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筷子浮起,人头落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刻,庄不凡走在震后的灾区里面,目光所及处俱是一片废墟死者的骸骨整整齐齐列着,伤者还能走动的都集中在了迎接自己的队伍当中,然而远处的救护营地里仍旧有好多伤员。显而易见的是,这场地震的死伤人数,绝对不止官吏们上报的数量。这也与前日里大理寺属下的司闻曹调查所做的报告一致。
大清洗刚过,这些家伙就公然敢于欺瞒自己!
或者说这些人害怕报上去的死伤太多会引来渎职的罪名?庄不凡心里暗暗想着,脸上却是不动声色。他挥挥手按下了众人的呼喊声道:“本王前来此地,乃是为了督促救灾。你们还要救出自己的亲人,还要重建自己的家园,现在就赶紧去忙碌罢!”
众军民齐齐应诺,欢天喜地地散去又投入了救灾当中。庄不凡穿过人群,走进了救护营里。
救护营里还有好些伤势比较重的伤员,一听说是摄政王进来了,一个个都受宠若惊地要起来施礼。庄不凡急忙挥手道:“你们都有伤在身,就不用见礼了,以免牵动伤口。”
众人愣神间柳雪晴却是先回过神,道了个谢就和身躺下,众人见有了人带头,也就纷纷躺了下来。
却见庄不凡看见柳雪晴,心里微微一动,原来他心头暗暗觉得此女外表,与鞠七七颇有相似之处。他慢慢踱到柳雪晴的榻前,淡淡问道:“你的家人亲戚呢?怎么就没人看你?”
“民女柳雪晴,家中无甚么亲戚,唯我们父女两人流落江湖。这番地动,家父罹难,就剩下小女一人了。”
庄不凡哦了一声,估计她和鞠七七之间是没有什么血缘的关系的了。“我看你颇为洒脱,不知你觉得此番这县里的官吏如何?”
“什么如何?”
“俗话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那些官吏吃的是大宋发给的俸禄,大宋用百姓交上的税赋来养着这些官吏,就是要他们好生养民,百姓养着他们,是要为百姓做事的。碰上这番百姓有难,那些官吏表现如何?”
周围的人闻言都转过头来看着他们。好在庄不凡对于地方官都没什么兴趣,来之前就吩咐他们不得迎接,组织救灾,现下他们想要进见又还没有得到许可。柳雪晴鼓足勇气说道:“殿下要民女说,那我便说罢。按殿下这般说来,那些官吏的表现,直可说是‘忘恩负义’了。在殿下训令来之前,可根本就不见他们的影儿呢。”
庄不凡哦了一声,又听得柳雪晴说道:“而且,民女这几天看着那边放赈粮的仓库,运进去的粮食和运出去的粮食都是差不多的数目,看起来也够吃了,可外面那些人怎么都还面有饥色呢?”
庄不凡闻言脸色又难看了些。他下令调集的赈灾物资,在他看来是足够的,起码灾民绝对不至于饿肚子。但是那么多粮食运到了灾区,外面的灾民还一个个吃不饱,这真是奇哉怪也。他猛地想到了某一个典故,当即对侍卫说道:“我们去粥棚。”站起身便走。
走到救护营门口,才见那些地方官一脸谄媚地等候在那里。庄不凡心里浮起一阵厌恶,在他印象当中,这样的官可往往不是什么好货色的。他冷冷问道:“灾情严重,你们是百姓的税赋养起来的官,这会儿不去救灾,却这里呆着干什么?”
“殿下,卑职等早已将一切事宜安排妥当,方才有空前来参见。”一个看起来仪表堂堂的人说道。
“你叫什么名字,现任何职?”庄不凡问道。
“启禀殿下,卑职乃南浦县县令李贤师。”那人朗声道。
李贤师?你先死?庄不凡心里暗暗嘀咕道。嘴上说:“既然如此,本王就去看看你们安排的事情到底做的如何。”说着便大摇大摆地朝着外面走去。一干官吏们都唯唯诺诺随着他走过去。

不用说,这些官儿事情都还安排到了。庄不凡脸上神情也似乎好转了好多。一众官吏见状心里也不由得暗暗舒了口气。在县城各地视察了半晌,庄不凡说道:“李大人,现在好像是开饭的时间了吧?本王去你的粥棚里看看那些百姓罢。”
众人也未曾觉得有何不妥的。那些百姓只要有口饭吃就会感恩戴德说好话了,到时候他们在摄政王面前一说好话,摄政王自然大喜。
一路过去的路上,到处的残破的明舍,死伤的百姓被一个个抬往不同的地方。受伤的小孩疼痛的哀嚎着流泪,失去亲人的人在哀痛地流泪哭泣。庄不凡心情颇为沉重,却见几个年轻人看着自己背后的人群,眼里露出不满的神色来。庄不凡一回头,却见那李贤师走在人群中间竟然满面春风笑容可掬!
“李大人,你笑什么?这到底有什么好笑的?你家房子倒塌了你笑不笑?你爹死了你笑不笑?你家祖坟给人刨了你笑不笑?”庄不凡脸一下就拉了下来。
李贤师吓得浑身一抖,急忙畏畏缩缩地说道:“这自然是笑不出来的了。”
“唔?这些事情多好笑啊,发生在别人身上都这么好笑了,要是发生在你自个儿身上肯定就更好笑了,你咋就笑不出来了呢?”庄不凡突然换了一副诧异的表情,“疑惑”地问道。
这话一出,一众官吏想笑却都不敢笑,却当中有个把平日里跟这县令不大合得来脑子又少根筋的人却是“扑哧”出声来,等他们回过神赶紧闭紧了嘴,正好迎上庄不凡恶狠狠的神情和同僚幸灾乐祸的脸。
庄不凡跟一群官吏到了粥棚,众灾民见了纷纷上前拜见,庄不凡却也不怎么推辞,只是让他们免礼,一边随口问道:“在这里过的如何?”
“多亏了殿下和众位官爷仁德啊,从前哪里敢想受灾了还能有人管咱?”
“受了灾日子自然过的没以前好,可是咱们比起以前那些受灾的人可要好得多啦。听说前唐的时候,好多地方受了灾,饿死的人都是一片片的!”
庄不凡摇了摇头,径直要了根筷子,走到粥桶前,朝里面看了看,伸手一挥,将那筷子朝里面插去。
但见筷子投射进粥里,沉下了半尺左右,又复漂浮了起来。众人不知道他此举含义,却听得庄不凡冷冷笑道:“李大人,你的粥里面放的水可真多啊,连筷子都能漂得起来!佩服佩服!”
李贤师听摄政王口中说“佩服”,心里一喜,谦道:“不敢不敢——”陡然想起前边的话,顿时大觉不妙!
“粥里放的水多”,不就是说粥里的米少么?粮食都是定量发放下来的,米少得可以飘起来筷子,显然是他克扣了。念及此,额头上顿时冷汗直冒。
“本王清洗刚过,竟然就有人公然敢克扣伙食,贪污赈粮!哼,本王要检查各处粥棚,标准就一个:筷子漂起,人头落地!”
李贤师吓得魂不附体,急忙跪倒在地上连连告饶,却被两个如虎似狼的侍卫揪住拖了下去。
“大宋给官吏的俸禄,天下哪一国有这么丰厚的?有些人还嫌少,还想捞,竟然从受灾人口中夺食!天良丧尽!既然如此,那本王就警告你们,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敢发国难财、难民财的,杀无赦!”庄不凡恶狠狠地给一众官吏摔下这么一句话来。
一群百姓先是疑惑他的态度,这时听了他说话的内容,才恍然大悟:“原来摄政王嫌咱们吃的还不够好,是官老爷们克扣了咱们的伙食让他生气!”此事传开,却又更加庄不凡仁德爱民之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