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集 宁远之战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锦州城总兵衙门
[锦州守将张应昌与小凌河守将马士麟接到山海关总兵杨騏与经略高第的撤退命令,大为不满。
张应昌:“撤关外以守关内”,怎么这一套又回来了!真是一个将军一个令,马将军你打算怎么办?
马士麟:怎么办,撤呗!军令如山,谁敢违抗?听说左辅将军的前锋营已经撤了。左辅已经到了宁远,李平胡怕是快到前屯了。
张应昌:左将军是前锋营,主要是骑兵,运动方便,咱们都是车营,哪有他们快当?
马士麟:高经略有话在先,打仗靠的是刀枪剑戟、骏马强弓,战车是孙承宗鼓捣的花样,能带就带,不能带就扔,简直就是瞎咧咧。
张应昌:咱们造战车,练车营,配火器,多不容易!就这么说扔就扔?老天爷,这不是造孽吗?
马士麟:松山樊应龙部,杏山陈九德部都已经走了,战车全扔了,咱们也走吧!
张应昌:咱们走了,老百姓怎么办?关外辽民有四十万哪,四十万!
马士麟:苦了老百姓了!他们新开的荒地,有的还没种过一回哪!
张应昌:只好拉家带口地跟咱们进关了,这冰天雪地的。
马士麟:我就想不通,努尔哈赤又没来,高经略可发的哪门子慌?咱真就打不过努尔哈赤?
张应昌:真想用咱们的车营跟努尔哈赤交交手,我还真不服他。
马士麟:我也不服啊!咱不服有什么用,高经略命令山海关以外的军队全部撤到关内去,甭说锦州,连宁远前屯都放弃不要了。
张应昌:(小声地)这叫败家子你说是不是?军民们四年来辛辛苦苦开拓的五千顷土地和四百里疆土哇,官兵们昼夜不息修筑的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小城啊,白白送给敌人,怎不令人痛心疾首啊!
马士麟:可怜老枢辅呕心沥血呀!人一走,全完了!
2从右屯到山海关的大道上
[寒风凛冽大雪飘飞。
[关外军民的撤退演变成了溃败逃难,道路两旁堆积着明军弃置的战车和各类物资,难民们有挑着担子的,有背着行李的,有抱着孩子的,拥挤着向关内走。
难民:(拦住一个明军将领)请问总爷,是努尔哈赤来了吗?
将领:没有听说。
难民:那你们跑什么?
将领:上风的命令,咱说不清!(气愤起来)妈的我也不想跑啊!再者说了,即便是努尔哈赤来了,我们也不该跑哇!又再者说了,要跑也该往前跑,跟狗日的干,不该往后跑娃!
难民:老天爷,这是怎么当子事儿啊?我辛辛苦苦开了好几垧地,算是白开了。我这一家子,到了关里可怎么过呀!我关里没亲没故的呀!
3宁远袁崇焕府邸
[高第撤军的命令传到宁远,袁崇焕拒不执行。他召集满桂、左辅、朱梅、祖大寿、何可纲等将领商议对策。
袁崇焕:各位将军,我已经回书高经略,劝他收回撤退的将令,我说,诸城已复,怎能轻易撤出?锦右动摇,则宁前震惊,关门也失去保障,现在只能选择良将守土,必无他虑。谁知高经略充耳不闻,又下了一道军令给我和满桂将军,一定要我们撤军。各位看怎么办。

满桂:我听说高经略一到山海关,就向皇上谎报军情,说山海关兵将已经两个月没领到军饷,说山海关兵数不是十一万,而只有五万八千。高经略这样做,第一个目的,是告诉皇上,孙中堂督师四年,留下的是一个饥军瘦马,兵卒半逃的烂摊子,而且有虚兵冒饷欺瞒皇上的滔天大罪。第二个目的,是说当前关上的羸马弱卒根本挡不住后金的铁骑精兵,只能从关外撤兵回缩山海关内,才能固守不失。看来撤军关内是高经略在北京就老早想定了的。
袁崇焕:不错,高经略是历来主张撤关外以守关内的。他是唯恐大军撤回关内之前,努尔哈赤会来,所以从到关开始就上疏皇上要求撤军。可是皇上并没有批准他的撤军请求,而是令他“严饬道将,倍修战守,务保万全”。是今年正月初六,高经略得到了斥候的探报,说努尔哈赤大约要在十五日左右渡河来攻,一下子慌了手脚,便顾不得皇上的旨意,急令关外驻军全部撤入山海关。
满桂:我们不做那种俯首听命的懦将,要做大义凛然的英雄。皇上没圣旨,我们不撤!
袁崇焕:我的官职是宁前道,离开宁远和前屯,我这个道臣还有什么当头?宁前道当与宁远、前屯共存亡,如果硬要我撤军,我决不进山海关,哪怕我独卧宁远孤城,也要与努尔哈赤一战!
左辅:可是,锦州、右屯、杏山、大小凌河、连山、塔山等地驻军都已经撤了。宁远已经是一座孤城了,能守得住么?粮草够不够?
袁崇焕:右屯的十余万石军粮马料运回来没有?
左辅:军令紧急,来不及运,都扔了。
袁崇焕:派人回去抢运,先运到觉华岛。不能便宜了努尔哈赤。
左辅:行,我去安排。实在来不及就烧掉它。
袁崇焕:是不是战车也扔了?
左大寿:可不咋的?一千五百辆偏厢战车和车载火器,因为回撤速度比不上骑兵而大都被委弃沟壑,车营还没来得及用,就算完了!
袁崇焕:大概高经略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惜,在他看来,打仗历来靠骑兵步卒刀枪弓弩,搞什么战车车营,不过是些新鲜花样,徒糜资费。可怜老枢辅的心血呀!
满桂:我劝诸位不要回山海关了,跟咱一起守宁远吧!
袁崇焕:我心已定,绝不后撤半步。量他高经略也奈何不了我袁参政!
左辅朱梅:我们也不回山海关了,我们跟着袁大人、满将军,誓死保卫宁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