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集祸及皇后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乾清门
[熹宗皇帝早朝,议论灾变。魏忠贤。王体乾侍立,文武百官上朝。
朱由校:今日议论王恭长灾变,先宣告特谕。
王体乾:皇上特谕:“朕以渺躬御极,值此变异非常,饮食不遑,慄慄畏惧,念上惊九庙列祖,下致中外骇然。朕当即斋戒虔诚,亲诣太庙恭行问慰。礼讫,尔中外大小臣工俱各素服角带,务要洁虔洗心办事。”
百官: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由校:谁有事,奏上来。
[此时,朝中正臣已经很少了。但还是有几个朝臣良心未泯,他们想利用这次灾变的时机劝说皇上修改错误。兵部尚书王永光出班启奏。
王永光:启奏万岁,王恭厂大爆炸后,朝天宫又无缘无故地着了火,大殿两层和周边的金刚殿共一百一十间全部化为灰烬。这几天从全国各地奏报上来的灾异接连不断。六月初五日,广昌县地震,摇倒城墙,民心惊怖。同一天,大同地震,城墙俱倒,压死甚众。六月二十八日至闰六月初三日,北京大雨,城中水长六尺,房屋倒坍,压死人口甚多。京南良乡亦昼夜阴雨,数日不止,水由西城门灌入,仓谷漂流,尸横遍野。此外,武清、东安、大兴等县都连降大雨,禾尽淹没。卢沟桥一带水深三丈,决开河堤二三十处,民房全被冲毁,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有人说,王恭厂爆炸,是后金奸细放火所为。臣以为非也。夫奸细伎俩,不过使火药延烧已耳,何能使坤维震憾,数十里作霹雳之声?此非徒药之力也。目前稽察防范,不可不严,若将灾变归因于失火,那就不懂得上天垂戒之意,也误解了皇上下旨修省之谆谆思虑矣。臣以为,好生之德,每是平和,请自今已往,轻重罪囚,悉付法曹,依法审判,不要动不动就进镇抚司诏狱;罪过较轻者,可否网开一面,蠲除减免;即使那些判了刑的,也该念其子孙父兄之无辜,不必过多株连。肃杀之秋,继以阳春,此其时矣。望皇上垂怜。
[户部尚书王绍徽亦出班启奏
王绍徽:启奏万岁,人主以好生为德,朝廷以忠厚立国。当下,逮捕审讯死在狱中的诸位大臣,已经化为异物,这些人说也无用了。臣说的是追赃未完者,其妻孥不无可悯之处。若一一严追,势必株连蔓引,安知箠楚之下,不相继丧命而登鬼录乎?这就太不合乎好生为德、忠厚立国之精神了。先朝有匹妇含冤,三年不雨,天下亢旱的传说,这正是伤天地之和而酿成的异变。伏惟皇上体念上帝生生之德,对那些值得怜悯的人,悉从赦宥,方可人心悦而天意可得,此皆挽回天变者也。

朱由校:二卿所奏,朕知道了。
王永光:上天一怒,而地震如雷,万象倾覆;上天再怒,而祝融为虐,朝天宫付之烈焰。可怜京华,四方辐辏之地,半属丘墟;千官呼祝之坛,尽为灰烬。即使行路之人,亦为之惋惜,何况我等臣子,怎能无愧于心?而且,这些变异,单单发生于都城之内,又都集中于旬日之间。暴雨未停,而冰雹随之,种种乖戾现象,频频发出警告。遗憾的是,最近诸臣上奏的事项,如停刑、罢税等等,始终未见皇上考虑免除哪一项,宽恤那个人,总是以“知道了”三个字应付臣等。若是皇上不知,还有等待悔悟的一天,现在皇上是知而不改,何时才是苏息的日子?上天的谴责和警告越来越频繁紧急,人心的浮动和不满越来越洶涌激荡,说不定哪天就要出大乱子。皇上应当懂得,天变之可忧,是因为人情之未畅,只有使人情贴服,才可望天意挽回呀!
[这次朱由校生气了,立即下旨严加斥责。
朱由校:朕已经说知道了,又下特谕斋戒自省,你们还要朕怎么样!你们大臣任重股肱,道崇忠直,若皆事不课实,过忍归君,一体何居,清共安在?王永光你辞职致仕,王绍徽冠带闲住,。
[钦天监周司历觉得自己职事所在,据卜实奏
周司历:启奏万岁,钦天监占卜结果如下,“五月初六巳时,地鸣,声如霹雳,从东北艮位上来,行至西南方,有云气障天,良久未散。占曰:‘地鸣者天下起兵相攻,妇寺大乱。’又曰:‘地中汹汹有声,谓凶象,其地有殃。地中有声混混,其邑必亡’”请皇上明鉴。
[魏忠贤大怒,不顾体统当面上奏。
魏忠贤:禀告万岁爷,周司历妖言惑众,该施杖刑一百棍。
朱由校:对,给朕着实用心打!
[周司历立即被拖了出去。众臣愕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