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假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
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拟把名花比。
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
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
忍把光阴轻弃。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
且恁相偎倚。
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
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为盟誓。
今生断不孤鸳被。
自从给陈敬宇打过论文之后,就陆续有人来我这打他们自己的论文。我的这台得算得上是“老爷车”的电脑,居然在“晚年”也发挥起余热。到五一放假前,几乎都是从一大早起来就开机,而到了晚上要熄灯的时候才关机。
五一放假我是一定要回家看看父母的,大学这几年,只有闹“**”那阵子学校封校,五一过节没回去。此外,每次放假自己都是要回家的。父母要小孩比较晚,他们的同龄人基本上都抱孙子了,可我还在读大学。只要自己能有时间,都会回家陪陪父母的。
我是四月二十九号的火车回省城,两个城市距离不是很远,火车四个多小时就能到。不过这个时候的人很多,当然一部分跟自己一样,都是回家探亲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就是去旅游的。现在五一和十一都放长假,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刺激旅游市场的消费,经济因素是主导吗!不过仅仅放个长假就能拉动旅游市场的发展吗?能到各地旅游的又都是一些什么身份的人呢?平平常常的上班族,收入仅仅够维持日常的生活,拿什么去旅游,拿什么去消费?而且现在在各电视台的旅游宣传广告强烈的视觉刺激下,又会有多少禁不住诱惑,人成为金钱的奴隶!
放假在家的这段时间对自己来说,完全是放松的,一切也都是由父母张罗。气氛虽没有在学校里热闹,可家的温馨是学校无法比拟的。父母现在关心的只有两件事:一是自己工作问题,在这方面他们帮不了自己什么忙,一切都要靠自己,更何况我也希望能靠自己的本事,在社会上闯闯;二就是自己目前还没有女朋友,当然这方面他们就更帮上忙了。他们的心情我能理解,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同龄人的孩子都有下一代了,而自己八字还没一撇呢!他们当然着急了。这也不是能急得来的,还是要靠缘分的。
张婷婷给自己打了个电话,问自己什么时候回学校,要是有可能的话就一起走。这可真让我意外,认识快四年了,她还真是头一次主动约我的,还着实让我兴奋了一阵子。
我是五月八号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登上列车的,当然是和张婷婷一起走。不过当我知道她之所以会约我的原因,我就有点被骗的感觉了。她本来是想等他男朋友从韩国来省城后,再一起回学校的,所以她事先就买了两张火车票。可人家临时有事,直接先回学校了。为了把她手中多余的一张火车票处理掉,于是就找到了我。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在火车上的四个多小时,我是代替她男朋友的位置。

在火车上,我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十七岁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喜欢上教他语文课的女老师。老师二十五岁,有一对大大的眼睛和深深的酒窝。那个时候,男孩的父亲种了一亩玫瑰,他每天偷偷剪一朵父亲的玫瑰,起得绝早;在暝色中将玫瑰放进老师讲台的抽屉里,然后回家睡觉,再装作没事人一样到学校上课。女老师对每天的一朵玫瑰调查了好几次,但从不知道是谁放的,他也不承认。只要看到女老师每天拿起玫瑰上时那带着酒窝的微笑,男孩就一天很快乐,甚至唱着小调回家。男孩在女老师抽屉里放了足足两年的玫瑰,直到他从乡下的初中毕业。三十年后,男孩的女老师还在乡下教书。有一天,男孩遇到已经满头白发而酒窝还在的她,男孩很想说出三十年前那一端属于玫瑰的往事,但他始终没有说出口。
当我说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张婷婷没有任何的反映,呆呆的望着车窗外。难道她真的对我无动于衷?四个多小时,对我来说太短暂了。当我们走下火车的时候,我真有些后悔没跟她直接表白我的心意。
毕业论文已经定稿了。但有一件事情有点让自己想不通:学校要求每个学生不仅要提交毕业论文的电子版,同时还要求将论文另行打印十五份,一并上交。我真是搞不清楚,为什么要打印十五份,难道要有十几位老师参与论文答辩?自己的论文写了两万字,要打印四十多页,每页是五角钱,那每份论文就要二十多元,十五份,就三百多块啊!难怪学校附近的打印社生意那么好,每年仅毕业论文一项,就收入颇丰,再加上制作简历,学生平时的作业等等。校园就是一个市场,学生则是这个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而学校便是这个市场的控制器,它完全操控着这个市场。
不过学校要求做的,自己是没有办法改变的。现在到是后悔自己论文字数太多了,要是按要求写个八千字左右的话,至少要省一半的费用。仅仅是打印毕业论文就要这么大的花费,难怪有人说教育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消费!
剩下的时间就是耐心等待论文答辩的通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