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八仙过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仙过海”是个有着诸多版本的传说。在最为风光的说法里,八位有着蛊惑仔风范的神仙们在东海上大开杀戒,见龙杀龙,跟该处的地头龙们结了个大梁子,后来还是靠着观音的金面(有一说更了不得,说是如来佛亲自出来了事),两家才算罢手。而在最悲惨的传说里,八位北宋建隆年间囚禁在沙门岛的犯人因无法忍受完全没有伙食的生活,从而义无反顾的用行动表达了对于大海的无限向往。在空腹的情况下,坚持遨游了三十里的八位游泳健将们总算上了岸,即使放到现在,也会有人称他们为“神人”,而当时的待遇也确实没差多少,老百姓对他们视若神明,还把他们的故事流传了下来。
由李若芒一手策划的杭州版“八仙过海”既不似前辈们那般风光,也谈不上什么悲壮,整个事件的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更多的出于对于生活中残酷竞争的无奈。
离夏至尚有些时日,可天气却已经略有预见性的燥热起来。李若芒本是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可今天却好像逃不过天气的影响,也不由得焦躁起来。
萧柏同他一起走在通往闫王堂西南分店的路上,仿佛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心情似的,主动的考教起他目前在针灸方面的学识,有意的让他分心。
私底下,李若芒对他始终是以“师傅”相称的,萧柏倒也并不反对,任由他这么叫着。
探讨了几句,李若芒问道:“师傅,弟子我近来在施针救人时总觉得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却又说不清楚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还望师傅指点。”
萧柏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道:”你施针的手法、**位上问题不大,唯一不足的是力道不够。”
李若芒奇道:“力道不够?这倒奇了,我本以为自己出手的力度恰到好处呢。不过若是力道太大,也不知客人受不受得了。”
萧柏道:“我所说的力道,并不是指你在出手时手指和手腕所发的力,而是指你灌注在银针之上的内力。手指手腕之力最多也只能刺破肌肤,达至身体表层及止。可灌注在银针之上的内力却可深入骨髓,达至五脏六腑,从而拔草除根,从根本上为患者医治病痛。
李若芒吃惊于萧柏眼光的独到,内力不济是他们李家世代相传却又无可奈何的通病,唯一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的人(李若芒的大哥)还惨遭祖国流放。对于这一“绝症”李若芒压根儿就没打算过要治好。今天给萧柏当面问起,李若芒只得无奈道:“那便如何是好?”
萧柏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从怀里摸出一卷书来,说道:“这本医术或许能给你多少帮上点忙,我虽不敢保证它一定能助你打坐练气,但只要依法而行,对你自身也是大有益处,若能坚持不懈的练下去,定有助于你身强体壮,益寿延年。拿去吧。”
其实李若芒对于修炼内功并不十分感冒,他总觉得内力可分为十窍,自己已经练通了九窍,再怎么练下去也不会有什么进展,索性就保持目前这种一窍不通的状态为最佳选择。所以对于萧柏并无十足把握的提议,他倒也不以为意,便恭敬道:“师傅的一片盛情,徒儿决不敢辜负,必当日夜苦修。这内力倘若真练得成固然最好,若是不成其实倒也无妨,只要能强身健体就大可练上一练。”
他对于学武一事并不急功近利的态度深得萧柏的赏识,萧柏手捻长髯,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
行不多时,便到了闫王堂的西南分堂,两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便动身进店。
闫王堂的生意很不景气,总店凭着绝佳的地理位置也只能做到勉强的收支平衡,而各个分店却都难以逃离入不敷出的命运,这其中又首推西南分店为最惨:由于距离整骨堂太近,所以客人被分流的情况已经达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之前被强行安排在这里工作的几位按摩师们都在濒临饿死之前毅然选择了出奔,从此隐姓埋名,远走他乡。
然而店也还是要继续开下去的,无奈之下,王二从他的聚圣楼里抽调了五个跑堂的前来补缺。这五人由于休了超长期的工伤假,直到近日方才痊愈,王二本想将他们一脚踢开,但五个人哭着喊着恳求王二收留,还表示无论什么活儿都愿意接受,王二灵机一动,就派他们五人来此救火。
相信看过前文的朋友已经猜得出他们的身份了,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李若芒和萧柏很有诚意的来跟同行交流经验时,对方四男一女五位同行们突然像中了魔一般,只看了李若芒一眼,就发疯似的朝店门外狂奔而去。一时间闫王堂内人去楼空,只剩下茫然的萧柏和李若芒。
在经历了人生最为奇异的一次反客为主之后,大惑不解的萧柏问道:“怎么回事?”
李若芒不住地回想,总算在脑海里搜索到了姚安、小美等人的名字,又觉得很难能跟老萧解释清楚,便随口道:“不太清楚。”
就在此时,突然进来了个客人,李若芒和萧柏对视一眼,觉得有必要把鸠占鹊巢的事业进行到底。
按摩完毕,客人赞不绝口,李若芒介绍他以后光临整骨堂,那人应承而去。
现实跟计划中情况完全没有相似之处,两人无奈的帮闫王堂架上门板,打了烊,便迅速赶往杭州城的中心地段。
杨止水和阿玟的进展还算顺利,最起码一边有人进一边有人逃的“围城”事件没有再次发生,虽然态度恶劣,但至少西北分堂的员工们接待了她俩儿。对于这种大庭广众之下坐着给人按摩,阿玟颇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杨止水则是大摇大摆的坐了下去,指明要找个手法最好的人来给自己揉揉肩膀。一套活儿下来,杨止水大怒,把对方骂了个狗血淋头,做活儿的人本就是王二东拉西凑找来的,自知学艺不精,倒也不敢还嘴。杨止水得理不饶人,骂得意兴湍飞、忘乎所以,还振振有词的列出了对方的几大罪状:力道不够,渗透性就更谈不上了。部位不准,难得的发了几次力却全都发在肩胛骨上,差点把她疼晕了。除此之外,还有手法生疏、敷衍了事等种种问题,最后,她还提出了一个很有建设性的看法,非得说这里装修的实在不像个按摩店(其实是因为她实在找不到什么贬义词来形容这家装潢得近乎完美的店铺了)。

就在李若芒几乎把那本医书看到一半的时候,女子二人组终于和他们顺利会师。说起彼此的经历,李、萧二人唏嘘不已,尤其说到居然还稀里糊涂的在闫、王的店里接了个客人,更是听得另外两人目瞪口呆。
杨止水还没能从刚才的亢奋状态里走出来,愤愤道:“早知道他们这么不堪一击咱们就没必要倾巢而出了,随便派个韦君子或是甄小人过来就能把他们摆平,这停业一天得少赚多少银子呀!”
李若芒还是比较冷静的,言道:“老大你也先别这么武断,低估了王二、闫智尚绝非明智之举,况且目前另外四人依然是杳无音信,该不会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吧?”
杨止水不屑道:“那四个人都是奸邪狡诈之辈,从来都是他们找别人麻烦,这会儿还不知道在哪风流快活呢。”
李若芒道:“还是小心点的好,依我看咱们四个倒不如前去寻他们一番,若是没事自然最好,若是出了什么事咱们也可前后有个照应。”
萧柏和阿玟都赞成李若芒的提议,杨止水倒也并不反对,四人随即一起动身,先到东南分堂去寻甄玄和韦之然。
前方不远处,很是醒目的一棵大树之上,贴着一张引来无数人驻足观望而后又大惊失色避之不及的告示,四人凑到近处一瞧,果然是韦之然的大作,读罢一遍,全都不得不佩服韦君子如同滔滔江水一般的才华,如此短小的一段文字却气势磅礴的能把人吓死。全文如下:
由于近期员工的伤残损毁率居高不下,闫王堂欲再诚抓壮丁数名。永不限量,多多益善,范围波及全国及海外,就算你身在天涯海角都有机会为本店效力。杭州人民优先考虑,切记,下一个或许就是你!
天气依然燥热,可看了告示的四人却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一种面临死亡时才会感觉到的寒意不断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
闫王堂的东南分堂门前此刻是人山人海,老百姓们大都席地而坐,把整条街堵得水泄不通。在人群的中心,甄玄和韦之然并排而立,两人一逗一捧,配合默契。
甄玄(以下简称为甄)环顾四周,嬉皮笑脸道:“人来的不少啊,我很欣慰。”
韦之然(以下简称为韦)还是一副学究做派,抑扬顿挫道:“今天的人多。”
甄:“来的人有人是我的,也有不认识我的,做个自我介绍吧,本人是非著名医学泰斗闫智尚先生。”
韦:“就你也算医学泰斗?”
甄:“怎么不算,我都医学泰斗快一个月了!”
韦:“没听说过。”
甄:“你居然敢不尊重医学泰斗,我告诉你我今天是没带着砒霜,要是带着砒霜,十个铜钱二两我就先喂你一吊钱的。”
韦:“你也得有那玩意儿。”
甄:“我告诉你,马上我就要发财了,大财主王二,听说过吗?”
韦:“听说过啊,王二怎么了?”
甄:“前几天大财主王二找我商量怎么害人的事。”
韦:“害人的事?”
甄:“对啊,那天,王二在家等我,我刚到,王二很激动,跟我说‘你咋才来捏,你这鬼孙儿......’”
韦:“脏话就省了吧。王二还说什么呀?”
甄:“王二说‘闫先生,今天找你来是想跟你商量害人的事,比如说往井里投毒啦、卖假药啦、开按摩店啦什么的。’”
韦:“这些事你们也敢做?!”
甄:“敢!我当时就答应了,我说这事儿干得过、干得过。”
韦:“那王二说什么啊?”
甄:“王二很高兴,非得请我吃饭,他问我爱吃龙虾吗。”
韦:“龙虾?”
甄:“我说行,今天就吃你一顿龙虾,今天我不就干的,光吃龙虾。”
韦:“吃饱了为止。”
甄:“我刚坐下,四个侍女抬着盘子,就这龙虾盘子一尺四,光龙虾我算算一千来个,包吧,呵!”
韦:“麻辣小龙虾啊?”
甄:“这辣啊,呵,太辣了!”
韦:“这点出息!”
......
现场的气氛极为热烈,**一浪接一浪,周围的百姓(包括闫王堂的伙计们)一边喝采一边痛骂王二和闫智尚。甄玄和韦之然多次想抽身离开,却都被大伙儿拦住,强烈要求返场。几次三番之后,甄玄道:“大伙儿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本想多说几段,可苦于体力有限啊。”
韦之然接话道:“大伙儿若是爱听,请于明日到我们整骨堂来,保管给大家说个够。”
人群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好声,在一片簇拥之中,俨然明星一般的甄韦二人总算挤了出来。
李若芒在杨止水身边耳语道:“老大,咱们店就算加上后院也容不下这么多人啊,你还是早点想个对策的好。”
杨止水都看傻了,喃喃道:“是啊,这少说也有一千来号人啊。”
萧柏和阿玟看着甄韦二人,由衷的感慨道:“人才啊!”
后记:作者借本章节表达一下对于“非著名相生演员”郭德纲和于谦的支持和崇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