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搜索进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对于那些对庄不凡不满的竖儒来说,这并不足以令他们有根本性的转变,但是这些事情传开来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洗清了庄不凡凶残无情的名声,让天下人知道,摄政王对那些异族凶狠,对那些贪官污吏凶狠,但是对百姓好,杀异族,杀贪官,那都是为了百姓!
在后世,庄不凡也对于个人崇拜抱以批判的态度但是,貌似马克思教导他:矛盾具有特殊性。所以,在这个时代,个人崇拜对于他来说有很大的用处!民间一些受宣传机构影响的年轻读书人开始将摄政王奉为“今圣”,这是个好现象,不是吗?他掌握的力量要越大越好,反对他的声音要越少越好!
就在大宋的国家机器在全力救济灾民,庄不凡全力树立他仁德爱民形象的时候,大宋名将,后来被庄不凡称为“山地之狐”的覃坎,正率领着他麾下的施南骑兵在柬埔寨王国执行镇压起义的任务。
在覃坎率军到达的时候,国王苏耶拔摩的大军已经以“以碉克碉,以卡可卡”的战术逐步清除了占族起义军的外围防御工事,起义军撤退进入松戈山里面继续战斗。
实际上“以碉克碉,以卡克卡”的战术并不是什么好战术,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小金川叛乱当中,清将张广泗就曾经采用这种战术攻打叛军的据点,结果损兵折将死伤惨重却进展缓慢,而且磨掉了清军的锐气。叛军一反击便打得清军丢盔弃甲狼狈溃退,张广泗害怕被查办竟然虚掩败状假报战功,希望接下来能赢回来。当然这样做的最后结果是这个在清廷镇压苗人起义当中立下汗马功劳满清奴才最终被斩首。
此战当中柬埔寨王苏耶拔摩也采取了和张广泗差不多的战术,不过由于起义军的战术水平实在垃圾,加上他们缺乏反突击的胆识竟然被昏聩的老国王打得节节败退溃入山中不过尽管如此,苏耶拔摩的大军也锐气衰竭,在追击进山以后数番被起义军袭击死伤无数,狼狈地溃退出来。
覃坎的施南骑兵到达以后接过了清剿起义军的任务。覃坎用兵比起苏耶拔摩要清醒得多,没有贸然突入山中进行剿杀,而是先将手头能找到的所有关于此山内地形的地图都收集起来,随后施南骑兵分作十个小队分兵向山中搜索前进,各个小队之间都保持齐头并进,距离也都控制在可以互相照应的范围内。起义军若是袭击其中一个小队,则会被其他小队迅速围攻上来。就好像一个小孩攻击了成年人的某一个身体部位,成年人则动用全身力量来反击一样。况且施南骑兵也是西南的土家山寨里出来的人为主,素来熟悉山地,又经过了严格的训练,装备也颇为精良,每一个小队都还有五百人马。如此一来,要想偷袭吃掉其中一股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来的兵少了吧,别说吃掉一股施南骑兵,说不定自己反而就要给人家吃掉。派来的兵多的话,来的时候就会被发现,到时候就会遇上大规模反击,就算没有被发现,打了过后也很容易给人揪住尾巴尾追上来歼灭。
想要伏击也很难,因为这些施南骑兵的网撒得宽,范围广阔,找不到一个足够大的区域能把这么多小股的部队全部容纳进去。伏击一部分?笑话,伏击一股或者几股的时候其他各路全都猬集而来,在伏击圈里外夹击,那时候到底是谁伏击谁?
于是施南骑兵这股山地战的精锐部队沿着松戈山的山脊一路缓缓向东南推进,起义军则是节节后退,基本上没有发生接战。
“前面到哪里了?”覃坎对向导问道。
“前面叫洞啲库,传说有条巨蛇在山顶盘踞过,所以把山脊爬成了这样子。”向导一脸谄媚的表情说道。

挺拔的山脊在这里分成了一个个的小小山头,其实这不像是蛇爬出来的,反而像是有人在平坦山顶堆积了这么多小山头。
长长山脊延伸到这里,先是分成两股,然后两分为四,再四分为八,每一道又都中途断断续续地。施南骑兵分头从各处开过去。
眼见得各路都进入了洞啲库,覃坎方才在中路军中一路进入了这篇地域。这时只听得前方一阵混乱的唧唧拉拉的大吼声响起,无数的占族起义军浩浩荡荡地杀过来。覃坎冷笑了一声,当即下令:“后队变前队,撤上高处!”
毕竟是大宋训练有素的兵马,五百骑兵很快就有条不紊地退上了最近的一个比较大的高地然后整顿好队形。面前的起义军哇哇叫着冲杀过来,他们的面孔越来越清晰,只见他们拿着破旧的武器,穿着基本上不存在防护力的布衣潮水一样地杀过来。
向导眼见得这些起义军蜂拥而至,好似没有个尽头一样,顿时脸色有些发白。覃坎不屑地笑道:“平民再多,也无法打败军人,这些乌合之众有什么好怕的?”说着一挥手下令:“大宋施南骑兵,出击!”一马当先地冲杀下去。
施南骑兵居高临下冲击,又娴熟于山地控马的技术,虽然不是平原地带,冲锋起来却也速度不减。纵然是轻骑兵的冲锋,却也因为军队的气势和地形的有利而威力倍增。在那些占族起义军心目中,简直就好似山洪倒泻而下一般。在覃坎带领下,施南骑兵士气颇盛,挥舞着斩马刀、穿山矛狠劈猛斫狂挑,所过之处的敌人都冰消雪融。
而占族起义军这边则相反,他们的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如施南骑兵,再加上隔老远打个照面就一路冲锋到了这个山脚下,锐气已泄。对方虽然是轻骑兵,但是集团冲锋起来的威力也不是好玩的。如此一来,占族起义军一交手就给打了个唏哩哗啦。
带兵的人似乎想要用人名来填,迟滞住骑兵的冲击速度。只是这些乌合之众早就胆寒了,他们那矮小的身子,马蹄都踢飞了,何况马上还有人挥刀大砍大杀?一时间根本就站不住脚哗哗潮水般溃退下去了。溃退到一定程度就成了溃逃。这一路人马嚎叫着自相践踏推挤,只想自个儿能逃得快些。
有人说,在平原上步兵打骑兵,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赢了追不上,输了跑不掉”。这也是为什么北宋在和辽国作战的时候胜了也只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而若是败了就是被痛歼的惨败之战的原因。其实这条规律在山地也同样适用,只是一般的游牧民族的骑兵不熟悉山地,草原上的马匹并不擅长于爬坡翻山的缘故。而施南骑兵却不存在这两个瓶颈。
占族起义军的速度显然是逃不过的,他们自有妙计。那就是互相推挤,把其他人挤到后面,稍稍迟滞追兵。覃坎带着人砍杀这些后挤到后面的敌人的时候他们就得以逃得稍稍远一点。
不单单这一处,等覃坎追杀出山口,才发现其他各路都受到了攻击。不过起义军跟他们打都占不到优势。待到覃坎率先杀溃一路以后,其余的起义军纷纷溃败下来,给杀得尸首相叠,漫山塞野。
这时候还剩下一处尚且还在发出喊杀声,却是一个小队遇上了占军的主力,被大举围攻呢。
这一个小队乃是覃坎的一个同乡向菘带队,他们在行进之时跟大股的占族起义军相遇,对方气势汹汹,大有不把这一路兵吞没不罢休的架势。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