透人心呀!他觉得这个春天特别漫长,不知为什么他苦苦地盼望着夏天的到来。
而夏天也就真的悄悄来临了。布谷鸟彻夜地鸣叫着,月亮把窗纸照得雪白。他怎样也睡不着,茫茫中好像有一种什么神奇的驱使似的,使他走到窑洞前的坪场上来。月影蒙蒙,山影蒙蒙,整个延安酣睡了,整个延安给月光照得那样清凉、明亮,月光像一层极细极细的银丝织出的纱幕笼罩着一切。听到远处延河水流的声音,就像有个小孩从玻璃瓶里往外倒水,咕噜噜咕噜噜地响着。他想到那儿去,他移步走下弯曲的山路。在半山腰上,他忽然看见一个人影,正在上山,骤然面对面停下,来人竟是**,**。一月中天,万籁俱寂。
她的充满喜悦的眼光和他充满炽情的眼光骤然相遇,默默注视了一下———这是多么动人心灵的一瞥呀!他们爱得如此之久,但这时才第一次紧紧拥抱了,相吻了。等到她从他怀中仰起白皙的面孔,她两眼满含着泪花,透过泪花笑得多么甜蜜呀。最后,还是**轻轻推开了他,微嗔地说:“你看,你把什么压坏了!”
原来她胸前捧着一大把红的、白的百合花。
他问她:“你怎么不讲一声就走了?”
“纪律不允许告诉人,任何一个人。”
“那你也不能写一个字?”
“不,不能,洪!那是绝对不能的。”
她没有告诉他她在哪里,不过他也不再问她在哪里了。
他心里明白,作为党的机密,他不应该再加询问。
他记起,在他最烦恼时,他曾为此去见过过去的老首长、现在学校副教育科长秦震。
痛苦在燃烧着他,痛苦在折磨着他,他能找谁一诉衷曲呢?在人群里,一个最关怀他,也最为他敬仰的人就是秦震。陈文洪觉得不应该为个人私事去麻烦上级,但是他的两脚竟不听他的指使了。在这革命大家庭里,秦震与他之间所特有的那种亲骨肉关系竟驱使他走到老上级那儿来了,他要向他请教、求援。
秦震热情地握住他的手,让他坐下,两只微笑的眼睛,一下望到他的心底,好像他知道他会来,也明白他为什么来。
他们谈了很久很久。最后,秦震情深意真,情辞恳切地劝阻陈文洪不要跟**恋爱。
陈文洪挣红了脸想要争辩,这个老首长率而直言道:“她不是你理想的对象。”
可是,陈文洪是用整个生命在爱呀,他不是一个轻易付出爱,更不是一个轻易收回爱的人。
秦震见他执意不肯,在砖砌的窑洞地面上来回踱了几步,背过身去,十分感慨地说:
“文洪,我告诉你,她可能不会给你带来幸福。”
“我不只是为了个人幸福..”
“可是,她也许长久不能跟你在一起呢?”
“只要我们的心在一起,为了革命,她走她的路,我走我的路,也没关系。”
秦震明亮而冷峻的两道眼光霍地射在陈文洪脸上,这一刹那,是多么严峻的考验时刻,是多么清醒的考验时刻。
陈文洪心神一震。他从来顺从老首长的教导,不过,这一次,他不能听从,不能。为了这个“ 不能”,他得付出多么巨大的耐力与毅力呀!但他确实不能,而这时,他看到秦震的眼光缓和下来了,眼光一下变得有如一片和煦的阳光。
不过,这是没有结果的结果,谈话也只能在此结束了。
秦震照例留他吃饭,他也照例坐在小马扎上就着一段木头墩子吃饭。那年月虽然艰苦,可同志之间偶然过访,总要留下吃一餐饭,尽管同样是小米饭,土豆汤。秦震特地加了一小盘炸得焦黄喷香的干辣椒,油汪汪的,使人深感盛情。陈文洪吃得汗淋淋,热烘烘。吃罢饭,一抹嘴站起就走。秦震送他走出窑洞,他回身,立正、敬礼。他的绷得紧紧的整个身姿说明:我是绝对服从您的,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不能够。
现在,**却突然出现眼前,他没问**,是谁允许她来的,是不是谁说了话才让她来的,但,由于她既然谈到纪律,也由于对她的信赖,他没有再问。他高兴,在一个打开水用的黑釉瓦罐里倒满凉水摆在案头,**把那一大捧百合花插在里面。这从荒山野谷里采撷来的花呀!好像在窃窃私语,低低暗笑,为他们散漫出一股略带点泥土气息的芳香,确是令人心醉。
这是多么漫长的一夜!
这是多么短促的一夜!
这是多么痛苦的一夜!
一直到窗纸上泛出青色,两个人还面对面坐在炭盆边喃喃蜜语,语言有时候是吝啬的,但在情人之间却像抽不尽的丝绵绵不绝。他们什么都说了,他们决定了终身。延安的清晨是寒冷的,陈文洪从伙房里掏来几块红火炭埋在炭盆灰里,到这时已化为灰烬,虽还有一丝暖意,实在抵不住窑洞土墙上透出的潮湿的寒气了。
陈文洪的棉大衣披在**身上,他们彼此望着,笑着,眼光是那样温暖。
?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