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无品芝麻皮(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虞候急迫的操作果然没有白费心思,就在赵长安带着第六指挥移防休宁寨的第二天一大早,鹿延路总监军李仪就到走马上任了。他下的第一道手令就是:命令前沿寨堡守军,全线出击,进攻西夏本土!
在李仪看来,如今其余各路都已经得了不少实地战绩,而条件极好的鹿延路,竟然因为游师雄畏战不前,而导致寸功未建,实在是大大浪费了战机。
不过游师雄耽误的时间,自己会把它给抢回来的,李仪踌躇满志的想道。于是下达命令后,李仪又下了一道命令:因米脂寨一带便于指挥,因此都监行辕移至米脂寨,李仪自己也亲临前敌指挥!
“金祯,天宁,你俩说说,按照这些天来的行事,这李大监军到底怎么样?”与前线打得如火如荼不同,移防休宁寨的第六指挥,那可是悠闲得紧,这天晚上,赵长安就让亲卫置了一桌小菜,和刘天宁、金祯两个心腹兄弟在一起商议。
如今休宁寨地近老营,距离前线又远,因此晚上的时候,赵长安就放有家眷的兄弟们回老营去了,刘天宁金祯他们三个是光棍,当然就住在寨子里。
“赵头儿,要依我看,这李大监军行事中规中矩,完全听命于宋将军,如今也算拓地数十里,歼敌百余人,算是一场小胜了吧?”刘天宁一边喝着酒,也没怎么想,就直接说了出来。
相处日久,赵长安早就发现,刘天宁这个家伙,别看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而且还颇能利用天时地利,但到了生活中,你若想让他分析局势,那可就算是完全找错人了。
但金祯就大不相同。这个金祯,相处了些日子后,赵长安发现,他竟然是个宝。
说他是个宝吧,首先他是个活宝。当初在离平塞所以认识他,就是因为他极爱带着手下的两个兄弟一起,前去**别人在客室里嘿咻,而且平常这家伙说话,也是大大咧咧,一幅没心没肺的小丑模样,逗人发笑。
但他又确实是个极有用的人才。相处得时间稍长,赵长安就发现,这个金祯,竟然是个识字的,而且他还是做参谋的上佳人选。
要说起来,在大宋军中,识字的人是极少的,赵长安自己就只识得简体字,繁体字连在一起还能读,要是分开来,很多字根本就认不出来了,至于写嘛,那基本就得找本书照着描摩不说,他又没练过毛笔字,那字写得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要多烂有多烂。
可金祯不同,他不但识文断字,而且字还写得极好,因此自从防守休宁寨以后,兄弟们的家书,就再也不用赵长安用他那虫爬狗刨式的破字去糊弄了。
最重要的是,在商量重要的事务时,这个金祯每每有深思熟虑、出人意外的想法。象这次防守休宁寨,虽然最后是游师雄早就计划好了的事情,但在接到命令之前,金祯就向他建议过,这更让赵长安觉得,这个金祯,是个做参谋的大好人才。
在大宋军中,唯有军一级的设置里,才有参谋之职,象赵长安这样的指挥一级,根本没有参谋这个职份,于是赵长安才把他安排在王铁汉手下,做了第二都的副都头。毕竟这家伙平常没个正形,让他自己带兵他也不干,只能做个副手。
离平塞的生死与共,也让赵长安原第五都中的兄弟和金祯所带领的那十个兄弟们,都结成了生死之交,因此赵长安也就没拿金祯当外人,一有事情,就和他商量。
“赵头儿,要按我说,李仪这个没卵蛋的,最近竟然打得这么顺利,我怎么觉得有点不对劲呀,有点象那个什么感觉来着?就象夜里睡觉做梦,梦见憋了一大泡尿,一直找不到地方撒,最后可算找到一个茅肆(方言,指厕所),痛痛快快的尿了半天,最后醒了,发现全都尿炕上了!”金祯也喝了一大酒,皱着眉头说道。

虽然嘴里不改搞怪的毛病,但此时此刻,却看得出来,他的神情非常严肃。赵长安一愣之下,也听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说,最近西夏人让咱大宋军队进攻,都是诱敌深入之计,准备吃下咱进攻的部队?不过看起来不象呀,据说熙河路和环庆路那边,连寨堡都修好了,哪儿有这么诱敌深入的?再说西夏人也就五十来万部队,还得四面防守,这咱光进去的就二十多万禁军了,他也没这么大胃口吧?”赵长安也皱起了眉头。
“赵头儿,我没说都是诱敌深入之计,但我想,恐怕在鹿延路这边,确实是诱敌深入之计了!赵头儿,你想想,西夏人又不傻,就算是那四路都是攻其不意,让西夏人来不及反应吧,咱这鹿延路,可是比那五路晚了十几天才进攻,西夏人部队却还是一见就跑,根本不给你决战的机会,这正常吗?最起码他们也得在横山那一带防守一下才是!”金祯说道。
“赵头儿,你知道不,西夏人总共有三名主将?”金祯突然间又转换了话题。
“你说的是嵬名阿吴、仁多保忠和梁乙逋这三个吧?”赵长安问道。身为保捷军第六指挥使,赵长安对于西夏三大主将,陕西五路的死敌,当然是知道的。
“不错,赵头儿,据我看,咱原来在离平塞时候,带兵的肯定是梁乙逋,但现在,恐怕是西夏人正在换主将,才给了咱们可乘之机。不过一旦主将换过,不管是嵬名阿吴还是仁多保忠来,对咱都不是什么好事儿呀!”金祯叹息道。
“是的,我也听说这个梁乙逋嫉贤忌能,眼高于顶,还偏好讳过饰功,打仗远远不如另外两人。”刘天宁突然插嘴道。
“赵头儿,嵬名阿吴身为宗室,西夏皇帝年幼,他势必不能离开皇帝左右,所以我估计,这次换来的,肯定是仁多保忠。倘若真是他来了,赵头儿,就连我们,也得小心些才是。”
听着炉子上的酒咝咝作响,三个人都沉默了下来。仁多保忠呵,这个号称“西夏兵神”的主将,倘若真的到了宋夏边境,那恐怕就真的麻烦了。
要说起来,大宋和西夏虽然世代为仇,但当今大宋官家和西夏皇帝之间,还竟然颇有些“缘份”。
西夏国上一代的皇帝李秉常和大宋朝先皇宋神宗,两个人在斗了一辈子之后,终于在同一年撒手而去,李秉常的儿子李乾顺年方三岁,宋神宗的儿子赵熙年方十岁就在同一年登基,分别成了两国的皇帝。
赵熙登基后,改元为“元佑”,如今是元佑五年,赵熙刚刚十五岁,而李乾顺才只有八岁。
一个八岁的小孩子,懂得处理什么朝政?当然是和大宋朝一样,由女后垂帘听政了。大宋朝是太皇太后高氏垂帘,而西夏人就是皇太后梁氏理政了,两国的小皇帝,如今都还是傀儡。
不过这么一来,西夏人的军权就分成了三部分:以太后梁氏为代表的梁家,主将为太后亲弟弟梁乙逋;宗室嵬名家,主将为宗室嵬名阿吴;最后是中立的大臣,代表人物便是这个仁多保忠。
仁多保忠在西夏人眼里,是战神一般的存在。当初宋神宗派五路大将攻夏,连夺西夏兰州、宥州、盐州等要害州镇,眼看西夏国就是败亡之局时,便是这个仁多保忠先率部扒开了黄河七级大渠,一举截断了宋人的粮道和归路,这才击败了宋人。
而后永乐城之役,又是仁多保忠在后筹谋,结果是役击杀宋军将校三百二十人,兵员、役夫二十余万,连主将徐禧都难逃一死,彻底绝了宋神宗攻克西夏的念头,也成就了自己的战神之名。
而如今,倘若金祯的分析是正确的,西夏人换了这样一位名将前来,恐怕这一次的战事,就又危险得很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