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道童回到房内,和他同房的几个师兄弟已经睡得横七竖八,都是十二三岁和他一般年纪。便也爬上床打了个盹。忽听见外面传来梆子响,已然四更天气,连忙把师兄弟们都叫起。几个屋里的人都到齐了,便吩咐这个吩咐那个,不过都是些起坛摆阵的细小事情。然后特意挑了四个人和自己分头去采最重要的柳条。
白云要的柳条儿有讲究。
一要太阳没出来前摘下的,吸足了一夜的阴寒气。二要紧贴着水面但又没让水浸着的,这样的柳条儿湿气足又不至于叫水带走了阴寒气。三要东南西北中各采一根。
其中一个小道童被分到往北。往北城外五里就有一条小河,两边都是满满的柳树。
小道童跑得飞快,到了城门将头往地下一埋。只见手脚并用,泥土直飞,一会儿功夫就走地下穿过城去了。上了地面,又是飞跑。
城外人家比城内稀少得多,也多是一些单门独院的小户。
小道童便放松了警惕,不像在城里尽绕开着跑,渐渐大起胆子在这门那户间窜来窜去了。先时都没事,谁知刚窜过一所破败小屋,脑后便突起一阵腥风。
情急之下,便显了本性。吱的一声锐叫,双手双脚一并发力,斜窜了出去。正有一张血盆大口啃下,再迟个眨眼的工夫,就不是咬掉一撮毛的问题了。
小道童落在地上,双手上都长出了白毛,头上也顶出一对圆圆小小的耳朵。白白嫩嫩的脸颊上伸出了好几根长长的胡须,配着一双格外黑圆的眼睛,很是滑稽。
他惊恐地瞪着眼前的庞然大物,哆哆嗦嗦地问:“你……你是谁?”
那蛇身的妖怪竖起人头来,看了小道童一眼便哈哈大笑:“原来是一只小白鼠。我最喜欢吃老鼠了,不枉我饿了这么久!”说话间,涎液横流。
不错,就是薛青的那条蛇妖。
自打薛青走后,蛇妖一是惧主人之命,二是怕高纯志的法网,在屋中老实了好些日子,真是嘴里淡出鸟来了。不想小道童天堂有路不走,地狱无门偏闯,竟跑到它门前了。这岂非是鱼儿跳到猫嘴里,哪里还有活路。

蛇妖轻轻松松使个头尾夹击,便将小道童扫到空中,血口一张,接个正着。就听喀喀嚓嚓一阵乱响,小道童露在它嘴外的后半截便软塌塌地垂了下来,彻底现了原形。血红蛇信再一卷,整只肥白老鼠都进了蛇腹,连血都没来得及流一滴。
蛇妖一边扭着隆起的肚皮往回游,一边意犹未尽地埋怨:“肉倒是挺肥的,可惜道行太低。”
妖吃妖,便会连对方的妖力一同收归己用。当年,就是因高纯志救师心切,一时忘记取走女娲蛇残存命珠,却便宜了它。否则它哪能这么快修**头。
说起道行蛇妖不禁又扬起脑袋:“咦,奇怪了。区区两百来年的功力,远不足以化**形啊?除非……”想毕哈哈大笑起来,“看来它也有主人。这下东京城越发有趣了。”
注①:关于金匮遗书,史上一直存有疑点。其一,太祖驾崩后,太宗即行登位,但当时并没有立刻拿出金匮遗书,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才拿出了这么一个东西。这就很可疑了。因为金匮遗书无疑是最能证明太宗继位正统性的重要证据,自然是继位时就拿出来的好,为什么要拖了一段时间呢?其二,据《宋史》记载,杜太后要求太祖传位太宗的理由是,周世宗因传位于幼子隐帝(当时七岁)而亡国,从而使太祖建宋。但是略微一推算就发现此理由很牵强。杜太后死于建隆二年,当时皇子德昭已经十四岁,并于同年出阁。皇子一旦出阁,等同于**,明显已不属幼子范畴。而且当时太祖本人也才三十五岁,正当壮年,怎么看也不像会早死的。再加上“烛光斧影”的疑案,也难怪很多史学家对金匮遗书存疑。但是既然《宋史》里有记载,本文也就信之用之了。
因本文其实旧式章回体小说,所以分章有些麻烦,到这里正好一回结束,所以只能算一章,抱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